第二节 姿势与运动发育概述

一、生长发育的概念

(一)生长

生长(growth)指儿童身体的各器官、系统的长大,是指从受精卵开始,细胞体不断的分化、增殖的形态成长过程,使各个器官不断增大,机体不断长大、身体容量不断增加的过程。同时,身体构造也发生量的变化,并且可以应用相关的测量值来表示其量的变化。

生长的过程是经过反复的学习,获得功能和行动的过程。总之,可以说生长是身体和身体各器官的长大和生物学的成熟过程。

(二)发育

发育(development)是指组织、细胞、器官的分化与功能的成熟过程,是具有遗传因素的个体通过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使其各种各样的功能不断分化、复杂化,并进一步统合,使一个个体在功能方面能够有能力的生存于环境之中的过程。

在这里所说的 “在功能方面有能力”,是说某一个人在某种环境中,具有能够迅速地、确实地自己满足自己的愿望和完成他人给予的课题的能力。同时,为了迅速地、确实地完成课题,个体不仅要掌握丰富的完成课题的方法,还要具有能够在丰富的方法中选择最有效的、最好的方法的能力。与此同时,还要不断地提高这种完成课题的能力,不断扩大对周围环境的适应能力。

也就是说发育是功能方面的成熟过程,是向功能分化和功能的阶段性统合方向变化的过程,也可以说是人类在生物学的成熟过程中由于不断获得经验而发生的行为上的变化过程。发育是随着生长而发生的,具有构造和功能两方面的方向性变化,即上述功能向着分化、多样化、复杂化变化的过程。发育遵循着统合性、连续性、相关性等法则。一般来说,生长和发育两者密切相关,生长是发育的物质基础,生长的量的变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身体器官、系统的成熟情况。

在通常说的 “发育”这一名词中应该包括生长和发育两个方面的内容。生长和发育受遗传因素和后天因素的影响,两个因素之间又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三)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

小儿发育的早期是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在人类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器官生长和功能发育是一个连续过程,这一连续过程是在特定的、被限定的时期内迅速地进行着。在发育中需要相应的经验,即对新的功能的不断体验、学习和熟练的过程。如果能使这种经验充分地发挥相应的效果,必须要在一定的有效期间内,否则,如果是在这有效的期间之前或之后都会失去经验的效果。通常把这个一定的时期称为临界期(critical period),即小儿发育的早期。

二、姿势与运动发育的概念

(一)姿势、运动发育与神经系统的关系

姿势与运动发育是作为一个小儿个体的运动功能和姿势保持功能进行分化、复杂化、统合化的过程,使姿势与运动具有与月(年)龄相应的作用。即小儿具有无论在什么样的环境中都能确实地、迅速地完成对于小儿来说作为目标的保持姿势与运动课题能力的发育过程。

姿势与运动的发育是人类历经一生的一种过程,是伴随着中枢神经系统的逐渐成熟而出现的行动方面的变化,是小儿从出生开始随着身体的生长、神经系统的发育其姿势与运动从未成熟至逐渐成熟的过程。姿势与运动的发育从胎儿期即已经开始,胎儿期的运动发育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因为这一时期的发育既为出生时的分娩活动做了准备,同时也在胎内储备了作为出生后运动发育基础的各种运动模式。人类的个体发育与神经系统的发育密切相关,新生儿的脑的重量是350~400g,生后6个月为出生时的2倍,7~8岁时脑的重量可以达到成人脑的重量的95%。随着神经系统髓鞘化的发育,姿势与运动的发育成为一种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顺序性的过程。人类的姿势与运动发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既有一定的规律性又会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为了掌握与判断小儿的姿势、运动的发育过程中正常与否,需要充分了解人类的正常的发育过程,并以此为标准来评价一个小儿的姿势与运动发育的状态。在此所叙述的姿势与运动发育包括姿势、粗大运动和精细运动几个方面的发育过程。姿势与运动两者是既相互影响又是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不能将两者完全分割开来。

(二)姿势发育的推移

姿势发育的推移就是小儿从出生时所处的仰卧位逐渐向俯卧位、坐位、四点支持位、膝立位、单膝立位、立位等各个姿势水平即体位的发育过程。对在各体位中所研究的姿势的内容主要是在各种体位中所采取的头部、躯干与四肢的位置关系、头部、躯干及四肢与其支持面间的关系及身体的左右对称性等。

从构造、体位的观点来看,就是小儿要发育到可以自由地取各种各样的体位,并且可以根据有效率的构造自由自在地选择相应的体位。

(三)运动的熟练程度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所谓运动的发育应该是运动的熟练程度的不断提高,而运动的熟练程度又是由速度、正确性、运动形式、适应性所决定的,上述四者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如下的公式来表示。

运动的熟练程度=速度×正确性×运动的形式×适应性

另外,运动发育的最高目标是要达到在各种情况下都能快速地、正确地完成课题,而且要使消耗的能量为最少。

以步行运动的发育为例,其发育成熟的指标相当多,例如,能够快速地步行、能够维持立位不跌跤的正确地步行、能够长时间的持续地步行、能够选择为了长时间地持续步行所采取的步行的样式、步行中尽量少消耗能量;另外在平坦的道路、坑坑洼洼的道路、坡道等不同的道路上都能够步行,即步行可以适应环境的变化等,都是步行运动的发育成熟的指标。

抓握物体的运动也可用同样的方法去考虑,如小儿能迅速地抓住一个物体,并可以握持住这一物体使其不从手中落下。随着年龄的增大可以抓握住任何大小、任何形状和轻、重不同的物体、可以长时间的、持续地握持物品等都是抓握运动的指标。

(四)运动发育的评定

如第一节中所述,在临床上用时间轴作为测定运动行动变化即运动发育程度的指标,如果被检查的小儿能完成高于自己的月(年)龄应该完成的课题,则认为该小儿的运动发育是超过正常水平。相反,如果被检查小儿不能完成相当于自己月(年)龄应该完成的课题,认为该小儿是运动发育落后。

目前,这种根据小儿能否完成沿着时间轴设定的运动课题来判断其运动发育水平的评定方法被广泛应用,国内、外的各康复设施都制定了本设施的评定标准,并且进行了标准化。

(五)动态的理论体系

最近,许多学者认为,运动发育是随着月(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发育的,而且运动的成熟度不断提高,这不仅依赖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成熟状态,也与遗传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

动态的理论体系(dynamic systems theory)认为运动的发育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运动本身不仅取决于存在身体内部的构成姿势、运动的各种因素,例如运动当时的体位、肌肉骨骼系统的成熟状态、觉醒状态、运动的意图等之间的相互关系,而且还取决于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给予的运动课题内容。小儿在上述条件下,可以从自发的运动行动中不断地发育形成各种各样的运动行动。也就是说,在运动发育过程中,小儿自身或者适当地强化运动行动,或者形成新的运动行动,于是,运动不断地向高一阶段发育,这就是运动发育的理论基础。

三、姿势与运动发育的内容

(一)粗大运动发育

即粗大的身体控制能力(gross motor development),包括竖颈、翻身、坐、爬、扶站、抓站、步行、跑等各项运动的发育过程,也称移动运动发育。在观察分析这一运动发育过程时,除了要了解上述的动态的发育过程外,还要注意到静态的姿势的发育过程。

(二)精细运动的发育

运动发育还包括精细运动的调节(fime motor development),即手与上肢的功能发育过程,如手的抓握方式、握笔方式、操作各种物品的方式等。

四、姿势与运动发育的规律

(一)姿势、运动发育是抗重力的发育过程

小儿姿势与运动发育是随着小儿身体抗重力屈曲活动与抗重力伸展活动的逐渐发育进行的,即身体不断克服地心引力从水平位上逐渐抬起,发育成为与地面垂直位的过程。

(二)姿势与运动的发育顺序

1.从头侧向尾侧发育

小儿的发育是从竖颈、抬头开始逐渐向坐、立方向发育的过程。也可以说脊柱的稳定性是从颈椎开始逐渐向胸、腰椎发育,从头侧向尾侧的发育过程。

2.从近位端向远位端发育

即从中枢侧向末梢侧发育,如上肢的功能是首先获得肩胛带稳定性以后,手的精细运动功能才得以发育。下肢的功能则是在取得了髋关节稳定性以后,足的运动才得以发育。

3.从整体性运动向分离性运动发育

小儿在开始运动的初期呈整体的运动模式状态,无论做什么动作都与全身有关,如翻身运动,在初期见不到体轴的回旋,全身似滚圆木样地翻转。随着生长发育,逐渐地出现肩胛带与骨盆带间的回旋运动,翻身运动开始出现分离动作。随着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成熟,整体运动模式被抑制,出现选择性的、分离的运动模式。

4.从矢状面向冠状面、再向水平面发育

(1)应用抗重力屈曲与抗重力伸展活动获得在矢状面上的姿势、运动的控制。

(2)利用侧屈运动学习并获得冠状面上的矫正反应的发育。

(3)通过体轴上的回旋运动获得在水平面上的姿势与运动的控制。

5.由粗大运动向精细运动发育

运动的发育首先是粗大运动的发育,其后才是精细运动即手的运动的发育。

6.由非对称姿势向对称姿势发育

小儿的姿势在出生3~4个月之前为非对称的姿势,随着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的消失而向对称性姿势发育,其后呈功能的非对称姿势。

7.从屈曲状态向伸展状态发育

小儿出生时是以全身屈曲状态占优势,随着生长发育逐渐地成为功能的伸展状态。

(三)姿势与运动的发育呈螺旋式上升过程

姿势与运动的发育过程不是境界分明的台阶式的上升过程,而是螺旋式的上升过程。例如,与运动有关的流涎出现在正常小儿的4~5个月,这是由于小儿刚刚开始竖颈,颈肌出现伸展活动,为了代偿这一活动小儿常出现张口动作,并因而出现流涎。至8个月左右,小儿已经可以取稳定的坐位,两只手也可以自由的活动,与此同时颈肌的活动也已经自如,张口的代偿动作消失,故流涎停止。当小儿发育到抓物站起的阶段时,因为需要用两只手用力去拉起并支持身体,手又失去了自由,又出现了张口的代偿动作而再次出现流涎。当发育至独站阶段,两只手彻底被解放,至此张口、流涎也彻底停止。

(四)身体重心和基底支持面积在姿势、运动发育过程中的变化

小儿在仰卧位和俯卧位上基底支持面积最大,身体的重心最低。随着生长发育,基底支持面积逐渐缩小,身体重心逐渐升高。小儿在俯卧位姿势与运动的发育过程中,基底支持面积和身体重心的变化过程表现得更为明显(图1-13)。

图1-13 俯卧位的姿势发育示意图

身体重心的升高有利于身体重心线离开基底支持面,而基底支持面积的缩小则有利于身体的移动。而且这两点变化会使身体的移动速度加快,所以步行的速度要快于背爬和腹爬的速度。但是移动速度增快并不是直线上升的,随着小儿年龄的增大,步行的移动速度会具有多样性,因为小儿已经可以根据不同情况自己调节步行的快和慢,也可以长时间持续地跑。

五、运动发育与欲望和要求的关系

在运动发育之中还需要重视的一点是,为了促进运动的发育,人类的个体需要具有运动的欲望和要求,小儿的行动需要在 「欲望→行动→达到目标→满足」这一心理背景的重复过程中得到发育。运动发育也同样需要这一过程,而且要不断地将同样的运动行动进行强化或者向新的运动行动展开。这是非常重要的过程,否则,即使出现了新的运动行动,如果并未能达到目标,个体未得到满足,则这种行动也会消退。对于智能低下的小儿,运动发育迟缓的原因之一是因为其没有运动的欲望或欲望非常低,同时也由于缺乏达成运动目标的愿望和满足感,这些因素都影响着姿势与运动的发育。

在此所说的达到目标是指作为目标的课题在相应小儿的运动发育年龄可能完成的内容,为了使小儿得到完成的感觉即满足感,当课题的内容过度的高于小儿的运动发育月(年)龄时,则有必要将课题的内容进行详细的分解并给予提示,或者在实施课题时给予部分的协助,所谓协助就是帮助小儿向完成课题的方向努力,在物理治疗中将这种协助称为 “自动协助运动”。协助者并不是要对小儿所有课题内容给予帮助,因为即使是反复数次地进行没有和小儿的欲望结合的被动运动,也不可能使这种运动结合到小儿的随意运动中去。也就是说要想使小儿得到自发运动和随意运动,非常需要小儿本身的自发的活动。被动运动和自动协助运动有很大的差别,因为在自动协助运动中,可以给予小儿使自己的身体活动的 “自动”的欲望。这一点提示我们在进行运动治疗时,要在给予小儿协助的情况下尽量地诱导其进行自动的运动,即主动的活动。同时要诱发其活动的欲望,同时要使小儿明了运动的目的和为何要这样运动等,这样的训练要比单纯的被动训练效果好得多。

(庞 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