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小儿胰腺的外科应用解剖

胰腺是人体内仅次于肝脏的大腺体,呈带状,位于上腹中部腹膜后,横卧于第一、第二腰椎体前方,可分为头、颈、体和尾四部。 头部最厚,嵌入十二指肠弧内,其下缘的一小部分向后、向上突出,包绕肠系膜上动、静脉,成为胰腺的钩突。 颈部较窄,其上部是肠系膜上静脉和门静脉的分界处。 体部和尾部的界限不清,尾部逐渐变得狭窄,与脾门相接。 胰腺浅面为网膜后壁覆膜所覆盖,胰腺固定于后腹膜不能移动。

胰腺的血液供应主要来自胰十二指肠上动脉(源于胃十二指肠动脉)、胰十二指肠下动脉(肠系膜上动脉)和脾动脉。 静脉回流伴随相应的动脉,胰头部血液经胰十二指肠静脉、体尾部血液经脾静脉回流入门静脉。 胰头部的淋巴汇集到胰十二指肠淋巴结,体尾部的淋巴结汇集到胰体上、下缘和脾门淋巴结,颈部的淋巴直接回流到肠系膜上动脉附近淋巴结。 胰腺周围重要血管很多,除胰腺钩突包绕的肠系膜上动、静脉外,头部深部为下腔静脉和肾静脉,颈部深面有肠系膜上动、静脉和门静脉,体尾部深面有腹主动脉,体尾部上缘邻近脾动脉、脾静脉,这些血管的破裂是胰腺外伤引起大出血的原因。

图2-7 胰腺、脾脏的结构、血供及毗邻关系

Vaterian 部分一种主要的解剖变异是胰腺分离(pancreas divisum),是由于胚胎发育过程中腹侧和背侧胰腺未融合所致。 腹侧胰腺胰管通常形成主胰管,仍然是发育不全的器官,引流胰头低位部分和钩突的胰液。 胰腺其余部分的胰液由背侧胰管(Santorini 管)引流,开口于大乳头上方的小乳头。 胰腺分离的发生率在正常人群中为5%~8%,但此种情况在特发性慢性胰腺炎较为常见(25%),并且病因学方面的相互关系已得到证实。

正常解剖部位以外的胰腺组织,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先天性异常,其确切的发病原因尚不清楚。 可以发生在消化道的任何部位,最常见的是位于十二指肠、胃、空肠、回肠等的肌层或黏膜下层。 异位胰腺还好发于先天性回肠憩室内;有人认为肠壁肌层有异位胰腺组织可使肠壁薄弱,有利于憩室的形成。异位胰腺呈黄色或淡黄色,圆形,有时呈分叶状,质地较胃肠壁硬,不能移动;直径一般在1~4cm 之间。组织学上异位胰腺与正常胰腺组织相似,具有一个或几个导管,多开口于胃肠道。 异位胰腺一般在临床上并无症状,但胰腺的任何疾病均可发生在异位胰腺,以慢性胰腺炎较为多见。 位于胃、十二指肠的异位胰腺可表现出慢性胃炎或溃疡病症状。 术前诊断异位胰腺较为困难,大都在手术时偶然发现。 无症状的异位胰腺无需处理,有症状时应根据所在部位作出相应切除。 临床上的重要性在于发生胰岛细胞瘤时;如正常胰腺中不能发现肿瘤,异位胰腺就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