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危机干预(第2版)
- 孙宏伟等
- 193字
- 2020-08-29 08:38:27
第七章 心理危机教育
危机是伴随人的一生的,人遭遇危机是必然的。人是社会中的人,社会中的危机事件必然会影响到个人,例如地震、洪涝、爆炸、恐怖主义等灾难危机;同时在我们的一生中,家庭的变故、成长中的躁动等生活中的危机事件也都有可能使我们处于心理危机之中。我们固然不会盼望危机的出现,但由于危机不可避免,如何应对危机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加强公众日常的心理危机教育,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重要课题。
第一节 心理危机教育概述
一、心理危机教育的涵义
为减少或者避免危机事件对个体心理造成的损害和影响,必然要通过相应的教育让人们掌握心理危机发生的原因、预防措施、应对策略等。本书对心理危机教育的界定是:通过有效的教育方式帮助个体了解心理危机、合理看待危机事件并掌握应对的基本技能、增强心理素质,从而提高个体应对危机的素质和能力,防患于未然。
二、心理危机教育的意义
1.心理危机教育有助于培养个体的危机意识
危机意识就是一种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是人类社会能够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一直以来,由于人们生活在相对安全的环境中,导致公众普遍缺乏危机意识,甚至以为危机不可能降临在自己身上。事实上,我们虽然并不总是陷于危机,但由于危机事件的必然性和突发性,我们必须保持对危机的警惕性和敏感性。一般来说,危机意识有两个层次:①对国家安全的危机意识,其实质是一种爱国主义精神的反映。如5·12汶川地震时,全国上下都在捐款捐物,帮助其渡过难关;②日常生活中的危机意识,即在日常生活中防范危机的意识。一个人的一生中总会经历大大小小的挫折,危机意识能够帮助个体提前做好面对危机事件的心理准备,而不至于在危机出现时觉得大难临头。
2.心理危机教育有助于降低心理危机发生率
危机的产生是压力源作用于易感个体的结果,要降低危机的发生率,还需要从减少危机事件和降低个体易感性入手。虽然危机事件我们很难避免,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心理危机教育使个体正确地认识自我、正确地看待事物发展规律,提高心理素质,降低个体易感性,从而降低个体心理危机的发生率。
3.心理危机教育能够帮助个体顺利度过心理危机
心理危机的发生是有征兆的,是可以识别和预测的。心理危机教育可以帮助个体认识心理危机,正确地看待它并学会如何应对,从而在心理危机发生时能够及早识别并进行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