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心理危机干预的基本流程

心理危机干预是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者帮助危机当事人解决其心理问题的过程。对于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者来说,需要明确干预目标。围绕着拟定的干预目标,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者要通过不断的评估当事人的状态,与当事人建立积极的工作关系,并使用心理学的技术,促使心理危机当事人的自我探索和改变。

一、建立关系

良好的关系是心理危机干预的前提和重要保障,是心理危机干预的核心内容之一。关系建立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干预的效果。
1.尊重
尊重是建立良好关系的基础,也是建立良好关系的重要内容。罗杰斯提出“无条件尊重”这一概念。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者尊重危机当事人,可以使其体验到被尊重、被接纳、被理解,有助于其获得安全、温暖的氛围,从而敞开心扉,最大限度地表达自我。
2.热情
热情是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者助人愿望的真诚流露。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者热情、耐心、周到、细致的态度能使危机当事人感受到被关心、温暖、被最友好地接待。
3.真诚
在心理危机干预的工作过程中,真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真诚可以营造安全、自由的氛围,使危机当事人敞开心扉、坦诚陈述自己的问题而无需顾虑,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者的真诚表达也为当事人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有助于当事人发现和认识真正的自我,促进自我探索和改变。
4.共情
通过共情,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者能够设身处地、准确地理解危机当事人,充分把握其内心世界,使当事人感受到自己是被理解、被接纳的,从而促进良好关系的建立,促进当事人深入、全面、准确地认识自我。
5.积极关注
积极关注是对危机当事人言行的积极、正向的一面予以关注,从而使其拥有积极的价值观,拥有改变的内在动力。积极关注不仅有利于良好的关系的建立,促进沟通,而且其本身就具有心理干预的效果。

二、心理评估

心理评估是应用临床访谈、心理测验、认知行为评估等技术对个体心理进行全面、系统和深入的客观描述的过程。准确的心理评估是有效干预的保障。心理评估需要多种评估技术的结合。
1.临床访谈
临床访谈不同于随意谈话,临床访谈的访谈者更关注当事人如何回应问题。临床访谈的实施需要良好的技巧,临床访谈必须建立在良好的咨访关系的基础上实施。
2.心理测验
在心理危机干预的过程中,心理测验无论是资料收集还是效果评价,都是重要的手段。心理测验使评估的过程进一步标准化。心理测验最常用的有智力测验和人格测验。
3.行为和认知评估
行为和认知评估需要通过各种方法收集资料,包括在现实生活、实验室、办公室进行直接观察、访谈及心理、行为及应激相关测验。
值得注意的是,心理评估贯穿整个心理危机干预过程,在心理危机干预的过程中将进行持续的丰富和完善(见第九章)。

三、确定目标

制定心理危机干预目标,应建立在心理评估的基础上,在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者全面准确的了解危机当事人的具体问题及认知、行为和个性特征的前提下进行。商定干预目标需要危机干预工作者与当事人共同参与、共同配合,既要有具体的小目标,又要有长远发展和较为完善的大目标,促进危机当事人的心理健康和发展,充分挖掘人的潜能,实现人格完善。

四、实施干预

在明确了危机当事人的有关情况、掌握了相关的信息后,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者对当事人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分析,并制定有效的干预目标后,就可以开始具体的干预,基本的干预流程可参考以下几个方面:
1.调动当事人的积极性
心理危机干预的本质是危机干预工作者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给予处于危机中的个体帮助,使之恢复心理平衡的过程。其关键是要调动当事人的积极性,鼓励当事人的自我探索和改变。
2.对当事人启发、引导、支持和鼓励
危机干预工作者既要站在当事人的角度启发引导,帮助他们认识、领悟自身的问题,还要给予支持鼓励,推动他们进行自我探索。
3.克服影响干预的因素
在心理危机干预的过程中,危机干预工作者通过调动当事人的积极性,并运用启发、引导、鼓励、支持、推动当事人向着干预目标前进,但此过程并不都是一帆风顺的,可能会遇到一些阻碍当事人进行自我探索和改变的因素,危机干预工作者应当及时发现并帮助当事人克服这些阻碍,保证干预工作的顺利进行。

五、干预结束及随访

干预进行一段时间且基本实现干预目标后,就可以考虑进入干预结束阶段了。干预结束的时机,一般应在基本达到干预目标后,由双方商定,均认为可以结束为宜。
干预结束前,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者应综合所有资料,为当事人做一次全面的分析与总结,使当事人对自我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者不仅要强调干预的要点,而且要总结干预效果,充分肯定当事人取得的进步以及变化,帮助当事人在以后的生活中,充分运用所学的方法和经验,接受离别。
随访是在干预工作结束一段时间后,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者通过电话、网络或者面对面等形式与当事人取得联系,了解干预结束一段时间后当事人的情况,检验干预效果,督促其积极成长,是心理危机干预重要的一个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