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科疑难与危重护理案例
- 朱丽辉 谢鑑辉
- 3290字
- 2020-08-28 08:00:15
4 一例婴儿杜氏病的抢救与护理
病例介绍
入院介绍:患儿,男,1岁6个月,因“大便带血1+ 天”于2016年1月4日9时入院。入院1+天无诱因出现大便带血,共6次,呈暗红色,量中,见少量黏液,无发热、腹胀、呕吐等,就诊于本地医院,诊断“消化道出血原因、重度贫血”,予输血治疗后转我院。入院查体:T 36.5℃,HR 125次/分,R 30次/分,BP 80/60mmHg,WT 10k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急性病容,神清,重度贫血貌(外院查HGB 42g/L),面色、睑结膜、口唇黏膜及甲床苍白。心肺(-),腹软,全腹无压痛、反跳痛,肝脾未扪及,肠鸣音7~10次/min,神经系统查体无特殊。查血常规:WBC 21.7×109/L、L 38.8%、N 56.4%、HGB 71g/L、PLT 367×109/L。凝血功能:APTT 19.00秒、Fbg 1.98g/L。腹部B超:未见肠套叠声像。
入院诊断:①血便原因:消化性溃疡?梅克尔憩室?②重度贫血。
治疗与预后:入院后快速补充血容量,分别给予两次急诊胃镜检查、一次肠镜检查。第一次急诊胃镜检查,提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肠镜报告提示:结肠、直肠至回盲部未见明显出血灶。予禁食、禁饮,咪达唑仑镇静治疗,奥美拉唑抑酸,生长抑素止血,留置胃管,去甲肾上腺素、云南白药、西咪替丁胃内保留,并予悬浮少白细胞红细胞纠正贫血,冷沉淀输注补充凝血因子等治疗后,患儿仍反复出现消化道大出血。急诊第二次胃镜检查,术中见十二指肠球部病变仍有活动性出血,胃镜诊断考虑杜氏病,予胃镜下钛夹止血治疗,经积极钛夹止血治疗后患儿病情好转,无活动性出血,复查血常规血红蛋白正常,已达临床出院标准,20日准予出院。
出院诊断:①消化道出血;②杜氏病;③重度失血性贫血;④钛夹止血术后。
一、护理评估
(一)入院时评估
患儿入院时急性病容,面色、睑结膜、口唇黏膜及甲床苍白,神清,烦躁不安,不易安抚,重度贫血貌,全腹部无压痛,反跳痛,肝脾未扪及,肠鸣音7~10次/min,肢端暖,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1秒。
(二)住院中评估
患儿入院后病情反复,多次出现消化道活动性大出血、呕血及便血。给予两次急诊胃镜检查、一次肠镜检查;予持续心电监护监测生命体征,密切监测血压、心率;予禁食禁饮,洗胃,持续胃肠减压,评估洗胃液、引流物的量及性状;密切观察患儿的循环情况,记录呕血、便血的时间、量、颜色及性状,评估患儿的面色、肢端温湿度;密切观察尿量、尿色,电解质水平,准确记录出入量,评估脱水程度及循环情况,观察患儿有无再出血症状。
(三)社会与心理评估
由于患儿病情危重,各种检查、操作多,评估患儿有无烦躁、害怕等心理反应;患儿消化道出血量大,随时可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告知家属疾病存在危及生命的风险;患儿住院时间长、费用高,预后难以估计,评估家长有无紧张、焦虑、不信任等心理反应。
二、护理措施
(一)急救措施
1.快速补充血容量
大出血时迅速建立两路静脉通道,有条件时采用大号留置针,配合医师迅速给予生理盐水,按20ml/kg扩容,并联系成分输血治疗。禁食禁饮,予冰冻生理盐水洗胃,回抽未见鲜血及咖啡样物质时,留置胃管,予西咪替丁0.1g、去甲肾上腺素1mg、云南白药0.1g,胃内保留,同时予生长抑素静滴止血,咪达唑仑镇静,奥美拉唑抑酸治疗。患儿输血时应单独静脉通道,注意观察输液是否通畅。使用心电监护需频繁监测血压时,应避免在输液肢体测量,防止输液外渗。
2.保持呼吸道通畅
患儿呕血时,绝对卧床休息,保持安静,取侧卧位,头偏向一侧,并将下肢稍抬高,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用负压吸引器吸净气道内的分泌物、血液或呕吐物。
3.内镜检查及止血治疗
患儿病情稍好转立即行内镜检查治疗。内镜是本病首选诊断手段,其确诊率可在35%~85.7%[1]。确诊后立即治疗,目前认为内镜下治疗为首选方案,止血成功率可达70%~80%以上。内镜下治疗有多种方式,其中应用较广的方法主要有止血药物喷洒、注射治疗、理化治疗、套扎技术及钛夹止血术等[1]。我科采用喷洒止血药和钛夹止血术。钛夹止血是近几年应用于内镜下治疗的新技术,是一种机械止血方法,可有效地阻断动脉血流,治疗效果明显[2]。内镜下找到出血部位后,用生理盐水冲洗病灶处至视野清晰。通过活检管道送入装有钛夹的推助器,钛夹对准出血部位,推出钛夹,张开夹口至最大并调节好角度,尽量使夹子与组织呈直角接触,随即关闭钛夹。根据情况可放置多个钛夹。术中同时予去甲肾上腺素及凝血酶冻干粉喷洒止血,止血后反复冲洗止血部位,直至观察无活动性出血后,方可退镜。
(二)预见性护理
预见性护理是指根据病人发病先兆或潜在诱因而采取的预防性措施。杜氏病的特点为无痛性、间歇性大出血,常伴有血流动力学改变。注意观察患儿神志、皮肤温湿度、尿量、大便色、质、量;定时测量血压、脉搏;监测血常规;对家属加强疾病知识宣教;采取预见性护理可以清楚诱因和潜在的危险因素,减少再出血。
(三)心理护理
向患儿家属解释钛夹治疗的方法,术中操作简单、安全性及配合要求,消除恐惧心理,取得家属的密切配合。患儿突发呕血、解黑便时,及时清理一切血迹和污物,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无皱褶,避免恶性刺激。护士在治疗和护理时,应沉着冷静有条不紊,善于倾听患儿家属主诉,消除家属的紧张情绪和恐惧心理,同时向患儿家属做好疾病相关知识宣教,取得家属信任和配合。
(四)饮食护理
饮食护理是重要的环节之一,饮食不当是再出血的常见诱因。在大出血时应禁食48~72小时,患儿禁食时,做好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湿润,患儿觉口渴、口干,可用温开水湿润口唇。通过静脉补充营养,维持电解质平衡。出血停止后24小时可进低温流质,从少量、无脂、清淡的冷流质开始,如牛奶、米汤等,一周内以温凉流质为主,以后改为半流质,再过渡到软食,嘱患儿进食要少量多餐,应避免食用粗纤维辛辣刺激性食物,过冷、过热食物。暂不吃水果。
(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1.注意观察补液速度及量,因为一经输液或输血,由于血压上升或出血处受到刺激,可再次发生大出血。每次输液、输血后评估生命体征,以决定下一步输液、输血量及输注速度,直至血压稳定。
2.密切观察有无恶心、呕吐、腹胀、肠鸣音情况,以及呕吐物及黑便的量、性质、颜色、次数,以判断有无再出血,及时掌握病情变化,以便采取积极有效措施。
3.止血指征 患儿安静、面色转红润,肢端温暖,血压、脉搏正常,大便变黄,无呕血。
4.再出血先兆 患儿有心悸、出冷汗,恶心、腹胀、肠鸣音活跃,血压下降,脉细速等。
(六)内镜钛夹术后护理
1.钛夹术后绝对卧床休息,告知家属患儿避免大声哭闹、用力咳嗽、排便以及大幅度翻身等,以免引起再出血。
2.禁食禁水24~72小时,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特别是心率、呼吸、脉搏和血压,注意有无腹痛、腹胀以及呕血和解黑便情况,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师。
3.多与家属交谈,重视其主诉,鼓励、安慰家属,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七)健康宣教
给患儿家属讲解必要的医学及护理知识,强调合理饮食对预防消化道出血的重要性,注意休息,避免受凉;按时正确服药,定期门诊复查;教会患儿家属识别早期出血征象及应急措施,如出现情绪不安、脉搏加快、出冷汗、恶心、呕血或便血等消化道出血的症状,应立即卧床休息,保持安静,禁食,呕吐时头偏向一侧,及时就诊。
三、小结
Dieulafoy病(国内称杜氏病)是一种可引起上消化道大出血的少见病因,其出血主要为胃黏膜下恒径动脉畸形引起,本病好发于中老年男性,婴儿极少见,突然大呕血为首发症状,也有以黑便为主,反复发生不明原因的上消化道出血[3],极易发生误诊漏诊,诊断较困难,常导致失血性休克,可直接威胁患者生命。因此积极正确诊断很重要。内镜是本病首选诊断手段,钛夹止血是主要治疗方法。
护士在临床工作中积极配合医师进行有效的扩容与止血治疗,认真细致的病情观察与饮食心理护理,可以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同时为患儿家属提供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使家属能全方位了解杜氏病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相关知识,提高对治疗和护理的依从性,从而使患儿能尽快恢复,减少再次出血的危险。
(庞勤辉)
参考文献
1.李娟 .杜氏病的研究进展[J].继续医学教育,2015,29(7):51-53.
2.王珊,姜敏,赵海霞 .内镜下钛夹治疗杜氏病出血 18 例[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29):170-171.
3.史晓芬,邹小兰,陈美华.杜氏病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体会[J].医学信息,2010,23(10):3617-3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