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足部应用解剖

第一节 足部软组织解剖

一、足背侧面解剖

(一)足背侧面解剖

足内踝大而突出,外踝小而位置较低(图1-1)。外踝较内踝低1cm并偏后方1cm左右。内踝顶端分成两个钝性突起即前丘与后丘,有内踝韧带附着。内踝前方横列的骨性部分为距骨颈和距骨内侧面。在内踝下方一指宽处按下,可触及跟骨载距突,它的位置与外踝尖处同一平面上。踝关节间隙位于外踝尖上方2.5cm处,外踝前方第三腓骨肌腱中间凹陷即为关节间隙所在。关节肿胀时,此凹陷消失。

图1-1 足背侧面解剖

足背侧面皮肤甚薄,皮下组织松弛,透过皮肤可清晰见到足背静脉弓及大、小隐静脉的起端。足和趾背屈时,可明显见到长伸肌腱、趾长伸肌腱和第三腓骨肌腱分别止于各趾及第五跖骨底。足背后外部所见的隆起为趾短伸肌肌腹。足背屈及内翻时,可见到并触及胫骨前肌腱。

足背动脉居长伸肌腱外侧,自第一趾间隙向后至内、外踝尖端的连线中点,即为足背动脉的行程。动脉的外侧为腓深神经。

(二)足背区浅层结构

1.足背浅静脉

每一足趾有两条趾背静脉。起自甲床静脉丛沿趾背后行,于趾蹼处连结成跖背静脉,3~4条跖背静脉注入足背静脉弓,横行于跖骨头连线上。弓的内、外两端沿足背内、外缘后行,途中收纳足内、外侧缘静脉并分别延续为大隐静脉和小隐静脉。内、外侧缘静脉与足背静脉弓之间借一些静脉支相连,组成足背静脉网,位于踝关节与足背静脉弓之间。

2.足背静脉弓

足背静脉弓的属支有跖背静脉、趾内侧趾背静脉、小趾外侧趾背静脉及足内、外侧缘静脉。大隐静脉起于足背静脉弓内端与最后1支足内侧缘静脉会合处,多位于内踝前方(98.0%)。小隐静脉起于足背静脉弓外端与最后一支足外侧缘静脉会合处,多位于外踝后下方和后方(75%)。

足背浅静脉与深静脉间在第一跖骨间隙有一恒定的交通支,其他在内、外踝及第一、二跖趾关节处亦存在交通支。

3.足背皮神经

(1)足背内侧皮神经:

足背内侧皮神经起自腓浅神经,向下内侧行,越过伸肌支持带浅面,分2支。内侧支分布于趾内侧皮肤,外侧支分布于第2趾蹼毗邻缘皮肤。

足背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由足背动脉和跖背动脉发出的皮支为其营养动脉,其中以踝关节前方和第一跖骨间隙处的皮支较为恒定。这些皮支同时滋养神经及皮肤,沿神经分布设计皮瓣可修复近远侧及邻近软组织缺损。

(2)足背中间皮神经:

足背中间皮神经起自腓浅神经,经伸肌支持带浅面,至足背外侧部分为2支。内侧支分布于第三趾蹼毗邻缘,外侧支分布于第四趾蹼毗邻缘。

(3)腓深神经:

内侧终支于第一跖骨间隙穿出深筋膜,分为2皮支;背外侧神经和第二趾背内侧神经,分布于第一趾蹼相对缘及邻近的骨膜、跖趾关节和趾间关节。

(4)腓肠神经:

由腓肠内侧皮神经和腓神经交通支合成后,经外踝后方分布于足的外侧缘。

(三)伸肌支持带

踝部筋膜上续小腿筋膜,向下移行于足筋膜,小腿伸肌腱经踝前移行至足,踝前筋膜增厚形成伸肌支持带,以约束肌腱(图1-2)。

图1-2 伸肌支持带、肌腱示意图

1.伸肌上支持带

位于踝关节稍上方,由横行纤维增厚形成。外侧附于腓骨前缘下端,内侧越过胫骨前缘,于内踝上方与骨膜融合。因此,此处的腓骨前缘锐利,胫骨前缘圆滑。上支持带上方延续为小腿深筋膜,下缘借深筋膜与伸肌下支持带上束相隔。伸肌上支持带深面通行有内侧的胫骨前肌腱、中间的长伸肌腱、外侧的趾长伸肌腱及腓骨第三肌腱。只有胫骨前肌腱鞘延伸于上支持带平面,上支持带形成一管状结构将其包裹,其他肌腱及胫前血管和腓深神经皆行于上支持带深面。

2.伸肌下支持带

位于踝前和足背,为呈Y形的纤维带。由外侧的干和内侧的上束、下束组成。干向内上方延伸,与水平面成60°角,在距腓前韧带前方过跗骨窦,分为两层包绕腓骨第三肌和趾长伸肌腱。至足内缘时,干又分为上、下两束。上束分为深浅两层包裹长伸肌腱,两层汇合走向内上侧,行于胫前动静脉和腓深神经浅面、胫骨前肌深面到达内踝前缘(胫骨前肌有时被上束的浅层包裹,有时浅层纤维较少)。下束向内下行,跨过足背动静脉、腓深神经和胫骨前肌腱浅面,止于足底腱膜内缘。

在足背外侧,干借三个根抵于跟骨和距骨。外侧根即浅层纤维,从肌腱浅面向后下行,降至跟骨外面,或逐渐移行为深筋膜,并与腓骨肌下支持带相续。中间根和内侧根来自趾长伸肌腱深面干的深支。换言之,于肌腱深面,下支持带先发一深支,深支再分成中间根和内侧根。中间根为一强束,向下止于跟骨上面、颈韧带止于后方;内侧根绕过距骨颈,进入跗骨管,与跗骨管韧带共同止于跗骨管的底(跟骨沟)。伸肌下支持带除对伸肌腱起约束作用外,由于其中间根和内侧根止于跗骨窦和跗骨管,因此还可帮助颈韧带限制足的内翻运动。

(四)足背腱鞘

足背伸肌腱经踝前方时,皆由垂直方向改变为近水平方向,于此被支持带把持并被腱滑膜鞘包裹(图1-2)。

1.胫骨前肌腱鞘位于最内侧,近端起自屈肌上支持带上缘,经过屈肌下支持带上束深侧,远端达屈肌支持带下束近侧。

2.长伸肌腱鞘位于前群中间,近端起自屈肌下支持带上束稍上方,经过屈肌支持带上、下束所构成的双层间隙内,远端达趾近节趾骨处。胫前血管和腓深神经与之共同行于筋膜管中。

3.趾长伸肌腱鞘居最外侧,包裹趾长伸肌腱和腓骨第三肌腱,起自屈肌上支持带上缘,比长伸肌腱鞘稍高,经屈肌下支持带干的双层筋膜管,远端达第三跖骨中部。

在各腱的深面,可以看到由致密筋膜形成的滑膜鞘后壁,再深面为关节囊、韧带或骨面。上述诸鞘之间与关节腔之间均不相通。

(五)足背区肌腱、动静脉、腓深神经及其分支

足背区肌腱(图1-3,图1-4)

图1-3 伸肌腱鞘示意图

图1-4 足背区肌腱、动静脉、腓深神经及其分支

(1)长伸肌腱:

胫骨前肌腱经胫骨前缘和踝前方,转向内侧,绕过足内侧缘,以两腱止于第一楔骨和第一跖骨底的内侧面。

长伸肌腱经伸肌支持带深面,跨过胫前血管至足背内侧,与短伸肌共同止于趾末节趾骨底背面。

趾长伸肌在踝上方移行为总腱,经伸肌上支持带深面至足背,分成五个腱。内侧四腱为趾长伸肌腱,达外侧四趾,于跖趾关节处,趾短伸肌腱与每一腱会合,形成趾背腱膜。

趾背腱膜与手的指背腱膜相似,即每一趾长伸肌腱于近节趾骨背面分成3个腱束,1个中间腱抵于中节趾骨底背面,两个外侧腱于中节趾骨背面又合成一腱,抵于远节趾骨底背面。趾背腱膜侧缘并有骨间肌和蚓状肌参与其中。

(2)趾短伸肌腱:

位于足背前外侧皮下,在趾长伸肌腱深面。肌肉发达时,可在足背外侧形成一隆起。趾短伸肌在跗骨窦入口的前方起自跗骨窦的底和伸肌下支持带的干,分成四个肉质肌腹,向前内走行,移行为细腱。腱位于相应的趾长伸肌腱外侧并逐渐与之贴近,分别移行于第二~四趾的趾背腱膜。因此,趾短伸肌为跖趾关节的伸肌,可伸中间三趾并向外侧牵引。趾短伸肌由腓深神经分支支配。

(3)短伸肌腱:

位于趾短伸肌内侧,起点与趾短伸肌相同,为小的梭形扁肌。肌纤维斜向前内,移行于细腱,抵于趾近节趾骨底背面。作用为伸趾。短伸肌亦由腓深神经分支支配。

(六)足背动脉

足背动脉于两踝中间伸肌上支持带下缘延续于胫前动脉。与腓深神经伴行,越过距骨、舟骨及中间楔骨,至第一跖骨间隙近侧,穿至足底(图1-4)。

足背动脉伴以两条足背静脉,血管浅面覆以皮肤、浅深筋膜和伸肌下支持带,接近终端处还覆以短伸肌腱。动脉内界为长伸肌腱,外界为趾长伸肌至第二趾的腱和腓深神经内侧终支。从内、外踝中点至第一跖骨间隙近端,可触及足背动脉的搏动。足背动脉发出如下分支:

1.外踝前动脉

常为足背动脉第一个分支(占59.99%),多为1条,两条时则分别起自胫前动脉和足背动脉(占22%)。此动脉经趾长伸肌和腓骨第三肌腱后方,分布于踝关节外侧、跗骨窦和趾短伸肌起始部,与腓动脉穿支和跗外侧动脉升支吻合。

2.内踝前动脉

于踝关节下方起自足背动脉,有2~3支,有时为足背动脉第一分支或起自胫前动脉。经长伸肌腱和胫骨前肌腱后方,分布于踝关节内侧,并与胫后动脉和足底内侧动脉分支吻合。

3.跗外侧动脉

是足背动脉较大分支,有时为跖背动脉的起源。有1~2支,近侧支直径平均1.8mm,远侧支较细。按动脉起点位置,有高、中、低位之分。中位者最多,占81.7%,平距骨头、颈结合处发出,经趾短伸肌深面至足外侧缘,继而穿腓骨短肌腱和骰骨之间到足底。沿途发支滋养趾短伸肌、跗骨及跖骨间隙,并与弓状动脉、外踝前动脉、足底外侧动脉和腓动脉穿支等吻合。

4.跗内侧动脉

有2~3支,常与内踝前动脉共干发出(占57%),经长伸肌腱深面走向足内侧缘,分别止于胫骨前肌止点的前后,到胫骨前肌止点后方的一支较多见(占92%)。此动脉与内踝网相连,滋养附近骨骼及趾侧诸肌。

5.弓状动脉 

出现率为35.84%。其中,典型的弓状动脉平第一跗跖关节起自足背动脉,占29.87%;高位弓状动脉平舟楔关节发起,占5.77%,起始后于趾长、短伸肌腱深面外行,与跗外侧动脉和足底外侧动脉分支吻合,形成动脉弓。自动脉弓向近侧发出小支,参加足背网;向远侧发出第二、三、四跖背动脉,沿第二、三、四跖骨间隙的骨间背侧肌表面前行,到跖趾关节附近,各分为2支趾背动脉,沿相邻两趾的毗邻缘前行,至趾端与对侧同名动脉吻合。第四跖背动脉另发1支到小趾外侧。弓状动脉缺如时,跖背动脉则由跗外侧动脉或跖足底动脉发出。

跖背动脉在各跖骨间隙近侧部,发出近侧穿支与足底弓相连,在跖骨间隙远侧部,发出远侧穿支与跖足底动脉相连。因而,足背与足底动脉广泛交通。

(七)腓深神经及其分支

腓深神经与胫前血管伴行,在踝关节前方分内、外两终支。内侧支向远侧行于趾短伸肌腱深面和足背动脉附近,于第一跖骨间隙发出背外侧神经和第二趾背内侧神经,支配趾和第二趾毗邻缘皮肤,同时支配第一骨间背侧肌、跗关节和跖趾关节。外侧支经趾短伸肌外侧腱深面,分为3支至第二、三、四跖背间隙,支配跗跖关节、跖趾关节、第二骨间背侧肌、趾短伸肌和短伸肌(图1-4)。

二、足内侧面解剖

(一)足内侧面表面解剖

内踝大而突出,内踝最后方为跟腱,抵达跟结节(图1-5)。跟腱与内踝之间的中点,可触及胫后动脉的搏动。足内侧缘呈弓形,皮肤极薄,隔皮可见许多浅静脉。跟骨结节下部及第一跖骨头下部覆有极厚的脂肪垫,为站立时的着力点。内踝前方摸到的骨性部为距骨头、颈的内侧面。内踝下方一指宽处可摸及跟骨载距突。内踝前方2.5cm处为舟骨粗隆,胫骨前肌腱附着于舟骨粗隆前部。粗隆稍后方为距舟关节,Chopart截肢术即在此处离断。舟骨粗隆前方依次可摸到内侧楔骨、第一跖骨底、展肌及第一跖骨头,外翻时,跖骨头较为明显。足背屈及内翻时,可摸到胫骨前肌腱。

图1-5 足内侧表面解剖

(二)足内侧浅部结构

趾背面的趾背静脉汇入足背静脉弓,足背静脉弓内端沿足背内侧缘而行,沿途收纳多支足内侧缘静脉,与最后一支内侧缘静脉会合后,易名大隐静脉,沿内踝前方上行(图1-6)。

图1-6 足内侧浅部结构

1.隐神经

此处常为2支,伴大隐静脉而行,分布于足内侧缘,末端可达趾内侧缘。

2.足背内侧皮神经

沿足背内侧缘前行,其内侧支分布于趾背侧内缘。内踝表面有内踝皮下囊,跟腱后面有跟腱皮下囊。

(三)屈肌支持带和足内侧面腱滑膜鞘(图1-7)

图1-7 屈肌支持带和足内侧面腱滑膜鞘

1.屈肌支持带

位于踝关节内侧,紧张于内踝与跟骨之间。屈肌支持带向后下附于跟骨内侧突,并与足底腱膜延续,有展肌起于其上。屈肌支持带与跟骨内侧面之间形成骨性纤维性管,即跗管,进而发出纤维隔达管底,将管分成四个隧道,供屈肌腱、血管和神经通行(图1-7)。

2.胫骨后肌腱鞘

近侧延伸于内踝上方约4cm处,远端终止于腱在舟骨粗隆抵止的近侧(图1-7)。

3.趾长屈肌腱鞘

近端延伸于内踝上方2.5cm处,远端达舟骨下面。前邻胫骨后肌腱鞘,后方有胫后血管和胫神经通行(图1-7)。

4.长屈肌腱鞘

近端约平齐内踝平面,远端达第一跖骨底平面。前邻胫后血管和胫神经(图1-7)。

胫骨前肌腱止点与第一楔骨之间存在一胫骨前肌腱下囊。跟腱深面与跟骨之间存在一跟腱囊。

(四)足内侧面肌腱、血管、神经

由前向后依次为胫骨后肌腱、趾长屈肌腱、胫后动静脉和胫神经、长屈肌腱。其他结构有:

1.跟内侧皮神经支

由胫神经于跗管稍上发出,有2~3支,穿过屈肌支持带,分布于足跟内侧皮肤。

2.内踝动脉支

于内踝后方自胫后动脉发出,绕内踝前行,参加内踝网。

3.跟动脉支

于跗管中自胫后动脉发出,至跟骨内侧面,与腓动脉的跟支组成跟网,并有分支参加内踝网。

4.内踝动脉网

由内踝前动脉、胫后动脉内踝支和跟支、跗内侧动脉及足底内侧动脉分支组成。

5.跟动脉网

在跟结节周围。由内、外踝网的分支、胫后动脉跟支和腓动脉跟支吻合而成。

(五)跗管

为踝关节内侧的一个纤维骨性隧道,长20~25mm,横断面呈梭形,由一顶一底围成(图1-8)。顶为屈肌支持带起自内踝后下方,止于跟结节内侧面。底由距骨、跟骨、关节囊、三角韧带及距下关节的相应部分组成。跗管内容物由前向后依次为胫骨前肌腱、趾长屈肌腱、胫后动静脉、胫神经及长屈肌腱。肌腱周围包以腱滑膜鞘,上述结构被纤维隔分隔,形成四个管道,其间含有少量脂肪结缔组织。

图1-8 跗管

胫神经在跗管内一般呈圆形,直径5~6mm,在跗管内发两感觉支:①为跟内侧支,穿屈肌支持带,分布足跟内侧皮肤;②关节支,供应踝关节。胫神经出跗管后,即分为足底内侧神经和足底外侧神经。足底内侧神经为感觉支,供应足底和部分足趾皮肤;足底外侧神经为运动性,支配足内在肌。胫后动脉出跗管后,也分为足底内侧动脉和足底外侧动脉。

三、足外侧面解剖

(一)足外侧面解剖

足外侧面几乎全部着地,皮肤较厚。外踝突出于后部。外踝后方,可触及腓骨长短肌腱。外踝前下方2.5cm处,可隐约摸得小的跟骨滑车突,腓骨短肌腱,位于滑车突前上方,腓骨长肌腱位于滑车突后下方,后转入足底,此二肌腱可摸到。外踝前方有一凹陷,相当于踝关节平面。凹陷前方的隆起为趾短伸肌肌腹。足外侧中部有一明显隆起,即第五跖骨粗隆。自外踝尖至第五跖骨粗隆之间的中点稍前,为跟骰关节隙,即跗中关节外侧部。第五跖骨粗隆前方可摸及小趾展肌,向前为第五跖骨头,小趾外展时明显(图1-9)。

图1-9 足外侧面

(二)足外侧面浅部组织

1.腓肠神经

腓肠内侧皮神经接受腓神经交通支后形成,沿跟腱外侧缘下降,经外踝和跟骨间,在外踝下方转向前行,改称足背外侧皮神经,沿足及小趾外缘,达小趾末节趾骨底平面,支配足及小趾外侧缘皮肤。途中发支与腓浅神经的足背中间皮神经吻合。腓肠神经于外踝上方尚发出跟外侧支,分布于足跟外侧面皮肤。

2.足背外侧皮神经

足背外侧皮神经在近端有跟外侧动脉与神经伴行,在中部有内踝前动脉分支伴行,在骰骨以远有跗外侧动脉分支伴行。这些分支滋养神经及皮肤。以皮神经行程设计皮瓣可修复足部邻近软组织缺损。

3.小隐静脉

由足背静脉弓外端与最后一支足外侧缘静脉会合而成,沿外踝后缘上升,与腓肠神经伴行(图1-10)。

图1-10 足外侧面

(三)腓骨肌支持带和足外侧面腱鞘

腓骨肌支持带位于踝关节外侧,为深筋膜的增厚部。当腓骨长、短肌腱弓形绕过踝关节外侧时,支持带可维持它们于原位。腓骨肌支持带分上、下两部。

1.腓骨肌上支持带

从外踝后缘距踝尖上方1cm处起始,到达小腿深横筋膜和跟骨外面。这个支持带与腓骨骨沟共同构成腓骨肌腱的腱管。腱管前壁为腓骨外踝窝,外侧壁为腓骨肌上支持带,内侧壁是距跟外侧韧带和距腓后韧带。

2.腓骨肌下支持带

位于跟骨外侧面,前上方与伸肌下支持带外侧根延续,后下方附于跟骨前部外侧面。它与跟骨外侧面之间形成腓骨长、短肌腱通行的腱管。下支持带向深面发出一纤维隔,达跟骨的腓骨肌滑车,与该处骨膜融合,以分隔腓骨长、短肌腱鞘。下支持带可约束腓骨长、短肌腱于跟骨外侧面。

3.腓骨肌总腱鞘

近端起于外踝尖上方约5cm处,先行于腓骨肌上支持带深面,此时为一总鞘,包裹腓骨长、短肌腱,短肌腱在前,紧贴外踝,长肌腱居后。总鞘行至跟骨外侧面时,分为二鞘,分别包裹二腱,行于腓骨肌下支持带深面,短肌腱鞘在上,终于外踝尖远侧4cm处;长肌腱鞘在下,达第五跖骨粗隆后方腱转至足底后,被腓骨长肌足底腱鞘包裹。

(四)足外侧肌肉及血管

1.腓骨短肌腱

经外踝后方、腓骨长肌前方转至足的外面,沿跟骨外面前行,止于第五跖骨粗隆(图1-11)。

图1-11 足外侧肌腱

2.腓骨长肌腱

经腓骨短肌后面,行于外踝后方,继转至跟骨外侧面,经滑车突下方转至足底(图1-11)。

3.外踝前动脉

由胫前动脉发出,经趾长伸肌腱与骨面之间至外踝,参与形成外踝网。

4.外踝支

于腓动脉下端发出,参加外踝网,并发出跟支,参加跟网。

5.外踝网

居外踝表面,由外踝前动脉、跗外侧动脉、腓动脉外踝支和穿支等构成。

6.跟网

在跟结节周围,由内、外踝网的分支、腓动脉跟支等组成。

7.腓骨肌腱

腓骨长、短肌有使足外翻、外展、上提足跟和稳定踝关节的作用。当足内翻时,跟腓韧带和距腓后韧带被拉紧。这时,腓骨肌上支持带深面的腱口变窄,肌腱被推向外,压挤上支持带,如果腓骨肌强力收缩可使上支持带撕裂,从而腓骨肌腱脱位至外踝前方。通常,当足轻度内翻时踝突然背伸,即引起腓骨肌反射性强力收缩,如滑冰时的急停。足轻度外翻再突然背伸也可产生肌腱脱位。总之,足背伸是引起损伤的重要因素。

四、足底面解剖

(一)足底区表面解剖

足底外观呈长圆形,外侧圆隆,内侧凹陷。足底皮肤的特点是耐压、耐磨、富有感觉并能吸收振荡。跟骨结节下部、第一跖骨头下部及足外侧缘因系着力点,皮肤极厚,甚至角化。在皮瓣移植时,应符合厚度条件,否则将引起行走不便、磨损、溃疡等后遗症。其他不着力部分,皮肤较薄,同时较敏感(图1-12)。

图1-12 足底表面解剖

(二)足底筋膜

足底腱膜

即足底的深筋膜,相当于手的掌腱膜(图1-13)。在四足动物,足底腱膜与小腿后面的跖肌在跟骨后方延续,犹如掌腱膜与掌长肌的相接。但在人类,足底腱膜与跖肌分离。

图1-13 足底筋膜

足底腱膜由纵行的白纤维组成,极为强韧。其功能为保护足底的肌肉、肌腱、血管、神经和关节,提供足底某些内在肌的附着点,同时,帮助维持足纵弓。足底腱膜可分3束。

(1)跖腱膜(中间束):

最厚,起自跟骨结节内侧突,后部较窄,至远侧稍宽而薄,接近跖骨头处分为5个分叉,奔赴各趾。每一分叉又分为浅深两层:浅层抵于足底与足趾间横沟处的皮肤,深层分两条包绕趾屈肌腱和腱纤维鞘,并与足底深横韧带相交织。趾血管、神经和蚓状肌腱通过各分叉之间,还有一些纤维与各分叉交织,并与皮肤相连。

中间束为足底腱膜最坚强的部分,可支持足纵弓,在马蹄内翻足或高弓足的患者,腱膜往往挛缩,进一步增大高弓足的弧度。矫正时可从足底内侧作一切口,将其剥离或切断。

(2)内侧筋膜(内侧束):

介于跟结节至趾近节趾骨底之间,覆盖展肌,较薄弱近侧与屈肌支持带相接,内侧连于足背筋膜,外侧与中间束延续。

(3)跖腱膜外侧束:

覆盖小趾展肌,在跟骨结节与第五跖骨粗隆的部分较厚。内与中间束延续,外与足背筋膜延续。

在足底腱膜中间束与内、外侧束的延续处,发出两个垂直的肌间隔,将足底肌的内侧群、外侧群和中间群分开,但内、外侧肌间隔并不完整;由垂直隔并发出较薄的横隔,以分隔各层肌肉。

足底腱膜三部分之间存有间隙。足底内、外侧神经发出的皮神经和足底内、外侧动脉发出的皮动脉皆由足底腱膜穿出。由于腱膜分叉之间最为薄弱,因此,足底感染时,脓液可穿至表面。

(三)足底区浅层肌肉和血管神经

1.展肌

位于足底内侧缘皮下,外界为短屈肌。展肌为一坚强的羽状肌,主要起自跟骨结节内侧突及舟骨粗隆,部分纤维起自足底腱膜和屈肌支持带。肌束向前移行于坚强的肌腱,其腱与短屈肌内侧腱愈合后,止于趾近节趾骨底内侧,一些纤维还止于第一跖骨底的内侧籽骨,实际上籽骨出现于腱中(图1-12)。

2.趾短屈肌

被足底腱膜中间束掩盖,肌腹呈梭形,以窄腱起自跟骨结节内侧突、足底腱膜中间束和邻近的肌间隔,肌的深面借一薄层筋膜与足底外侧血管神经分隔。肌纤维至足底中部时移行于四个肌腱,分别至第2~5趾,进入屈肌腱纤维鞘。在近节趾骨底,每腱分成两束,包绕趾长屈肌腱的两侧,随即在其深面合为一腱,且有部分纤维进行交叉,形成一平滑的沟,供趾长屈肌腱于其上滑行;随后腱再度分开,至中节趾骨体两侧。趾短屈肌腱的形状和止点,与手的指浅层肌腱类似。趾短屈肌有4个腱至第2~5趾的占60.49%,有3个腱至第2~4趾的占39.02%,只有两个腱至第2、3趾的占0.49%。至第5趾的肌腱缺如时,可由趾长屈肌腱和足底方肌发出的一小肌束代替。此肌受足底内侧神经支配(图1-14)。

图1-14 足底区足底浅层肌肉和血管神经

3.小趾展肌

位足底外侧缘,深面紧贴第五跖骨跖面,浅面被足底腱膜外侧束遮掩。起自跟骨结节跖面、足底腱膜和邻近肌间隔,起端被趾短屈肌掩盖,肌纤维向前移行于两个短腱,外侧腱止于第五跖骨粗隆,内侧腱与小趾短屈肌一道止于小趾近节趾骨底跖面外侧。此肌可外展小趾及屈小趾,受足底外侧神经支配。其外侧腱有时可构成一分离的肌肉,称小趾跖骨展肌(图1-14)。

4.趾底总神经

由足底内侧神经发出,出现于趾短屈肌内侧缘,由它发出趾底固有神经,分布各趾(图1-14)。

足底外侧神经浅支出现于趾短屈肌外侧缘,分布于外侧足趾。

(四)足底区经跗管进入足底的神经、肌肉和血管(图1-15)

图1-15 足底肌肉、血管和神经

1.足底内侧神经

展肌和屈肌支持带深面进入足底。沿足底内侧动脉外侧前行,走行于长屈肌腱浅面,先分出一条趾底固有神经至趾内侧缘,继而在跖骨底处又分出3条趾底总神经,行于足底腱膜与趾短屈肌之间,趾底总神经又各分为两条趾底固有神经至第一、二、三趾蹼毗邻缘。足底内神经发出肌支支配展肌和趾短屈肌,发皮支分布足底内侧皮肤,第一趾底总神经发肌支支配第一蚓状肌。

2.足底外侧神经

展肌深面斜向前外,行于足底方肌浅面、趾短屈肌深面,沿趾短屈肌和小趾展肌之间前行,达第五跖骨底,分为浅支和深支。分叉前发出足底方肌支和小趾展肌支,并发皮支分布足底外侧皮肤。

3.足底外侧神经浅支

分两条趾底总神经,内侧一支分布第四、五趾相对缘,外侧一支分布小趾外侧缘。肌支至小趾短屈肌、第三骨间足底肌和第四骨间背侧肌。

4.足底内侧动脉

为胫后动脉较小终支,先于展肌深面,后于展肌与短屈肌之间伴足底内侧神经前行(神经居外侧),至第一跖骨底迅速变细,于趾内缘与第一跖背动脉分支吻合。另发三小支与趾底总神经伴行,在第一、二、三趾间隙转向深部,与跖底动脉吻合。

5.足底外侧动脉

较大,在足底外侧神经外侧走向前外,经趾短屈肌与足底方肌之间,至第五跖骨底处发出小趾同名趾底动脉后,转向内行,经收肌斜头与骨间肌之间,于第一跖骨间隙与足背动脉的足底深支吻合,形成足底弓。足底动脉与足底神经分支的位置不同。足底外侧动脉和神经的位置恒定,动脉位于神经的外侧。

6.趾长屈肌

趾长屈肌腱经屈肌支持带深面进入足底,先经跟骨载距突跖面斜向前外行,接受长屈肌的一些纤维及足底方肌外侧头纤维,继跨过长屈肌腱浅面与之交叉。趾长屈肌腱远行分四腱,分赴第2~5趾。各腱与相应的趾短屈肌腱一道进入屈肌腱纤维鞘,最初长腱位短腱深面,近节趾骨中部,穿过短腱分叉所形成的圆形孔道,即位于短腱浅面,末端止于远节趾骨底跖面。

7.长屈肌

长屈肌腱经屈肌支持带深面至足底,初位于趾长屈肌腱外侧,斜向内行,经趾长屈肌腱深面至其内侧。在交叉点,长屈肌发一纤维束至趾长屈肌。然后,长屈肌腱越过短屈肌外侧部,行于第一跖骨头下方的内、外侧籽骨之间,远端止于趾远节趾骨底跖面。长屈肌可屈趾,使足跖屈及内翻,由于此肌腱部分地移行于趾屈肌腱,所以它对第二、三趾的屈曲也产生影响。

8.足底方肌

又称副屈肌,位于足底中部、趾短屈肌的深面,为斜方形的小扁肌。一般有两头,内侧头宽,以肌质起于跟骨内侧凹面,恰在长屈肌腱沟的下方。外侧头扁而窄,以腱起于跟骨结节外侧突前方和足底长韧带。多数情况下,足底方肌内、外侧头均终于长屈肌腱发至趾长屈肌腱深面的腱板。此腱板再行分叉,抵达趾长屈肌至二、三、四趾各腱的深面;足底方肌有时以小部分抵于趾长屈肌腱外缘。

(五)足底区深部神经、肌肉及血管(图1-16)

图1-16 足底深部肌肉、神经和血管

1.短屈肌

位于足底内侧缘前端皮下、展肌腱的外侧和深面,直接与第一跖骨相贴。此肌借一Y形腱起于骰骨跖面、腓骨长肌腱沟后部、外侧楔骨、内侧楔骨跖面及内侧肌间隔等处,向前立即扩展成为二肌腹,二肌腹之间的底面有长屈肌腱经过。内侧肌腹与展肌合成一腱,止于趾近节趾骨底跖面内侧;外侧肌腹与收肌斜头合成一腱,止于趾近节趾骨底跖面外侧。两腱之内各包含一扁圆形籽骨,两籽骨间借纤维软骨相连,软骨跖面形成一沟,供长屈肌腱在其中滑动。第一跖骨头与地接触的稳固有赖此两籽骨,籽骨约于12岁成骨,内侧籽骨或外侧籽骨有时劈为前后两块或三块,勿误认为骨折。

短屈肌二头由足底内侧神经支配。此肌除维持足纵弓外,还可屈趾的跖趾关节。

2.收肌

位于足底中部,分斜头及横头。斜头呈纺锤形,被趾长屈肌腱、蚓状肌和足底方肌所掩,深面紧贴骨间肌。肌纤维起自第二、三、四跖骨底跖面和腓骨长肌腱鞘,斜向前内行,其内侧部纤维与短屈肌外侧肌腹合成一腱,止于外侧籽骨和趾近节趾骨底跖面外侧,横头是一窄而扁平的纤维束,位于趾长屈肌腱和蚓状肌的深面,横列于第2~5跖骨头跖面,以单独肌束起自第3~5跖趾关节的足底韧带,肌纤维横行向内,与斜头合并。收肌的作用是外牵趾并屈趾,使其拱起,受足底外侧神经支配。

3.足底方肌

足底方肌可使趾长屈肌腱固定于跟骨,从而增加其肌力。在行走中后足离地的瞬间,足底方肌收缩可继续使足趾跖屈。

4.蚓状肌

为4块小梭形肌,形如蚯蚓,位于足底腱膜前部的深面,夹在趾长屈肌腱中间。第一蚓状肌起自第一趾长屈肌腱内侧缘,第二、三、四蚓状肌分别起自第2~5趾趾长屈肌腱的相邻侧,各腱前行经跖底深横韧带跖面及外侧4个跖趾关节的内侧,止于相应各趾近节趾骨的内侧和趾背腱膜扩张部。蚓状肌各腱与跖趾关节囊之间有时存在蚓状肌囊。蚓状肌的作用为屈跖趾关节,伸趾间关节,并使各趾内收。第一蚓状肌由足底内侧神经支配,第二、三、四蚓状肌由足底外侧神经支配。

5.小趾短屈肌

位于足底外侧缘前部,外侧部被小趾展肌掩盖,紧贴第五跖骨跖面,为一小纺锤形肌。起自第五跖骨底跖面内侧和腓骨长肌腱鞘,其腱止于小趾近节趾骨底外侧。此肌可屈小趾的跖趾关节,受足底外侧神经支配。

6.足底外侧神经深支

自第五跖骨底弓形向内,行于足底方肌、长屈肌腱、蚓状肌和收肌斜头深面,沿跖骨底与足底弓伴行,神经弓位于动脉弓近侧。深支支配第二、三、四蚓状肌、收肌和内侧3个跖骨间隙的骨间肌。

7.足底弓

由足底外侧动脉终支与足背动脉的足底深支吻合形成。弓的凸面朝向前外,位于足底外侧神经深支后方。由此弓向前发出4支跖底动脉,行于跖骨间隙内与骨间肌接触。至跖趾关节,每一跖底动脉各分两条趾底动脉,滋养邻趾的相对缘。足底弓还发出3条穿支,经第二、三、四跖骨间隙,与跖背动脉吻合。

(六)胫骨前、后肌和腓骨肌在足的抵止

1.胫骨前肌

胫骨前肌腱抵于第一跖骨底和内侧楔骨的内面,可使足内翻、背屈。

2.胫骨后肌

胫骨后肌起自小腿骨间膜上2/3后面及邻近胫腓骨骨面,经内踝后沟及跗管上部至足内侧缘,胫骨后肌腱在跗管中行于跟舟足底韧带下方,在此处含一籽骨。腱随后分两股,浅而大的内侧股为腱的直接延续,抵于舟骨粗隆和内侧楔骨下面,有一腱束折向外后方,止于跟骨载距突前缘。深而小的外侧股连至短屈肌起始腱,止于中间楔骨和第二、三、四跖骨底,还有腱束抵达骰骨和外侧楔骨。胫骨后肌为强大的内翻肌,可提高足纵弓并使足强力跖屈。

3.腓骨长肌

腱行于骰骨下面的腓骨长肌腱沟和足底长韧带所围成的骨纤维性管内,向内行,止于内侧楔骨和第一跖骨底外面,偶尔止于第二跖骨底。腱绕过骰骨时变厚,恒定地存在一纤维软骨,且常变成籽骨,称副腓骨,它的存在使肌腱易于变换方向,增加肌力。腓骨长肌可使足外翻、跖屈及外展。对维持足横弓及调节足内、外翻起重要作用。

4.腓骨短肌

腓骨短肌腱沿跟骨外面前行,行于腓骨肌滑车和腓骨长肌腱上方,止于第五跖骨粗隆,可协助足外翻、跖屈及外展。

(七)足内在肌

足骨间肌与手骨间肌相似,分骨间背侧肌与骨间足底肌两群。与手不同的是,其排列以第二趾为中心,因此第二跖骨最不活动。

1.骨间背侧肌

为4块双羽状肌,位于跖骨间隙中,以两个头起自相邻跖骨的邻接面,二头相合经跖底深横韧带背侧,止于近节趾骨底两侧和趾背腱膜。第一骨间背侧肌抵于第二趾的近节趾骨底内侧和趾背腱膜,第二、三、四骨间背侧肌分别止于第二、三、四趾近节趾骨底外侧和趾背腱膜。在第二、三、四骨间背侧肌两头的夹角中,有跖底动脉穿支通过,到达足背。在第一骨间背侧肌两头的夹角中,有足背动脉终支穿过,到达足底。

2.骨间足底肌

有3块,位于跖骨间隙稍下方,每块肌肉仅与一个跖骨相连。它们分别起自第三、四、五跖骨底及体的内侧面,经跖底深横韧带背面,止于同一趾的近节趾骨底的内侧和趾背腱膜。骨间背侧肌和骨间足底肌受足底外侧神经深支支配,而第四跖骨间隙的骨间肌受足底外侧神经浅支支配。骨间足底肌为内收肌,骨间背侧肌为外展肌。所谓内收、外展系以第二趾为中心,向其靠拢者为内收,从其远离者为外展。足骨间肌因足趾功能退化,远不如手骨间肌重要。

(八)足底的腱鞘

在足底,有足趾腱滑膜鞘和腓骨长肌足底腱鞘,长屈肌腱滑膜鞘亦延续至足底。趾腱滑膜鞘周围被足趾腱鞘包裹(图1-17)。

图1-17 足底肌及腱鞘

1.足趾腱纤维鞘

为骨纤维性管,由趾深筋膜增厚而成。鞘的顶壁为趾骨,下方围以纤维束,纤维束和筋膜在侧方附着于近、中节趾骨侧缘和趾间关节的韧带。鞘后端与足底腱膜的分叉融合,前端附着于远节趾骨底。鞘包绕趾长、短屈肌腱的终末段,使腱保持于原位。

腱鞘的纤维束走向不同。对着近节和中节趾骨的纤维束较强韧,横行,称此为指纤维鞘环状部;对着趾间关节的纤维束薄弱,斜行交叉,称此为指纤维鞘交叉部。

2.足趾腱滑膜鞘

位于足趾腱纤维鞘与趾骨骨面形成的骨纤维管中,起自跖趾关节近侧,远端终于中节趾骨平面。在趾,鞘中包裹长、短屈肌腱。在其他四趾,包裹有趾长、短屈肌腱。趾滑膜鞘为一双层圆筒,壁层衬于骨纤维鞘内面,腱层包裹肌腱,两层在腱与骨面之间相互移行,形成腱纽,为血管神经进入肌腱的通路。鞘内含有少量滑液,肌腱在鞘内活动自如。

3.腓骨长肌足底腱鞘

包绕腓骨长肌腱横过足底的一段,位于骰骨跖面的腓骨长肌腱沟与足底长韧带所围成的骨纤维管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