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区重症识别与紧急处理(基层卫生培训“十三五”规划教材)
- 贾建国 郭媛 王永晨
- 5字
- 2020-08-28 08:06:55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社区重症识别与紧急处理意义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社区慢性病人的增多,国家推行三级诊疗制度建设,将逐步实现居民首诊在基层,全科医生在临床工作中必将遇到一定数量的重症患者;重症患者的早期快速识别是抢救重症患者的第一步,也是关键一步;需要社区医生掌握重症患者的早期识别,及时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需要转诊的重症患者,及时安全有效地实施转诊,对于挽救患者生命,降低死亡率、致残率,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在重症患者中,也涵盖了部分危急但不够“重症”的患者,可能在相应章节里有所涉及。
一、危重症的定义
重症(critical illness,CI)是指人体受到各种内、外因素的作用,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受损,引起一个或多个脏器功能衰竭,危及生命或导致死亡的情况,如心脏骤停、呼吸困难、意识障碍、休克、急性胸痛、急性腹痛等。
二、院前急救与社区急救
院前急救(pre-hospital emergency,PHE)是急诊医疗服务体系(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 system,EMSS)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重症患者在发病到入院这段时间内提供的医学救治,包括现场急救和转运途中的监护。它的主要任务是采用初步急救措施维持患者生命,包括基础生命支持(basic life support,BLS)和基础创伤生命支持(basic traumatic life support,BTLS)。
社区急救(community first aid,CFA)是院前急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当患者生命受到威胁时,在院前急救中心或急救站的医护人员到达现场之前,全科医生提供的初步医疗救治。
三、社区重症紧急处理意义
院前急救强调时效性,病人抢救需要争分夺秒,脑组织缺血缺氧5分钟,就会出现脑细胞不可逆的损伤,早期积极救治,可提升重症患者的存活率。大量资料证明,如果能在心跳停止4分钟内实施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和建立BLS,并于8分钟内完成高级生命支持(advanced life support,ALS),患者的生存率可达43%,而4分钟以后实施CPR,存活率只有17%。但因道路交通堵塞或不便利,有时会出现救护车“无路可走”,社会车辆“无路可让”情况,给院前急救的实施带来了诸多困难。重症具有突发性、不可预测性,患者及家属缺乏相应的自救意识与知识,出现紧急情况易焦虑、冲动,采取不恰当的搬运,都可能导致错过了有效施救时间窗,进一步增加了诊治难度,降低了抢救成功率。
社区医生利用熟悉管辖区域地理位置的优势,可以及早赶到现场,若对重症患者能够做到早期识别和及时的处置干预,将为抢救患者生命争取更多的时间。同时社区医生熟悉当地居民健康状况,可以利用与患者及家属建立的长期良好医患关系,取得患者及家属信任,减少其紧张、焦躁心理,做到有的放矢,有助于施救的顺利实施。社区重症识别与紧急处理,是对每一位社区医生的严峻考验,也是重症患者抢救的重要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