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节 泄泻

【概念】
泄泻是以排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者完谷不化,甚至泻出如水样为主症的病证。大便溏薄而势缓者为泄,大便清稀如水而直下为泻。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两季为常见。本病主要涵盖消化器官发生功能或者器质性病变导致的腹泻,如急性肠炎、食物中毒、炎症性肠病、肠易激综合征、肠道肿瘤、肠结核等。而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等病所引起的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不在本病证范围。
【源流】
泄泻之名首载于《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以“泄”称之,有“濡泄”、“洞泄”、“注泄”、“飧泄”等,并对其病因病机、病位等有较为全面的论述,认为泄泻的发生与外邪、起居、情志失调关系密切。外邪之中强调风、寒、湿、热等邪。如《素问·生气通天论》曰:“因于露风,乃生寒热。是以春伤于风,邪气留恋,乃为洞泄。”《素问·风论》曰:“久风入中,则为肠风飧泄。”《素问·举痛论》曰:“寒气客于小肠,小肠不得成聚,故后泄腹痛矣。”《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湿盛则濡泄。”饮食不节致泄与五脏功能失调有关。如《素问·太阴阳明论》曰:“饮食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阴受之则入五脏……入五脏则 满闭塞,下为飧泄,久为肠澼。”情志失调致泄,最多见的是恼怒、郁怒或恚怒。如《素问·举痛论》曰:“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飧泄。”泄泻的发生与许多脏腑有关,但主要病变脏腑是脾、胃、大肠、小肠。如《素问·脏气法时论》曰:“脾病者……虚则腹满肠鸣,飧泄,食不化。”《素问·脉要精微论》曰:“胃脉实则胀,虚则泄。”《素问·宣明五气》曰:“五气所病,大肠小肠为泄。”《素问·痹论》亦曰:“肠痹者,数饮而出不得,中气喘争,时发飧泄。”关于泄泻的病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 胀。”《黄帝内经》对泄泻病因病机的认识,至今仍为泄泻发病的指导思想。
《难经·五十七难》提出了五泄的病名和症状,谓“泄凡有五,其名不同。有胃泄,有脾泄,有大肠泄,有小肠泄,有大瘕泄,名曰后重。”所论“五泄”之中有“胃泄”、“脾泄”之称,重视脾胃,意在其中。汉唐方书将本病包括在“下利”之内,张仲景《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的下利包括泄泻和痢疾两病,而对泄泻的论述概况为实热和虚寒两大类,并提出实热泄泻用“通因通用”之法。
至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开始,明确将泄泻与痢疾分述之。《诸病源候论·伤寒病后胃气不和利候》有“腹内雷鸣而泄利,此由脾胃气虚冷故也”,认为泄泻是由于脾胃气虚、阳虚所致。宋代以后才统称为泄泻。《丹台玉案》指出:“泄者,如水之泄也,势犹舒缓;泻者,势似直下,微有不同,而其病则一,故总名之曰泄泻。”《圣济总录·泄泻门》进一步阐发了泄泻与脾胃的关系:“脾胃者土也,其气冲和,以化为事。今清浊相干,风邪久干于胃,中气不能运化,而食物完出。夕食谓之飧,食之难化在于夕,故谓之飧泄。”
明代张景岳《景岳全书·泄泻》指出:“凡泄泻之病,多由水谷不分,故以利水为上策。”提出分利之法治疗泄泻的原则。认为肾气丸、六味地黄丸、四神丸均为治疗肾泄之良方,并创制胃关煎治疗脾肾两虚,至今应用于临床。李中梓《医宗必读·泄泻》对泄泻治法进行了总结,提出著名的治泄九法,即淡渗、升提、清凉、疏利、甘缓、酸收、燥脾、温肾、固涩,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泄泻的治法,是泄泻治疗学上的里程碑。
清代医家对泄泻的论著颇多,认识日趋完善,病因强调湿邪致泻的主导性,病机重视肝、脾、肾的重要作用。如李用粹《证治汇补·泄泻》提出应按病程结合病因进行治疗:“凡泻皆兼湿,初宜分理中焦,渗利下焦,久则升提,必滑脱不禁,然后用药涩之。其间有风胜兼以解表,寒胜兼以温中,滑脱涩住,虚弱补益,食积消导,湿则淡渗,陷则升举,随证变用,又不拘于次序。”叶天士认为久患泄泻,“阳明胃土已虚,厥阴肝风振动”,创泻木安土法,用甘以调胃,酸以制肝,方中每多人参、乌梅相配,或甘草、芍药同用,既继承前人的经验,又给后人以启迪。
【病因病机】
泄泻是由感受外邪、饮食所伤、情志失调及脏腑虚衰等因素导致脾病湿盛、脾胃运化功能失调、肠道分清泌浊、传导功能失司。
(一)病因
1.感受外邪
外感寒湿暑热之邪均可引起泄泻,其中以湿邪最为多见。湿邪易困脾土,寒邪和暑热之邪,既可侵袭皮毛肺卫,从表入里,使脾胃升降失司,亦能夹湿邪为患,直接损伤脾胃,导致运化失常,清浊不分,引起泄泻。如《杂病源流犀烛·泄泻源流》说:“是泄虽有风、寒、热、虚之不同,要未有不源于湿者也”。
2.饮食所伤
误食馊腐不洁之物,使脾胃受伤,或饮食过量,停滞不化,或恣食肥甘辛辣,致湿热内蕴,或恣啖生冷,寒气伤中,均能化生寒、湿、热、食滞之邪,使脾运失职,升降失调,清浊不分,发生泄泻。
3.情志失调
忧虑忿愤,精神紧张,易致肝气郁结,木郁不达,横逆乘脾犯胃;或思虑过度,脾气受损,土虚木乘,均可使气机升降失调,肠道功能失常,清浊不分,相杂而下,遂成本病。如《景岳全书·泄泻》曰:“凡遇怒气便作泄泻者,必先以怒时夹食,致伤脾胃。”
4.脏腑虚衰
调摄失宜,或久病之后,或年老体弱,均可导致脾胃虚弱,脾失升运,或肾阳不足,命门火衰,脾失温煦,水谷不能腐熟,运化失常,致水反为湿,食反为滞,湿滞内停,阻碍气机,升降失调,清浊不分,遂成泄泻。
(二)病机
1.病机关键为脾病与湿盛,致肠道功能失司而发泄泻
湿的产生一是感受外湿,一是湿从内生,两者都与脾病密切相关。脾病可以导致湿盛,湿盛又可加重脾病,在泄泻的发病过程中,往往互为因果。脾病湿盛是导致脾胃运化功能失调,肠道分清泌浊、传导功能失司而发生泄泻的重要病理环节。
2.病位在肠,主病之脏在脾,同时与肝、肾关系密切
脾之运化功能失常,气机升降失调,小肠分清泌浊失职,大肠传导失司,以致水谷不化,水湿不分,混杂而下,发生泄泻。此外,肝失疏泄,横逆乘脾;肾阳虚衰,不能上蒸脾土,腐熟分流水谷,亦能导致泄泻。
3.病理性质有虚实之分,又可互相转化夹杂
泄泻病理性质有虚实之分。一般来说,暴泻以湿盛为主,多因湿盛伤脾,或食滞生湿,壅滞中焦,脾为湿困所致,病属实证。久泻多偏于虚证,由脾虚不运而生湿,或他脏及脾,如肝木克脾,或肾虚火不暖脾,水谷不化所致。而虚实之间又可相互转化夹杂。以病机演变看,久泻往往由暴泻转归而成。既有从实转虚的病理变化过程,又有逐渐出现的脾阳亏损、脾气下陷、脾肾阳虚、肾气失固,甚至气虚及阴、阳虚及阴,出现气阴两虚、阴阳两虚等以虚为主的病理变化特点;还有在脾胃亏损、脾肾两虚的基础上,分别兼见湿食内停、肝郁犯脾甚或形成饮滞胃肠、瘀阻肠络等因虚致实而出现虚实夹杂,寒热交错,或本虚标实,甚至以邪气为主的病理变化情况。且久泻每在脾胃虚弱、脾肾两虚的基础上,因感受寒湿、湿热或饮食不节、情志失调而致病情加重或反复,或引起急性发作,亦可表现为脾虚夹湿、夹食或夹滞的证候。
4.病程有急慢之分,泄泻日久,变证衍生
急性腹泻,经及时治疗,绝大多数在短期内痊愈,有少数患者,暴泻不止,损气伤津耗液,可成痉、厥、闭、脱等危证,特别是伴有高热、呕吐、热毒甚者尤然。急性泄泻因失治或误治,可迁延日久,由实转虚,转为慢性泄泻。日久脾病及肾,肾阳亏虚,脾失温煦,不能腐熟水谷,可成命门火衰之五更泄。
【诊断与病证鉴别】
(一)诊断依据
1.以大便粪质稀溏为诊断的主要依据,或完谷不化,或粪如水样,大便次数增多,每日三五次以至十数次以上。
2.常兼有腹胀、腹痛、肠鸣、纳呆。
3.起病或急或缓。暴泻者多有暴饮暴食或误食不洁之物的病史。迁延日久,时发时止者,常有外邪、饮食或情志等因素诱发。
4.并排除其他引起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的疾病。
(二)辅助检查
粪便检查比较重要,应认真观察病者新鲜粪便的量、质及颜色;显微镜下粪检,进行粪便培养等。慢性泄泻可行X线钡剂灌肠、全消化道钡餐或肠道内镜检查;必要时可做腹部B超或CT检查。此外,一些全身性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糖尿病、慢性肾功能不全等也可引起腹泻,可进行相关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
(三)病证鉴别
1.痢疾
泄泻与痢疾有许多共同点,如均好发于夏秋季节,病位均在胃肠,均可由感受外邪或内伤而致,都有腹痛、便次增多、粪便异常等症状。然而两者的主症各异,病机病性不同。从主症看,泄泻以排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完谷不化,甚至如水样为主症;痢疾以腹痛,里急后重,泻下赤白脓血或黏冻为主症。就腹痛而言,泄泻亦有腹痛,但往往与肠鸣并见,其痛多可缓减;而痢疾之腹痛,与里急后重同时出现,其痛便后不减,或虽减而旋即如故。从病机看,泄泻主要是湿盛与脾胃功能障碍,以致清浊不分,混杂而下;而痢疾为邪壅肠中,肠道传化失司,气血凝滞,脂络受损,腐败化为脓血。病理性质和演变来看,泄泻多属寒湿证,也有热证,但寒证多于热证,日久多损伤脾阳;痢疾多属热证,也有寒证但热证多于寒证,日久多损耗真阴。从两者的关系来看,泄泻与痢疾又可以互相转化。有先泻转为痢者,也有先痢转为泻者。有些痢疾患者,并不是一开始就便下脓血,而是先为泄泻,后转为泻下脓血。这是病情加重的表现。相反也有痢疾而转为泄泻者,这是病情好转的表现,但这是相对而不是绝对的。
2.霍乱
霍乱是指以起病急骤.猝然发生上吐下泻,腹痛或不痛为特征的一种病证。其病也有下泄,但与上吐并见,且病情凶险,来势急暴,变化迅速,挥霍撩乱。所吐之物均为未消化之食物,气味酸腐热臭,所泻之物多为黄色粪水,或吐下如米泔水,或如洗肉水。常伴有恶寒、发热,部分病人在吐泻之后,津液耗伤,迅速消瘦,或发生转筋,腹中绞痛。若吐泻剧烈,可致面色苍白,目眶凹陷,汗出肢冷等津竭阳衰之危候。而泄泻以大便稀溏,次数增多为特征,一般预后良好。
【辨证论治】
(一)辨证思路
1.辨暴泻与久泻
暴泻者起病较急,病程较短,泄泻次数颇多;久泻者起病较缓,病程较长,泄泻呈间歇性发作。
2.辨寒热
大便色黄褐色而臭,泻下急迫,肛门灼热者,多属热证;大便稀溏,或完谷不化者,多属寒证。
3.辨虚实
急性暴泻,泻下腹痛,痛势急迫拒按,泻后痛减,多属实证;慢性久泻,病程较长,反复发作,腹痛不甚,喜温喜按,神疲肢冷,多属虚证。
4.辨证候特征
外感泄泻,多兼表证;食滞泄泻,以腹痛肠鸣,粪便臭如败卵,泻后痛减为特点;肝气乘脾之泄泻,每因情志郁怒而诱发,伴胸胁胀闷,嗳气食少;脾虚泄泻,大便时溏时烂,伴神疲体倦;肾阳虚衰之泄泻,多发生于五更,大便溏泻,完谷不化,伴形寒肢冷。
(二)治疗原则
泄泻的治疗大法为运脾化湿。急性泄泻多以湿盛为主,重在化湿,佐以分利,再根据寒湿和湿热的不同,分别采用温化寒湿与清化湿热之法。夹有表邪者,佐以疏解;夹有暑邪者,佐以清暑;兼有伤食者,佐以消导。久泻以脾虚为主,当以健脾。因肝气乘脾者,宜抑肝扶脾。因肾阳虚衰者,宜温肾健脾。中气下陷者,宜升提。久泻不止者,宜固涩。暴泻不可骤用补涩,以免关门留寇;久泻不可分利太过,以防劫其阴液。若病情处于虚寒热兼夹或互相转化时,当随证而施治。《医宗必读》中的治泻九法,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借鉴。
(三)分证论治
1.寒湿内盛
(1)症状:泄泻清稀,甚则如水样,食少恶寒,腹痛肠鸣,或兼恶寒,发热,头痛,肢体酸痛等表证,舌苔白或白腻,脉濡缓。
(2)病机分析:寒湿内盛困脾,脾失健运,中阳不振,气机升降失调,肠道功能失职,使饮食清浊不分,混杂而下,故泄泻清稀,甚则如水样;寒湿内盛,肠道气机受阻,且寒主收引,故腹痛肠鸣;脾阳被遏则恶寒,健运失职则食少;若风寒湿束于肌表,营卫被遏,则恶寒,发热,头痛,肢体酸痛,舌苔脉象均为寒湿之征。
(3)治法:芳香化湿,解表散寒。
(4)代表方药: 藿香正气散加减。方中藿香辛温散寒、芳香化浊;苍术、茯苓、半夏、陈皮健脾祛湿,和中止呕;厚朴、大腹皮理气除满;紫苏、白芷、桔梗解表散寒、疏利气机,加木香理气止痛。
(5)加减:若表寒重者,可加荆芥、防风疏风散寒;若外感寒湿,饮食生冷,腹痛,泻下清稀,可用纯阳正气丸温中散寒,理气化湿;若湿邪偏重,腹满肠鸣,小便不利,可改用胃苓汤健脾行气祛湿。
2.湿热伤中
(1)症状:泄泻腹痛,泻下急迫,粪色黄褐,气味臭秽,肛门灼热,烦热口渴,小便短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
(2)病机分析:湿热浸淫,伤及脾胃,阻碍气机,传化失常,湿热下注,故腹痛泄泻,泻下急迫;热在中焦,故粪色黄褐,气味臭秽;邪热下注,故肛门灼热,小便短赤;湿热熏蒸,可见烦热口渴;舌苔脉象均为湿热伤中之征。
(3)治法:清热燥湿,分利止泻。
(4)代表方药: 葛根芩连汤加减。本方有解表清里、升清止泻的作用。方中重用葛根,升举脾胃清阳之气而止下利;黄芩、黄连苦寒清热燥湿:加木香理气止痛,甘草甘缓和中;车前草、茯苓利水止泻。
(5)加减:若有发热、头痛、脉浮等表证,加用金银花、连翘、薄荷疏风清热;若夹食滞者,加神曲、山楂、麦芽消食导滞;若湿邪偏重者,加藿香、厚朴、茯苓、猪苓、泽泻健脾祛湿;若在夏暑之间,症见发热头痛,烦渴自汗,小便短赤,脉濡数,可用新加香薷饮和六一散表里同治,解暑清热,利湿止泻。
3.食滞肠胃
(1)症状:腹满胀痛,泻下粪便臭如败卵,泻后痛减,嗳腐吞酸,不思饮食,舌苔垢浊或厚腻,脉滑。
(2)病机分析:食滞胃肠,导致脾胃运化失常,传化失司,气机阻滞水谷停为湿滞而成泄泻。食滞胃肠,故腹满胀痛;食物不化而腐败,故泻下粪便臭如败卵;内有积滞,故泻后痛减;脾胃不和故嗳腐吞酸,不思饮食;舌苔脉象均为宿食停滞之征。
(3)治法:消食导滞,和中止泻。
(4)代表方药: 保和丸加减。方中神曲、山楂、莱菔子消食和胃;半夏、陈皮和胃降逆;茯苓健脾祛湿;连翘解郁清热;可加谷芽、麦芽增强消食功效。
(5)加减:若食积较重,脘腹胀满,可因势利导,根据“通因通用”的原则,用枳实导滞丸,用大黄、枳实推荡积滞,使邪去则正自安;食积化热可加黄连清热燥湿止泻;兼脾虚可加白术、扁豆健脾祛湿。
4.脾气亏虚
(1)症状:大便时溏时泻,夹有不消化食物,迁延反复,纳差食少,食后脘闷不舒,稍进油腻食物,则大便次数增加,神疲倦怠,舌质淡,苔白,脉细弱。
(2)病机分析:脾气亏虚则不能升发,水谷不化,清阳下陷,升降失调,清浊混杂而下,故大便时溏时泻,夹有不消化食物;脾气虚弱,而油腻食物本不易消化,故稍进油腻食物则大便次数增加;脾气虚则神疲乏力;气虚运化失司,则纳差食少,食后脘闷不舒;舌脉均为脾气亏虚之征。
(3)治法:健脾益气,化湿止泻。
(4)代表方药: 参苓白术散加减。方中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健脾益气;砂仁、陈皮、桔梗、扁豆、山药、莲子肉、薏苡仁理气健脾化湿。
(5)加减:若脾阳虚衰,阴寒内盛,可用理中丸以温中散寒;若久泻不止,中气下陷,或兼有脱肛者,可用补中益气汤以益气健脾,升阳止泻。
5.肾阳虚衰
(1)症状:黎明前脐腹作痛,肠鸣即泻,完谷不化,脐腹冷痛喜暖,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细。
(2)病机分析:肾阳不足,命门火衰,不能温煦脾土,致脾运失司,清晨阳气未振,阴寒较盛,故见晨起腹痛肠鸣泄泻;命门火衰,不能助脾腐熟水谷,故大便夹有不消化食物;肾阳不足,致脾阳不足,故腰膝酸软,脐腹冷痛,喜暖;阳虚则外寒,故形寒肢冷;舌脉均为肾阳虚衰之征。
(3)治法:温肾健脾,固涩止泻。
(4)代表方药: 四神丸加减。方中补骨脂温补肾阳;肉豆蔻、吴茱萸温中散寒;五味子收敛止泻;加附子、炮姜温脾逐寒。
(5)加减:若脐腹冷痛,可加附子理中丸温中健脾。若年老体衰,久泻不止、脱肛,为中气下陷,可加黄芪、党参、白术、升麻益气升阳。若泻下滑脱不禁,或虚坐努责者,可改用真人养脏汤涩肠止泻。若脾虚肾寒不著,反见心烦嘈杂,大便夹有黏冻,表现寒热错杂证候,可改服乌梅丸方。
6.肝气乘脾
(1)症状:泄泻肠鸣,腹痛攻窜,矢气频作,泻后痛减,伴有胸胁胀闷,嗳气食少,每因抑郁恼怒,或情绪紧张而发,舌淡红,脉弦。
(2)病机分析:忧思恼怒,气机郁结,肝气横逆,乘脾犯胃,脾胃受限,气机失调,运化失常,清气不升,反而下降,而发生腹痛攻窜、肠鸣、泄泻;情志不畅则伤肝,肝郁加重,故每因抑郁恼怒,或情绪紧张而发,泻后气机稍畅,故泄后痛减;肝气郁结,气机郁闭则胸胁胀闷;脾胃受制,则嗳气食少;舌苔、脉象均为肝旺脾虚之象。
(3)治法:抑肝扶脾。
(4)代表方药: 痛泻要方加减。方中白芍养血柔肝,白术健脾补虚,陈皮理气醒脾,防风升清止泻。
(5)加减:若胸胁脘腹胀闷疼痛,嗳气者,加可柴胡、木香、郁金、香附疏肝理气止痛;若兼神疲乏力,纳呆,脾虚甚者,加党参、茯苓、扁豆、鸡内金等益气健脾开胃;久泻反复发作可加乌梅、焦山楂、甘草酸苷敛肝,收涩止泻。
(四)其他疗法
1.单方验方
(1)车前子、马齿苋、蒲公英适量等分,水煎服,主治泄泻腹痛、恶寒发热者。
(2)生山楂、焦山楂适量等分,水煎服,治疗伤食泄泻。
(3)精制硫黄装入胶囊,每服2g,日服2次。适用于肾阳虚衰之久泻。
(4)鲜马齿苋100g,鲜石榴皮30g,红糖15g,水煎温服。每日1剂,连服2~3天,主湿热留滞之泄泻。
(5)肉豆蔻150g,乳香50g,为末,陈米粉煮糊为丸,每服6g,米汤送下。治老人虚久泻。
(6)补骨脂10g,焙干为末,猪腰子1个,去白筋油膜,破开,将补骨脂末装入裹紧,蒸,不用着水,食之。治肾虚久泻。
(7)芡实、山药适量等分,与猪肚或狗肚蒸服。治疗久泻。
(8)莲米散:炒黄老米150g,莲肉100g,猪苓、炒泽泻、炒白术各20g,木香5g,白术5g,白糖适量,干姜10g,共为细末,每服6g,空腹开水送服。治疗老人五更泄。
(9)莲子肉、山药、薏苡仁、芡实各500g,砂仁50g,炒研末,不拘时服。治脾虚久泻。
2.常用中成药
(1)藿香正气丸
功用主治:解表化湿,理气和中。治疗寒湿泄泻见发热恶寒、肠鸣泄泻者。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9g,每日2~3次。
(2)附子理中丸
功用主治:温阳祛寒,益气健脾。治疗脾肾阳虚所致的泄泻,泄泻清稀,腹痛,手足不温。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9g,每日2次。
(3)葛根芩连微丸
功用主治:清热燥湿,解肌止泻。治疗湿热泄泻,泻下秽臭,肛门灼热。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3g,每日3次。
(4)加味香连丸
功用主治:清热祛湿。主治肠道湿热而致的腹痛泄泻。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6g,每日3次。
(5)枫蓼肠胃康颗粒
功用主治:清热除湿化滞。用于急性胃肠炎,属伤食泄泻型及湿热泄泻型者,证见腹痛腹满、泄泻臭秽、恶心呕腐或有发热恶寒,苔黄脉数等。亦可用于食滞胃痛而证见胃脘痛、拒按。
用法用量:开水冲服。每次1袋,每日3次。
(6)胃肠安丸
功用主治:芳香化浊,理气止痛,健胃导滞。用于消化不良引起的腹泻,肠炎,细菌性痢疾,脘腹胀满,腹痛,食积乳积。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4丸,每日3次。
(7)四神丸
功用主治:温肾健脾,固涩止泻。治疗肾虚五更泄。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9g,每日2次,淡盐水送服。
(8)参苓白术散
功用主治:健脾益气渗湿。治疗脾虚泄泻,食少便溏,面色萎黄。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9g,每日2次。
(9)补脾益肠丸
功用主治:补中益气,健脾和胃,涩肠止泻。用于脾虚泄泻症,临床表现为腹泻腹痛、腹胀、肠鸣。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6g(参照瓶盖刻度),每日3次。
(10)乌梅丸
功用主治:温脏补虚,化湿止泻。治疗久泻属寒热夹杂、虚实交错者。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9g,每日2次。
(11)痛泻宁颗粒
功用主治:柔肝缓急、疏肝行气、理脾运湿。用于肝气犯脾所致的腹痛、腹泻、腹胀、腹部不适等症,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等见上述证候者。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1袋,每日3次。
3.针灸疗法
(1)取天枢、足三里、关元、公孙、三阴交、中脘、下脘、脾俞等穴。暴泻属湿热者,用泻法,留针30~60分钟;久泻属虚寒者,轻刺激,一般不留针。
(2)取神阙穴,用细盐将脐孔填平,上置大艾炷,做隔盐灸。治疗暴泻属于寒证者。
(3)耳针:取大肠、小肠、脾、胃、交感、神门。每次取3~5穴,暴泻留针10分钟,每日2次中强刺激;久泻留针20分钟,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4)拔罐疗法:用口径6cm火罐,于肚脐窝处拔罐,隔日1次,3次为1个疗程。用于治疗各种泄泻。
4.外治疗法
(1)大蒜捣泥,贴足心或贴脐中。治久泻。
(2)胡椒、大蒜作饼,贴脐中。治寒泻。
(3)木土鳖半个,丁香四粒,麝香少许,共为细末,以水为丸如黄豆大,纳脐中,外用胶布固定,治疗水泻。
(4)附子15g,生姜20g,大葱2根,捣烂敷于足心。主治寒泻。
(5)肉桂、鸡内金各3g,硫黄、枯矾、五倍子各6g,白胡椒2g,共研末,鲜葱头3根捣烂,与各药拌匀,以醋调为糊状,敷脐部。治久泻。
(6)白芷、干姜各3g,共研细末,蜜调为膏,先用酒洗脐后贴之。适用于脾肾阳虚之久泻。
(7)茜草45g,煎水洗足,每天3次。适用于暑湿或湿热泄泻。
(8)五倍子5g,研末,用水调成糊状,摊在纱布上盖于脐部。用于治疗久泻。
(9)川黄连6g,黄芩15g,川黄柏15g,浓煎150ml,加入云南白药1支,锡类散2支,于晚上睡时做保留灌肠。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主治久泻,湿热未尽,粪便夹有黏冻或血迹者。
【临证参考】
(一)升阳助中气,风药胜湿邪
脾升则健,脾气升发,谷气上升,清阳四布,元气充沛,生机旺盛。脾病湿盛,脾为湿困,脾胃运化功能失调,中气下陷,清阳不升,肠道分清泌浊、传导功能失司,相杂而下,发为泄泻。“风能胜湿”,其一是风药的功效多有祛风胜湿的作用,能解表散邪而发汗,使湿邪随汗而解,并通过宣肺化湿、调畅气机,利于气机的升降出入。阳气上升,浊阴下降,内停的湿邪化为汗尿而解。其二是风药多入肺肝两经,具宣肺疏肝的功效,肝气的疏泄功能,能调畅气机、促进胆汁的分泌,利于脾胃气机升降和纳运功能的协调。风能胜湿,即肝木的疏泄条达可以抑制脾土的壅郁,防止脾胃气机失调和湿困脾胃,湿邪致病。故健脾药常佐以风药。常用风药如羌活、防风、升麻、柴胡等,但风药不可量过大,否则可耗伤脾气。
(二)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
这是指泄泻来势急暴,水湿聚于肠道,洞泻而下,唯有分流水湿,利小便而实大便,故适用于暴泻。久泻多为脾虚失运或脏腑生克所致,虽有水湿,乃久积而成,非顷刻之病变,故久泻不可分利小便。湿轻者,芳香化之;湿重者,苦温燥之。如芳香化湿:藿香、佩兰、白豆蔻等;淡渗除湿:茯苓、薏苡仁、白扁豆等;苦温燥湿:半夏、厚朴、苍术、草果等;利水祛湿:猪苓、泽泻、车前子草等。
(三)暴泻不可骤涩,久泻未必纯虚
暴泻不可聚涩,恐闭门留寇也,须健脾、燥湿、消导、分利;久泻虽缠绵时日,但只要湿邪未尽,或夹寒、热、痰、郁、食等病史,万不可以久泻必虚,或急于求成,忙于补涩。若夹他邪,则恐“炉烟虽熄,灰中有火也”,而变证接踵而至。久泻日久不愈,可用固涩。常用涩药如椿根皮、秦皮、石榴皮、乌梅、五倍子。
(四)寒热夹杂、虚实兼见需明辨
久泻多虚,常理也。但久泻原因复杂,在病程中寒热夹杂、虚实互见者常常有之,临证宜于复杂多变的症状中把握辨证关键,辨明何者为标,何者为本,治疗应掌握先后缓急,攻补时机,如辛开苦降、调和肝脾等法乃为此等病而设。乌梅丸、诸泻心汤、连理汤、柴芍二君汤、黄连汤等可随证选用。
(五)先消后补,以通为治
慢性泻泄不宜纯用温补,宜先投疏导通利以调理气机,先治标病,使邪有出路,再予健脾和中等法治之。泻久宜丸散,补脾先开胃,药补不如食补,药补食疗兼施。
(六)补脾不过甘,清热不过苦
泻泄多脾伤积湿,甘味虽利于脾,但不利于祛湿,暴泻少用纯甘,多用苦温燥脾、苦寒化湿。泄泻日久,脾气已衰,湿邪不盛,多用甘温悦脾,如黄芪、山药、扁豆、莲子、薏苡仁、芡实。清热燥湿用黄芩、黄连、黄柏,苦寒可败胃,故不宜过用久用。
(七)“健脾”与“运脾”酌情而用
临床治疗久泻应注意两个方面:①健脾化湿:脾虚失健则运化失常,湿邪内生,故当健脾以化湿,方如参苓白术散、四君子汤类。②运脾化湿:脾为湿困,则气化遏阻,清浊不分,此时应以运脾胜湿为务。运脾者,燥湿之谓,即芳香化湿、燥能胜湿之意,药如苍术、厚朴、藿香、白豆蔻等。临床因脾虚致泻者健脾,因湿邪困脾致泻者运脾,两者灵活应用最为关键。
【预防调护】
1.起居有常,注意调畅情志,保持乐观心志,慎防风寒湿邪的侵袭。
2.饮食有节,宜清淡、富营养、易消化为主,可食用一些对消化吸收有帮助的食物,如山楂、山药、莲子、扁豆、芡实等。避免进食生冷不洁及忌食难消化或清肠润滑食物。
3.急性泄泻病人要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忌食辛热炙煿、肥甘厚味、荤腥油腻食物;某些对牛奶、面筋等不耐受者宜禁食之。若泄泻而耗伤胃气,可给予淡盐汤、饭汤、米粥以养胃气。若虚寒腹泻,可予淡姜汤饮用,以振奋脾阳,调和胃气。
【医案选录】
医案1:
某 阴疟久伤成损,俯不能卧,脊强,脉垂,足跗浮肿。乃督脉不用,渐至伛偻废疾。近日暑湿内侵泄泻,先宜分利和中。
浓朴、藿香、广皮、茯苓、泽泻、木瓜、炒扁豆、炒楂肉、炒砂仁。(清·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泄泻》)
医案2:
朱 三四 形瘦尖长,木火体质。自上年泄泻,累用脾胃药不效,此阴水素亏,酒食水谷之湿下坠,阴弱不能包涵所致。宜苦味坚阴,淡渗胜湿。
炒川连、炒黄柏、浓朴、广皮白、茯苓、猪苓、泽泻、炒楂肉。(清·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泄泻》)
医案3:
胡 二三 三疟劫截不效,必是阴脏受病,衄血热渴,食入不化痛泻,二者相反。思病延已久,食物无忌,病中勉强进食,不能充长精神,即为滞浊阻痹。先以胀泻调理,不必以疟相混。
草果、浓朴、陈皮、木香、茯苓皮、腹皮、猪苓、泽泻。(清·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泄泻》)
医案4:
某(氏) 脉沉缓,肌肉丰盛,是水土质,阳气少于营运,水谷聚湿,布及经络,下焦每有重着筋痛。
食稍不运,便易泄泻。经水色淡,水湿交混。总以太阴脾脏调理,若不中,恐防胀病。
人参、茯苓、白术、炙草、广皮、羌活、独活、防风、泽泻。(清·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泄泻》)
医案5:
陶 十八 病由春木正旺,中焦受克,先泄泻,继以腹痛,小便不利,食不思纳,皆是六腑不和所致。夫胃为阳土,肝属阴木,腑宜通,肝宜柔宜凉。治胃必佐泄肝,制其胜也。阅方呆补,不知脏腑阴阳。故辨及之。
泡淡黄芩、炒小川连、炒广皮、浓朴、生白芍、炒乌梅肉、猪苓、泽泻。(清·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泄泻》)
医案6:
卜某,女,40岁。
主证:小腹时痛,通则欲便,日3~4行,所下清稀,已达10余年之久。食少而大便量多,小便自利显少,肢怠乏力,舌黯苔黄,边有疮疡,脉沉细稍弦。
辨证:脾虚不运,传导失司,为虚寒泄泻之证。
治则:健脾温化,以利传导。
方药:焦白术30g,云茯苓15g,怀山药30g,广陈皮6g,煨木香6g,炮黑姜9g,炒六曲9g,炒谷麦芽各9g。
按:本例前医曾用蒲公英、胡黄连、木通等苦寒之辈,药后腹痛增剧,泄泻加重。后接诊改服上方健脾温运之品,1剂腹痛即止,大便减至日行2次,量少成形。因值经行量多色淡,又按原方加炒白芍12g继服数剂,诸证均除。寒与热是反映疾病性质,治法因以“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本例证属虚寒,以病久正虚、食少便多可知,虽有苔黄舌疮,亦属浮热假象,并非实热之证,因脉不数,而且舌质显黯,肢怠乏力,泄泻清晰,虚寒无疑。前因苦寒之剂泄泻尤增,误以苔黄舌疮为实热,故投药相反病势加剧,后用温补佐以健运脾胃,1剂大便成形,腹痛即止。更应注意,不可认为“肠炎”治法必用苦寒,应以辨证为要,有是证用时药,一寒一热是非颠倒,甚生他病。(吉良晨.临证治验录[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39)
医案7:
张某,女,19岁。
主证:因昨日食韭菜馅饺子,后即腹痛泄泻,所下如水夹有韭叶,色呈黄绿,日利七行,肢怠神疲,目窠凹陷,舌润少苔,脉沉细弦稍有滑数。
辨证:食伤脾运,传导失常。
治则:健脾运化,理气分消。
方药:焦白术30g,广木香3g,车前草9g。
按:药服1剂,病即痊愈。本方以焦白术为主药,白术性味甘苦微温,入脾胃二经,有健脾和中、燥湿止泻之功。由于炮制方法不同,临证使用亦有所区别:如健脾燥湿可以生白术,健脾运化可用麸炒白术,健脾和胃可用土炒白术,健脾收涩可用焦白术。
本例虽非久泻虚证,但因食伤脾运来势甚急,况肢怠神疲、目窠凹陷,脾虚水脱已很明显,故应标本兼顾,选用健脾而有收涩功能的焦白术。更辅以少量调气和中醒脾的木香,配合甘寒清利分消的车前草,使小便通利,大便速止,故1剂获效。如泄泻腐秽,舌黄苔腻,脉来滑数有力,则又当以食滞热泻论治。(吉良晨.临证治验录[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41-42)
医案8:
赵某,女23岁。患者自1951年起大便溏泻,时发时止,曾服多种药物未愈。自1961年起,腹泻次数增多,白天大便两三次,夜间一二次,便前肠鸣,腹胀作痛,矢气频,窘迫难忍,便后腹中即舒。脉沉细,苔白滑腻。
辨证:久泻肾虚,寒湿郁热郁结。
治法:补虚温肾,清热理气。
方药:乌梅丸加减。
党参10g,肉桂5g,黄连3g,木香5g,川椒3g,当归9g,白芍9g,炙甘草5g,四神丸(包煎)18g。
二诊:服上药4剂,腹痛稍轻,余无改善,考虑舌苔白腻而滑,宜先除沉寒剂湿。去白芍、四神丸,加苍术、乌梅、肉桂、炮姜。
三诊:服药4剂,腹痛大减,矢气少,夜间不泻,舌苔亦化薄,月经来潮,量少色紫。仍予前方,加小茴香温通肾气。服后诸症向愈,随访半年腹泻未发。(董建华.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华·秦伯未医案[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0)
医案9:
马某,男,56岁,工人。1954年7月8日初诊。
初病肝脾郁滞,胸胁胀痛,医予承气汤下之,遂发肠鸣腹痛,痛则泄泻,完谷不化,反复发作,日夜2~5次不觉里急后重。近来2个月,自服土霉素、四环素,泄泻减而未除,四肢乏力,形体消瘦,精神萎靡,脉弦而缓,舌苔薄白而腻。经某医院诊断为慢性结肠炎。
辨证治疗:肝脾郁滞,调气则已,医反下之,徒伤胃气,延成飧泄之证。治以抑肝扶脾,方用雷少逸“培中泻木法”。
处方:白术12g,白芍9g,陈皮9g,茯苓12g,甘草9g,炮姜炭6g,炒吴茱萸3g,煨葛根12g,防风6g,泽泻9g。水煎服。
服药3剂,痛泻均止,苔腻渐化,脉仍弦张。二诊时,遵前方,去吴茱萸、白芍,加白术、茯苓各至15g,继进3剂。三诊时脉来较前有力,舌苔白腻已化,饮食逐渐增加,遵二诊之方加党参、当归各9g,以调补气血,服药6剂,诸症豁然而愈,恢复工作。(张小萍,陈明人.中医内科医案精选[M].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1990)
(白 光 谢 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