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脾胃的综合功能

通常意义上所说的“脾胃功能”是指中医学里的脾脏与胃腑的生理功能,它有别于西医解剖学中的脾与胃。在西医学概念中,脾为人体内最大的淋巴器官,有造血、储血、滤血、净血和免疫等作用,与消化系统的关系并不很大;而胃则具有消化、吸收、泌酸等一系列功能,从狭义上来说,胃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之一,与大肠、小肠、肝、胆、胰腺共同完成人体的消化吸收过程。中医的“脾胃”则涵盖了“消化系统”整个范畴,这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所指的并不是一个具体的器官,而是一种功能上的概念。
中医的“脾”为五脏之一,是人体对饮食物进行消化、吸收并输布其精微的主要脏器,在消化系统的功能与地位上远远优于胃腑。其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运化、升清、生血和统血。人体的生命活动,精、气、血、津液的化生与充实,均依赖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所以脾胃又合称为“后天之本”。脾在五行中属太阴湿土,主运化水液,故脾的生理特点为喜燥恶湿。中医认为,脾在体合肉而主四肢,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在志为思,在液为涎。故肌肉萎缩,四肢痿软,口唇无华,均乃脾虚为病;忧思气结,多虑伤脾;口流清涎,不能自已,其病多责之于脾。
(一)脾的生理功能
1.脾主运化
运,即输送转运;化,即消化吸收。脾主运化,是指脾具有消化水谷,变化精微,将精微物质吸收转输至全身的生理功能。如《素问·太阴阳明论》云:“脾病而四肢不用,何也?岐伯曰:四肢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经,必因于脾,乃得禀也。今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禀水谷气,气日以衰,脉道不利,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再如《素问·经脉别论》云:“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素问·奇病论》云:“夫五味入口,藏于胃,脾为之行其精气,津液在脾,故令人口甘也。”后世将其归纳为脾主运化,包括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湿两个方面。即水饮入胃,经初步消化,输运于脾,经过如雾如沤的进一步消化转换,再散气布精,精者上归于心肺,浊者下输于肾与膀胱,并在各脏腑的协调下,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内而灌养五脏六腑,外而滋润肌肤皮毛,真正起到消化与转运的功能。此外,脾主生血,为气血生化之源。《黄帝内经》云:“脾藏营”、“营出于中焦”。营者,营血也。营出中焦者,指血生于脾胃,饮食水谷经胃受纳腐熟,脾之运化,上注肺脉,化而为赤。血是人体内重要的生命物质,是人体摄入的食物通过脾胃的运化作用而生成的。脾通过运化输布水谷精微,化生气血,从而营养四肢百骸、五脏六腑。这也是后世之所以称之为“后天之本”的部分原因。如《灵枢·本神》云:“脾藏营,营舍意,脾气虚则四肢不用,五脏不安,实则腹胀,经溲不利。”《灵枢·营卫生会》云:“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阴阳相贯,如环无端。卫气行于阴二十五度,行于阳二十五度,分为昼夜。故气至阳而起,至阴而止……营出于中焦,卫出于下焦……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莫贵于此,故独得行于经隧,命曰营气。”
2.脾主升清
脾气的运动特点以上升为主,故曰“脾气主升”。清,是指水谷精微。脾主升清,是指脾气上升,并将其运化的水谷精微,向上转输至心、肺、头目,通过心肺的作用化生气血以营养全身。
3.脾主统血
统,是统摄、控制的意思。脾主统血是指脾能统摄、控制血液,使之正常地在脉内循行而不逸出脉外。脾统血的机理,实际上是脾气对血液的固摄作用。因为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脾气旺盛,就能保证体内气血充足,气能摄血,这样,生成之血就能在脉管内运行,不致逸出脉外。若脾气虚弱,统血功能失职,血液运行将失其常规而逸出脉外,以致出血,如便血、尿血、皮下出血等。中医学习惯上将这种因脾虚而引起的出血病证称为“脾不统血”。这种出血的特点是:出血时间较长,血的颜色浅淡,出血多在身体下部等。对此,临床常采用补脾益气、引血归经的方法治疗。
(二)胃的生理特性及功能
1.胃为水谷之海,主受纳、腐熟水谷
受纳,是接受、容纳的意思。腐熟,是指饮食物经过胃的初步消化,最终形成食糜。如《灵枢·胀论》云:“胃者,太仓也。咽喉小肠者,传送也。胃之五窍者,闾里门户也。”《灵枢·五味》云:“胃者,五脏六腑之海也。水谷皆入于胃,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灵枢·动输》曰:“胃为五脏六腑之海。”
2.胃主通降,以降为和
胃为水谷之海,饮食物入胃,经胃腐熟后,必须下行小肠,才能将饮食物进一步消化,并将其中的营养物质彻底吸收,化为气血津液,输送至全身,所以说胃主通降,以降为和。《灵枢·平人绝谷》云:“平人则不然,胃满则肠虚,肠满则胃虚,更虚更满,故气得上下,五脏安定,血脉和利,精神乃居,故神者,水谷之精气也。”
(三)脾与胃的功能联系
脾与胃通过经脉相互络属而构成表里关系。脾脏与胃腑互为表里,胃纳脾运,燥湿相济,升降相因,共同完成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和输布,发挥后天之本和气血生化之源的作用。《素问·血气形志》云:“阳明与太阴为表里,是为足阴阳也。”《灵枢·本输》云:“脾合胃,胃者,五谷之腑。”《素问·太阴阳明论》云:“脾与胃以膜相连耳,而能为之行其津液,何也?岐伯曰:足太阴者,三阴也,其脉贯胃属脾络嗌,故太阴为之行气于三阴。阳明者表也,五脏六腑之海也,亦为之行气于三阳。脏腑各因其经而受气于阳明,故为胃行其津液。”
足太阴脾经和足阳明胃经是十二经中非常重要的两条经脉。两经表里相合,在外循行身前,在内属络脾胃,联系众多的脏腑器官,通过生成输布气血、调节气机升降,来调控整个机体的正常运行。因此,脾胃常被称为“水谷之海”、“气血生化之源”、“脏腑经络之根”。
1.足太阴脾经
足太阴脾经在外行于身之前部,在内属脾络胃,与足阳明胃经互为表里。其经脉在十二经中阴气最盛,多血而少气;居于三阴经之最表,为三阴之关,故有调理脾胃、统帅三阴之功。
足太阴脾经循行起于足大趾内侧端(隐白穴),沿内侧赤白肉际,上行过内踝的前缘,沿小腿内侧正中线上行,在内踝上8寸处,交出足厥阴肝经之前,上行沿大腿内侧前缘,进入腹部,属脾,络胃,向上穿过膈肌,沿食管两旁,连舌本,散舌下。本经脉分支从胃别出,上行通过膈肌,注入心中,交于手少阴心经。
脾经失调主要与脾的运化功能失调有关。脾与胃通过足太阴脾经和足阳明胃经的内在联系而完成运化作用。脾经贯胃属脾,因此能吸收胃中腐熟之水谷精微,并将精微物质输送到三阴经;而足阳明胃经与足太阴脾经互为表里,相互沟通,所以精微由脾吸收以后,再通过阳明经而输入三阳经,从而使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筋肉皮毛等各个部分得以充养。若脾经出现问题,会出现腹胀、便溏、胃脘痛、嗳气、身重无力、舌根强痛、下肢内侧肿胀、厥冷、足大趾运动障碍等。因此,通过针灸、按摩等方法调理脾经可以治疗脾胃病、妇科病、前阴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足太阴脾经的常用重要腧穴有三阴交、阴陵泉、血海等。
2.足阳明胃经
《素问·热论》云:“阳明者,十二经脉之长也。”胃经为十二经脉之长是因为其分支最多,分布最广,联系经络脏腑器官众多,气血充足,功能复杂,为全身经脉之根本。
足阳明胃经循行部位起于鼻翼旁(迎香穴),挟鼻上行,左右侧交会于鼻根部,旁行入目内眦,与足太阳经相交,向下沿鼻柱外侧,入上齿中,还出,挟口两旁,环绕口唇,在颏唇沟承浆穴处左右相交,退回沿下颌骨后下缘到大迎穴处,沿下颌角上行过耳前,经过上关穴(客主人),沿发际,到额前。本经脉分支从大迎穴前方下行到人迎穴,沿喉咙向下后行至大椎,折向前行,入缺盆,下行穿过膈肌,属胃,络脾。直行向下一支是从缺盆出体表,沿乳中线下行,挟脐两旁(旁开2寸),下行至腹股沟外的气街穴。本经脉又一分支从胃下口幽门处分出,沿腹腔内下行到气街穴,与直行之脉会合,而后下行大腿前侧,至膝髌沿下肢胫骨前缘下行至足背,入足第2趾外侧端(厉兑穴)。本经脉另一分支从膝下3寸处(足三里穴)分出,下行入中趾外侧端。又一分支从足背上冲阳穴分出,前行入足大趾内侧端(隐白穴),交于足太阴脾经。
故调理胃经可以治疗胃肠疾病、神志病,以及头、面、口、鼻、眼、齿及经脉循行部位的疾患。胃经的常用重要腧穴有四白、颊车、天枢、梁丘、犊鼻、足三里等。
足阳明胃经在内属胃络脾。脾胃运化水谷,滋养脏腑,为后天之本,为气血生化之源。《灵枢·玉版》:“人之所受气者,谷也。谷之所注者,胃也。胃者,水谷气血之海也。”足阳明胃经也因其脉大血充,多气盛阳旺,而被称为多气多血之经脉。《灵枢·经水》云:“足阳明,五脏六腑之海也。”脏腑经络之间,有气血贯通其中。气血津液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也是维持脏腑经络组织器官进行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气血旺盛,则脏腑经络功能正常;气血不足,则脏腑经络功能衰微。由于脾胃二经的络属关系,共同完成食物的运化吸收,气血津液的供给输布,为心主血脉、肺主宣肃、肝主疏泄、肾主化藏提供物质基础和保障。
(王垂杰 王 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