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祥云教授安胎经验
对于胎漏、胎动不安、滑胎等病症,中医学积累了丰富的保胎治疗经验。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辅助生殖技术虽被广泛应用,但孕育过程却艰辛且风云多变;由于子宫肌瘤、盆腔炎等妇科疾病的持续高发,此类妇女妊娠后亦是喜忧参半;都市白领女性高龄妊娠,同时伴随的工作、社会压力易造成孕后状况百出……此类情况,均为胎元不固之因素,李教授认为,凡妊娠期间,只要有胎元不固的因素存在,不管目前有没有胎漏或胎动不安的情况,均宜安胎治疗。
一、辨证论治
1.肾气亏损
先天肾气不足,或孕后房事伤肾,或屡孕屡坠数伤肾气,肾虚冲任不固,胎失所系,胎元不固而致胎漏、胎动不安或滑胎。
主症:曾有堕胎史,或妊娠后阴道少量下血,血色淡黯,腰酸如折,下腹坠痛,头晕耳鸣,小便频数,舌淡苔薄,脉细弱。
治则:补肾填精,益气安胎。
方药:所以载丸(《女科要旨》)加减:党参、白术、杜仲、桑寄生、茯苓、狗脊、阿胶、怀山药等。
加减:腰酸剧加菟丝子、川断;出血多加熟地、仙鹤草;小便频数加益智仁、覆盆子;小腹坠痛加升麻、白芍。
2.脾肾亏虚
素体脾弱,生化乏源,生血不足;先天肾气不足,或房劳伤肾或久病伤肾,脾肾亏虚,脾虚气血虚弱,肾虚无力系胎而致胎漏、胎动不安或滑胎。
主症:妊娠期阴道出血,量少色淡,腰酸肢软,少腹隐痛,胃纳不佳,大便溏薄,面目浮肿,舌质淡胖,苔白腻,脉沉细滑,迟脉弱。
治则:健脾益气,补肾安胎。
方药:安奠二天汤(《傅青主女科》)加减:党参、白术、白扁豆、怀山药、炙甘草、熟地、枸杞、山萸肉、杜仲、桑寄生等。
加减:出血多加阿胶、艾叶;腰酸加菟丝子、川断;小腹坠痛加白芍、升麻;大便溏薄加补骨脂、肉豆蔻。
3.气血虚弱
素体血虚,脾胃虚弱,生化乏源,气血不足,血虚不能养胎而致胎漏、胎动不安或滑胎。
主症:妊娠期少量阴道出血,血色淡红,质地稀薄,面色萎黄,神疲乏力,头晕眼花,心悸气短,少腹胀痛,胎动下坠,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滑。
治则:益气升提,补血安胎。
方药:补中益气汤(《脾胃论》)加减:党参、黄芪、熟地、白术、陈皮、升麻、炙甘草、糯米、柴胡等。
加减:出血多加阿胶、仙鹤草;头晕加何首乌、枸杞子;腹痛加苏梗、白芍。
4.血热伤胎
妊娠之后聚血养胎,全身阴血相对不足,阴亏生热,或情志不舒,郁结化热,或外感邪热,或素体阳盛,内热炽盛,热扰冲任,损伤胎气致胎漏、胎动不安或滑胎。
主症:妊娠期阴道下血鲜红,少腹坠痛,心烦不安,手足心热,有时潮热,唇干咽燥,口干不欲饮,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舌质红,苔薄黄,脉滑数。
治则:养阴清热,凉血安胎。
方药:保阴煎(《景岳全书》)加减:生地、白芍、怀山药、黄芩、黄柏、苎麻根、麦冬、旱莲草等。
加减:出血多加大蓟、小蓟;阴虚加石斛;大便秘结加柏子仁、火麻仁;熱甚口腔溃疡加黄连、山栀。
5.瘀血阻滞
情志不畅,肝郁气滞,气滞血瘀,或素体热甚,血受热灼,或感受寒邪,血遇寒凝,气血不畅,脉络阻滞,气血难达胞宫,胎养无资而致胎漏、胎动不安或滑胎。
主症:妊娠之后阴道出血,量少色黯,少腹疼痛拒按,面目不华,心胸烦闷,苔薄舌边尖紫斑,脉细滑。
治则:理气活血,祛瘀安胎。
方药:桂枝茯苓丸(《金匮要略》)合四物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加减:当归、川芎、生地、桂枝、赤芍、五灵脂、鸡血藤、丹参、香附等。
加减:情志不畅加合欢皮、石决明;阴道出血加龙骨、牡蛎;腹痛加佛手、延胡索;偏热加丹皮、山栀;偏寒加炮姜、小茴香。
6.冲任直伤
跌仆闪挫,或过力劳动,或服有损胎元的药物,直接损伤冲任,气血失和,胎元不固而致胎漏、胎动不安或滑胎。
主症:妊娠之后有外伤内挫史,或服有损胎元的药物,腰酸楚,腹坠胀,有时阴道出血,苔薄质淡红,脉滑无力。
治则:调和气血,补肾安胎。
方药:密斋胎漏方(《万氏妇人科》)合圣愈汤(《兰室密藏》)加减:熟地、白术、三七、苎麻根、菟丝子、川断、党参、黄芪、艾叶、当归、川芎等。
加减:出血多去当归、川芎,加阿胶;腰酸剧加杜仲、桑寄生;腹痛加苏梗、白芍。
二、其他疗法
1.草药单方
(1)南瓜莲蒂汤:
南瓜蒂3个,莲蒂5个,水煎服,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胎动不安、滑胎。
(2)苎麻根汤:
苎麻根30g(鲜根60~90g),水煎服,治疗因热导致的胎漏、胎动不安、滑胎。
2.食疗验方
(1)黑豆菟丝子粥:
黑豆50g,菟丝子30g,煮水取汁熬粥服用,有补肾养血安胎的功效。
(2)安胎鲤鱼汤:
苎麻根30g,煮水取汁,放入鲤鱼熬汤服用,有补肾健脾,清热安胎的功效。
3.按摩疗法
取穴上脘、中脘、下脘及气海、关元、中极、脾俞、肾俞等,采用按、压、点、揉、推等手法,具有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的功能,达到健脾补肾,养血安胎的作用。
三、经验体会
1.补肾系胎,关键所在
“女之肾脉系于胎,是母之真气,子之所赖也,若肾气亏损,便不能固摄胎元。”肾藏精,主生殖,且胞脉系于肾,肾气具有载胎之功能。肾气旺盛,五脏六腑功能协调,冲任得固,则胎安不坠。肾气亏虚,冲任不固,胎失所养,则胎漏、胎动不安;若肾精被耗,胎失运载则堕胎、小产或滑胎。李教授认为安胎之法,首当补肾,只有肾气充实才能胎安不坠,肾阴旺盛可养胎至产,无胎萎滑胎之忧,肾阳温煦而胎元发育成长。故补肾之法除益肾填精外,还要兼顾肾阴、肾阳。临床补肾系胎李教授常用寿胎丸、所以载丸等方加减。
2.益气升提,补血安胎
朱丹溪云:“血气虚损,不足以荣养其胎,则自堕”。所以,胎孕得固,除先天肾气之载养外,又赖后天脾胃水谷精微之滋长。若脾虚血弱,阴血不足,则冲任失养、胎元不固,亦会导致流产,故益气健脾养血安胎是安胎中的重要环节。对于素体虚弱或病后不久即怀孕者,李教授提倡在益气补血之中加入升提药,如升麻、柴胡等。升麻微苦微凉,有升举阳气、清热解毒之功,配用党参、黄芩、柴胡,可加强补气、升阳举陷之力。现代药理实验发现升麻有镇静作用,能抑制妊娠子宫,故能起到保胎作用。对妊娠者采用益气升提,补血固胎,是重要的安胎方法,若有流产史者,该法并配用系胎补肾法,收效更佳。
3.经水逾期,保胎先行
有流产史者,遇有经水逾期,有妊娠可能者,先予以保胎。若月经过期不至,特别是基础体温高温相大于18天者,已有受孕可能,尽管尚无妊娠反应,李教授主张应及早重视中药保胎。对于肾气亏损不能系胎,或气血虚弱不能养胎者,极易出现先兆流产,此时若给予中药保胎,未雨绸缪,往往会取得满意的效果。李教授喜欢常用的药物有:党参、黄芪、杜仲、菟丝子、白术、白芍、黄芩、苏梗等。保胎服药时间应超过以往流产天数至少10日以上,在无胎漏、胎动不安征象后方可停药观察。
4.测量基础体温,提供信息
受孕之后,由于孕激素的分泌增加,基础体温会维持在高温相。孕早期(孕10~12周之前)基础体温一直是稳定的,高低没有很大的悬殊,即使有变化,上下应该在0.2℃之间,一般不会超过这个范围。如果体温忽高忽低,常常提示黄体功能不足,有流产的迹象,可以在保胎过程中引起注意,故李教授建议患者孕后继续监测基础体温,以供治疗时参考。
5.活血安胎,观念转变
尽管早在汉代,张仲景就提出了化瘀安胎的治疗经验,但以往安胎,无论病家还是医者,对活血祛瘀类药物还是慎之又慎。如今,现代医学的各类检测方法为我们诊断瘀血阻滞之证提供了许多依据,如B超,不仅可以诊断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等癥瘕之疾,还可以了解子宫动脉血流是否受阻,还有凝血机制的测定,均为临床辨证提供了有力证据。因此,活血安胎在当下又开始受到重视。李教授认为瘀血阻滞,血行不畅,新血不生,胎失所养,则胎孕不固,此时唯有化瘀才能胎安,此即所谓“有故无殒,也无殒也”,老师常用当归、赤芍、鸡血藤、丹皮、丹参、香附等药物理气活血安胎,常用桂枝茯苓丸加减治疗合并癥瘕之胎漏、胎动不安。但同时指出施治时一定要谨慎为之,中病即止,剂量适当,忌用破气、破血等药性峻猛类药物。
6.屡孕屡堕,孕前调养
有流产史者,特别是滑胎者,身体必然受到耗损而虚弱,脾肾气血受到影响,“预培其损”就必须得重视孕前调养。孕前李教授主张补肾调冲,待母体强健、肾气充沛之后,才可考虑摄精成孕,那时气旺胎牢,才不会重蹈胎堕之辙。补肾调冲,李教授认为对于那些准备采用辅助生殖技术的患者在孕前也同样重要。
7.因人制宜,个化方案
《景岳全书·妇人规》云:“安胎之方不可执,亦不可泥其月数,但当随证随经,因其病而药之,乃为至善。”由于个体差异、生活环境、年龄等诸多因素不同,造成胎元不固的缘由也各不相同,以致妊娠后的状况纷繁复杂,虽同是胎漏、胎动不安,但实际诊疗过程中还是得因人而异,因人制宜,结合四诊,提倡个性化诊疗方案。
四、预防
1.重视孕前检查 母体免疫功能异常、生殖器官异常、弓形虫感染以及某些病毒感染如巨细胞病毒感染、单纯疱疹病毒等容易引起流产。由此做好孕前检查,对于预防先兆流产非常重要。
2.起居调摄,合理饮食,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适当休息,避免劳累,孕早期预防感冒、腹泻发生。
3.治疗旧疾 既往有慢性肾炎、糖尿病、高血压,或甲减、黄体功能不足等疾病,孕前及孕早期给予积极治疗,特别是习惯性流产者,要查明流产原因。
4.重视环境,通畅情志 孕期避免接触放射性或其他甲醛、苯、氯丁二烯等有毒有害环境,保持心情愉悦,静心养胎。
5.妊娠期严禁房事,避免阴道检查及刺激。
(陈 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