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梅毒疫情呈上升趋势,报病数量逐年增加,位居我国甲乙类传染病报病数中第三位。梅毒的流行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已成为公共卫生问题之一。1991年国务院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将梅毒列为乙类防治管理的病种,2010年原卫生部印发《中国预防与控制梅毒规划(2010—2020年)》,并于2014年颁布《性病防治管理办法》,梅毒列为5种重点防控的性病之一。
梅毒是一种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慢性传染性疾病。患病后病程漫长,早期侵犯生殖器和皮肤,晚期侵犯全身各器官,并表现出多种多样的症状和体征,具有潜伏感染和反复发作的特征。由于其临床表现极为复杂,诊断较为困难,在西方有“模拟大师”之称。实验室检测是早期发现梅毒与临床诊断治疗的必须手段,然而,现有的检测技术存在局限性,各实验室的检测质量参差不齐。鉴于此,郑和平教授带领他的团队,在总结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开展广东省性病实验室规范化建设与质量管理活动十余年的工作实践,编著了这部反映国内外梅毒实验室诊断技术与质量控制的专著。
本专著包括了总论、技术和管理三大部分。总论叙述了梅毒的病原学及流行病学,临床表现与实验室诊断的关系,以及如何采集与控制样本质量。技术部分以各种检测技术为主线,详述了方法的原理、步骤、在不同期梅毒时结果解释与局限性,临床应用研究进展,以及质量控制的方法与步骤。管理部分则重点介绍了梅毒实验室的建设、质量控制与生物安全。本专著涵盖了传统的梅毒检测技术和近年来发展的新方法,始终贯穿着检测技术、质量控制与临床应用,体现了其实用性与可操作性。
梅毒的实验室诊断及质量控制是梅毒防治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不仅对临床医生的确诊、判愈有重要作用,而且对流行病学调查、高危因素的确定及防治策略的制定等都有重大意义。在梅毒控制规划实施过程中,这本《梅毒实验室诊断技术与质量控制》专著的出版,必将对从事梅毒实验室检测、临床诊疗和预防控制工作者予以很好的指导与帮助,对于促进我国梅毒控制规划的实施发挥积极的作用。

中国疾病控制中心性病控制中心参比实验室主任

尹跃平研究员

2015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