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速康复外科理论与实践
- 梁廷波
- 2548字
- 2020-08-28 11:50:01
第九节 体温管理
围手术期体温管理及术中体温正常范围的维持是ERAS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需要外科医师、麻醉师、护师、病人及家属的积极配合、协作,对临床工作不断优化,从而达到促进病人加速康复的目的。
一、正常温度调节及体温对生理的影响
温度调节与其他许多生理控制系统相似,通过大脑的正反馈和负反馈来减少“正常范围”的波动。大量文献报道包括皮肤表层、下丘脑、腹部深组织、脊髓冷热变化均会出现机体主动的温度调节,因此温度调节几乎是所有组织参与的、广泛的、大量信号为基础的过程。温度调节信号处理分三个阶段:传入信号、中枢调节以及传出反应。温度由中枢结构(主要是下丘脑)调节,它首先整合来自皮肤表面、神经轴和深部组织等传入信号,再与阈值温度进行比较。大多数温度信号已在脊髓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其他部分进行过“预处理”。如何确定绝对阈值温度尚不清楚,具体机制相当复杂。当中心温度低于寒冷反应的阈值时,就产生血管收缩、非寒战性产热和寒战;中心温度高于高温阈值则引发主动性血管扩张和出汗;中心温度介于两者之间则不会启动温度调节反应。这些温度确定了机体阈值范围,人类的阈值范围通常仅约0.2℃。女性的出汗与血管收缩阈值均比男性高0.3~0.5℃,在黄体期差异更加显著。婴儿的中枢温度调控已经比较完整,而老年人的温度调控可有不同程度损害。
婴儿调节体温的能力非常强。相反,年老体弱或药物都能削弱机体的温度调节反应,增加低体温的风险。如肌松药、神经肌肉疾病、肌肉肌纤维减少等均抑制寒战反应,因而提高了可耐受环境温度的最低阈值。同样,抗胆碱药物能抑制出汗,降低了可耐受温度的最高阈值。一般情况下,效应器如血管收缩作用先达到最大,之后才启动代谢性消耗反应,例如寒战。皮肤血管收缩是机体最常用的自主神经效应器机制,代谢热主要从皮肤表面通过对流和辐射方式散失,而血管收缩可以减少这种热丢失。非寒战性产热可增加代谢热量的产生而不产生机械做功,这种产热方式可让婴儿产热量增加一倍,而对成人影响轻微,骨骼肌和棕色脂肪组织是成人非寒战性产热的主要来源。成人持久寒战可使代谢产热增加50%~100%,这种产热比运动产热小并且效率低下,新生儿不会发生寒战。出汗是由神经节后胆碱能纤维所介导,因此是一种主动过程,可被神经阻滞或阿托品所抑制,并且出汗是机体在温度高于中心温度的唯一散热机制,其效果十分显著。另外,中心温度明显高于引起最大出汗强度的温度时,才会出现皮肤血管的最大扩张。
二、全麻期间的温度调节
体温是重要的生命体征之一,围手术期维持体温波动在正常范围是加速康复的重要环节。所有的全麻药物均可明显损害自主神经系统的温度调控能力,并且抑制体温调节中枢的反射性调节功能,从而引起温觉反应阈值的轻度升高,冷觉反应阈值的显著降低(使中心体温触发的血管收缩、寒战阈值降低2~3℃,导致寒战反应也受到抑制),加之麻醉药对全身血管的扩张作用、病人暴露于手术室的低温环境、手术野的长时间暴露、消毒液体蒸发等均可导致病人散热增加,体温降低,因此所有的全身麻醉病人都可能会出现低体温。体热从中心到外周的重新分布是多数病人低体温的主要原因。大量文献指出,围手术期低体温发生率为50%~90%,其中大约一半病人全身麻醉手术期间体温会下降到36℃以下,1/3的病人甚至降到35℃以下。特别是椎管内麻醉损害中枢和外周温度调控能力,与显著低体温有关。
术中体温降低时,麻醉药物在机体中代谢速度减慢,对麻醉的耐受力降低,苏醒时间延长。大规模的随机临床试验已经证实即使是术中浅低体温(即降低1.5~2℃)也会引起不良后果,轻度的低体温与围手术期心肌缺血、凝血功能异常以及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相关。浅低体温可使心血管不良事件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加3倍,伤口感染发生率增加3倍,对凝血功能有损害,可增加失血量,增加异体输血风险,从而导致麻醉苏醒延迟,并延长病人在麻醉恢复室的滞留时间,最终导致延长恢复时间和增加住院时间。因此,掌握麻醉药物影响下的温度调节有助于预防和及时处理上述问题及其他与温度相关的并发症。
全麻期间低体温具有其特征性的模式。首先中心温度快速下降,随后缓慢线性降低,最后逐渐稳定,之后基本保持不变。中心温度开始阶段快速降低是因为机体热量自中心向外周再分布所致。之后中心温度缓慢线性降低则是由于热丢失大于产热量。最后中心温度处于平台期可能是被动型温度稳态或充分低体温触发温度调节性血管收缩所致。麻醉诱导后30分钟中心温度通常会降低0.5~1.5℃,该低体温是由于体内热量再分布和其他各种难以预料的因素所致。
术中也会出现中心体温升高,例如心动过速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与分钟通气量不成正比例的增加可能提示恶性高热。术中体温升高更常见的是保暖过度、感染性发热、第四脑室出血、输血血型不匹配等原因。用于区域性阻滞的局部麻醉药和用于监测麻醉(MAC)的镇静药均不会引发恶性高热。
三、术后加速康复与体温管理
中心体温监测(热电偶测定骨膜、肺动脉、食管远端以及鼻咽温度等中心热隔室)常用于监测术中低体温,防止过热,帮助发现恶性高热。中心热隔室由高灌注组织构成,其温度一致,且高于身体其他部位,即使温度迅速变化(如体外循环),这些温度监测部位仍然十分可靠。皮肤表面温度明显低于中心温度,皮肤表面或肌肉温度可用于评估血管收缩及舒张功能和确保外周神经肌肉监测的正确性。
麻醉期间不慎造成的低体温是目前围手术期最常规的温度失调。在ERAS中,麻醉医师和外科医师应对持续时间较长的中大型外科手术和急诊手术病人行术中保温,并运用到各个环节。老年人、婴幼儿使用全麻药时其温度调节性血管收缩都相应受到削弱,老年人、婴幼儿对周围环境变化的能力差,因此术中保暖尤为重要。如加强术中体温监测;采用预加温措施,如手术床上铺保暖床垫,也可使用加温毯、暖风机、暖箱、WarmTouch TM等;提高手术室室温,可调节室温为25℃左右;减少病人皮肤暴露;术中使用液体加温装置,将静脉输注液体或冲洗液加热到37℃左右;同时要特别注意手术间与病房转运途中的保暖等,这些保温措施能够促进加速康复。
根据最新的ERAS循证医学证据,病人手术时间超过30分钟就应监测体温;围手术期病人术中中心体温应维持大于36℃;区域麻醉期间可能、预期或怀疑体温变化时也应该监测体温。当前提供保温的最佳设备是压力空气加热设备,高效、廉价又安全。
(楼文晖 韩 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