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市医学会麻醉科专科分会编年史
- 邓小明 袁红斌 于布为
- 3967字
- 2020-08-28 13:01:10
第二篇 上海市各大医院发展简介
第三章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第一节 成立背景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麻醉科是1950年由我国现代麻醉学奠基人、著名的临床药理学家和临床麻醉学家吴珏教授创建的,为中国最早成立的麻醉科之一。经过六十多年的发展,麻醉科的队伍不断壮大,形成了以临床麻醉、围手术期管理和疼痛治疗为特色的临床学科,在中国麻醉界享有较高的声誉。
吴珏教授1912年生于江苏江阴,1933—1938年就读于国立上海医科大学医本科,1938—1946年任国立上海医学院生理学和药理学助教。当时中国还没有专职的麻醉科医生、没有正式的教科书、没有专门的麻醉学会、没有麻醉学期刊。为了改变这样的状况,当时的教育部门决定选派人员赴北美培训,希望这些医生学成归国后能提高中国的麻醉学理论和技术水平。1947年,吴老在国家公费留学考试中成绩优秀,被派赴美国威斯康新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师从世界著名麻醉学家Ralph M.Waters专修临床麻醉。学成之后,吴老在美国犹德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盐湖城县医院任麻醉科主任,并参加两届药理学科的科研和教学活动,还成为了美国麻醉学会和国际麻醉镇疼研究协会会员。新中国诞生之后,吴老一直希望回到自己的祖国,他拒绝美国盐湖城方面的高薪聘请,终于在1950年10月携带一批麻醉器材,冲破重重阻力经海道自美返回祖国。当时一同赴美学习麻醉的共有3人,但仅有吴老一人最终回国继续从事临床麻醉工作,并在这一个领域倾注了全身心的精力和才华。
吴老回到祖国之后,在上海医学院附属中山医院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独立的麻醉科,由他担任麻醉科主任。第二年,吴老编著了我国第一本中文麻醉学专著《临床麻醉学》。1952年,在吴老的倡导下,确立了麻醉由专业医师主持的体制,并开始有计划地培养麻醉专业人员。1954年正式成立了上海第一医学院麻醉教研室。1956年吴老成为我国第一位麻醉学教授。他通过言传身教,潜心培养麻醉科医师,造就了一大批麻醉界骨干人才队伍,中山医院麻醉科也由此开始茁壮成长。
第二节 学科发展状况
中山医院麻醉科成立之后,在吴珏教授、肖常思教授、蒋豪教授和薛张纲教授的带领下,麻醉队伍逐渐壮大、麻醉方法日益改进、麻醉安全逐步提高。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条件十分艰苦,当时麻醉药物只有乙醚、硫喷妥钠和普鲁卡因三种,凭此来应付所有手术。吴珏教授凭借着他在麻醉学领域的深厚造诣,和无论取得怎样的成就一如既往的认真态度,带领着他的麻醉团队,在当时的艰苦条件下,为临床麻醉作出了巨大贡献。20世纪50年代,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麻醉科从实验和临床两方面,明确了速效和长效局麻药合用,以及使用混合液的优点;在国内首创了静吸复合全麻、支气管内麻醉、硬膜外阻滞和连续硬膜外阻滞等技术,广泛开展静脉穿刺,并使中心静脉穿刺技术得到了不断完善。60年代初,我们逐渐完善麻醉手术期间的各项监测,开展了体外循环和低温麻醉,为心脏外科提供了安全的手术条件,与此同时,我们也开始进一步探索和研究术中重要脏器的保护问题。1970年,麻醉科已常规采用自制的套管针进行动、静脉穿刺,用于监测有创动脉压和中心静脉压,并进一步开展了肺动脉压、肺毛细血管楔压、心排出量和呼吸功能的监测,为危重患者和心血管手术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减少了手术并发症,提高了治愈率。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中山医院麻醉科进入了飞速发展的阶段。我们的主要研究方向为控制性降压、静脉营养导管的放置和维护以及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这些研究均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其中控制性降压相关课题获得上海市科技成果奖。1986年,我们为行全小肠切除术的女性患者放置了静脉营养导管并长期留置,该患者术后存活30年,并生育了一个健康的女儿,这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是绝无仅有的。我们同期进行了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方法的探索和研究,不仅丰富了麻醉学理论,也为血管外科手术、肝脏手术、呼吸功能不全和心脏患者进行非心脏手术等提供了较好的麻醉方法。20世纪90年代开始,麻醉科对节约用血技术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深入的临床和实验研究,提出急性非等容血液稀释的概念,既降低了手术中的用血量,又减少了围手术期并发症。1992年麻醉科开设了疼痛门诊,治疗各种疾病引起的急、慢性疼痛,并广泛开展术后镇痛,为广大患者解除了痛苦。1996年,麻醉科开始主管外科监护室工作,主要收治包括各种休克、创伤、严重感染、急性呼衰、心衰及多功能脏器衰竭等患者,为危重患者及复杂手术的术后管理提供了保障。1999年,麻醉科建立了麻醉后恢复室(PACU),进一步增加了围手术期安全性。进入21世纪之后,为适应社会人口的老龄化,麻醉科将老年患者围手术期心肺脑功能的维护作为研究重点,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和临床实践,摸索出一整套术前评估和围手术期管理方法,使部分患有严重心肺疾病的老年患者重新获得了手术机会,深受兄弟科室与患者的欢迎。近十年来,麻醉科更是牢牢贯彻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将“提高手术患者的术后康复质量”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多学科合作,采用一系列有循证医学证据的围手术期处理优化措施,减少手术患者生理和心理的创伤应激,达到了加快患者的术后康复、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的效果。如今,加速康复外科理论已惠及普外科、骨科、妇产科、肝外科、心胸外科等各个手术科室的患者。
2014年中山医院麻醉科成立了心脏外科、普胸外科、普外科、神经外科和矫形外科共5个麻醉亚专科。为使重症医学能有更好的发展,重症医学则从中山医院麻醉科中分离出来,成为了独立的科室。亚专科的成立进一步促进了麻醉学科的发展,提高了麻醉质量,加速了手术患者的术后康复。
如果说临床工作是麻醉科的堡垒,那么教学传承与科研创新就是麻醉学科发展的基石。吴珏教授曾经说过:“合格的麻醉医生是半个外科医生加半个内科医生,在基础知识和理论方面比哪一科医生都强的医生。”他强调把每次麻醉都看作一次临床实践,从现象上升到理论,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这样优良的教学传统经由吴珏教授、肖常思教授、蒋豪教授,一直传到了薛张纲教授手中。1994年,在蒋豪教授的努力下,中山医院麻醉科建成了麻醉学博士点;1995年,蒋豪教授与薛张纲教授共同申请,使中山医院麻醉科成为了上海市医学领先专业重点学科,获得了多项科研基金资助,为深入、扩大科研创造了条件,也为全国各地培养了许许多多年轻有为的麻醉医生;1997年复旦大学中山医院麻醉科被认定为国家级成人教育基地;2004年被确定为中国医师协会和中华医学会 “麻醉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试点科室;2008年成为卫生部第一批住院医师培训基地;2010年成为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2013年成为上海市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迄今为止,我们已培养研究生191名,其中博士研究生68名,共毕业住院医师57名、专科医师6名。
除住院医师与专科医师培养外,从建科之初开始,我们培养了一批又一批麻醉进修医生,为全国各地输送了大量的临床麻醉工作者,许多麻醉进修医生后来成长为全国各大省市医院的麻醉骨干。1997年,麻醉科被认定为国家级成人教育基地。近年来,我们每年培养进修医师40名左右,每年举办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3次,其他各类学习班5、6次,年累计学员约180人次,累计授课160余课时。
第三节 取得的主要成绩
中山医院麻醉科现有各级人员82人,其中教授、主任医师4人,研究员1人,副教授、副主任医师13人,主治医师29人,住院医师12人,主管技师1人,主管护师2人,护师6人,护士14人。
在这样一个有着悠久历史、不断成长壮大的大家庭里,麻醉医师们甘居幕后、甘当绿叶,在中山医院53间手术室里,协助普外科、骨科、胸外科、血管外科、肝外科、泌尿外科、妇产科、脑外科、五官科、眼科、整形外科、心胸外科及内镜等多个科室,完成了大量、复杂的手术。据统计,2016年共完成各类手术的麻醉39 866例,其中心脏手术4022例,肝脏手术3675例,胸外科手术4186例。并协助外科医生们创造了多项“第一”:1953年,首例体肺循环分流术;1954年,首例动脉导管未闭缝合切断手术;1958年,首例低温下房缺缝合术;1959年,首例主动脉弓切除移植术……1991年,国内首例儿童肾移植术;2000年,中山医院首例、也是当时全国年龄最小(12岁)的心脏移植手术;2001年4月中山医院首例肝移植手术;2002年,上海市首例“成人-成人”与首例“成人-儿童”亲属活体供肝肝移植术;2002年,亚洲首例“心-肝”联合移植术;2004年,国内首例母女完全依赖同一供肝生存的劈裂式肝移植;2007年,中山医院首例“尸体供肝、活体供肾”联合移植手术;2009年,上海首例“达芬奇S”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脏手术;2010年,全国首例经皮支架主动脉瓣置换手术;2015年全国内首例经心尖“瓣中瓣”TAVI手术……
总之,中山医院麻醉科发展至今,取得了一些小小的成果,这些成果是众多“麻醉人” 不为名、不为利,默默无闻辛勤努力的结果。医学还有很多未知的领域,我们的每一点进步都可能惠及身边每一位的患者,我们任重而道远。
附录一:现任主任简介
薛张纲教授,博士生导师,1982年毕业于苏州医学院医学系,1985年考入上海医科大学研究生院,师从我国著名麻醉学家吴珏教授和蒋豪教授。1988年获硕士学位并进入中山医院麻醉科工作。现任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麻醉学系主任、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麻醉科主任、麻醉与危重症医学教研室主任、中华医学会麻醉分会常委及区域阻滞学组组长、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副会长、上海医师协会麻醉科医生分会副会长、《中华麻醉学杂志》和《临床麻醉学杂志》副主编。曾任中华医学会麻醉分会第八、九、十及十一届副主任委员。他长期从事临床麻醉和危重症监测与治疗工作,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他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卫生部临床项目重点课题、上海市领先学科课题、上海市科委GCP重大专项及上海市“创新行动计划”基础研究重点科技项目等,发表论文百余篇。1994年获首届上海市高尚医德奖,1996年获上海医科大学首届高尚医德奖,2003年获上海市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2003年获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
现任科室领导班子成员合影
历任正副主任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