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概 述

一、营养与营养素
食物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为了维持生长发育、繁殖及生存等一切生命活动和过程,人体必须从外界摄取的物质称为营养素(nutrients)。人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不足,必须从食物中获得的营养素,称为必需营养素(essential nutrients),包括蛋白质(protein)、脂类(lipids)、碳水化合物(carbohydrate)、矿物质(mineral)和维生素(vitamin)共5大类。把需要量以g计,且经过机体代谢可以产生能量的蛋白质、脂类和碳水化合物称为宏量营养素(macronutri ents)或产能营养素,把需要量以mg或μg计的矿物质和维生素称为微量营养素(micronutrients)。
营养素在人体内主要发挥三方面作用:
1.参与构成机体组织、细胞 这是除维生素外的各营养素的主要功能之一。
2.供给机体能量 蛋白质、脂类和碳水化合物均有此功能。
3.调节机体的生理活动。
二、合理营养
合理营养(rational nutrition)是指通过合理的饮食和科学的加工,给人体提供足够数量的能量和各种营养素,并保持各营养素种类齐全,相互间比例恰当,以满足人体的正常生理需要,维持人体健康。食物能满足人体对营养物质的需要,是合理营养的物质基础。除供6月龄以内婴儿的母乳外,没有任何一种食物可以满足人体所需的能量及全部营养素,因此,只有多种食物组成的饮食才能满足人体对能量和各种营养素的需要,达到合理营养,促进健康的目的,即平衡膳食。合理营养是健康的物质基础,而平衡膳食又是合理营养的根本途径。
三、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
为了指导中国居民合理饮食,避免营养素缺乏和过量,2013年中国营养学会对2000年制定的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ietary reference intakes,DRIs)进行了重新修订和发布。DRIs是每日平均饮食营养素摄入量的一组参考值,主要包括7个指标:
1.平均需要量(estimated average requirement,EAR)
是指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的所有个体对某种营养素需要量的平均值。摄入量达到EAR水平时可以满足群体中50%个体对该营养素的需要,而不能满足另外50%个体的需要。EAR是制定RNI的基础,可用于计划或评价群体的饮食摄入量,或判断个体某些营养素摄入量不足的可能性。
2.推荐摄入量(recommended nutrient intake,RNI)
是指可以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态群体中绝大多数(97%~98%)个体需要量的某种营养素摄入水平。长期摄入RNI水平的营养素可以满足机体对该营养素的需要,维持组织中有适当的储备和机体健康。RNI的主要用途是作为个体每日摄入该营养素的目标。
3.适宜摄入量(adequate intake,AI)
是通过观察或实验获得的健康群体某种营养素的摄入量。AI能满足目标人群中几乎所有个体的需要。AI主要用途是作为个体营养素摄入量的目标。
4.可耐受最高摄入量(tolerable upper intake level,UL)
是指平均每日摄入营养素的最高限量。对一般群体来说,达到UL水平对几乎所有个体均不致损害健康,但并不表示对健康是有益的。UL不是一个建议的摄入水平。UL的主要用途是检查个体摄入量过高的可能,避免发生中毒。
5.宏量营养素可接受范围(acceptable macronutrient distribution ranges,AMDR)
是指蛋白质、脂类和碳水化合物理想的摄入量范围,该范围可以满足机体对这些必需营养素的需要,并且有利于降低非传染性慢性病(non-communicable chronic diseases,NCD)发生的危险,常用占能量摄入量的百分比表示。蛋白质、脂类和碳水化合物是产能营养素,摄入过多可导致机体能量储存过多,增加NCD的发生风险。因此有必要提出AMDR,以预防营养素缺乏,同时减少因摄入过量而导致NCD的风险。
6.预防非传染性慢性病的建议摄入量(proposed intakes for preventing,NCD)
简称建议摄入量(PI),是以NCD的一级预防为目标提出的必需营养素的每日摄入量。当NCD易感人群某些营养素的摄入量达到PI时,可以降低发生NCD的风险。提出PI值的有维生素C、钾、钠。
7.某些饮食成分的特定建议值(specific proposed levels,SPL)
是指饮食中这些成分的摄入量达到这个建议水平时,有利于维护人体健康。提出SPL值的有:膳食纤维、大豆异黄酮、叶黄素、番茄红素、植物甾醇、氨基葡萄糖、花色苷、原花青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