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护理伦理学(第3版)(全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十三五”(护理专升本)规划教材)
- 崔香淑 翟晓梅
- 1710字
- 2020-08-28 14:07:36
第五节 美德论
问题与思考
三国时期,吴国侯官(今福建省闽侯县)有一位叫董奉的人,是一位很高明的医生,传说有“仙术”。董奉曾长期隐居在江西庐山南麓,热忱为山民诊病疗疾。他在行医时从不索取酬金,每当治好一个重病患者时,就让病家在山坡上栽五颗杏树;看好一个轻病,只需栽一颗杏树。所以四乡闻讯前来求治的患者云集,而董奉均以栽杏作为医酬。几年之后,庐山一带的杏林多达十万余株。他让山中百禽群兽在杏林中嬉戏,替他看管杏林。杏树下不生杂草,像专门有人锄草一样。每到杏子成熟后,他就在杏林中盖一间仓房,并告示人们:如需买杏的,只管拿一罐谷物倒进仓房,然后装一罐杏子走,不需通知他。董奉又将杏子变卖成粮食用来救济庐山贫苦百姓和南来北往的饥民,一年之中救助的百姓多达2万余人。正是由于董奉行医济世的高尚品德,赢得了百姓的普遍敬仰。庐山一带的百姓在董奉羽化后,便在杏林中设坛祭祀这位仁慈的道医。如此一来,“杏林”一词便渐渐成为医家的专用名词,人们喜用“杏林春暖”和“誉满杏林”这类的话语来赞美像董奉一样具有高尚医风的苍生大医。
思考:从此典故中你学到了什么伦理道德?
美德论(virtue ethics)又称德性论或品德论,是研究做人应具备的品格、品德。换句话说,美德论就是告诉人们什么是道德上的完人以及如何成为道德上的完人。医护美德来源于传统美德,并深受其影响。学习美德论是培养医护人员优良医德品质、规范医德行为的必要前提,有利于医护人员更主动地提升个人品德修养境界。
一、美德论的理论观点
美德论的历史源远流长,不同国家,不同时代,不同民族都有着许多传统美德。首次提出“美德论”是在《荷马史诗》中,随后分别出现在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中。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最早提出了“美德即知识”的观点,亚里士多德系统地阐述了美德与知识、情感、自愿、行为、快乐、中道等之间的关系,创立了完整的美德论体系。此后现代伦理学家在亚里士多德的理论基础上,构建了美德论的伦理学体系,并且将完美的道德品质描述为诚实、同情心、关爱照顾、责任心、诚实可靠、敏锐的洞察力以及审慎等。
二、美德论的伦理意义
由于护理职业对护士的行为要求含有更多的奉献成分和牺牲精神,因此,美德论是护理道德领域中很重要的伦理学理论。虽然20世纪前,西方护理伦理教材中几乎没有提及美德论,但是在现代护理伦理学中,美德论又重新成为检验和判断道德行为的重要理论框架。
1.培养护士在护理工作中良好的护理道德品质
护理道德品质是护士在认识护理道德原则和规范的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具有稳定性特征的行为习惯和倾向,是由护理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和道德行为所构成的统一体。
2.善良助人这一护理行为和护理目的,决定了护理工作是一种体现人类美德的工作
因此护士在工作中要认识到护理工作本身的重要性与崇高性,增加自己的职业认同感与成就感,在个体的内心形成稳定的道德信念。
三、美德论的局限性
美德论局限于个体道德的完善,忽视社会环境对个体道德的制约性,没有把作为道德主体的人理解为社会关系的总和,不利于实现个体道德建设与社会道德建设的平衡发展。
四、美德论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
美德论对护理伦理实践的重要影响主要表现为护士在工作中良好护理道德品质的培养与体现。护理道德品质是护士在认识护理道德原则和规范的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具有稳定性特征的行为习惯和倾向,是由护理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和道德行为所构成的统一体。长期的护理实践,培养了护士许多高尚的道德品质,形成特有的护理道德品质内容。佛罗伦斯.南丁格尔认为优良的道德品质是一个优秀的护士必须具备的重要特性,护士应具有“纯洁、忠诚、献身、可信、自制”等优良道德品质。
因此,护士应认识到护理工作本身的重要性和崇高性,增加自己的职业认同感与成就感,在个体的内心形成稳定的道德信念。在护理过程中,善于利用美德论来阐述护理行为与后果,评判护理当事人行为与后果的善恶。同时,护理管理者注重培养护士良好的道德品质,要建立和完善护士道德教育与评价体系,建立良好的医院护理文化;要对护士进行人性化管理,使护士将道德原则和规范内化为道德情感,形成道德认识与道德情感的统一,从而养成良好的护理职业行为。
(陈雪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