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中医:“和”文化孕育的“和”医学
观点采撷
·我不反对医学上的标准化、规范化,但我更尊重的是中医学历史本身的思维方式和它与生俱来独特的学科体系。不同的理念、不同的追求产生了不同的医学,只有拥有了这种理念,理解了这门学科的思维方式,才有运用它、传承它的能力。
·先哲定义中的“和谐”没有否定变化和矛盾,更不提倡绝对统一和静止不变,而是认为万事万物只有在不断的动态变化中把握尺度、掌握适中,不能太过,亦不能不及,才能保证事物的正常发展。而这种动态平衡的“和谐”思想,在中医学的观念中被体现得淋漓尽致。
·中国传统文化的灵魂与精髓就是“和”。而在“和”文化背景下产生的中医学,其生理、病理、诊断、治疗、养生各方面就围绕“和”与“不和”树立了医学观念。当我们能读懂中华传统的“和”文化意义,再透过“和”文化看中医,中医就会更好理解,也更富有魅力。
释名解义浅析“中医”
“中医”一词,最早出现在《汉书·艺文志·经方》中,曰:“以热益热,以寒增寒,不见于外,是所独失也。故谚云:‘有病不治,常得中医’。”指的是,庸医害人,得病的时候不如选择不治疗,便相当于得到了中等水平的医疗。在这里,“中医”意味着中等水平的治疗。当然,许多人对这句话还有不同的理解。因为在中国文化中,一直强调一字多义。打开《辞海》,“医”可以表示医疗、医生、医术、医学、医德等十几种含义,理解如果不同,含义也就不会相同。同样,中医两个字在不同的语境中也有不同的意义。
从英文译文看中医内涵
中医,是两个字,在国际上通用的翻译“TCM”是“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的缩写。这一翻译尽管是直白简单的,却也比较贴切。中文翻译回来以后就是“中国传统医药学”。这一称谓,就决定了中医具有四个内涵。
第一个内涵:它的来源是中国,说明这一门技术可以传播出去、走出国门,但它的身上被深深地打上了中国烙印,不论如何发展变化,这门学科的主体、起源属于中国。第二个内涵:中医是传统的,其一是这门学科的成长和发展离不开中国传统的思维方法,故而学习中医必须有中医的传统思维作为基础;其二就是传统讲究传承,故而传承对于中医学是尤为重要的。第三个内涵,说的是医与药,中国的传统医学是医药不分家的,故而中医学包含了针灸、推拿、按摩等技术服务以及草药学,古代的医林圣贤不仅能诊善断,也同样见多识广,精通药物学,比如明代李时珍,不仅一生医患无数,还著成巨作《本草纲目》,令人叹服。最后一个内涵,落实在一个“学”字上,它既是一门学问,需要我们学习,也代表了一个学科,因为这个学科而诞生了我们的专业院校,也从而对其进行了学科的建设,由我们不断研究、探讨、完善;如若不能成为一个学科而仅仅是经验,中医学便很难生存和壮大。
这四个内涵实际上涵盖了中医的全部内涵,从文字表面的意义上来说,第一,中医属于中国,这不仅表明了这门学科鲜明的地域特色,也同时表明中医学是中国科学文化的分支之一;第二,中医是讲究传统的,故而想要完整地传承这门学科,就需要掌握中国传统思维方式作为基础;第三,中医学是一门医药不分家的学科,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尽管“医”与“药”都可以作为中医的代表,但只有二者结合起来才可以被称为真正的中医;第四,中医是一门学科,不仅在学校里有了完善的教学体系、学科分类,在医院里也被越来越细地划分为各个专科。总起来说,通过中医学的英文译文,我姑且“望文生义”,却也能看到“中医”二字在如今所承载的内涵和意义。
上医、中医与下医
中医的含义,最初并非指的是中国医药,这个词曾出现在这样一句话中:“上医治国,中医治人,下医治病。”(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诊候第四》)简单从意思上理解,上医治国指的是最好的医生是治理国家的,中等的医生是针对人进行治疗,而下等的医生只是对病进行治疗。乍一看,似乎只有中医与下医才和我们所认识的医学息息相关,上医治国似乎放在这里略显牵强。实则不然,恰恰是这句话彰明了中医学博大精深的医学理念,不仅体现了中医的思维方式,同样道出了中医学所蕴含的哲学道理,更是一语点破了世世代代中医人至高的医学追求。
上医治国,体现的就是中医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中医治疗病患,从不简单着眼于病,更不仅仅局限于个人,它总是在不厌其烦、事无巨细地探讨、关注和总结与人息息相关的物质条件、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环境。作为一个合格的中医,首先应当具备的就是宽大宏观的整体思维。因此,我想,上医治国,其所指实际上应该说是最高明的医生通过治理国家,使每一位百姓能在物质上丰衣足食、社会生活上安居乐业,同时拥有有益健康的生态环境,从而人人身心舒适而能不生疾患、延年益寿。中医治人,体现的是中医以人为本的医疗观点。而下医治病,就是指下等的医生对病患只进行针对治疗,而忽略病人本身的特质。
还有如《鹖冠子·世贤第十六》中有一个关于神医扁鹊的典故:魏文王问扁鹊曰:“子昆弟三人孰善为医?”扁鹊曰:“长兄最善,中兄次之,扁鹊最为下。”魏文王曰:“可得闻邪?”扁鹊曰:“长兄于病视神,未有形而除之,故名不出于家;中兄治病,其在毫末,故名不出于闾;若扁鹊者,镵血脉,投毒药,副肌肤,闲而名出闻于诸侯。”这个故事是战国时的合纵家庞煖向赵国悼襄王传授治国之道时做的比喻。
以上两个关于“上医、中医、下医”的描述,不是在说中医学有多么高深莫测,而是表明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不论是医学、军事还是政治,都有一个共同的至高理念——《周易·既济》有语曰:“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正是在这种理念的感召下,我们的中医学有了“古人善为医者,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论诊候第四》)这样的古训,也为中医千百年来的医学追求标明了境界。在这样的理念、这样的追求之下,中医就形成了强调整体观念、强调天人合一、强调个体差异的医学特点,而不会过分强调客观化、标准化、规范化。
我不反对医学上的标准化、规范化,但我更尊重的是中医学历史本身的思维方式和它与生俱来独特的学科体系。不同的理念、不同的追求产生了不同的医学,只有拥有了这种理念,理解了这门学科的思维方式,才有运用它、传承它的能力。
中和之医
相较于中医的其他意义,我更愿意强调中医是一门中和之医学。四书五经中有本书叫做《中庸》,不偏谓之中,不倚谓之庸,世人多有误解其为明哲保身的处世之道,实则它所阐释的中庸之道是中华文化中尤为重要的一种“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中和精神。而中医的学术基础就是建立在这种中和之道上。故而可以释中医为“中和之医”。
在中医的学科内涵中,与西医很大的差别之一,就在于它与传统文化的息息相关。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道文化的核心就是一个“和”字,故而植根于文化之中的医学也就讲究和谐之道。也因此,在中医的观点中,凡事讲一个度,保持适当的度才是健康之道,而太过或者不及打破了和谐状态,就会导致疾病。比如风、寒、暑、湿、燥、火,本都是很自然的现象,但这些现象一旦太过猛烈侵袭人体而致病的话,就成为中医概念中的外感六淫。再如怒、喜、忧、思、悲、恐、惊,本来是人们对于外界事物的正常情志反应,但当这些情绪太过的时候,超过了人体承受能力就会造成中医概念中的七情内伤。包括饮食讲究“食饮有节、五味调和”,作息讲究“起居有常、不妄作劳”等等,都是在强调一个“和”字。中医可以说就是一门和谐医学,关注人自身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几乎就构成了这门学科的全部内容。
从“和”文化看中医
中医作为一门技术、文化杂糅一体、浑然天成的学科,要求我们要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来解读它、剖析它、研究它。在众多研究方向中,我认为对于中医的文化研究尤为重要。何为文化?《周易·贲卦·象传》有云:“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化最大的作用就是以文化人、教化天下。换句话说,文化是一座桥梁,是沟通人与学科知识体系的通道,通过学习文化才能掌握思维模式,才能理解并掌握学科知识。那么对于传承千年的本土医学,文化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而在浩瀚的中国文化中,“和文化”几乎涉及渗透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领域中,这种对于“和”的追求也映射在中医学的观念之中。
中华文化以和为贵
“和”,一直以来都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所提倡尊崇的。我们的先哲圣贤在著书立说的过程中高频的使用“和”字,让中国各个领域的文化在字里行间都透露出“和贵亨达”的气息。也让中国历代的学者前辈们深深感染上“和谐”情节。直至今日,这种和文化的影响依旧深远,大到远国外交,近到治国理政。
可以这么说,“和”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灵魂。《论语·学而第一》就明确语曰:“礼之用,和为贵。”指的是礼的应用,要以能够斟酌损益,从容中和最为可贵。礼在古代是典章制度或道德规范的意思,故而从这句话我们看到圣人孔子把“中和”作为道德规范中的最高标准。而《礼记·乐记》以音乐为喻论述治国安民之道,其中有“其声和以柔”、“乐以和其声”等语句,意为“乐以和为美”、“音和而成乐”,是在通过音乐之和比喻人际关系之和再到表达国家政事之和。这些是儒学所要表达的治世之和。而在《道德经》中有这样一段话:“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则表明阴阳二气激荡交融达到和谐状态才可以使万物得到发展且生生不息。而比孔子、老子还要早出现200年的哲学家周太史伯阳父是第一个对“和”进行理论提升,使之成为事物之本和天地法则的人,他的一句名言记载于《国语·郑语》中:“和实生物,同则不继。”意为实现了和谐,则万物即可生长发育,如果完全相同一致,则无法发展、继续。
纵观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古代圣贤对和谐思想推崇备至。然而值得一提的是,许多人因为不了解传统文化而误读“和谐”的真正含义,认为“和”是一种谦卑退让的处世姿态或是一种不求进取的静止退化。这显然是错误的,先哲定义中的“和谐”没有否定变化和矛盾,更不提倡绝对统一和静止不变,而是认为万事万物只有在不断的动态变化中把握尺度、掌握适中,不能太过,亦不能不及,才能保证事物的正常发展。而这种动态平衡的“和谐”思想,在中医学的观念中被体现得淋漓尽致。
中医观念以“和”为本
在以“和”为贵的传统文化思想指导下,以中国古代哲学作为学科构建基础的中医学围绕“和”与“不和”形成了独特的医学观念,我把它们总结为:中医的生理观为“和”;病理观为“不和”;中医的诊断观为“察其不和”;治疗观为“调其不和”;中医的养生观则是“顺应自然,因人而异;动态平衡,维持和谐”。
首先,中医的生理观或说健康观就是“和”。中医学注重整体观念,然而整体观念分为三个层次:一是人与外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是一个整体,即为天人合一;二是人的生理和心理是一个整体,即为形神合一;三是人体生理上的脏腑、气血、经络是一个整体。故而,中医学以这三个层次的和谐状态作为评判健康的标准。《素问·六节藏象论》曰:“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素问·宝命全形论》亦曰:“夫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充分说明了人与外部环境的息息相关,故而“天人和”则健康。而形为神之体,神为形之用,无形则神无以生,无神则形不可活,形与神即为人体的生理和心理,只有“形神和”,即生理与心理和谐舒适才称得上是一个健康的人。人体内部脏腑、经络、气血津液之间在生理上相互联系,病理上相互影响,因此它们之间的和谐亦决定着人体的健康。
以“和”作为生理观,那么“不和”就是中医的疾病观。这种不和,往往被概括为阴阳的失和,如《素问·生气通天论》有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这句话表明当阴气平和,阳气固密,阴阳平和协调保持相对平衡,则身体健康,精神愉快。然一旦因为人与自然发生冲突,或情志内伤、饮食不节、劳逸失常等因素破坏了阴阳平和的局面,则生命受损而疾患丛生。针对机体阴阳不和而产生的疾患,中医通过望、闻、问、切的手段,综合实际情况运用八纲、脏腑、六经、气血津液、卫气营血等辨证方法进行诊断,这种诊断观就可以概括为“察其不和”。治疗上,中医以人为本对阴阳、气血、脏腑等进行调治达到平和状态。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故而中医的治疗观可概括为“调其不合”。中医重视养生,主张未病先防,故而在养生方面有着较为成熟、先进、全面的医学理念。所以我们看到:中医提倡“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顺应四时,提倡“谨和五味”的食饮有节;告诫人们只有情志和畅才能“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不可“以妄为常”、“起居无节”,运动既不可过少也不能过量,动静结合才可“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等等。我们可以总结中医的养生观就是“顺应自然,因人而异;动态平衡,维持和谐”。
中国传统文化的灵魂与精髓就是“和”。而在“和”文化背景下产生的中医学,其生理、病理、诊断、治疗、养生各方面就围绕“和”与“不和”树立了医学观念。当我们能读懂中华传统的“和”文化意义,再透过“和”文化看中医,中医就会更好理解,也更富有魅力。
(何清湖,孙相如.中医:“和”文化孕育的“和”医学.中国中医药报,总第394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