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立足“和”文化谈中医人才培养
观点采撷
·中国“和”文化的传统内涵主要表现在:宇宙自然和、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和、心身和。
·中医是一门医学学科;中医是一门技术;中医是一种文化;中医是一种产业;中医是我国自主创新的源泉。
·中医人才培养:中医是一门“和谐医学”,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和”这一灵魂。正所谓中医传统文化修为是前提,理论学习是基础,临床实践是关键,教育创新是目标,“和”是最终目的。
中国“和”文化
2008年8月8日晚,中国式表达的“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让世界惊艳!在举世瞩目的奥运会开幕式上,无论是中国5000年渊源文明的写意长卷上纷呈出现的“和”字,还是“鸟巢”中那传承梦想的曲艺交流,中国的“和”文化再次震撼世界!
人与天地万物的和谐统一是国人的永恒追求。早在殷商之前先哲们就提出了“和”的思想,《诗经·大雅·文王篇》中记述“百姓昭明,协和万邦”、“用咸和万民”,西周的史伯不仅提出了“和”的理论,并明确了它的价值,他们注重不同要素之间的“相济相成”,强调整体的平衡和稳定。“以和五味以调口,和六律以聪耳……”所以说:“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同裨同,尽乃弃矣。”(《国语·郑语·史伯为桓公论兴衰》)春秋时期,晏婴进而用“相济”、“相成”丰富了“和”的内涵,他认为“五味”相和,“济其不及,以泄其过”,方能为美羹。《周易》不论从卦象到卦辞,从《易经》到《易传》都体现了这种追求平衡的“和”思想,“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易传》)
此后,“和”思想被广泛接受,逐渐积淀为中国传统哲学的一种基本思维定势,即使是学派林立、异说蜂起的先秦诸子时期,当时的哲学家也大都接受并从不同侧面发展了它。如孔子倡导“礼之用,和为贵”的中庸之道,他认为“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焉,万物育焉。”《管子》也认为“和乃生,不和不生。”整体的和谐乃是万物生存和人类社会生存的前提。老子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挫其锐,解其份,和其光,同其尘。”(《老子》)这是对大自然和谐美妙的赞誉。庄子则说:“一上一下,以和为量。”“调理四时,太和万物。”认为和谐乃是宇宙万物存在变化的首要原则,因此“守其一以处其和”应该成为人生最基本的态度。
至先秦后,经历代儒、释、道学者的发挥,“和”的理论进一步完善,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透视其传统内涵主要有:
宇宙自然和
中国传统哲学认为,“通天下二气耳”,混沌宇宙始于“道”、“气”、“太极”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宇宙万物一经产生,它们各得其所,各安其生,各顺其性,达到宇宙的自然和谐,即荀子所说的“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荀子·天论》)
故道家把“道法自然”作为其学说的主要内容,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并提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的思想,认为“道”蕴涵着阴阳两个对立面,万物都包含着阴阳二气,阴阳二气相互作用而构成宇宙自然之“和”。庄子继承老子的思想,提出“万物齐一”(《庄子·齐物论》)的命题,主张退回到“混沌”(自然和谐)状态中去,故有:“当是时也,阴阳和静,鬼神不扰,四时得节,万物不伤,群生不夭,人虽有知,无所用之,此之谓至一。”(《庄子·缮性》)可谓把宇宙自然之和推到极致。
人与自然和
中国传统文化极力倡导“天人合一”,认为人与自然当和谐共处,共荣共生,人可以利用、调整自然,但不应失去应有的“度”而破坏自然的平衡状态。如孔子主张寓“天道”于“人道”之中,要在“人道”的统一性中看出“天道”的统一性。因此,孔子既讲“天知人”又讲“人知天”,强调人与自然和谐互动。孟子则一方面赞美人“上下与天地同流”(《孟子·尽心》),高扬人在自然面前的力量;一方面又告诫人们:“数署不入垮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孟子·梁惠王》)强调要保护自然,维护生态环境的平衡,防治自然资源枯竭,这对人类维护自然环境的和谐提供了卓越的指导思想,在今天仍具有很大的启迪意义。
人与社会和
孔子说:“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以此作为人际交往的指导原则。孟子又进一步提出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突出了“人和”的最高价值。所谓“人和”,不仅包括君臣、朝野、父子、夫妇、邻里等各种人际关系的协调、和谐、和睦,而且还包括民族之间、国家之间的协调、和谐。《尚书·尧典》说:“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易传》说:“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平”,这都表达了先哲们主张以道德修养教化为本,从而实现“协和万邦”的理想局面。
心身和
身心和同样是我国古人极力追求的目标。“身”是指人的形体,由此派生出情、欲、利;“心”是指人的精神,由此派生出理、义等。身心和,就必须克身扬心,出形入神,崇理灭欲,用心之满足去弥补身之吸乏,使身心统一于心。做到“急而不怒”、“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以“和”为美。孟子宣称“养心莫善于寡欲”(《孟子·尽心下》),孔子主张“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老子提出“无为不争”、“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老子》),庄子则提出“心斋”、“坐忘”,这些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达到心身和,实现《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说:“上古之人……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解读中医
中医是一门医学学科
1929年,余云岫等提出的《废止旧医以扫除医事卫生之障碍案》;2006年,张功耀的所谓“告别中医中药”言论,从民间到政府,曾激起层层惊涛骇浪,中医被莫名罩上“伪科学”的帽子,结果当然都是“废”而未“止”,越“废”越“兴”。
另有一些人认为,中医经典理论是靠“内证实验加上理性思考”建立起来的;在这个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经典,能够“超越时空,超越时代,超越后世”,中医无所不能,包治百病,中医又因此而卷进“超科学”的逆流之中。
钱学森曾这样评价:“中医理论包含了许多系统论的思想,而这是西医的严重缺点。所以中医现代化是中医发展的正道,而且最终会引起科学技术体系的改造—科学革命。”因此,中医首先她是一门医学科学,是从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以保护与增进人类健康,预防和治疗疾病为研究内容的科学。和其他学科一样,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是我国人们在长期的医疗实践活动中不断总结形成的一门学科。几千年来为我国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即使在现代医学高度发展的今天,依然占据着一席之地。
中医是一门技术
两汉时期,先民就将医药著作归于《七略·方技略》,并曰:“方技者,皆生生之具,王官之一守也。”所谓方技,是使生命生长不息的工具。也就是说,医药发展之初,中医更多的被认为是人们用来防病治病、强身健体的一门技术,她借助于中药、针灸、砭石、按摩、推拿的各种方法手段。
“熟读王叔和,不如临证多”,医学技术的取得,需要的是反复的临床实践,民间有“看病要找老中医”、“中医越老越吃香”的说法,也就不难理解了。老中医们在数十年的反复临床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才逐步形成自己诊病、把脉、观舌、用药等经验。基于这些原因,因此国家越来越强调对老中医经验的整理、继承和发扬。
中医是一种文化
中医药,是5000年灿烂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缺了中医药文化的传统文化是不完整的中国文化;同样,没有传统文化土壤的蕴育,也不可能有中医药的兴盛与繁荣。中医不少理论,融会了中国的思想哲学于一体。中医人的心灵或多或少游刃于儒、释、道之间:儒家的忠孝仁义、礼义廉耻;佛家的慈悲为怀、普渡众生;乃至道家的清静无为、洒脱自在;以及兵家的“用药如用兵”等等,共冶一炉,发挥所长,互补不足。
故对习医者而言,“道”以“医”显,即医道是中国文化最集中的体现;从“医”入“道”又是掌握传统文化的一条必不可少的捷径。
中医是一种产业
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污染,生态平衡失调,医源性、药源性疾病激增,人口老龄化,疾病谱改变,医学模式转变,“回归自然”的冲击,越来越多的人将目光瞄向了以象征着“和谐、绿色”的中医药,给中医药产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市场空间和活力。
据数据统计,2004年全国中药工业总产值达958亿元,比2003年增长18.3%。2006年湖南省医药工业总产值128.7亿元,从2007年“湖南省发展中医药产业战略研究评审会”报告获悉,预计到2010年,全省中药产业实现销售收入150亿元,年均增长25%以上,占全省GDP的比重达到2%左右。2007年十六部委联合发布的《(2006—2020)年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中,则明确提出要通过技术创新提高中医医疗服务能力和中药产业技术水平。
中医是我国自主创新的源泉
中医学作为一门富有原创性的学科,中医药理论为新成果、新技术的研发提供了不竭源泉。如依据《肘后方》青篙治疗疟疾的单方,研制成抗疟良药“青篙素”;根据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的治法,研制成治疗冠心病的“复方丹参滴丸”;从安宫牛黄丸,研制成治疗热病神志异常的“清开灵”、“醒脑静”;运用“久病入络”理论,研制成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通心络胶囊”等等,这些新药,都来源于古代文献,又高于古代文献,是我国自主创新的重大成果。
不仅如此,我们还有可能根据中医“肺主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不通则痛,通则不痛”、“利小便以实大便”、“给邪以出路”等中医独创性理论,研制出疗效更好的利尿、镇痛、止泻、抗感染等新颖药品,潜力十分巨大,国内和国际市场前景未可低估。
中医人才培养
传统文化修为是前提
中医是一种文化。以5000年优秀华夏文化为根基,处处散发着传统文化的气息。中医学的许多基础理论,如气一元论、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等都是以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哲学为理论模型,借鉴诸子百家来阐释人体生理病理,进而指导临床诊疗疾病,只有了解了古代的自然哲学思想,才能更好地理解领悟中医学理论体系,徐大椿所言极是:“黄帝、神农、越人、仲景之书,文词古奥,搜罗广远,非渊博通达之人不可学也。”
同时中医经典大多字义深奥,恰如王冰评价《内经》所言:“其文简,其义博,其理奥,其趣深”,没有一定的古文基础,不明句读、训话,是很难读懂的,更因许多中医古籍年代久远,人们辗转传抄,有所增删,难免有“鲁鱼豕亥”之误。
因此,对于中医人才的培养,不但要具备其他自然科学学习和研究的严密逻辑思维及审慎的科学态度,也需要学习和研究人文科学的思维与能力,而前提是必须具备一定的传统文化修为,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
理论学习是基础
中医是一门科学。自神农尝百草、黄帝留经文、扁鹊发九九八十一难、南阳仲景创伤寒六经之说,明·李时珍著《本草纲目》振世之作,金元四大家更是阐发前贤、各创新说,后有江南温病学派倡“病气”致病,中医以“四大经典”为根,在一代代人的努力下不断枝繁叶茂,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但也无法突破四大经典早已为我们设定的“圆”,当然不可否认这种自圆特性为几千年来中医理论、临床所作出的贡献。因此要真正的掌握中医这门科学,中医理论的学习才是最基础的,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历代名医大家,许多自小便诵习《汤头歌诀》、《药性赋》、《杂病心法要诀》等,这些都是中医入门的前提,也是我们提高临床实践能力的必备条件。青年学生正处于记忆的黄金时期,更应该加强对中医经典的诵读,熟练中医理论,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只有这样真正学好了中医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医理论提出新观点,才能不断推进中医学的发展。是以清代名医徐灵胎先生指出:“未有目不睹汉唐以前之书,图记时尚之药数种,而可为医者。”
临证实践是关键
中医是一门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长久以来对于名医的培养都是“读经典,做临床”,也就是说,中医必须以继承前人经验为基础,并在临床工作中反复实践,将所得到的感悟,不断得到理论上的升华,才能成为一代名医。也正如山西名老中医贺本绪先生所云:“学贵有恒,实践第一”。只有通过加强临床实践才会对中医经典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因此在校学生应尽早接触临床,在学理论期间,应实行读书与临床交叉进行的制度,增加临床见习和实习的时间,尽早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模式。
同时,在临证实践中,师承授受有必要成为中医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古之学者必有师”。如雷公师从黄帝,扁鹊师从长桑君,张仲景师从张伯祖,李东垣师从张元素,吴普、樊阿、李当之则是医学家华佗的弟子。这种师徒教育造就了历代名医,并代代相传,形成学派。如河间学派的刘完素—罗知悌—朱丹溪—戴思恭;易水学派的张元素—李杲—王好古、罗天益等。通过与师父朝夕临证,耳濡目染,口授心传,个别指导,弟子才可以逐步领会和较快掌握。老师几十年,甚至几代人积累的临证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弟子,这样可以少走弯路,缩短成才周期。
教育创新是目标
中医是一种产业,是我国自主创新的源泉。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医学可能不再单纯地靠摸脉、望舌等宏观物理表象去诊治疾病。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X线、CT、MRI、各种理化检查的普及,使得对疾病的诊断迅速而准确,“三素一汤”在临床上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中医学如何利用现代科技的这些羽翼丰富自己,与时俱进(即与时代同步、与科技同步、与国际同步),并将继承与创新结合,这是关系到中医学未来发展与走向的关键命题。
因此对于中医人才的培养,一方面要求他们“保住中医的根”,强化中医经典理论的学习,一方面也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对于现代医学知识的掌握,树立中医药学科与人文、社会、科技等多学科相互渗透的新观念,树立因材施教,发展学生个性化教育的特点,创新中医,走中西医结合之路,实现中医、西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和”是最终目的
通过前面的论述,我们得知中国的“和”文化可谓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渗透于中国5000年优秀文化的每一个角落。中医是一门“和谐医学”,她追求“天人合一”、“形神合一”、“脏腑经络气血和谐”的健康观,脏腑、阴阳、气血失和谐的疾病观,通过四诊、八纲、经络等辨证以求发现人体不和谐的诊断观,以及调人、调气、调阴阳、调脏腑等的治疗观,无不都昭示着中国“和”文化的讯息。因此对于中医人才的培养,包括传统文化的修为、中医理论的学习、临证实践的强化以及教育创新等都离不开“和”这一灵魂,立足于“和”,一方面将中国“和”文化不断融入中医教学中,使学生逐步形成“和”的诊疗思维:另一方面,在“和”文化的氛围中,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加深学生对于医生当具备仁心仁术,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的理解,遵《大医精诚》所言“……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方为苍生大医。
(何清湖.立足“和”文化,谈中医人才培养.第四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教育研讨会论文集,2008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