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名方验方丛书:心脏病治疗名方验方
- 杨希 高利孝 冯立娟
- 1307字
- 2020-08-28 15:45:59
二、辨病
1.有典型临床表现
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或心前区压榨、窒息或烧灼样疼痛,常发生于清晨或安静时,程度较重,持续时间多超过30分钟,甚至数小时或更长。休息和含服硝酸酯制剂疼痛不能缓解。
部分患者疼痛部位在上腹部、下颌部、左肩背部,被误认为急腹症或骨关节痛。少数患者如老年人或糖尿病人可无明显疼痛,而表现为休克或急性心力衰竭。可有发热、恶心、呕吐、上腹胀痛和呃逆等表现。
在起病1~2天,尤其是24小时内,75%~95%的患者可发生心律失常,以室性心律失常多见。在起病后数小时至数日内,约20%的患者可发生休克,主要是心源性休克。在起病最初几天内,32%~48%的患者可发生急性左心功能衰竭。
2.查体
多数患者血压降低,起病前有高血压者,血压可降至正常,且可能不能恢复到起病前的血压水平。叩诊心浊音界可正常或轻、中度增大。听诊心尖区第1心音减弱,心率多增快,少数患者也可减慢;可出现第4心音(心房性)奔马律,少数有第3心音(心室性)奔马律;如发生反应性纤维性心包炎,在起病第2~3天10%~20%的患者可出现心包摩擦音;如发生二尖瓣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心尖区可出现粗糙的收缩期杂音或伴收缩中晚期喀喇音;可出现各种不同的心律失常表现。
3.有特征性的心电图改变
(1)特征性改变
ST段抬高心肌梗死者的心电图特点为:
①宽而深的Q波(病理性Q波),在面向透壁心肌坏死区的导联上出现;
②ST段抬高呈弓背向上型,在面向坏死区周围心肌损伤区的导联上出现;
③T波倒置,在面向损伤区周围心肌缺血区的导联上出现。
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者的心电图特点为:
①无病理性Q波,普遍性ST段压低超过0.1mV,但在aVR导联(有时还有V1导联)ST段抬高,或有对称性T波倒置。
②无病理性Q波,也无ST段变化,仅出现T波倒置。
(2)动态性改变
ST段抬高心肌梗死者心电图动态变化的特点为:
①起病数小时内,可尚无异常或出现异常高大两肢不对称的T波。
②数小时后,ST段明显抬高,弓背向上,与直立的T波连接,形成单相曲线。数小时到2天内出现病理性Q波,同时R波减低,为急性期改变。Q波在3~4天内稳定不变,以后70%~80%的人永久存在。
③如不进行治疗干预,ST段抬高持续数日至2周左右,逐渐回到基线水平,T波则变为平坦或倒置,是为亚急性期改变。
④数周至数月后,T波呈V形倒置,两支对称,波谷尖锐,为慢性期改变。T波倒置可永久存在,也可在数月至数年内逐渐恢复。
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者心电图变化的特点为:
类型①除aVR导联(有时还有V1导联)外,ST段普遍压低,继而出现T波倒置加深呈对称型。上述改变持续数日或数周后恢复。
类型②T波改变在1~6个月内逐渐恢复。
4.有特征性的实验室检查发现
(1)起病24~48小时后白细胞升高,中性粒细胞增多,嗜酸性粒细胞减少或消失,血沉增快,均可持续1~3周。
(2)血清心肌坏死标记物增高。如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在起病4小时内升高,16~24小时达高峰,3~4日恢复正常,对早期急性心梗诊断有重要价值。血肌红蛋白在起病2小时内升高,出现最早,敏感性强,但特异性不高。肌钙蛋白I(cTnI)或T(cTnT)出现稍延迟,但特异性高。对以上检查结果,在诊断时应综合评价。
5.其他检查
为进一步诊断病情,评价预后,可做放射性核素检查或超声心动图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