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糖尿病健康新7点:打开糖尿病人高品质生活的钥匙
- 向红丁 李景仁
- 1012字
- 2020-08-28 15:58:06
久病未必能成医
糖尿病的治疗是漫长的,患者对糖尿病的认识程度,对治疗方案的理解和关注决定了治疗能否成功。许多糖尿病患者工作繁忙,看病时间有限;即使是老年人也希望少去医院。绝大部分都对治疗产生厌烦抵触情绪,想要简化治疗过程,甚至想自己参与治疗。因此,许多人会自己调整治疗。
首先,参与治疗的必要条件不是得病多长时间了,积累一定的医学健康知识以后,即盲目增减药物,这是很不安全的做法。有人认为,自己最了解自己,没有感觉就说明病好了,可以少吃药或干脆停药。其实,人的身体的感觉常会“欺骗”自己,往往感觉不到轻微的变化。比如,血糖从7.0毫摩尔/升增高到10.0毫摩尔/升就不一定有口干等异常症状。
其次,不能寄希望于停止药物治疗,尤其是停止胰岛素治疗。有些患者笃信“是药三分毒”的观点,十分恐惧降糖药物的肝、肾毒性,治疗有效后马上停止用药。糖尿病患者中确实有人依靠单纯饮食和运动治疗达到控制血糖的目的,但这部分人只有糖耐量低减或糖调节受损者。明智的作法是更多地了解药品,避免不良反应;当血糖控制达标后,需要继续坚持治疗。有些患者对胰岛素非常痛恨,在医生的劝说和警告下不得不注射,血糖达标后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减少胰岛素剂量。
另外一些患者出于对新药的期待而随时改变治疗,追随新的治疗手段,根据药物的名字来猜测功能,自行替换和搭配,如把拜唐苹改为糖适平,把诺和灵胰岛素改为诺和龙。这些行为都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患者不能摆脱医生,而是与医生合作,配合医生治疗。在数字化时代,患者可以有更多的方法与医生沟通,如在网上讨论治疗方案,把自己的检查结果告诉医生;还可以用电话、短信的方式询问医生的意见等。患者的抗糖经验虽有一定指导作用,但只能作为参考。
注射胰岛素者需要更精细地调整治疗。血糖低于4.0毫摩尔/升,减少一个单位的短效或者预混胰岛素不会出现问题;如果是口服药物治疗,出现餐后低血糖时也可减去拜唐苹。但这些调整一定要征得医生的同意,只能是“微调”。
糖尿病治疗方案的调整是非常复杂的,需要医生扎实的基本功、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缜密的思考。药物的选择、药物之间的配合是一门学问,医生也是需要终生学习的。
特别提醒
健康教育不是培养患者成为医生,而是增进医生和患者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因此,“久病”不能使患者“成医”。我们提倡自我养生保健,只是要求人人懂得一些医药保健方面的知识,并非要人人都成为医生,自我诊断、自我治疗,更不要仅凭一知半解就替别人用药治疗,以免自误和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