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皮肤附属器(skin appendages)

皮肤附属器包括毛囊(hair follicle)、外泌汗腺(eccrine gland)、顶泌汗腺(apocrine gland)、皮脂腺(sebaceous gland)与指(趾)甲(nail)等。其中毛囊、皮脂腺和立毛肌构成毛囊皮脂腺单位(图2-16~17)。

图2-16 毛囊皮脂腺单位

图2-17 毛囊皮脂腺单位:蓝色箭头示毛囊,黄色箭头示皮脂腺,红色箭头示汗腺,绿色箭头示立毛肌

(一)毛发及毛囊

毛发位于皮肤以外的部分称毛干(图2-18),位于皮肤以内的部分称毛根,毛根末端膨大成球为毛球(hair bulb)。毛干包含在由上皮细胞和结缔组织形成的毛囊内,毛球下端的凹入部分称毛乳头(hair papilla),其中包含结缔组织、神经末梢和毛细血管,为毛囊提供营养(图2-19)。毛囊位于真皮和皮下组织中,由内毛根鞘、外毛根鞘和结缔组织鞘组成(图2-20)。

图2-18 毛

图2-19 毛根(纵切面)

图2-20 毛囊(横切面)

(二)皮脂腺

皮脂腺是一种全浆分泌腺,由腺体及导管两部分构成。腺体呈泡状,由多层细胞构成,周围有一薄层的基底膜带和结缔组织包绕。腺体最外一层的细胞多呈立方形,与导管的上皮细胞连续。导管由复层鳞状上皮细胞构成(图2-21~22)。

图2-21 皮脂腺:箭头示导管

图2-22 皮脂腺:箭头示复层鳞状上皮导管

(三)外泌汗腺

外泌汗腺又称小汗腺,由腺体和导管构成。腺体由腺细胞、肌上皮细胞和基底膜带组成,中央为小的腺腔(图2-23)。腺细胞分为暗细胞和明细胞。暗细胞位于近腺腔的一面,围绕腺腔,染色较深。明细胞位于基底膜带上,较大,形态不一,胞质内空泡较小,无嗜碱性颗粒,故染色淡而透明。肌上皮细胞有收缩能力,有助于汗液排入汗管内。汗管由两层立方形细胞构成,细胞嗜碱性染色(图2-24)。

图2-23 外泌汗腺

图2-24 外泌汗腺导管:箭头示不同层次汗腺导管及其立方上皮

(四)顶泌汗腺

顶泌汗腺又称大汗腺,结构类似小汗腺。腺细胞可呈圆柱形、立方形和扁平形,胞核椭圆形。分泌旺盛时,细胞较高,反之则较低。腺腔内可见断头分泌。导管与小汗腺相同(图2-25)。

图2-25 顶泌汗腺:单层分泌细胞构成腺体,箭头示腺腔内断头分泌

(五)皮肤神经、血管和淋巴

皮肤组织中神经结构丰富,既有细小的周围神经干,也有大量的神经末梢。感觉神经末梢又可分为游离神经末梢和终末小体两种,而后者还包括几种特殊的结构,比如触觉感受器、痛觉感受器、温觉感受器和压觉感受器。皮肤血管广泛分布于真皮及皮下组织内,由深而浅可分为皮下血管丛、真皮下血管丛、真皮中静脉丛、乳头下血管丛和乳头层血管丛。皮肤中的淋巴管比较少,在正常皮肤组织内一般不易辨认。与静脉不同,淋巴管管壁更薄,管腔内无红细胞,中膜内平滑肌纤维的排列不规则,外膜较厚(图2-26~29)。

图2-26 皮肤触觉感受器:真皮乳头触觉感受器,也即Meissner小体

图2-27 皮肤压觉感受器:真皮深层环层小体,即Pacini小体

图2-28 皮肤神经和血管:黄色箭头示皮肤血管,红色箭头示神经

图2-29 皮肤淋巴管:黄色箭头示管壁,由单层内皮细胞构成

(六)皮肤的肌肉

皮肤内最常见到的是竖毛肌,是由纤细的平滑肌纤维束所构成,其一端起自毛囊中部的纤维鞘内,另一端散入真皮的乳头层。另外阴囊的肌膜、乳晕、血管壁等处也有平滑肌(图2-30~31)。面部尚有腔口周围的轮匝肌。

图2-30 皮肤平滑肌:一端起自毛囊中部的纤维鞘内,另一端散入真皮的乳头层

图2-31 皮肤平滑肌

(七)甲

甲由表皮角蛋白和毛角蛋白共同组成。此外还可含有高硫基质蛋白、毛透明蛋白等成分(图2-32)。

图2-32 甲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