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永年疑难病辨治传心录
- 刘永年
- 36239字
- 2020-08-28 16:25:59
第3章 论著·经验
第1节 论著
一、疑难病的辨证思路与方法初探
疑难病是指辨证和治疗方面均感棘手的一大类疾病,临床各科均可见到。按疑者,疑惑、疑似,即疾病在辨证上无从下手或似是而非,一时难以确定;难者,不易也,指疾病用一般方法治疗无效而需另辟路径。我国古代对疑难病早有认识,如《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中就对许多当时的疑难病的辨证和治疗进行了讨论,并有“支满伏粱难治”、“真头痛”、“真心痛”、“不治”或“死”的记载;后世医家对内科“风劳臌膈”、妇科“经带胎产”及“产后三大症”、儿科“痧痘惊疳”、外科“七恶兼证”等疑难病,均有许多探讨。虽然当代诊断和治疗疑难病的方法和手段非昔可比,但疑难病仍然大量存在,并且出现了一些新的疑难病,因此探讨疑难病的临床特点和证治规律,对于促使疑难病研究早日成为单一化的学术体系,使其理论和临床进一步系统化、专门化,扩大中医药临床阵地,在更多方面弥补西医学的不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疑难病有许多是因辨证不确而难以治疗或疗效不著的,因此正确的辨证尤为重要,故笔者不揣鄙陋,谈谈疑难病的辨证思路和方法,以就正于方家。
(一)疑难病的临床特点
1.辨证难明
疑难病临床表现往往不循常规,有悖常理,使人难以捉摸,如胸痹(冠心病)主症当为胸部闷窒、疼痛不舒,却有表现为心胸不闷不痛而为牙痛、咽痛或胃脘痛者,极易误诊;有些宿疾顽症,虽亦属多发病,但按一段规律治疗却久治无功,如“难治性肾炎”、“难治性高血压”、“难治性糖尿病”,病机复杂,证候繁复,可以虚实并见、寒热错杂、阴阳逆乱;如中枢性尿崩症可出现五脏不和、阴阳气血皆虚、寒热虚实错杂等表现,常会导致疾病本质被掩盖;证候奇特,古往今来无病名、证名者,属怪病奇症之类,如干燥综合征、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又有无症可辨之类,如HBsAg阳性、高脂血症等,历代中医对其未有明确认识,只是理化检验异常,有时并无症状表现,成为中医临床新课题。
2.治疗棘手
还有许多疾病,目前无特殊疗法,或按常规治疗无效者,治疗宜充分考虑其特殊性。如有些宿疾顽症,诸如癌症、肝硬化腹水等病死率很高,消渴、中风后遗症无特殊疗效;又有先天性及遗传疾患,加上近几十年才命名的艾滋病、放射病及自身免疫性疾病,都有待寻求疗效确切可靠的治疗方法和手段。
以往中医界在对疑难病辨证论治方面,大都是循一般规律,按传统的理论从个别病种、个别病例的治疗进行摸索。在辨证上,有的从整体观念,有的从标本先后,还有的采用辨证加辨病的方法;在治疗上,有从肝、从脾、从肾者,有侧重平衡升降者,有从瘀、从痰者,也有扶正固本者或心理疏导、七情调摄者……见仁见智,不一而足。但均未能找出规律,更未升华为诊治疑难病的理论来而指导临床,故其还处于经验阶段。
(二)疑难病的辨证思路与方法
1.详于问诊,蛛丝马迹可觅
临床常有疏于问诊,或学术水平所限而问诊不精,导致辨证不确者,自然治之乏效。如曾治“偏头痛”之张某,前医投以益气养血、安神镇静、祛风平肝等方药,反复治疗效果不著,来诊后又予吴茱萸汤,头痛发作仍频;追问病史,知其发病时头面及耳郭有风冷感,每遇受凉、疲劳、汗出当风即发,平时易患风疹,乃辨证为气虚卫弱,血脉弛张失度,予玉屏风散加减益气固表、调和营卫而愈,且疗效巩固。若非详于问诊,则往注疏漏极为重要的辨证线索,从而导致辨证失误。
2.明察体质,辨证方向可循
不同个体有不同的身体素质,不同类型身体素质又成为其疾病的内在发病基础。如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常发于阳虚之体,曾治陆某,以头昏、精神不振就诊,前医曾投养心安神、平肝息风、益气升提诸法中药,治疗半年余无效,故来院求治;笔者不囿于其所苦头昏之症,察其有阳虚之质,平素畏寒、疲倦懒言、大便稀溏,及疑其有心肾阳虚之病窦,经24小时动态心电图证实,其平均心率为62次/分,夜间心率仅41~44次/分,遂以益气温阳、鼓动心搏,治疗月余而收效显著,头昏不再发作,最低心率提高至52次/分。干燥综合征多发于体质阴虚的女性,患者除口眼干燥等症状外,常合并有类风湿关节炎,而对此类疾病沿袭“三痹”治疗常法,效果往往不够理想。结合患者体质因素和疾病特征,从阴虚津燥、血行滞缓、脉络痹阻论治可以提高疗效。神经衰弱患者并非心失所养、痰热内扰所能概括,其平素敏感多疑、焦虑不安及特殊的语言、神态等,提示其存在肝郁素质,辨证从肝郁入手,常可获效。
3.参合辨病,优势可以互补
辨证是从宏观整体入手,对于局部病理往往考虑不够,有失之于过疏、针对性不强的缺陷;辨病则多着眼于局部微观改变,其针对性虽强但常有忽略整体的不足。辨证结合辨病,辨病使辨证进一步深化,则更有利于疑难病的诊断和治疗。“古为今用”和“西为中用”的原则必须加以充分重视,应用西医学知识及中医传统辨证思路来丰富当今中医临床辨证内容,这需要拓宽知识广度。如眩晕一症,既往多从肝阳、痰湿、气血不足、肝肾亏虚等方面辨证,而颈椎病导致的椎动脉痉挛或狭窄、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全所致的“颈性眩晕”,若以传统方法辨证虽不悖医理,但由于针对性欠强。以此引导治疗,效果可能不甚理想,结合辨病,则此病有瘀血阻络、脉络失畅、脑失奉养,治疗重点参入活血化瘀之法,并结合传统的全身辨证,对解除脑供血不足较为迅捷。又如颠倒综合征,中医典籍并无此病记载,乃胃切除术之并发症,该病症状奇特、繁杂,辨证上无成熟思路可循,临证之时颇有无从下手之感;结合辨病考虑则较为方便,此疾乃因胃疾术后,中土受损,脾阳虚弱,运化传输无力,以致水饮停于胃肠,水谷不得化为精微而畅布全身、上奉髓海,治宗温阳化饮、运脾升清,每能取效。再如结缔组织病等诊治过程中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易造成激素依赖,撤减困难,且常出现激素的副反应,如单纯依据传统辨证方法,以其多有形丰体胖、面赤烘热、多食善饥、汗多毛密而辨为肝火或肝阳亢旺,以泻火为主治疗,常易于偾事;参考西医学知识及中西医结合研究最新成果,则能很好地解决辨证问题。长期应用较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导致对机体自身垂体-肾上腺皮质轴的严重抑制,当撤除外源性糖皮质激素时,因患者自身肾上腺皮质严重萎缩不能产生足够的内源性糖皮质激素,致使激素依赖;大剂量应用激素之初,激素阳热症状即使尚未表现出来,但产生此类症状的潜在因素已经形成,此时应用中药滋肾泻火法能够保护肾上腺皮质轴,减轻外源性糖皮质激素对肾上腺皮质抑制,使其免于萎缩,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对肾上腺皮质已造成抑制,并有严重萎缩,这时的阳热症状是外源性激素造成,撤除激素,这些症状仍然会持续一段时间;由于内源性激素的分泌不足,内在证型已转化为肾阳虚证为主,而外在表象仍有肝火偏旺,这时就不宜再用泻火,而正相反,应该用补肾温阳法治疗,兴奋垂体肾上腺皮质轴,促使萎缩的肾上腺皮质恢复功能。故在撤减激素时应辨证为肾阳不足而以温肾法治之乃为正治。许多表现不循常理的疾病,只有精于辨病,才能正确、完善地辨证。
4.谨守主症,莫为他症所惑
每一病证均有一或两个主症,这是辨证的主要依据。与主症相伴的是兼症、次生症,或是其他疾病造成的症,属于主症之外的他症。有时他症表现也很突出,达到喧宾夺主的地步,易使辨证误入歧途,久治无功,所谓“大道以多歧亡羊”故也。曾治中枢性尿崩症之消渴,患者主症是多尿、尿清色白,乃肾阳虚馁,气化无权,津液有降无升,直趋膀胱之表现;但同时又有烦渴、肌肤干燥,甚至脱水、肢软乏力,为阴津脱失及气虚津液敷布不及的症状;以及心胸烦热、口渴饮冷、大便干结难解、舌苔黄腻等胃腑热盛症状;有时并发头痛晕胀、面赤升火等肝火偏旺症状,这些症状都是由主症次生(派生)而来。肾阳亏虚多尿是第一性的,它导致了阴津流失,如不及时补充则有脱水之虞;阳虚液脱,气随耗失,可致气虚,阴亏于下,津不上承,胃液干涸,易致胃失和降、食郁化热,则成胃热;肾阴亏甚则肝阳肝火无制,更易亢旺。辨证时抓住主症,认其为肾阳虚证为主.治以温补肾阳效果较好,而采用清胃养阴、滋阴降火等方法者效果甚差。这是症有层次,纵向辨证抓主症——原发症。同样,亦有同一患者身患多种疾病,原有疾病的症会干扰后患疾病的辨证,若不分主次,按全身整体辨证入手,往往见症庞杂、辨证累复,病机主线欠明,使治疗针对性削弱。如患者原患糖尿病消渴,又患颈椎病椎基底动脉供血不全的眩晕、晕厥,患者以治疗后者的愿望迫切,医师辨证时极易为消渴所表现的肝肾阴虚证所惑,将此眩晕,辨为肝肾阴虚甚或阴虚阳亢,从而采用滋肾平肝法治疗。虽然该法对改善消渴、增强体质有一定益处,但需久治经年,对急需解决的颈性眩晕疗效不好,因为没有抓住颈性眩晕具有的脉络阻滞、气血不能荣脑的根本病机。这是症有兼夹,横向抓主症——某特定疾病造成的症,亦不可不辨。
5.顽疾沉疴,辨证勿轻易辙
顽疾沉疴乃疑难病中一大类疾病,常常是诊断已定,没有很好的治疗方法。辨证时常可见到纷繁的证候,如前述症有兼夹、症分层次之类。有时分明抓了主症,辨证无误,但由于治疗上的困难,往往治之数月“无功”。这时医患双方均会出现急躁情绪,患者认为医生乏术而更医,所谓“病急乱投医”是也;医师则认为此法不效须更张,导致重新辨证,致使治疗周期更长,难得效验,且使疑难病疑上加疑,难上更难,这在临床屡见不鲜。须知“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治慢性病如相”(蒲辅周先生语),医师在辨证顽疾沉疴时必须胸有主见,对疾病的发展趋势应有正确的、足够的估计,此类疾病的治疗当以年计,甚则终生治疗(如某些内分泌病、自身免疫病、遗传性疾病等),辨证不宜乱事更张,治疗应向患者说明以争取配合。这有赖于医师平时对专业知识的扎实掌握,同时亦须旁通心理学、社会学知识,只有多闻博识,才能如此胸有成竹、水到渠成。治疗狼疮性肾炎、多发性硬化症都是辨证明确、守法不更,坚持治疗数年而收效的。
6.无证可辨,宜从显证推理
临床确有一些疾病仅理化检验指标异常而无明显的临床表现,从传统的中医理论来看尚属“未病”阶段,辨证时没有足够依据,导致治疗上无从下手,如HBsAg阳性、高脂血症、高黏滞综合征等。其实HBsAg阳性中的一部分患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展为乙型肝炎;高脂血症、高黏滞综合征多在中老年期发生,与衰老有一定关系,可导致和加重动脉硬化、冠心病和脑梗死等多种疾病。这些检验指标的异常可以看作疾病的前奏,属于未显证或潜证,可从乙型肝炎的主要证型脾虚肝郁、血热夹毒来逆向推理,将这个辨证移置到HBsAg阳性患者的辨证中去,予益气、疏肝、凉血、解毒治疗。由于动脉硬化症、冠心病、脑梗死的共同病机脾肾两虚、痰瘀内阻、脉络不畅或阻滞,推测高脂血症与高黏滞综合征均为脾肾虚损、痰浊内生、血行涩滞、痰瘀互结,其中高脂血症偏于痰浊,高黏滞综合征偏于血瘀,其血液“浓”、“黏”、“凝”、“聚”有似于“恶血”、“污浊之血”,治疗总宜健脾补肾固本,杜绝内生痰浊及浊血之源,另宜化痰活血治标,均能取得良效。
二、疑难病的中医治疗思路与方法探讨
疑难病是指辨证和治疗方面均感棘手的一大类疾病。临床各科各系统均可见到。盖疑者,疑惑、疑似,即疾病在辨证上混淆多歧,一时难以确定;难者,不易也,指疾病诊断(辨证)虽已明确,但在治疗上缺少有效的方法或以常法治疗无效而需另辟蹊径者。因此疑难病包括难辨病和难治病两个方面。疑难病的病谱是随历史发展而变更的,如许多传染病是过去的疑难病而现在大多数病已有了较好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同时现在又不断有新的疑难病产生,如艾滋病、放射病、结缔组织病等。1984年日本学者提出包括白塞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慢性肾炎等48种难治病 [1],希望从中医药寻求治疗途径和方法。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初步拟定的疑难病约有110种 [2]。概括而论,疑难病应包括罕见病、奇症怪病、变异型或难治型常见病,以及当代大量存在的新的难治病。对疑难病症的研究将会对中医理论提出新的问题和要求,而伴随着疑难病症论治规律的深入探索,中医理论自身亦必然会得到丰富、发展和提高。既往中医界在疑难病的治疗上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有从肝、从脾、从肾论治者,有从痰、从瘀论治者,也有强调扶正固本或攻逐祛邪者……见仁见智,各展其长,但均尚属各自的经验总结阶段,似未升华为有共性的理论规律,以能普遍指导疑难病的治疗。为促进“中医疑难病学”早日形成独立的体系,笔者不揣浅陋,结合数十年诊治疑难病的经验体会,试对疑难病的治疗规律作初步探讨(《疑难病的辨证思路和方法初探》已发表于《中医药研究》1996年第3期),待诸同道指正。
(一)创新理论,拓展传统治则
人类既往治疗疑难病的经验启示我们,疑难病治疗方法的突破,往往依赖对该病基础理论的深入研究。疑难病之所以难治,常常在于人们对这类疾病的病因病理等缺乏认识或认识不够全面。用传统中医理论指导治疗而无效,可能由于该理论不完善或有缺陷,更不能成为指导治疗的普遍治则。因此治疗疑难病首先应从该病的固有中医理论体系内提出新假说,创立新理论,开拓新治法。但是大量现代疑难病又常常缺乏相应的中医文献以资借鉴,因此更需要从临床实践中深入观察积累资料,分析探索,从而取得理论认识上的进步和治法上的开拓。如属结缔组织病范畴的干燥综合征,在中医文献中可借鉴者不多,从传统中医理论分析似应归属“燥证”范畴,但临床循此治疗,单纯滋阴润燥不少病例效果不彰,证之临床从而认识到本病干燥症状的出现,当归咎于“虚”、“瘀”、“毒”。虚者,或责之于阴,或责之于气。盖气虚则血流受阻,布途障碍;阴虚则津枯液涸,脏腑不荣,燥亦所由生也。因虚可致瘀,由瘀而成痹,均可致燥,非阴津亏损一端耳。燥之既成,盛则成毒,毒盛益燥。是以有“气(阳)虚致燥”,“血瘀致燥”之论,因而才能在滋阴润燥常法之外,开拓派生出益气温阳润燥、化瘀通络润燥、解毒活血润燥等新治法,从而建立和丰富了新的治疗途径,较好地提高了该病的治疗效果。
(二)辨质论治,顺应个体特征
体质是人群中的个体在其孕育和生长发育过程中形成的结构、功能和代谢上的特殊性。正是这种特殊性,常常决定其对某种致病因素的易感性以及产生病变类型的倾向性。体质与治疗关系密切,徐灵胎在《医学源流论》中指出:“天下有同此一病,而治此则效,治彼则不效,且不惟无效,而反有大害者,何也?则以病同而人异也。夫七情六淫之感不殊,而受感之人各殊,或身体有强弱,质性有阴阳,生长有南北,性情有刚柔,筋骨有坚脆,肢体有劳逸,年龄有老少,奉养有膏粱藜藿之殊,心境有忧劳和乐之别,更加天时有寒暖之不同,受病有深浅之各异,一概施治,则病情虽中,而于人之体质迥乎相反,则利害亦相反矣。”临床对疑难病症情错杂、治疗方向难辨者,可明察体质之差异,因人施治,同病异治,或异病同治,务求治病求本。如曾治一顽固性胸闷心悸之女性,患者心电图检查示室性早搏、T波低平。按一般胸痹施治,认为其有血瘀之象,遂从活血化瘀为主组方,治多不效,后察其形体羸瘦,面无华,怕冷脉细,又兼癌症化疗之后,乃属气虚体质,其症血脉不畅所致胸痹,良由心虚气弱,血循无力使然,遂从补气养心治疗而获显效。又如高脂血症符合中医学“痰浊”、“浊脂”范畴,皆因水谷精微输运转化失常,致使清从浊化,脂由痰生,病理涉及脾肾二脏,其虚证多由脾肾阳虚所致。但本症另见于阴虚者,则有显著的体质特征,患者形体干瘦、憔悴色苍、舌红脉细,呈现一派阴津不足之象,或兼阴虚阳亢,临床当从体质辨治,施以养阴生津,化浊降脂,始可奏效。
(三)不囿经道,勇破思维定势
疑难病患者往往病程长,症情复杂,就诊时已曾多处求医。久治不愈者多循一般传统理论治疗而无效。因此对这类疾病必须不囿经道,打破思维定势,拓展思路。如曾治1例特发性水肿,病程3年有余,屡治屡肿。究其原因,前医按水肿传统认识,归咎于肺脾肾三脏,所谓“其本在肾,其标在肺,其制在脾”,古训昭然,遵此定势,立法遣药。有鉴于此,遂突破此种定式思维而按水气理论辨治。盖水得阳则化为气,气得阴则化为水,气行水行,气滞水聚。而人身气之运行,肺脾肾作用固应肯定,但斡旋襄赞,莫不仰赖肝之疏泄。验之本例水肿时轻时重,或聚或散,改用疏肝以助疏泄,和脾以运水湿,乃获殊效。此后,治此等病症多循此法,每多治验。又如阳痿,传统认为“多由命门火衰,精气虚冷,或从七情劳倦,损伤生阳之气……亦有湿热炽盛,以致宗筋弛纵”(《景乐全书·阳痿》),治疗多从虚衰和邪热入手,温肾壮阳或清化湿热为治,但其乏效者恒多。盖肝主疏泄,而“疏泄又是肝之活动体现,并非局限于气机调畅而言,还涉及血液运行、物质代谢、精神活动、激素分泌、月经动态等一系列生理机能” [3]。据此认为,男子的房事活动举阳泄精是其正常的性生理功能的体现,固与肾脏功能密切攸关,但肝之疏泄亦莫不系之。而阳痿一证真正属于器质性病变者颇少,属功能性者居多,其因于情志怫郁者尤为多见,故对施以常法不效的顽固性阳痿患者,常以疏肝达郁治之颇能应手。
(四)平衡升降,明察病势所趋
升降出入是人体气机运行的基本形式,亦是机体进行新陈代谢、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过程。气机升降失常是疑难病基本病理变化之一。因此明察病势所趋,调整气机,平衡升降失常应是治疗疑难病的普遍法则之一。如对眩晕一症,古今医家对其病机的认识,有因风、因火、因痰、因虚之各异,但总不出升降平衡之乖违。如老年性动脉硬化或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之眩晕,多由于动脉硬化或狭窄、瘀血内阻、清气不升、脑失奉养所致,其病势在于清气不能上奉,故在治疗上宜助气升清与化瘀通络同时并行,冀使气充清升血活,气机升降恢复,眩晕可平,故主“眩晕升降失衡论”指导临床实践。再如胃下垂常见脘腹胀满、嗳气纳少等症,盖胃腑垂坠,虽缘脾气虚乏、托举无力所致,今临床诸症的出现乃系胃降失司、浊气上逆之征,是以形成清浊升降失燮之机。此时若只顾补脾升清,似将壅中滞气,增胀减纳,化源不及,脾气益虚,胃腑愈垂。若暂弃其本,权理其标,降胃之气,常能消胀增食,变化精微,充补脾气,反而有利于胃腑的升举,此乃“以降促升”之法。明察病势升降,愈病之又一例证也。
(五)借鉴西学,拓宽论治思路
随着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西医学对许多疑难病的病因病理逐渐阐明,认识不断深入,甚至出现了飞跃或突破。中医学从整体观出发,辨证求因,审证论治,虽有其优势与特长,但亦有其不足和局限,毋庸讳言,这对中医治疗学的发展,必然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若能结合西学之长,借鉴现代科技研究成果,融合微观察病方法,延长或扩充四诊内涵,必将能够增强治疗的针对性,拓宽治疗思路,促使固有治疗方法的变革、更新和发展,有利于临床疗效的提高。如慢性胃炎,通过胃镜下黏膜相的微观所见及病理改变,有助于对该病虚实寒热、轻重深浅的辨认,为治疗法则的确立和选择提供更为准确细腻的依据,特别是幽门螺杆菌的发现及相关的研究成果,不仅客观地印证和支持某些传统治则治法,而且能够为该类胃病(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开拓新的治疗途径,无疑可以推动中医学在此类疾病中的治疗成效,实践已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再如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从其临床特征结合乙型肝炎病毒的生物学特征及其传播途径的认识,了解到乙型肝炎的病因病机,它的某些临床表现(如鼻衄,龈血、皮肤红丝赤缕等)与甲型肝炎等湿热之邪有别,其邪多隐伏潜踞于营血深僻之处,遂有学者创立“乙肝病毒藏营”之论 [4],有似于温病的伏邪,含意相仿,从而开拓了清热解毒、凉血散血、搜剔营络治则,选用犀角地黄汤、三紫汤(紫草、紫竹根、紫丹参)等方化裁,长期实践观察疗效较前明显提高,而且已成为治疗乙型肝炎此类证候的常用治法,为现代中医所共识。
(六)综合施治,发挥各法所长
疑难病其治不易,单一药物疗法往往疗效难以尽如人意。因此,在治疗中除用内服药物疗法外,常结合运用外治法,如药物外敷、针灸、推拿、按摩、药浴等,内外合治,发挥各法所长,以补充内服疗法之不及。外治法是中医特色优势之一,具有药物直达病所、使用方便、取效迅捷、不碍脾胃、毒副作用少等优点,使用得当与内服药物可以起到相得益彰之效。如结缔组织疾病口腔溃疡内服药物同时,结合中药煎汤漱口(白残花、银花、黄柏、生甘草)、外敷药散,每能较快地除痛敛疮,加强了内服药物的疗效。饮食治疗是中医又一传统疗法。自古药食同源,许多中药既是药品又是食品。疑难病的治疗尤需结合食疗,指导病人明辨食物的性味与功效,分清宜忌,或补或泄,各取其宜,用之恰当,收效颇佳。如治干燥综合征,患者口眼唇咽干燥,皮肤干糙者,仿仲景“猪肤汤”法,辅以皮肚煮汤佐食,养胃生津润燥,颇有效验。此外,心理治疗是通过语言或行为方式来治疗由不正常情志所致或与之有关的疾病的一种方法,也是中医治疗疑难病的常用方法。前贤以调畅七情而愈顽疾难病者屡见不鲜。如治疗男性病中阳痿、不射精等,多数患者无器质性损伤,而常与情志怫郁因素有关,正确采用暗示疗法,只要使用恰当,常可胜之以药。
(七)变守抉择,各随病情而宜
疑难病常具有病程漫长、取效较慢或病情多变、反复发作之特点。临床辨证施治有时虽然辨证准确、方药精当,但亦不易迅速起效,此时症情如无变动则需守方有恒,坚持施治,方能见功。所谓患者需有耐心,医者要有信心。听其药物不断积累,缓缓生效,所谓“功到自然成”是也。此时如轻易频频更方,往往前功尽弃,自乱阵脚。如曾治一肾病综合征患者,持续蛋白尿和浮肿不消,临床辨证明确无误,遂治以益肾健脾、活血利水,蛋白尿虽有减轻但持续数月不消,患者焦虑不安,而再次详察病情,确认论治方向不谬,遂不为所动摇,劝其耐心服药,调治年余,诸症消失,各项化验指标转为正常,终能守法见功。相反,有些疑难病症虽需坚持长期治疗,但在治疗过程中,每每出现阶段性变化,此时证情有所变动,治法则当随之变动,即“证变治亦变”,若仍固守成法,以“不变应万变”,则无异于胶柱鼓瑟,刻舟求剑,不仅寸效难求,反易贻误病家,徒招悔怨。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期表现为邪热炽盛,侵犯营血,内舍脏腑经络,外发肌肤皮毛,治疗当以清热凉血、解毒化斑为主,但在其转入缓解期则以本虚为主或本虚标实,又宜转为补肾顾正为主。或守或变,皆以病情为转移,而无固定之模式。
参考文献
[1]巫君玉,白永波.现代难治病中医诊疗学[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3:1.
[2]巫君玉,白永波.现代难治病中医诊疗学[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3:2.
[3]南京市中医院.傅宗翰医术集锦[M].1982:6.
[4]南京市中医院.傅宗翰医术集锦[M].1982:112.
三、中医对结缔组织病的认识概述
结缔组织病(CTD)是一组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病变广泛,常有系统损害的全身性疾病,目前对其确切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因而尚缺乏特异性的治疗方法,属于难治性疾病范畴,也是当今世界医学领域开展研究最多的热点之一。近30~40年来,由于世界医学特别是免疫学的进步,中医学对结缔组织病的涉入逐步深化,在运用中医、中西医结合方法进行专科专病的治疗研究方面,积累了较多的临床经验,探索了不少有效方药,并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诊疗结缔组织病的新理论和新途径,引起了世界医学界的关注和重视。
(一)结缔组织病的概念
结缔组织是人体分布最广泛和最庞大的组织之一,包括骨、软骨、肌腱、韧带、筋膜,是组成皮肤、关节、关节囊和血管的大部分成分,它对人体各组织起支撑和集合、联系、网络的作用。因此,顾名思义,凡上述结缔组织发生病变均可以结缔组织病称之。由于结缔组织在各器官系统中均存在,因此其病变涉及范围颇广,如心血管、消化、呼吸、泌尿、血液、皮肤、内分泌、免疫等系统都可涉及,在西医各科分科越来越细的发展趋势中,结缔组织病的各系统表现往往与各专科疾病混杂在一起,必须对各种疾病的类似表现深入剖析才能做出明确诊断。
结缔组织病旧称胶原病,此后由于胶原病概念的变迁,目前已将胶原病归于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范畴。1969年有人提出比胶原病概念范围更广泛的结缔组织病的概念。因此,在1969年前所称结缔组织病是胶原病的同义词,或可称为狭义的结缔组织病,1969年后提出的是广义的结缔组织病即体内结缔组织发生各种疾病的总称,随着胶原病的概念范围逐渐演变,因此结缔组织病遂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结缔组织病包括原发性侵犯结缔组织结构的一组疾病;狭义的结缔组织病只包括由于明显的免疫性和炎症性反应引起的一组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硬皮病、干燥综合征、白塞综合征等。现在,所讨论的只是结缔组织病一类疾病。同时,由于风湿病的范畴也在不断变迁和扩大,因此结缔组织病的概念与风湿病的概念即发生较多的重叠。
(二)中医对结缔组织病的认识
1.关于结缔组织病的中医病名
中医对疾病的认识多从临床表现开始,根据临床表现推断病因病机,拟定理法方药而辨证施治,故常缺乏对该结缔组织病的整体和系统认识。然而,根据结缔组织病中各个病种的各自临床表现,则在浩繁的中医学文献中可见散在叙述。例如在中医学文献中,虽无结缔组织病或胶原病的病名,但从关节肌肉、筋骨游走不定的肿胀疼痛这一共性症状看,可归属于“痹证”范畴。如类风湿关节炎可归属“顽痹”或“尪痹”;而皮肌炎、硬皮病可属“皮痹”或“痿证”,《诸病源候论》:“风湿痹病之状,或皮肤顽厚,或肌肉疼痛……”;干燥综合征(SS)类似“燥毒”、“泪枯”、“发颐”(腮部肿痛)、“痰核”等,而以肌肉关节疼痛症状明显者,又属“燥痹”或“阴虚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类似“马缨丹”、“红蝴蝶斑”、“猫眼疮”、“阴阳毒”、“鬼脸疮”、“日晒疮”、“温毒发斑”、“血证”、“虚损”,而当以关节肌肉疼痛为主证时,也属痹证范畴;白塞综合征类似“狐惑”;多发性大动脉炎有晕厥、头痛、乏力、脉沉细或无脉、跛行肢凉等症状时,多归属“痹厥”或“脉厥”、“伏脉”等范畴。而当结缔组织病病久不愈,出现一派虚象时,又可归属于“虚损”门,至于结缔组织病导致有关脏器功能障碍时,又分别可以“水肿”、“怔忡”、“眩晕”、“咳喘”、“黄疸”、“癥瘕”(肝脾肿大)、“痰核”(淋巴结肿大)等名之。
2.结缔组织病的病因
中医理论认为,疾病的发生往往是多方面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结合结缔组织病所属各病种的特点而论,主要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先天禀赋缺陷(体质因素):
体质在结缔组织病的发病学上有重要意义。中医学认为人的体质强弱与否,是发病的重要依据,并认为,由于体质不同,对病邪作用于人体的反应状态和转化规律也会随之而异。还认识到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是以人体内部阴阳矛盾的倾向性,亦即体质的特殊性为主要依据的,体质强弱决定着外邪的感受与否,具体的条件又决定着发病的类型。
此外,个体体质的特殊性,往往导致某种致病因素的易感性,如《灵枢·五变》篇论:“肉不坚,腠理疏,则善病风……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粗理而肉不坚者,善病痹”。凡此,说明脏腑组织有脆坚刚柔的不同。故不同体质的人对病邪的反应性亦不一样,发病情况就有差别,此即体质因素对致病因子的易感性。证之临床,如SLE、SS可多见于年轻女性或中年以上妇女之阴虚质或燥红质体质,或血热偏盛者。
(2)邪毒为患:
此处之邪,不仅来自外环境的侵袭(如细菌病毒、日光暴晒、药物过敏等),亦可来自内环境的影响(如精神创伤、饮食偏嗜、劳累过度、房帏纵欲等)而致蕴寒、积热、酿湿、化燥,其邪气盛者而成毒。毒邪既成,久而不祛,外阻经络,内攻脏腑,以致阴阳气血失之平衡,气血运行不畅,经络阻隔,脏腑病损,邪盛正虚,临床乃见寒热错杂,燥湿互见,时急时缓,病情交错的复杂现象。
3.关天结缔组织病的病机
结缔组织病病情错杂,缠绵不愈,一则与上述致病因素有关,二则邪伤于阴,入于脏。中医认为脏者藏也,藏精气而不泄,藏邪气也难愈,邪入阴血,血能濡养脏腑、四肢百骸,周流全身,血分受邪,致病变多端。女子属阴主血,故本类疾病女性多见。
在致病因素的作用下,结缔组织病的病机亦随其病种的特点而有差异,但归纳起来可概括为:邪毒侵扰,气血瘀滞,脉络痹阻,日久则耗伤气血,损及脏腑。大部分结缔组织病的临床表现,以肌肤关节疼痛多见,属于“痹证”范畴。乃因邪毒侵袭,气血运行失畅,血滞为瘀,阻塞经络而致痹,是以肌肉关节麻木疼痛,肿胀甚至溃疡。
邪毒久留,耗伤气血,气血亏虚运行不畅而成瘀,此为邪毒伤正而酿虚损,亦为致虚之由,即“因虚致瘀”。盖虚者,或责之阳(气),或责之阴(血)。阳气虚则血循受阻,阴津凝滞,阴血虚则血液浓滞,均可导致脏腑组织失荣,而出现“因虚致瘀”、“因瘀致痹”的证候,因此结缔组织病中的许多病种如SLE、SS、硬皮病等,常按虚损论治,其理即在于此。
痹证迁延日久,病邪留而不去,不独损伤正气,耗伤气血,亦且内侵五脏,遂发生五脏痹,而成虚损之症,此与结缔组织病的多脏器损伤相符。五脏六腑皆可受累,肾脏尤为突出。
4.结缔组织病的临床表现特点
(1)结缔组织病临床多表现为活动期和缓解期交替出现。
活动期症状多急迫而显著,多为实证或虚实夹杂;缓解期以虚证为主或虚中夹实,症状多较缓。
(2)常见主症
1)皮肤损害:
临床最多见的主症之一,临床可见皮疹、红斑、结节等,其发生常是毒热侵及营血,损伤血络,血热外溢,凝滞肌腠,或是气营两燔而成温毒发斑;亦有因阳气虚损,推动无力,血凝气滞,瘀阻脉络而致者。
2)肌肉关节病变:
可见关节肿胀疼痛、肌肉无力等。
3)脏腑损伤:
毒邪伤肝:
黄疸、胁痛、癥瘕、单腹胀(与肝损害相近);
毒邪伤心:
心悸、怔忡、胸痹、喘证(与心肌损害、心包炎、心包积液相近);
毒邪伤肾:
水肿、腰痛、多尿(与肾损害相近);
毒邪伤肺:
反复外感发热、咳嗽、喘证、肺痿、咳血(与肺损害相近);
毒邪伤脾:
胃痛、腹痛、腹泻、便血(与胃肠道损害相近)。
4)全身症状:
常见发热,多为不规则发热,高热或缠绵低热,另可见乏力、自汗、盗汗、畏寒、纳差、月经不调等。
5.结缔组织病的治疗
(1)治疗原则
1)辨证辨病相结合:
结缔组织病是由一系列不同的疾病所组成,这些疾病在临床表现、发病机制以及中医的病机特点方面各不相同,因而在治疗方法上各有侧重,如果在临床上首先通过西医学的诊察手段,明确诊断,再按照中医的辨证,参照结缔组织病各病种病理变化对其进行辨证论治,则能做到有的放矢,提高疗效。如干燥综合征是一种以外分泌腺受侵害为特点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以干燥为主要表现,中医认为是“燥毒”为患,治疗上要重视“养阴生津”。再如白塞综合征以口、外阴溃疡、眼炎为主要表现的疾病,中医认为是“湿热酿毒”为患,治疗上要“清热除湿解毒”。
2)辨活动期和缓解期:
结缔组织病常表现为活动期和缓解期交替出现,活动期以实证或虚实夹杂为主,治疗上强调驱邪解毒治其标;缓解期以虚证为主或虚实夹杂,治疗上要重视扶正治本或扶正驱邪。
(2)常用治法
1)清热解毒法:
中医认为“邪盛成毒”,在结缔组织病的早期或病程中出现病邪亢盛正气未伤的实证或虚中夹实证,通过及时清热解毒驱除病邪减轻症状,达到安抚正气的作用,从而减轻或阻止病情的发展,减少邪毒内舍对脏腑的损伤,多用于结缔组织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白塞综合征等的活动期阶段,有抗感染、抗病毒,调整免疫的作用。
临床表现多比较明显而急迫,全身症状较重,多见发热、关节肿痛、口渴汗出、溲黄便结、苔黄脉数,或见皮肤黏膜损害(红斑、溃疡疼痛)、出血、夜间热甚,苔黄舌质红绛脉数为邪热壅阻气分或热陷营血,此类表现多见于疾病的活动期。
常用的清热泻火药有:石膏、知母、银花、连翘、板蓝根等,方如白虎汤;清热凉血药:生地、丹皮、犀角(用水牛角代)、地骨皮等,方如犀角地黄汤、清营汤、化斑汤;清热解毒药:白花蛇舌草、贯众、紫草、山慈菇,方如犀黄丸、芦荟丸等。
使用注意:要审证准确,寒证患者禁用本法;气血亏损,脾胃虚弱者亦当忌用;重视体质因素,虚寒体质患者,即使有热证表现,也须随时观察病情演变,该用而不可过用,当权变处之。
2)活血化瘀法:
活血化瘀是中医学临床治疗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独特的治法,在结缔组织病的诊治中有着广泛的运用。盖瘀者,积血也,凡血液不循脉道妄行离经又未流出体外之血,或血运过缓,循环不畅,郁积留滞于脏腑组织中,统称瘀血。所以血脉瘀滞不畅即是瘀血。瘀血既是疾病过程中的产物,又是病症产生的病因(第二致病因子),或发病机制中的一个病理环节,结缔组织病所属病种中多有“瘀血”存在,瘀血的形成和寒凝、气滞、热毒、情志失调、久病等有关,如系统性硬化症患者常有雷诺现象,多为阳虚寒凝,络脉瘀滞;如系统性红斑狼疮表现为面部红斑、发热、口腔溃疡等多为热毒滞络所致等等。中医学认为结缔组织病的病理学改变的共同特点是“气血瘀带,脉络痹阻”,西医学也认为结缔组织病患者存在广泛性血管炎,所以活血化瘀药是治疗的首选药物,且可贯穿运用于结缔组织病的全过程。
结缔组织病的瘀血证除具有瘀血证的共性特点外,还具有多个不同病种的特殊表现,尤其在皮肤黏膜血管异常及出血方面。如系统性红斑狼疮见面部红斑,白塞综合征见有反复口腔溃疡、下肢结节性红斑,干燥综合征表现为皮肤干燥、肌肤甲错,结缔组织病导致血小板减少而出现的口鼻黏膜及皮下出血等。
对结缔组织病来说,活血化瘀治法是针对瘀血证而设的一种既能消除局部病理变化(瘀血),又能调整全身病理反应的治法,是平衡血气乖违的一种手段。可以祛除瘀滞,流畅血脉,从而促使气血运行流畅,减少脏腑损害或使已经受损的脏腑功能得到减轻或恢复,有利于人体的正气恢复和病邪的消除,控制病情的发展。具体来说,运用它来治疗结缔组织病可因病种病证的不同而起着不同的治疗作用:对于瘀血邪毒闭于肌腠关节,经络阻滞,不通则痛所致的痹证,有通络驱邪,蠲痹镇痛之功;对于因血瘀络阻形成的癥瘕结块,有通络软坚散结之效;对于因瘀血滞络,津液敷布受阻产生的口干燥渴,则有通经畅络,流津润燥之能;对于瘀热邪毒交结为病的热亢邪张,尚能祛除络中之瘀,使邪无所附,无形之热孤而易解;对于因瘀血阻滞络道,新血不能归经所致的动血诸症,常有瘀去络安血止之机;对于瘀血阻滞,营卫闭塞,阳阻寒生所现皮肤硬肿不仁,指端肤冷,肤色苍白青紫每可收通阳散寒,络展瘀消,复使肤色红润之效;对于因瘀血久滞络道,郁而化热,耗伤阴液出现的午后潮热,持续发热或肌肤灼热,又有清热护阴之力;瘀血久滞络间,阴阳气血耗损,脏腑受戕形成虚劳、劳损之候,用之又能促使瘀去正复……种种功效,不一而足。
活血化瘀法可应用于结缔组织病的全过程,即活动期和缓解期均可应用,并应视其瘀血的成因及结缔组织病的不同病种和不同病情(证候表现)配合其他治法合用。常用的活血法有:止血活血法(方如化血丹、牛角腮丸);养阴活血法(方如通幽汤加琼玉膏);益气活血法(方如补阳还五汤);通痹活血法(方如身痛逐瘀汤);温阳活血法(方如急救四逆汤加减);散寒活血法(方如愈痛散或当归四逆汤加减);清热解毒活血法(方如犀角地黄汤、化斑解毒汤);行气活血法(方如血府逐瘀汤)等。
在对结缔组织病的治疗中,如能正确恰当地协调运用活血化瘀法,常收事半功倍之效。参验西医学实验研究及临床实践结果,活血化瘀法在结缔组织病的治疗中常有改善结缔组织代谢,抑制胶原纤维增生,既能促进增生病变的转化吸收,又能使萎缩的结缔组织康复;此外,还能调整机体免疫功能,并可对已沉着的抗原抗体复合物有促进消除的作用,而且这些作用又都是通过改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流量即“流通血脉”这一共同途径来实现的。此种认识与中医治疗结缔组织病的理论不谋而合。
使用注意:严重大出血者,妊娠,经期或月经过多者,有凝血障碍出血倾向者,年老体弱者,炎症尚未局限者,癌症有扩散趋势者,严重贫血或有白细胞、血小板减少者均应禁用或忌用。
3)养阴法:
由于结缔组织病病久或继发感染所致长期发热,多汗或出血,治疗不当或药物副作用及素体阴虚者均能损伤内脏,灼耗津液。因此阴虚证候在结缔组织病的很多病种中较多见。
临床上除表现有阴虚证的共性证候如低热、口干、消瘦、盗汗、舌红苔少或光红无苔等表现外,常随病种不同而有其自身的特殊表现,在结缔组织病中的阴虚证,尤以干燥综合征、SLE为突出。此外,随着疾病对不同脏器的侵犯而有不同的证候表现,如腰酸、尿频遗精等泌尿生殖系统的症状(肾阴亏损),可见于结缔组织病病人内分泌紊乱;干咳气促胸痛(肺阴亏损),可见于干燥综合征所致的继发感染、间质性肺炎、肺纤维化等等。养阴生津法在结缔组织病的治疗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可以生津增液,培益正气,增强抗病能力,祛除病邪,遏制病情发展并可祛除瘀滞,促进血循,维护脏腑功能,减少损伤。据现代研究滋阴药具有调整免疫,抑制免疫损伤维持代谢平衡,以及抗菌消炎抗病毒的作用。
常用的滋阴法有:滋阴补肾法(如六味地黄丸、左归丸);滋阴润肺法(如百合固金汤);益胃生津法(如益胃汤、沙参麦冬汤);补益心阴法(酸枣仁汤、补心丹);柔肝缓急法(如一贯煎、芍药甘草汤)。
使用注意:阳虚证候或禀赋阳虚气弱,或血循障碍水液潴留,滋阴方药会加重病理失调,应当禁用;脾胃虚寒运化不健胸腹胀满,胃纳呆滞者亦当忌用。
4)补气法:
病程日久,长期发热,不仅伤阴而且耗气(阴伤及阳),导致脏腑功能损伤,脾胃虚弱生化不及,或久病药毒伤害,均可导致气虚证候的出现。本法尤多用于结缔组织病发病慢性迁延累及重要脏器损伤患者,可补益正气抗御病邪,维护和修复脏腑功能,运血化瘀,流畅脉络,达到生津益阴的目的(阳生阴长)。
临床上除具有气虚证的共性证候外,常随结缔组织病病种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症状。如结缔组织病影响血液系统而出现贫血,白细胞、血小板减少;伤及肺脏,导致肺纤维化可见胸闷、活动后气喘;伤及肾脏,出现肾功能不全可见气短乏力、小便清长或下肢水肿;伤及消化系统可见腹泻、便溏、纳差等。
常用补气法有:补益肺气(玉屏风散、保元汤);补益心气(生脉散、归脾汤);益气健中(参苓白术散、黄芪建中汤);固摄肾气(桑螵蛸散、缩泉丸);补气固脱(独参汤)。
使用注意:结缔组织病活动期,邪热充斥,阴伤液耗,肝阳上亢或内有癥瘕胀满及湿热凝聚邪实络痹均当禁用。结缔组织病缓解期,虽有邪热瘀毒未尽,而元气已虚,祛邪扶正,兼顾用之。
5)温阳散寒法:
素体阳虚,感受寒邪,或过用寒凉药物,或久病气虚及阳,以及免疫抑制剂的副作用导致的胃肠、骨髓、肝肾功能、性功能等下降,均可导致阳气虚损,寒邪痹阻。临床表现除有阳虚寒凝的一般共性外,常随结缔组织病病种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症状。如可表现为类风湿关节炎的寒痹证;系统性硬化症的皮肤硬化发紧、雷诺病;皮肤风团、寒冷性荨麻疹;狼疮性肾炎的畏寒、水肿;免疫抑制剂导致的性功能下降等。
本法常用于疾病缓解期,以阳气虚损为主要矛盾,或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阳气亏虚,复受寒邪的正虚邪实证。温阳散寒法具有活血通络,利水消肿,散寒止痛,通阳布津的作用。
常用方药有:温经驱寒(乌头汤、当归四逆汤);温补肾阳(金匮肾气丸、阳和汤);温肾利水(真武汤)。
使用注意:在疾病的活动期见湿热内盛、阴虚阳亢时当禁用,临床使用中当掌握尺度,防止过用伤阴。
6.结缔组织病的预后
本类疾病属于难治性疾病,往往病程迁延,经久难愈,需要长期系统的治疗。本类疾病初期病变多局限在皮肤、肌肉、筋骨间,局部症状为多,病位尚浅,当较易治。随着疾病的发展,当出现内脏损伤,甚至出现脏器功能衰竭时,多属难治,预后不良。《内经》:“……短气不乐,不出三年死”,又云:“其入脏者死,其流连筋骨间者痛久”。疾病的预后不仅和治疗的成败有关,尚且与病邪的性质及禀赋的差异、正气的盛衰有关。由于结缔组织病不同的病种,其临床表现、转归、预后各有不同特点,须区别看待。
(本文系由20世纪90年代末南京市中医药学会中医继续教育提高班讲稿整理)
参考文献
[1]张凤山,于松.结缔组织病[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
[2]黄帝内经[M].北京:科技文献出版社,2001.
[3]张仲景.伤寒杂病论[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0.
[4]徐宜厚,张生录,周双印.结缔组织病中医治疗指南[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2.
[5]宋鹭冰.中医病因病机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
[6]匡调元.中医病理研究[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
[7]邱德文,张常川.中医治法十论[M].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1981.
四、干燥综合征的中医理论认识与探讨
(一)病名
1.探讨干燥综合征中医病名的意义
凡正确的病名,能够在总体方面不同程度地反映着疾病的本质,构成比较清晰而完整的中医诊断概念,可以提示某种疾病的总体治疗方向。例如“伤寒病”指寒邪侵袭所致的一类疾病,寒为阴邪,易伤阳气,故初起治疗总以辛温解表为主。若寒邪入里化热之后,方用甘寒或苦寒之品以清邪热,并当注意护卫人体阳气。“温病”则与之相反,温热之邪,其性属阳,每易伤阴,故初起治疗原则应当辛凉解表为主,当予辛寒(凉)、苦寒、甘寒、咸寒等清气凉血,并时需养阴护液。因此,前人总结有伤寒病“发表不远热,攻里不远寒”,温病“泻阳热之有余,补阴液之不足”之说。再如“胸痹”、“真心痛”、“痄腮”等病名,均从不同侧面揭示了这些疾病的主要特征,对认识和治疗这些疾病有指导作用。
干燥综合征是西医学病名,中医无与此相应的疾病名称,从中医学角度深入探讨干燥综合征的中医病名,目的就是希望能够最大程度上反映本病的病因病机实质。它既能反映当代中医学对本病的研究水平,亦是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基础。统一的诊断命名,有利于经验总结,有利于学术交流,有利于前瞻性研究,有利于多中心的临床合作研究。中医疾病名称的确立,是随着医学科学和相关科学的发展而发展并不断得到完善的,其中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认识和探索过程。一个统一的病名对中医学深入研究本病是必不可少的,有必要深入全面地探讨。
2.中医文献回顾
中医文献中无与干燥综合征对应的病名记载,更未提及这一单独的疾病。仅对其复杂的临床表现及相关的病因病机有一些类似的描述,主要见于“燥证”、“虚劳”、“痹证”、“渴证”等篇目中,难以将其归属于某一疾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燥胜则干”。《金匮要略》设有“血痹虚劳病”专篇,并创立大黄䗪虫丸治疗因瘀血所致的肌肤甲错之皮肤干燥症。金代刘完素在《素问玄机原病式·燥论》中补充病机十九条曰:“诸涩枯涸,干劲皱揭,皆属于燥”。张景岳在《景岳全书·传忠录·表证》明确指出了燥邪内伤和外感燥邪的不同,治法亦异。清代王孟英更从五气方面将燥邪分为“温燥”和“凉燥”。叶天士则从上下及气血部位的不同,论述了燥邪致病的情况与治疗的不同,提出“初起治肺为先,延绵日久,病必入血”,“上燥治气,下燥治血”等观点。唐容川在《血证论》中首次论述了血瘀所致“血渴”的特征,即“但欲漱水而不欲咽”。
至于本病的肌肉、关节、筋骨、血脉病变等,《内经》称之为“痹证”、“风湿”、“历节病”等,根据临床表现分为“行痹”、“痛痹”、“著痹”、“周痹”、“众痹”;《金匮要略》称之为“历节”,后世医家又有“白虎历节”、“痛风”、“鹤膝风”、“鼓槌风”、“漏肩风(肩凝风)”、“顽痹”等诸多名称。又可根据痹痛的病因而称作“风寒湿痹”、“风痹”、“寒痹”、“湿痹”、“湿热痹”、“寒湿痹”、“热痹”等。
近代中医学对本病的认识,初始于20世纪70年代,多依据干燥综合征的证候特点,将其归属于“燥证”范围。许多学者因本病有显著关节病变而将其归为“痹证”,并可根据其不同表现,如累及周身者称其为“周痹”,因其脏腑损害而有肝、肾等受损者,称之为“脏腑痹”,全国中医痹病专业委员会所著《痹病论治学》则称本病为“燥痹”。还有根据临床证候的轻重主次,结合专科局部主症的命名方法,如根据口眼干燥为主而名之为“燥证”或“内燥证”;或根据腮腺肿大而名之为“发颐”;或根据眼部角膜炎、结膜炎干涩无泪而名之为“翳眼”、“白涩症”、“泪枯症”;或根据关节炎而名之为“痹证”;或根据各种虚损证候明显而名之为“虚劳”等。
3.“燥毒症”中医病名的提出
中医学对疾病的命名一般遵循二种规则:一是证候命名法,即以某一特征性证候来命名疾病,如“真心痛”、“喘证”等;二是病因病理命名法,即根据疾病的病因或病理特征来命名疾病,如“痨瘵”、“中风”、“风温”、“虚劳”等。结合到干燥综合征中,若以“痹证”、“燥痹”、“脏腑痹”作为干燥综合征的中医病名,是将本病归属于“痹证”范畴,然而“痹证”仅是本病临床表现的一个方面,并非本质特征。若以“虚劳”作为病名,虽然本病多是一种本虚标实或虚多实少的病证,但本病的病机和临床表现并非纯属正虚,尤其在疾病的早期或活动期,邪实可能成为疾病的主要矛盾,故以“虚劳”作为病名只能代表本病某一阶段的临床特征,且有过于笼统之嫌。以“燥证”为病名,确能突出本病临床证候存在口眼干燥等的主要特征,亦能以“燥”涵盖本病的病因病机一面,故这一病名很长一段时期里似已成为大多数中医学者的共识。
随着对本病认识的深入,人们认识到:①本病之燥非六淫之外燥,也与一般内燥之证有别;②本病是一种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表现复杂多变,从筋骨到脏腑,从局部到全身,且其主症常随疾病的不同发展阶段而变更转移,因之难以用单一主症概括,因其不能反映本病的本质特征,故本病的病名若采用主症命名的方法,恐不可取。
如能以既体现本病的临床特征又能反映本病病因病机特点的命名法,无疑将是可取的。1983年,南京市中医院以已故全国名老中医傅宗翰为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全国首先提出以“燥毒症”作为本病的中医诊断病名,嗣后,近二十年来又经过大量病例的临床观察资料分析和反复研讨与印证,认为以“燥毒症”作为干燥综合征的相应病名,比较贴切,并进一步深化了对它的认识,扩大了它的内涵。“燥毒”的名称由来,乃取自《内经·五常政大论》中:“太阴在泉,燥毒不生”,因其燥胜而成毒,邪虽似而义相殊。以“燥毒症”来命名的依据是:干燥综合征既归“燥”之范畴,临床必有“燥”的表现,故其临床证候总以一派干燥之象为其特征,然而无论从其燥的程度或致燥之源,又均非一般常见燥证(外燥或内燥)可比。按中医传统理论对病邪的认识,多有“邪胜成毒”之论,即指病邪猖獗之势,远非一般机体正气所能抗御者,姑谓之毒,“燥毒”病名的涵义,乃循此而来。
干燥综合征在“燥”的表现方面确有其独特之处,乃燥证中之异类者,以“燥毒症”命名,体现本病以下特征:①起病隐袭,辨识不易,易致误诊漏诊;②邪气深潜,邪踞之处隐僻幽深,或留肌腠,或滞络间,或犯营血,或居一隅,深伏痼结,日渐月积,蕴酿久蓄,暗耗正气,致使气蔽邪张,耗津伤气;③病程冗长,根深蒂固,或显或伏,反复发作,难以根治;④部分干燥综合征患者在临床表现上,又常有与“燥”的一般属性相悖的症状,如口舌干燥但无渴饮,或仅喜润漱而已,浮肿便溏,面色清癯,舌不干红边有齿痕等,此等非燥证候又与“干”的症状并存,在病机上多有矛盾之处,远非一般燥证所常具的特征,显系燥中异类的又一依据;⑤干燥综合征所现之燥证,又非应用单纯清滋柔润,养阴生津单一传统治法所能奏效,常需将“解毒”之法引入于该病的治疗之中,且贯穿于治疗的全过程,始能收到一定的治疗效果。此外,对部分干燥综合征患者,由于辨证施治的需要,又常需选用辛甘温润之品方能得益,有似“以燥治燥”之法则,又与一般治燥之常法大异。
对于该病病名的探讨,并不是必定要求寻找干燥综合征与中医学中的某个病名完全对应起来,更不能认为中医文献中的某个疾病即今之干燥综合征,而是要通过探索,借鉴古代病名证名内涵的理解,借此深入研究和掌握干燥综合征的本质,并将积累的临床实践认识加以总结升华,提高对该病本质特征的认识,从而有助于掌握干燥综合征的辨证和治疗规律,丰富和拓展中医学中燥邪致病的理论,并将解毒诸法引入干燥综合征的治疗,实践证明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对干燥综合征的治疗效果,进而开辟了认识干燥综合征的新境地,对其他结缔组织病的理论认识和临床实践或许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我们于二十年前提出了“燥毒症”的名称作为干燥综合征的相应中医病名以后,目前,这一病名已经得到了国内不少免疫风湿病专家学者的首肯和认同,并被一些中医诊治干燥综合征的专篇论著所引录,如《实用结缔组织病学》、《免疫性疾病的中医治疗》、《实用中西医结合免疫性疾病学》、《结缔组织病的中医治疗指南》等,并给予了高度评价,谓其既具有认识上的开拓性,又颇具临床实际意义,将对此继续深入探索。
参考文献
[1]蒋明,朱立平,林孝义,等.风湿病学[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2]路志正,焦树德,严孝诚.痹病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9.
(二)病机
干燥是干燥综合征的基本特征,然而本病燥从何来,何以致“干”?这当然要归咎于津液的荣枯流塞,这涉及津液的虚亏和敷布两大方面,人体精血津液不足可以致燥,而津液输布障碍亦是产生燥证的另一主要原因。我们认为燥毒蕴袭是本病形成的始动因素,毒虚瘀交互为患是疾病演变、发展的病理关键,津伤液燥是主要病机特点,病变部位主要和肝脾肾有关。
1.燥毒蕴袭是始动因素
中医认为“邪胜成毒”,邪气侵入人体得不到及时的清除,日久积聚,可以转化为“毒”。本病的发病根本在于“燥毒”为患,但非“三因”之外别有一种致病邪气名为燥毒,其缘乃由多种致病因素在一定的条件下转化演变而来。燥毒的产生与先天禀赋缺陷和后天邪毒蕴袭密切相关,其来源有二:一是阴虚燥热之质,反复外受温热燥邪侵袭;二是由于多种因素日久酝酿孳生而成燥毒,如职业影响接触有毒物质,或药毒久蓄,或五味偏嗜,或七情所伤,或劳倦过度,或久病误治等。燥红质体质的病人多阴液不足,燥热内盛,摄生不慎,六淫外邪乘虚而入或因饮食劳倦、情志违和导致脏腑功能变动,痰浊瘀血内生,二者或从燥化,进一步耗伤阴液,或影响津液的输布,正虚邪恋,迁延不愈,日久蕴酿而成。临床经常可以看到一些病人,早期仅仅表现为反复的低热、关节疼痛等卫表症状,经过一段时间,才开始出现干燥综合征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和西医学中多种相关的自身抗体,不同程度地提示外邪化燥酿毒的存在。
干燥综合征的临床症状复杂严重,发病初起每可出现一派燥毒炽盛而从热化之象,并可出现脏腑功能的异常,此外还常常表现为病情反复发作,起伏不定,病期冗长,难于根治。借鉴伏气温病的观点,认为这是燥毒伏藏于脏腑经络之间演绎变化的结果。干燥综合征的临床过程实际上就是伏藏的燥毒与人体正气相互斗争,虚实消长的过程。邪正俱盛,正邪交争剧烈,临床就表现为发热、关节痛等急性发作的活动期症状;如邪盛正虚则病进,出现脏腑功能进一步受损;如正虚邪不盛,则表现为临床症状相对稳定的缓解期。
大多数干燥综合征病人,经过适当的治疗,临床症状改善,但自身抗体长期不消失,或因某些感染导致病情反复,可认为是燥毒伏藏于内,外感引动伏邪,是对伏邪致病的佐证。西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与病毒感染(如EB病毒)后产生免疫反应有关,但并非感染后即发,而是一定时间后才演变发生,这与外邪化毒伏藏亦似有着相通之处。
2.毒虚瘀交互为患是疾病演变、发展的病理关键
(1)因毒致燥:
燥毒为害是本病的起始动因和致燥之源,它侵袭人体并非立刻发病,而是蛰伏于机体之内,有一个量的累积过程,其邪或匿藏于经络之中,或淹埋于脏腑之内,幽僻深邃,难于驱逐。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医学入门》中说:“经者,径也;经之支脉旁出者谓络。”指出络脉为经之分支,纤细多歧,具有网络之意。清代叶天士将《内经》的经络理论加以深化,引入到内伤杂病的病机阐释之中,其谓“经主气,络主血”,“初为气,结在经,久则血伤入络,”遂有“久病入络”之论。经络是气血津液循环输布的通道,一旦燥毒侵犯,必然引起经络闭塞,气血壅滞,津液输布不畅,因毒致瘀,燥象丛生;此外,燥毒炽盛,化热耗津,更属必然。久羁不去,不独伤津耗血,亦可阴损及阳,而致阴(气)阳交虚(因毒致虚)。阳气不足,则阴血化生无权;阳虚生寒,导致津滞血凝,气行迟缓,煦濡不及,久则损伤脏腑,败坏形体,变生诸种干燥重笃之证。
(2)因虚致燥:
虚,有气虚、阴虚、阳虚之别,临床所见燥证并非一派单纯阴虚液燥之象,气(阳)虚或气阴两虚之证并不鲜见。阴虚致燥不难理解,而气(阳)虚致燥尚需重视。产生气(阳)虚致燥的原因在于禀赋不足阳虚气弱,或病程日久,迁延反复,或治疗不当等。盖气与津液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方面气能生津,尤其脾胃气充,则能不断从水谷中化生津液充养机体,反之,若阳气虚馁,脾胃运弱,则水谷精微化生障碍,津液化源不足,必然出现津亏液燥的征象。另一方面,气能行津,人体津液运行,依赖气之推动,脏腑经络之气充足,方能有效推动津液运行,输布全身,滋润和濡养人体脏腑组织、四肢百骸、肌肤孔窍。若因各种原因导致气(阳)虚失运,则津液敷布亦随之障碍,其临床主要表现为口干咽燥,无唾少津,黏而且渴,不欲多饮,眼鼻干涩,视物模糊,无泪无涕,饮食减少,吞咽食物每喜夹汤带水,食后胃脘胀满不适,倦怠乏力,大便溏软或干如羊屎或解而不畅,女子则见月经不调,阴道干涩,外阴瘙痒,性欲冷淡,舌体淡胖或有齿印,苔白,脉濡迟缓等一派气(阳)虚之象。气(阳)虚致燥也非如一般认识,必须阴虚在先,阴虚及阳(气),产生阴阳两虚,在病之后期方现气(阳)虚而弱,而有部分患者起病之初期即出现气虚征象,而阴虚内燥之象同时显现或较轻微,根据大量的临床资料统计,本病有疲乏无力、少气懒言、面色无华等气虚征象者约在30%~50%,部分患者可以出现肢端不温,皮肤苍白或紫黯、大便稀溏、浮肿等阳气亏虚之象。
(3)因瘀致燥:
瘀血内生,气机受阻,水津不能敷布是导致本病燥之所生的又一重要病理机制。验之本病,患者可表现为一系列瘀血内阻的特征,如:①口虽干渴,但渴不欲饮,或饮不解渴,并有眼、鼻等孔窍干涩;②四肢关节疼痛,夜间或晨起明显伴僵硬,或见关节肿大畸形,或腮腺漫肿;③肌肤甲错,或皮肤黧黑,或毛发干枯稀疏;④皮肤紫斑,或反复或持续的雷诺病,或齿、鼻衄血;⑤女子月经量少或闭经,阴道干涩;⑥舌质黯紫,或有瘀点、瘀斑,或舌下筋脉曲张,增粗色黯;⑦脉象细涩、沉弦或结代;⑧血液流变学检查见:高全血比黏度,高纤维蛋白原血症等。究其致瘀之由,有因虚致瘀和因毒致瘀两个方面。①因虚致瘀。本病虚损主要责之于肝肾脾三脏亏损,三脏的虚损,主要表现为气虚、阴虚和阳虚。气虚则血行不畅成瘀,诚如《读医随笔·虚实补泻论》所云:“气虚不足以推血,则血必成瘀”;气血的运行仰赖阳气的温煦和推动,脾肾阳虚,寒从内生,寒凝血脉则涩滞不畅而成瘀;阴虚血少,津液不足则血涩成瘀,或因阴水亏乏,相火偏亢,煎熬阴液,血液浓聚,滞而成瘀。②因毒致瘀。燥毒蕴结,损伤脉络,络伤成瘀;毒邪久聚,耗伤气阴,阴损及阳,因虚致瘀。
(4)毒虚瘀交互为患:
毒虚瘀相互影响,相互联系,其中燥毒形成是始动因素,因毒致虚,因毒致瘀,因虚致瘀,毒虚瘀相互交结,正虚邪恋,迁延日久,难以驱逐,推动了疾病由浅入深,由表入里不断发展,深入脏腑,壅滞经络,久则脏腑受损,形体衰败,而成危笃之症。
3.津伤液燥是主要病理特点
津液不足涉及人体津液的生成、敷布和转化的整个过程。津液不足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由于津液耗损,一是由于津布受阻,两者均可造成全身或局部津液的绝对或相对不足,从而形成“津供不全”,燥象乃生。本病的第一大证候在口。按口为脾之外窍,内纳齿舌,诸种腺体(唾液腺、颌下腺、腮腺等)均分布于此。舌为心之苗,下系金津玉液,犹井泉灌溉之渠道;齿为骨之余,因肾所生,赖肾阴以充养。脾为后天之本,口中津液仰赖脾之化生,方能源源不断,保持口腔湿润。肾为先天之本,藏精而主五液,更系周身阴液之源。验之本病,但凡脾肾病变,气血阴精亏乏,其源不充,其流必涸,津少液竭,不克潮奉,而致燥火上炎,则口燥唇揭、舌体光瘦而红、齿脆松落,诸症蜂起。本病的第二大证候在眼。按目为肝之外窍,五脏精气皆上注于目,目睛娇嫩,随时仰赖人体津液化生之泪液以润养。肝脏体阴用阳,内寄相火,其性易动易升,在病理上阴血不足则易于热化燥化,熏灼上炎出现眼部干燥症。本病的第三组证候常表现为皮肤、肌肉、关节等方面的症状,尤以关节炎症状为多见,每以关节疼痛为著,传统认识多将其归属痹证范畴。其所成者多因三气郁而化热或素体阳盛,或内蕴积热,或过服辛热香窜之剂,致使阴伤燥成。概括其病机主要在于肝肾不足,阴血亏虚,津枯液涸,不足以调营载血,血液浓浊,流行瘀滞,是以筋脉失荣失通。从而导致血燥生风或阴伤血滞,经络闭阻,风淫于肢节筋骨,痹证乃生。因此,有现代中医学者称本病之痹为“燥痹”者,良有以也。
4.病变部位主要和肝脾肾有关
虽然人体津液无处不在,燥之为病固可涉及全身各个脏腑经络与组织器官,但从临床实践来看,肝肾脾三脏是本病燥证产生的根蒂所在。
生理上,津液来源于水谷,经过胃的受纳、腐熟,化为精微,再经脾的吸收和运化、输布,肺气的通调宣发,肾的摄纳、蒸腾和三焦阳气的温煦流行,从而运行分布于人体的上下内外。津液在全身发挥濡润滋养作用之后,则下达于肾,经肾气“济泌别汁”和分别清浊,一方面将其中清的部分,经肾阳蒸腾上达于肺,再由肺气宣散敷布于全身;另一方面,又将其中浊的部分下注膀胱,成为尿液,通过小便排出体外。《素问·经脉别论》把津液的这一气化过程概括为:“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津四布,五经并行”。另一方面津液的正常敷布有赖于肝主疏泄功能的正常。这反映在肝的疏泄可以调畅三焦气机,三焦气机调畅有助于脾胃的升清降浊。肝气调达还是输津于目的保证,虽然目与五脏六腑都有联系,但肝与目窍的关系尤为密切。因为肝司疏泄,贮藏血液,其经脉上连目系,目之所以能够视物,肝气的疏泄适度和肝血的充盈畅达是其重要保障。
病理上,肝藏血,肾藏精,内寓元阴元阳,燥毒侵犯人体,首先耗伤人体阴液,竭耗肝肾之阴。燥毒容易深入经络,壅滞气血,气机因此不畅,肝气因此不疏,津液敷布出现障碍。叶桂《临证指南医案》中有“肝络”、“肾络”等名称,观其意多指脏腑深部的络脉,肝肾同居下焦,燥毒深伏肝肾之络,毒瘀互结,正虚邪恋,导致病情缠绵难愈,变证蜂起。燥毒还容易损伤脾气,导致脾气虚衰,脾运失健。表现为干燥综合征患者疲乏,口干多饮不解燥,运用甘寒滋腻养阴之品,稍有不慎,就会出现大便溏薄等症状。由是观之,肝肾脾三脏在本病的病理变化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宋鹭冰.中医病因病机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
[2]雷燕.络病理论探微[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8,21(2):18-23.
[3]雷燕,黄启福,王永炎.论毒瘀阻络是络病形成的病理基础[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9,22(2):8-11.
[4]方药中,邓铁涛,李克光,等.实用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5]傅宗翰.论肝[J].中医杂志,1980,21(6):404.
(三)临床特征
1.发病率
既往认为干燥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病,近20年来该病引起广泛重视,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对本病有了较多的认识和警惕,因而误诊、漏诊大为减少。临床报告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开始了罕见病向常见病的转变。1933年Sjögren指出在2000名眼病患者中有1例干燥综合征,1977年北野等报告62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有27.4%合并干燥综合征,由此可见干燥综合征发病率之高。据国内外大部分有关报道,干燥综合征在结缔组织病中的发病率大约仅次于类风湿关节炎,位居第二 [1],国内调查证实人群中患病率为0.29%~0.77% [2],在我国并非罕见,是结缔组织病中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
2.年龄
发病年龄以中老年为多,40~60岁占绝大多数。在老人中,因其免疫功能的缺陷,发病率有明显的升高,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逐渐增高,可高达3%~4% [1]。据观察93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6.97±11.04岁。大部分起病年龄为30~40岁,最小为9岁。
3.性别
绝大多数患者为女性,占90%以上,男女比例为1∶(9~17)。400万美国患者中8成是女性。我们的93例观察组中男性仅4例,占4.3%。
4.发病及病情演变特点
本病多由积渐而来,起病多呈隐袭状态,患者常难以说清具体罹病的时间,只能以月,甚至年的概念来描述病程。干燥综合征病程漫长,在其疾病发展的过程中活动期(发病期)与缓解期(静止期)常交替地出现,给患者造成长期的病痛。缓解期口眼干燥的症状亦不同程度地持续存在,患者必须保持有异于常人的一些生活习惯,而活动期或因肾、肺、肝或关节的多种并发症的存在,患者又不得不中断正常的工作与学习生活,多次住院或急诊,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持久的经济负担。因不同患者或同一患者在不同阶段,其证候表现多有侧重,往往被误诊为相关疾病(如病毒性角膜炎、类风湿关节炎、腮腺炎等)。其首发症状以口干、眼干和关节疼痛为多。从中医证候特点来看,本病在不同阶段,邪正虚实表现出不同特点,活动期症状急迫而显著,邪盛为主,多可见实证或虚实夹杂证;缓解期以虚证为主或虚中夹实证,症状多较缓而轻,这是本病在病程演变过程中的又一大特征。
5.症状特点
干燥综合征的临床症状复杂多变,除唾液腺、泪腺等腺体受累而出现口干、眼干等相应症状外,还可累及全身多系统多脏器,不同患者有不同系统和器官的损害,其症状的轻重程度差异亦较大,因此在临床中须仔细识别,具体表现可分为局部症状、全身症状和内舍脏腑症状。
(1)局部症状
1)口腔症状:
口干,往往不欲多饮,纵饮亦只能暂缓片刻,终不解其燥,每多频频饮漱,但不欲咽以求湿润而已;口腔黏膜常可发生单个或多个溃疡,此起彼伏,反复发作;牙龈胀痛易于渗血,牙齿浮松燥脆,呈小块状破碎脱落而只留下残根,形成“猖獗龋”;一侧或双侧腮颊漫肿,酸胀疼痛;口唇干燥起皱,唇色鲜红或黯。
2)眼部症状:
双眼干燥,欲哭无泪,目涩疼痛,或伴沙砾感、烧灼感,眼前如幕状遮蔽,眼睑沉重,视物疲劳。
3)其他症状:
关节肿胀或有压痛,游窜不定,多见于手指、腕、跖趾及肩、膝关节,较少有关节畸形破坏,其症状多为酸痛,痛感不剧;肌肉疼痛者亦不少见,少数患者肌肉萎缩,形瘦日重,并多伴有乏力;皮肤干燥,甚者肌肤甲错,或见下肢紫癜性皮疹、结节性红斑、双手“雷诺现象”;鼻腔干燥结痂,常有痒感,嗅觉欠敏,偶见鼻衄;另外尚有阴道黏膜干燥和萎缩,有涩痛感或烧灼感,白带减少,甚或全无。
(2)全身症状:
干燥综合征的全身症状有发热、疲劳、月经不调、消瘦等。发热多为低热,有时也出现高热(体温达40℃以上),伴有气分或营血分症状,常提示本病病情有进展活动的可能。疲劳亦称“疲乏”或“倦怠”,其临床特征是“未劳而累”,患者精神萎顿,自感周身倦怠困乏,懒于活动和言语,每每休息而不能缓解。女性患者常出现月经不调,其临床特征是经行后期,经色或淡或黯,经量减少,常数月一潮,甚至经闭者。消瘦是本病多数患者的形体特征之一,多伴有皮肤粗糙,手掌鱼际干瘪,肌肉松弛而少弹性,面容憔悴、色黯苍老等一系列气血津液消灼耗伤的虚劳见证。舌象多表现为舌面干燥,缺津欠泽,舌质或红或绛,或有紫气,或见瘀斑瘀点,部分病人舌下络脉粗黯,舌体多见瘪瘦且薄,苔少或光如镜面,以阴虚舌象表现较多,也有舌面湿润,苔白而滑,舌体肿大边有齿痕者,多见于禀赋阳虚,脾气不足者。脉象多见沉细小涩,细脉如丝而软,涩脉往来难按,沉小多属虚损,提示了本病的正气虚耗,津供失常,络阻气结之病理特征。
(3)内舍脏腑症状:
燥毒内舍脏腑的表现相当于西医学的该病的各个系统的合并症,内舍脏腑证候的出现与疾病的转归及预后密切相关。这种变证的出现决定于燥毒的轻重、体质的强弱、治疗的当否。
1)脾胃:
脾胃受累为燥毒内舍脏腑中最为常见,患者常出现脘腹隐痛,痛势绵绵,脘嘈灼热,时作时缓,纳呆口干,或大便溏泻,腹部鸣响,夹有完谷,稍摄生冷油脂症状加重,更不耐生津濡润之品。
2)肺:
燥毒内舍每易波及肺与气道,多表现为咳嗽咳痰,胸闷气喘,时轻时重,缠绵难愈,有似经久咳喘,初期一般较轻,后期可见胸闷气急,喘息不平,面浮肢肿,小便短少。
3)肝(胆):
燥毒症患者约有1/4累及肝脏,燥毒伤肝临床可表现为肤色晦黄黯滞,面容憔悴,胁痛隐隐,遇劳加重,神疲畏寒,食欲不振,日久气滞血瘀,凝结肝络,而成癥积,癥积日久,气血水相因为患,每可出现臌胀(腹水)。
4)肾:
肾脏损害复杂而多变,若肾阴亏损,热与湿结,膀胱气化受阻,表现为腰痛溲短,尿频涩痛,或见尿血;若肾阳(气)亏损者则尿频量多,溲清而长,腰酸足软,懈惰异常;若肾虚络阻,精微失摄,筋骨肌腠失于濡养,患者反复发生痿证,表现为软瘫,四肢肌肉无力,甚至呼吸困难危及生命。
5)心:
干燥综合征燥毒内舍于心,主要伤及心气心血(阴)和瘀阻脉络,患者可见心悸怔忡,胸闷胸痛,气短动则为甚,下肢浮肿,小便短少,甚则出现水饮凌心之证。
6.燥证之另类
中医传统的燥证理论是干燥综合征辨病及辨证的基础。但干燥综合征所表现出的“燥证”与传统燥证相比,在发病原因,起病形式,临床特征,转归预后等方面均有其“特异”之处,可以说是燥之“另类”。
(1)干燥综合征有别于外燥:
干燥综合征的燥证与外燥有一定的相似和联系,如在其病程中有经常或反复出现的不规则发热,伴恶风或(和)腮腺肿胀,颌下淋巴结肿痛等症,类似外感风热证。所以有人在对干燥综合征的分型中有将其列为风热型者。西医学也认为干燥综合征的发病原因之一是可能与某些病毒(如EB病毒)感染有关,但尚无确切证据说明此种感染与该病的发生有明显的因果关系。但干燥综合征的发病学和流行病学表明其发生与季节及气候没有明显的相关性,更无外燥侵袭的起病方式与病机转变过程。说明干燥综合征的燥证有其独特性而与外燥(秋燥)显然不同。
(2)干燥综合征与内燥也明显相间:
至于内燥之由,谢利恒在《中医大辞典》中说:“大病而剋伐太过或吐利而伤亡津液,或养生而误饵金石,或房事服补阳燥剂,以及醇醉炙肉,一切辛热之药,皆能偏助邪火,损害真阴,日渐煎熬,血液衰耗……”其内燥证的发生,常由于多种原因导致了体内阴液耗伤,津失濡润。而干燥综合征的发病原因则更为复杂,起病隐袭,病程绵长,其干燥程度也较一般内燥证、消渴及热病伤阴所致干燥要严重得多,亦较难恢复。
(3)症状重笃而乖戾:
从中医辨证角度分析干燥综合征的临床表现还有一些自身的特点,本病干燥的程度较重,表现为以唾液,泪液,汗液等体液分泌显著减少或受阻;此外本病同时伴有一系列具有“痹证”特点的表现,如关节肿痛,晨僵;其久延不愈常可影响脏腑,多为邪阻经络,脏腑失荣所致,多变而复杂;燥胜成毒,气阴随耗,每又导致邪盛与正虚并见,出现黄疸,心悸,咳喘,多尿,癥积等多种证候。此种临床表现,远非一般燥证(外燥或内燥)所具有,乃系燥毒炽盛,燥邪由量变到质变的结果。
(4)与一般燥证不同的病程和转归:
干燥综合征的病程较长,经年累月,燥久不已,在脏腑功能衰减,正虚邪盛的情况下,每多内舍脏腑而可见种种合病,导致有时较为笃险,如癥瘕,喘息,怔忡,痿頢、尿崩或水肿等,因此在疾病的转归上又与一般燥证不可相比。
(5)干燥综合征特殊的临床表现与燥的特性有异:
本病除与阴虚失布有密切的因果关系外,有时还可表现出一些特殊的临床症状,从表面上看似乎与其阴虚液燥的基本病机相悖,如大便稀溏,口淡不渴,面浮肢肿,乏力怕冷,舌质淡胖等,多与本病患者个体的特异性体质(阳虚质)或病情异常演变(如从阴虚演变为阳虚或气虚)有关,此又为一般燥证所罕见。
(6)常法治疗难以取效:
清燥润燥,养阴生津,是一般治燥的常法,每每用之即可见效,而对干燥综合征的燥证来说,有时效果不彰,必须以润燥配合益气,解毒,活血诸法合用始得应手,这又是本病与一般燥证的不同之处。
(四)中医诊断标准
通过对干燥综合征的多年临床实践资料的分析研究,认为干燥综合征是具有其自身独特性质的一类燥证,因此遂用“燥毒症”以名之。最初,是借助西医干燥综合征的诊断标准应用于中医临床并确诊病例,随着观察病例的增多和经验的积累,很自然地逐渐形成了一套中医自己的初步辨识燥毒症的诊断标准。验证临床并与西医标准对照,有较高的符合率,因此,应当而且能够以中医理论为指导,遵循该病自身的发病规律和特点,利用中医四诊的特有方法,在中医的辨识体系内建立与以西医学命名的干燥综合征有类似要求的中医诊断标准,这种做法不仅可以提高中医对疾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充分显现中医独特诊断技能的特色,符合中医临床诊治要求,而且对中医疾病诊断的科学化和现代化亦有着现实的和深远的意义。此种思路和方法对燥毒症(干燥综合征)进行判识,尚属初步探索研究,利弊可否,有待更多临床验证与同道评议改进。
燥毒症的中医诊断标准
( 1)主要表现
1)流行病学特点:患者为女性,年龄大于40岁(但不绝对);
2)体质(禀赋)缺陷:多数患者个体具有特异性体质,多为阴虚质或燥红质,少数病例为典型的阳虚质;
3)典型的津亏液燥、失荣失敷的临床表现:口干,眼干,鼻干,咽干,皮肤干燥,外阴干涩;
4)有其他相关疾病(如尪痹、狐惑、阳毒发斑、肌痹、皮痹等)的临床症状;
5)反复不明原因的不规则发热,异常倦怠(不劳而累);
6)舌脉:舌苔干红或红绛,少苔或无苔,或如镜面,舌体薄瘦;脉细无力,或细数,或涩。
( 2)次要表现
1)起病隐袭,病程绵长,至就诊时其典型症状(如口干,眼干,关节肿痛等)出现半年以上,有反复招感外邪,药毒伤害,不良饮食习惯史;
2)多发性龋齿,皮肤结节红斑,肢端阵发性苍白青紫,反复出现腮腺肿痛,瘿核等;
3)有内舍脏腑的特殊临床表现:如黄疸、癥积、反复咳嗽、咳痰、纳少、消瘦便溏、尿多烦渴、肢体瘫软无力等;
4)治疗史:按一般燥证单纯滋阴润燥治疗,效果不佳。
有三条主要表现,三条次要表现者可诊断燥毒症;而有两条主要表现,三条次要表现者为可能燥毒症。与西医干燥综合征的诊断标准相参照,符合率较高。
参考文献
[1]蒋明,朱立平,林孝义.风湿病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1113.
[2]张乃峥.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流行病学调查[J].中华内科杂志,1993:32.
(五)辨证分型规律
1.证候分型的意义
辨证论治是中医理论和临床诊治的精髓。在尚没有确切的科学方法将中西医两种医学体系完全融会贯通的情况下,用中医传统理论对干燥综合征进行辨证,进而指导治疗是中医诊治的特色,也是当代中医诊治干燥综合征的研究重点,这直接关系到该病的治疗效果。
古人对燥证分类,按病邪来源分为外燥和内燥,按性质分为凉燥和温燥,干燥综合征既属中医“燥证”,又是“燥证”的“另类”,所以其临床特征有待人们从临床实践中去认识和积累。
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医文献报道本病以个案为多,我们也是从众多个案的临床表现中逐步积累对干燥综合征的认识的。由知之甚少到知之较多,由粗浅了解到深入认识,在此基础上,深入比较干燥综合征与传统燥证的异同。干燥综合征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临床表现有很大变化,它在不同阶段所现症状亦各不相同,据此,依其病情的演变,将其归纳为不同的证候类型。并按中医传统的“审证求因”理论,探讨其病因病机,寻求其病情的演变规律,掌握其临床特征,为认识干燥综合征的病理本质和确立治疗原则奠定基础。
2.证候分型的依据
对疾病进行证候分型是人为的,往往带有较强的主观性,对干燥综合征也不例外。不同医家对干燥综合征从不同角度观察,见仁见智,可以有不同的证候分型,名称繁多,不一而足。对一个临床表现复杂的疾病的证候进行比较客观的分型,主要看它是否符合该病实际病情演变的规律。对干燥综合征的证候分型,主要依据的原则有三:即该病自身的演变发展规律,不同的病因,以及患者体质因素的特点,将此三者综合起来分析,在燥毒症发生发展过程中,邪正消长转化贯穿其疾病的全过程。在干燥综合征的病程中,也和其他免疫性结缔组织病一样,有发作期(活动期)与缓解期的明显不同,发作期以邪实证候为主,缓解期以正虚证候居多。病因之燥毒也有外侵与内生的区别,其邪毒虽都为积渐而成,但邪之中人也定有深浅轻重之分,而人体禀赋还有阴虚与阳虚之殊,故在受邪之后,当有阴虚,气(阳)虚转化之异。
以往对干燥综合征辨证分型的研究分为两种方法,一是从四诊,尤其是舌诊,所搜集的各种临床表现,作为辨证分型的主要依据;另一种则是从发病机理及其发展过程着手,抓住几个阶段的主要病机特点,综合四诊的临床表现进行分型。各医家对本病的病因病机有不同的认识,从而围绕着不同的病理中心,或燥毒,或阴虚,或虚劳,或瘀血,或湿热,各种不同辨证方法形成不同的分型,其中不外虚实两端,实证为活动期,为燥毒,为湿热,为风热,为热盛,为血瘀,为气滞。虚证为缓解期,为气虚,为阴虚,为阳虚,为血虚,其中正虚(阴虚),毒盛,瘀血是最常见的分型依据。
干燥综合征的证候分型是其治疗的基础,但分型过多过粗均会使治疗上难以规范,不能起到执简驭繁的作用。1987年我们 [1]通过多年来对燥毒症的观察积累,从本病的病机和病情演变出发,将其分为四个基本证型:燥毒型、阴伤型、气虚型、涩滞型。从中可以反映津伤液燥是燥毒症的病理基础,正虚邪实是燥毒症的临床特点。
随后十余年的临床探索,发现相当一部分病人同时具有阴伤型和气虚型的表现,这部分病人多为病情发展的中后期,相对病程较长,虚象明显,虚多邪少,常常合并脏腑病变,在诊疗上都很有特点,因此在原有分型的基础上加入了双虚型(气阴亏虚),成为五个证型。
3.辨证分型
我们的分型综合了本病的病因病机特点,患者体质,起病特征,病程与临床表现,分为以下5个证型 [1]:
(1)燥毒型:
本证型多见于干燥综合征的疾病初起或活动期,正气未衰,燥邪炽烈,邪正交争,症状表现急而重笃,病程多较短暂。
证候特征:
口干舌燥,目涩泪少,唇燥起皱,肌肤甲错,肌肉消瘦,舌体光瘦,脉形细涩等一派燥涩之象。此种燥证多为一系列综合症群,常系全身性表现,涉及面宽,证候表现复杂多样。
证候分析:
燥乃无形之邪,其为病者,机体上部表现症状较多,且易耗伤人之阴津,故与湿邪相对而有阳邪阴邪之别,这里“阳邪”是从其致病特点来确定其属性的。《中华大字典》有“燥音喿,其旁从火”,故古有“燥乃热之渐”之说,犹草木之枯燥而易火燎者然。燥象既盛,变而成毒,极易从热化火,而为燥热。《易》曰:“燥万物者,莫熯乎火。”火热系属阳邪,二阳相并,犹易伤阴动血,因此与燥象同时出现的有肌肤燥热,面红烘热,低热羁留,牙龈溃痛,齿衄鼻血,目红多眵,口渴溲热,脘嘈喜冷,唇色樱红,舌质红绛碎痛,苔少或黄等症。但又与单纯阴亏或燥胜者有别是其特征,此等证型系属燥邪猖獗,邪盛酿毒,毒壅化热,热极生火,火燎益燥,互为影响。临床所见,本型以邪实为本,以实证或虚中夹实为多,常见于病程较短或素体阳热偏盛者,病久不去,必将耗阴损气,而向阴伤气虚转化,也就由实转虚了。
(2)阴伤型:
本证型是干燥综合征病程中最为常见的基本证型,可由燥盛化火,日久耗灼阴津发展演变而来,亦可见于素质阴液亏虚者,证属虚象或虚中夹实之候,可见于本病的全过程,但以缓解期为多见。
证候特征:
口干咽燥,入夜尤甚,唇干燥裂甚或起揭,目涩视昏,肌肤甲错,形廋色苍,颧凸肉消,鱼际瘪陷,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倦怠无力,午后潮热,干咳音嘶,五心烦热,纳少便结,齿浮松脆易落,男子遗泄,女子经少经闭,舌体瘦红苔少或光如镜面,脉形细数等。
证候分析:
津液是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由机体摄取饮食物的精微所化生,主要是指人的体液而言。推而广之,还包括汗液、涕液、唾液、泪液、胃液、肠液、尿液等分泌液和排泄液,有渗灌、滋填、充养、滑润、排泄等作用。在人体脏腑功能活动作用下,津液为水液衍化而成。其性有形,类水属阴。它在人体的代谢过程中,又与人体的“火”二者之间维持着微妙的动态平衡。津液主柔主濡,故人体各脏器组织四肢百骸无不受其惠养。津充则润,津亏则燥,燥则耗阴,是以内燥与阴虚二者有着密切的因果关系。津伤不行固可致燥,燥盛化火又必灼津,津耗则燥益甚,且能在阴伤的基础上,导致水火平衡失调,虚热内生,而既生之虚热,又每常进一步灼伤阴津,形成病理循环,出现一系列阴伤内燥之征,故阴伤失调,津燥失敷是本病的主要病理基础。阴津既伤则失润失敷,外不能润泽皮毛,内不能滋灌脏腑,为此孔窍失润,关节失利,骨空失填,脑髓失养,故诸症丛生。
(3)气(阳)虚型:
本证型多见于禀赋阳虚气弱素质患者,或由病程久旷,燥毒郁热损阴耗气,或由阴液亏虚,阴损及阳(气)转化而成,临床每见病程久延,体质羸弱,全身脏腑功能衰退的特征。从病情上看,远较单纯阴伤者为重。
证候特征:
除见一派干燥症状外,多同时伴见一系列气虚症状,如气短心悸,懈惰无力,纳少便溏,面色浮 ,口干少饮,肢端欠温,甚则畏寒凛冷,指胀胫肿,肢节困重酸楚,苔薄滑舌质淡胖边有齿痕,脉濡而细,其临床表现与一般阴伤内燥者迥异,自属特殊。
证候分析:
人身气之与津,犹风之与水,风无水不生,水少风不动,其在人体则气无津不养,津无气不布,是以气足则津充,气运则津流。今气虚脾弱,津液缺少气之推动,则当升不升,当降不降,当灌不灌,当滋不滋,转输敷布受阻,抑且有失匀调。由于此等证候常由阴津亏虚转化而来,阴津亏损于先,气虚津燥在后,或与阴津亏乏并存,是以机体阴阳之平衡,水火之互济有失常态,出现燥者自燥,湿者自湿,二者并存之矛盾现象。气为人身津血流行的动力,能量的泉源,故气虚者阳弱,脏腑功能衰减,不独可以出现一系列虚寒之症,而且能够凝津滞血,从而出现水饮、痰浊、瘀血等第二致病因子,进而产生出各种不同的相关证候。
(4)涩滞型:
本证型难拘定格,或以瘀为主症,或以痰为主症,多系“第二致病因子”在起主导作用。因此,其临床所见除均有燥证特征外,还可见到由瘀、痰所派生出来的诸种证候表现。其症多为虚实夹杂,种种变证不一而足,出现时间亦常不定。
证候特征:
其偏血瘀者,乃气血阻滞,脉络不利所致,可见关节肿胀疼痛,部位相对固定,甚则畸形,活动受限,或肢端麻冷疼痛,肤色或白或紫,有失红活,或见皮下结节较硬,触之疼痛;或见面色晦黯,形瘦憔悴,肌肤甲错,经少或闭经,舌有紫气或有瘀斑瘀点,舌下筋脉粗黯,脉涩;其偏痰者,乃津滞凝痰,隧络阻痹所致,可见久咳咯痰,胸闷气急,或咽喉阻塞不畅如有异物,或肌腠之下痰核,或腮颊漫肿无时,酸胀疼痛,苔腻脉滑等。
证候分析:
津液为人体脏腑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周流匀布乃其常,凝滞壅聚是其变,其贵在随气血周流。机体各部脏器组织因之各得其所,则津血匀调,滋而不燥,通而不滞。一旦气虚失运,津液布途障碍,流径受阻,或由于阴虚生热,凝津不行燥结成痰,阻塞孙络,结而成形,是以或为发颐(腮腺肿胀),或为瘿瘰痰核(淋巴结肿、甲状腺疾病)。津液又是人体营血的有机组成部分,有助于营血的流畅以行以养,其或因气弱不布,或因热壅气滞,均可导致阴伤血瘀、津燥凝涩,而使津不运血,血不载气。外不能布达四末,内不克濡煦筋骨,是以经脉失荣失通,肌肉关节酸痛无定,肢端寒冷色白紫黯有失红活,种种阻塞凝痹之症丛生。
(5)双虚型(气阴亏虚):
本证型亦为干燥综合征的常见证型。患者既有阴虚,同时又有气虚的表现,气虚阴亏并存,是阴虚型和气虚型的复合证型,证候表现邪少虚多,以虚证为主。其临床表现因阴虚或气虚的程度而各有侧重。远较单纯阴亏或气虚复杂且重。以缓解(静止)期多见,亦或合并内舍脏腑病变。
证候特点:
目涩而干,口干咽燥,关节疼痛,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形体瘦弱,面容憔悴,或有低热,反复外感,肌肤干糙,肢端易紫,舌红少苔或舌质淡胖边有齿痕,脉细无力,或数或涩。随内舍脏腑的不同,而有相应的证候表现。
证候分析:
燥毒伤阴,津亏液燥是干燥综合征的基本病理,根据阴阳互根的原理,阴伤及阳(气),常常导致阳气亦虚,形成气阴俱损之证,多见于禀赋薄弱,素体亏虚的患者,是以阳(气)虚与阴(津)伤互见。
参考文献
[1]傅宗翰,刘永年.干燥综合征的辨证施治规律[J].南京中医学院学报,1987,3(3):11.
(六)治疗原则
干燥综合征临床症状复杂多变,除唾液腺、泪腺等腺体受累而出现口干、眼干等相应症状外,还可累及全身多系统多脏器。不同患者有不同系统和器官的损害,其症状的轻重程度差异亦较大,因此在临床工作中须仔细识别。对干燥综合征的辨识应是动态而非静止的,随着疾病的发展和邪正的消长,常见活动期与缓解期间隔交替出现,在不同的时期辨证的内容亦有相应变化,虚实、邪正相互错杂,这是本病在病程演变过程中的一大特征,故在治疗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1.整体化原则
整体观是中医学的特点之一,在对疾病治疗上也必须时时处处遵循这一原则。干燥综合征是容易导致全身性多脏器组织损害的免疫性结缔组织病,但也常在它的病程中某个阶段出现突出的局部临床表现,对此如何给予恰当的治疗,也就突出了标与本、现象与本质、局部与整体的关系问题,为此,应当把这些局部突显的临床症状放在整个疾病过程中去考量,才不致陷入舍本逐末,见树不见林的狭隘被动境地,例如有的干燥综合征患者在某个阶段或自始至终以痹证为主要临床表现,这时应当将其与单纯的“三痹”进行比较分析,从而认清此二者的重要区别,不去做祛风化湿、散寒逐痹的简单处理,从整体考虑其病因病机及临床特点,把“蠲痹”融化在润燥流津,解毒通络等针对其病因病机本质的治法之中,实践证明往往可以避免误入治疗上的歧途,收到较好的效果,对于干燥综合征,患者的其他突出的局部临床表现也同样如此。
2.动态化原则
矛盾运动是事物的普遍规律,这一规律也贯穿在中医的治疗学中,从中医的临床实践中认识到干燥综合征与其他大多数免疫性结缔组织病一样,在其整个病程中,充斥着邪正交争,彼此消长的变化,亦即存在着疾病活动期和缓解期交替出现的特征,充分重视这个动态变化规律,不仅可以确切认识某个阶段疾病的临床特征,及其邪正消长变化的情况,如活动期症状急迫而剧烈,多出现实证或虚实夹杂,治疗上当以祛邪为主;缓解期每以虚证为多,症状多较平缓,每以虚证为多或虚中夹实,治疗上多以扶正为要。这样才能够比较冷静地观察疾病的发展演变及转归预后,并采取切合病情的治疗方法,从而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做到寓防于治,从容地控制病情的发展进程。
3.个性化原则
矛盾的特殊性寓于矛盾的普遍性之中,干燥综合征被认为是燥证中的异类,是以其在燥证的一般规律之外,还必然有其独特的表现,因而在治疗上必须给予格外重视,《内经》云:“燥者濡之”,“以甘缓之”,前人治燥立法多本乎此旨,总不出“滋润”而已,但在很多情况下,以治燥常法治疗干燥综合征多难合拍。李蓇在《医学入门》中指出“燥者血涩而气液为之凝滞,润者血旺而气液为之流通。”津液滞涩或因血虚,或因瘀阻,或因气病,或因毒蕴,或因络痹,不一而足。单纯滋柔濡润,难中肯綮。清喻嘉言“但以润治燥不求病情,不适病所,犹未免涉于粗疏耳”之论足堪借鉴。此外,对于干燥综合征患者来说禀赋有不同,体质有强弱,阴阳有偏胜,因而同属一病临床表现纷繁复杂,有属热属寒之殊,在气在血之异,亦需详加参合,知常达变灵活处之。
4.病证合参原则
干燥综合征与传统“燥证”密切相关,因此应用辨证论治原则,是治疗干燥综合征的基础,但由于辨证论治原则在治疗该病方面存在的某些局限,加之西医对该病研究成果的进展,足以供我们参考和借鉴。所以采取辨病与辨证相结合,辨证论治与专方专药相结合,又是需要遵循的另一原则。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提高治疗效果,而且可以避免和减少治疗上的误区。
(七)治疗方法
干燥综合征由于其有突出的干燥症状,因而中医治疗一般常从“养阴生津”入手,但若仅限于养阴,则会发现许多病例疗效难以满意。常需以润燥配合益气、温阳、解毒、活血诸法合用始得应手。因此“流津润燥”是干燥综合征治法的核心。流津,即使津液正常敷布流通,在治疗中通过养阴、补气、温阳、活血、解毒等方法,来达到使患者津充气足,脉道通利,津液流布,从而使津液能上承于口眼,润泽于肌肤,充养于五脏,则“燥”也自然得解。现以流津润燥为核心将干燥综合征的主要治法简介如下:
1.滋阴法
适用于阴津不足,燥盛于内者,干燥综合征以各种干燥症状为突出表现,本法自然是治疗最常用的基本治法。但在使用时还应辨别各种病理变化。阴虚与内燥二者有着密切的因果关系,津液不足可致内燥,同时燥胜化火又可灼伤津液。代表方有增液汤、六味地黄丸、二至丸等,药采玄参、生熟地、天麦冬、生山药、枫斗石斛、玉竹、花粉、黄精、墨旱莲、女贞子、龟甲、白芍、乌梅等,其兼有燥火内热者,可酌加知母、黄柏、丹皮;虚热内扰,低热缠绵者加地骨皮、白薇、银柴胡、功劳叶、青蒿等以除蒸热。在使用滋阴药物时,应注意询问病人排便等情况,如病者便溏,可能伴有脾气虚弱,则滋阴药不可过强,应配合健脾益气药物,如山药、茯苓、制黄精等。
2.解毒法
“燥毒为患”,是本病的启始动因和致病之源,“燥毒”的形成与先天禀赋缺陷和后天邪毒蕴袭密切相关。禀赋的差异造成了特定体质的人群对某种致病因素及某种疾病的易感性。六淫外袭、饮食劳倦、七情内伤、职业损伤等多种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在体内经过一段时间的积聚酝酿、滋生转化,逐渐演变为“燥毒”。燥毒一旦形成,则深藏于脏腑经隧之中,难于驱逐。经络是气血津液运行的通道,燥毒内蕴,损及脉络,耗伤气血,则津液布运受阻,故治疗上当重视解毒驱邪,通过以剿代抚,以清促滋,以达邪去正安,断其传变之目的,临床可选用清燥救肺汤、沙参麦冬汤、加减玉女煎等,燥毒化火,伤及营血者,又多以清燥解毒,泄热降火为其大法,选方犀角地黄汤、三紫汤、白虎汤加减,药用水牛角、地黄、玄参、天冬、玉竹、紫草、绿豆衣、土茯苓、白花蛇舌草、连翘、知母、贯众、黄芩等。
3.补气法
人的津液运行,依赖于气的推动输布,脏腑经络之气充足,方能有效推动津液运行,输布全身,滋润濡养脏腑组织、四肢百骸、肌肤孔窍,若各种原因导致气虚失运,津液敷布亦随之障碍,则会出现口干咽燥,无唾少津,渴不多饮,双目干涩,视物模糊,纳食减少,倦怠乏力,大便溏软等气虚之象。气足则津充,气运则津流,盖气虚可因禀赋阳气虚弱,或燥毒邪热损津耗气,阴虚及阳(气)所致。故当补脾以生气,益气以流津,一如风助浪行,总冀达到气旺津充,周流灌溉之目的。补气可选四君子汤、七味白术散等,临床常选用党参、黄芪、太子参、白术、葛根、荷叶、红枣等药。
4.温阳法
气虚的病人,常表现阳气不足,中医认为,阳虚则生寒,寒则津凝,犹如冬令寒风凛冽,天降白霜,大地冻裂,一片寒燥之象,一俟春暖花开,阳光普照,寒冰融化,则地气湿润,燥气自解,故在治疗中,对气虚症状较明显或兼有阳虚的患者,怯寒面 ,神倦乏力,下肢凉冷,肢端肤色苍白黯紫,皮肤粗糙皲裂,甚则甲床周围干裂,溃疡坏死结痂等,在补气的同时常酌加温阳祛寒药,如菟丝子、鹿角片、巴戟天、桂枝(或肉桂)、熟附片、鹿衔草、淫羊藿等,能起到温阳益气,蒸腾气化,促进津液生化或流动的作用,但使用中应注意用量适宜,以免过用助热生燥。
5.活血法
脉络是津液运行的通道,脉络瘀滞,津道不通,则津运受阻。临床常发现一些患者:虽有口干燥渴,却“但欲漱水而不欲咽”,渴而不饮,或饮不解渴,与《血证论》中所论瘀血所致“血渴”相似,这是由于瘀血阻滞津道,水津不能敷布所致。瘀血可见于本病的全过程,探讨瘀血产生的缘由,燥毒蕴袭是首因,燥毒隐袭,损伤脉络,则络阻经闭。燥毒久蕴,耗伤气血阴津,气虚血行无力,则停而为瘀;津血同源,血虚津亏,血液浓聚,滞而成瘀。治疗当以活血祛瘀,疏通津道,一旦瘀去络通,津液流布,燥也荡然无存。临床可选桃红四物汤、大黄䗪虫丸等加减,药用桃仁、红花、丹皮、赤芍、当归、地鳖虫、丹参、鬼箭羽等。
总之,在干燥综合征形成“干燥”的发病机制中,“燥毒”是“因”,“气虚”、“阳虚”“血瘀”是“果”,在临床表现上,早期或以“因”为主,进一步发展可以“果”为主,或“因”、“果”表现兼而有之,在治疗上当根据病理变化的先后、侧重的不同而灵活施治,将流津润燥寓于补气、温阳、活血、解毒之中,可使气旺津充,瘀去络通,津液输布畅达,燥证得解。
病案举例
李某,女,65岁,2005年7月28日初诊。主诉:口干、眼干2年。既往有浅表性胃炎病史。2年前因感觉口干、眼干,于2003年9月在某西医院检查,被诊断为干燥综合征,一直服用羟氯喹、注射胸腺肽等治疗,症状改善不明显,转而求助于中医。刻下:自觉神疲乏力,动则出汗,口干舌燥,不欲多饮,双目干涩,大便时干时溏,关节偶痛,龋齿多枚,腮腺不肿,查白细胞总数3.6×10 9/L,血小板67×10 9/L,苔薄舌淡红有细裂,脉细,病机为燥毒蕴袭,气虚血滞,津液不布,治以益气活血,解毒润燥。处方:黄芪15g、太子参15g、山药12g、生炙甘草 各3g、炒白芍10g、葛根10g、白术10g、鬼箭羽10g、虎杖12g、鸡血藤12g、乌贼骨12g、丹参10g。
2005年9月12日二诊:口干渐润,有时眼涩无泪,疲乏已有改善,日前因外感咳嗽3天,干咳痰少,肩臂酸痛,大便成形,苔薄白舌有细裂痕脉细,治用原法。处方:黄芪15g、生白术15g、太子参15g、葛根10g、生炙甘草 各3g、赤白芍 各10g、黄精12g、鬼箭羽10g、丹参10g、虎杖12g、鸡血藤12g、木瓜10g、乌贼骨12g、杏仁10g、枇杷叶10g。
2005年10月17日三诊:入秋以来口干唇燥明显,咽干疲乏,胃纳尚好,晚间目涩而泪少,肩关节时有酸痛,大便自调,苔薄舌红脉细。处方:黄芪15g、山药12g、生炙甘草 各3g、赤白芍 各10g、虎杖12g、鸡血藤12g、菟丝子12g、穿山甲5g、黄精12g、女贞子12g、谷精草12g。
2006年3月23日,口干显著减轻,眼干亦较前好转,大便时干时软,白细胞偏少,腿酸乏力,苔脉同前,治用原法,前方继服。
按语:
该患者主要表现为神疲乏力,动则出汗,口干不欲饮,舌淡红,络滞脉闭,津液失于输布,故出现口干眼干等症状。本病例的治疗没有一味地单纯养阴生津,而是重在益气活血,解毒通络,布津润燥,故方中以黄芪、太子参、山药、白术、炙甘草益气健脾,赤芍、鬼箭羽、虎杖、鸡血藤、丹参、穿山甲、生甘草活血解毒,疏通津道,菟丝子温运阳气,温而不燥,以助津液流通,如此可使脾旺气充,血运津布。该患者三诊过后,口眼干燥症状已明显改善,神疲乏力已明显好转,前方加减继服,间断服药2年余,诸症相继缓解,复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在正常范围。因此,我们认为临床辨治干燥综合征,当灵活运用益气、温阳、活血、解毒之法,不可见燥治燥,一味养阴生津,方能掌握本病的治法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