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品种与中药疗效

中医防治疾病的主要工具是中药,中药品种的稳定与可靠,是中医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的基本前提。如果中药品种不可靠,质量就可能不稳定,中药质量欠稳定,即便医师处方合理,也很难保证治疗疗效,所以中药的品种问题是影响中药疗效的瓶颈之一,应予重视。

一药多品种,影响中药疗效

中药品种不同,化学成分必然不同,其药理活性和临床功用亦应有差别。如石斛一药,《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后简称《中国药典》)记载,石斛为铁皮石斛Dendrobium candidum Wall.ex Hook.、金钗石斛Dendrobium nobile Lindl.、鼓槌石斛Dendrobium chrysotoxum Lindl.或流苏石斛Dendrobium fimbriatum Hook.的栽培品及其同属植物近似种的新鲜或干燥茎。

传统中医认为,石斛的品种不同,功用存在差异。如张寿颐说:“金钗石斛则躯干较伟,色泽鲜明,能清虚热,而养育肺胃阴液者,以此为佳……若肺胃火灼,津液已耗,舌质深赤干燥,或焦黑嗜饮者……必以皮色深绿,质地坚实,生嚼之脂膏黏牙,味厚微甘者为上品,名铁皮石斛。”可见,金钗石斛养阴作用优,铁皮石斛清热效果良。而宋代寇宗奭《本草衍义·第七卷》则指出,金钗石斛不堪入药,其谓:“今人多以木斛浑行,医工亦不能辨。世又谓之金钗石斛,盖后人取象而言之,然甚不经。”寇氏认为,金钗石斛因“名称”贵重而受到重视,其入药实是“不经”之举。

关于石斛不同品种的质量研究,现今认为,铁皮石斛最优,环草石斛其次,黄草石斛、金钗石斛、马鞭石斛质差。所以虽然同是《中国药典》品种,其质量也有差异。尚有文献指出,黄草石斛有小毒。由此可知,如果当今药房供应的是铁皮石斛,医生处方疗效就有一定把握,如果供应的是金钗石斛、黄草石斛等,其疗效就欠稳定了。

中药的一药多品种情况甚多,其中不乏常用中药,如威灵仙、麻黄、黄芪、甘草、升麻、刘寄奴等。我们认真研究不同品种之间的药性差别,分别管理,分别使用,这是保证中医用药有效的重要前提。如果能够做到“一味药一个品种”,对于稳定中药饮片质量是有益的,更是中医标准化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地一品种,影响中药疗效

《中国药典》虽然规定了收载的每一味中药来源植物的种属,但各地中药师在工作实际中,往往根据自己的经验,采购惯用品种,而这些惯用品种则未必是《中国药典》品种,从而造成品种的混乱,影响疗效。如土茯苓一药,《中国药典》规定为百合科光叶菝葜的干燥根茎。而云南、四川一些地区,将百合科的无刺菝葜的干燥根茎(俗称红萆薢)作土茯苓入药,当地同时又将土茯苓(光叶菝葜)反过来作萆薢入药。如此混乱品种,怎能保证中医用药效果呢?所以同样的药名,在不同地区给付不同药物,医生处方纵是合理,也未必都能如愿取效。

败酱草正品为败酱科植物黄花败酱和白花败酱的带根全草,性味苦寒,功能清热解毒、消痈排脓,主治肠痈等。而我国北方习惯用菊科植物苣荬菜带根全草作败酱草入药,习称“北败酱草”,《本草纲目·第二十七卷》谓其“苦,寒,无毒”“夏三月宜食苦荬,能益心和血通气也”“凡病痔者,宜用苦苣菜……日洗数次,屡用有效”。南方则习惯用十字花科植物菥蓂带果全草作败酱草入药,习称“南败酱草”。《本草纲目·第二十七卷》谓其“甘,平,无毒,和中益气,利肝明目”。可见败酱草代用品的品种不同,药性迥别,南者甘平而北者苦寒,南者益气而北者和血,二者皆与正品有异。故目前中医欲用败酱草解毒排脓以治疗肠痈,则是有药名而无药实,欲取其效,何等之难。同时南方医者报道用败酱草治愈何病,在北方是重复不出疗效的,反之亦然,因为所用药物非一个品种。

再如升麻,《中国药典》品种为为毛茛科植物大三叶升麻Cimicifuga heracleifolia Kom.、兴安升麻Cimicifuga dahurica(Turcz.)Maxim.或升麻Cimicifuga foetida L.的干燥根茎。功能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但在广东地区,习惯将广东升麻作为升麻使用,广东升麻是菊科植物麻花头Serratulachinsis. S. Moore的干燥块根。《广东中药》记载其功能为“发痘疹、解毒”,没有升举阳气的作用。

同科近功。是说同一科植物,因为植物体内成分相似,故其功用也相近。而败酱草、升麻等药,在不同地区使用的完全是两个不同科的植物,故其效应也需要予以关注。

全国各地使用的中药品种不甚统一,同一张处方,在此地调剂有效,在彼地调剂就可能无效或效果差。所以一地一品种问题必须解决,其关键是采购药品的药师要按《中国药典》标准(药典未收载者以省、市、自治区标准)把关,切忌凭个人经验进药,因为经验未必规范、科学。

古今异品种,药性各不同,影响用药疗效

当我们阅读古代医书、方书、本草书时,不禁为其记载的高效、速效验案所惊讶。但现今临床遇到类似情况时,比照使用,则效果并非如原书所云那样“神奇”,原因何在?不能排除古代文献有夸大疗效的可能,但也可能存在品种问题。如果我们重复不出古人的疗效时,就可能怀疑古人,甚至怀疑中医,更有甚者则否定中医,这不是科学的态度。

古今品种混乱大约有两方面原因,一是我们不明确古人所用的品种。如百合科植物贝母是临床常用药,品种甚繁,有浙贝母、川贝母、暗紫贝母、甘肃贝母、伊贝母、湖北贝母等,古代中医有善用本地药材的习惯,因其采收方便,这样某一古人使用的贝母,疗效虽确切,但很难知道其品种。今人临床使用贝母,若幸好与古人使用贝母品种相符,就可以取得类似古人的疗效,反之就难以再现古人疗效。

二是我们即使能够明确古人的用药品种,但今人却以另种代之。《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中的葵子茯苓散是治疗妊娠小便不利的名方,该方由茯苓和冬葵子组成。冬葵子为锦葵科植物冬葵Malva verticillata L.的种子,而现在大多数地区以锦葵科植物苘麻Abutilon thephrasti Mexic.的种子作冬葵子使用。冬葵子有利小便、主“五癃”的作用,而苘麻子则是止痢、明目之品,二药药性差别极大,完全不是一种药物,根本不可能用出医圣张仲景所言的疗效。

我们临床医生,若自主经营医药,应固定使用一个品种的中药,以避免品种不统一,影响中药疗效。若只是诊病处方,则嘱咐患者在固定医院或药店购药,尽量不要变换购药地点,因为相当一部分中药是一药多品种的,而一个药店的药师,受个人鉴别中药经验的影响,通常习惯使用某一品种,而另一个药店的药师,可能习惯使用另一品种。稳定中药品种是保证中药疗效的一个重要环节。

中药的品种混乱影响中医用药疗效是客观现实,我们从源头抓起,规范中药种源,是中药现代化的必须途径,也是保证和提高中医用药疗效的关键之一。澄清中药品种混乱问题是一项长期复杂的任务,首先要从技术层面制订标准,然后从法规、行政方面制订管理措施,而后强制性实施。否则不规范中药的品种,品种不稳定、质量不可靠,临床遇到疑难病症,即便是扁鹊再世也无可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