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伤寒论》中六经的概念和生理、病理的分析

(一)六经的基本概念

《伤寒论》以六经分病为纲,为辨证施治的基础。因此,六经之为病也就成为《伤寒论》一书的中心内容。我们必须先了解什么是六经,这样才能进行其生理和病理的分析。

六经一名原出《内经》。作为分病的纲领,可见于《素问·热论》篇。六经就是太阳、阳明、少阳三个阳经和太阴、少阴、厥阴三个阴经的总称。其命名的来源和含义,出自《内经》有关阴阳理论、运气学说和对脏腑经络的认识。其中特别是以十二经络为依据,只有手足之分,而无名称之异。

1.六经阴阳盛微的分配

阴阳理论将一切事物都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划分为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凡属运动的、上升的、在外的、刚强的、旺盛的、兴奋的、光明的、热化的等等都称为“阳”;凡属静止的、下降的、在内的、柔弱的、衰退的、抑制的、晦暗的、寒化的等等都称为“阴”。运用阴阳学说,必须结合具体情况,去作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故又存在“阳中有阴”“阴中有阳”“阴阳互根”“阴阳消长”“阴阳转化”等,也就产生了“阴阳多少”和“盛微”的不同。六经的三阴、三阳就是根据上述认识来分析和排列的(见表1)。

表1 六经阴阳盛微

这种由下到上、从一到三的排列顺序,反映了由少到多、由小到大的意思。

阳经以少阳为一阳,阳明为二阳,阴经以厥阴为一阴,少阴为二阴,名称和顺序都有所不同,其中问题,主要出在阳明和厥阴二经。古人认为,“两阳合明”,谓之阳明,“两阴交尽”(见《素问·至真要大论》)谓之厥阴,也是根据阴阳盛微和阴阳转化的道理而言的。阳主进,阳明为二阳,较少阳为盛,仅次于太阳,且居于太少之中,容易化热而蕴蓄积聚,主一身之前,其象明显,故有此称;阴主退,厥阴所以为一阴,是居于太少之末,末为将尽,“厥”可能又有缺的含义,阴尽则阳生,阴缺则阳存,因而就它的可以转化为阳和阴性不足的性质来讲,只能说它为微阴,故有此称。据此,则少阳为一阳,少阴为二阴,自是必然之理了。而太阳和太阴,一为阳之最盛,一为阴之最盛,古人喻为太阳象天,太阴象地,故均列为三,以言其阳和阴之最大、最多,因而太阳又称“巨阳”,太阴又称“至阴”。

2.六经分主六气的性质

运气学说将三阴和三阳的根本性质分属于寒、热、燥、湿、火、风的六气之下,且其中的阴与阳相对配合,相互作用,并由此产生出标、本、中气各有所从的不同变化,以说明六气阴阳在自然界的各种现象及其运转规律。古人为了对六经的功能加以认识和说明,在“天人相应”的思想指导下,以内外环境统一的观点,用取类比象的方法,将六经的功能属性作了如上的比喻。实际上,这是早在经络学说创立之初就已采取的一种认识方法(见表2)。

表2 六经分主六气

由表2可以看出,“本气”即六经所系的六气,是其功能所主的根本性质;“标气”即六经所系的阴阳,是其气化反应的相应表现;“中气”是阴阳相关之经,与该经相互包含、渗透、制约,又互相生助,因而又有“所从”,即随从、依靠、根据之意。六经之间的这些关系,使它们又分成三个系统,具体分工、共同作用,从而完成人体全部生命活动,因而是统一的整体。这种六气阴阳学说,在人体六经的引用、配合和划分就是一种“气化学说”的具体运用。

在自然界,本气的六气在上即在天而下通于地,标气的阴阳在下即在地而上奉于天,中气则介于天地上下之间,含于本气、标气之内,中气本身也有标本。在人体,既以六经分主六气阴阳,那么本气的六气即产生于脏腑;标气的阴阳则反映于躯体。标、本之间靠经络贯通和转化。中气也是阴经、阳经之间的功能配合,通过经络的络属关系,包含在各经所主的脏腑和躯体之内。

太阳、少阴之所以从本从标,是因为它们本身并通过相互作用,都具有阴阳二性和寒热两化的功能。阳明、厥阴从其中气,少阳、太阴从其本气,是说明阳明的功能主要依靠太阴,使“燥从湿化”,从而助其运化。太阴则主要产生并输送湿气、津液,以调济阳明。厥阴的功能主要是生发少阳,使风从火化、旺盛生机。少阳的功能为流行和布散火气,以发挥厥阴的生发之气。当然,这仅是抽象的类比法。

本来运气学说是用来说明自然界气候的形成与推移变化的理论。之所以能将它引申到人体六经上来,乃是由于人与天地相应之故。人的适应自然、与自然统一协调的能力,也就在于六经。对于六经能适应自然界六气阴阳变化的这种功能,古人就借用运气学说中标、本、中气的性质及其相互关系来说明,为了区别于自然界的外在六气,把体内六经所主的六气,称为“内风、内寒、内热、内燥、内湿、内火”。对于阴阳,由于原始经络命名的关系,就又附上一个“经”字,即“阴经”“阳经”“太阳经”“少阴经”等等。不过人们为了用语简便,就往往直称三阴、三阳、太阳、少阴以及其他,也能明白。至于体内六气阴阳和外界六气阴阳如何相适应,简单来说,即以热应寒,以寒应热,以燥应湿,以湿应燥,以火应风,以风应火,以阴应阳,以阳应阴。但其相应的方式,随着六气标、本、中气的从化关系和阴阳盛微及其所主部位和作用的不同,而有所区别。详细内容,见后六经生理的具体分析中。

自然界的六气阴阳,人们随时都有所感觉,而体内的六气阴阳就不能觉察。因为人体在正常情况下,六经功能是统一平衡、互相协调的,所以对六气阴阳的自身感觉,就不明显。若一旦有病,其六气阴阳则处于反常情况下,就有偏盛偏衰、偏阴偏阳的不同,于是产生相应的表现和不同的感觉。

也许还有人要问,阴阳盛微,各有其数,皆从一到三,但为什么在其互相配合方面各有不同,如一阴配一阳可以理解,但二阴配三阳和三阴配二阳就不知其故,这是为什么呢?总的说来,道理在于阴阳盛微的本身及其性质方面。因为一阴将尽,就要转化为阳,阳气初生又必然是一阳,所以少阳、厥阴就应互相配合而产生作用,三阴阴盛、三阳阳盛,二者均应重点发挥其阴阳本身的作用,所以各配以阴阳较少的二阳和二阴,以免其阴阳盛气受限或受损,而求得适当协调,这就是太阴合阳明、太阳合少阴之理。

3.六经与经络脏腑的关系

六经是把人体十二经脉的手足同名之经合并而成。经络内源脏腑,外通躯体,运行气血,维护全身,以滋养、调济、支配和促进整个机体的生命活动。人体通过经络,使体内器官、组织之间,能够对立统一、平衡协调、互相资助、互相制约,而且通过经络调节,使机体适应环境,求得生存。经络的这种功能与作用根本在于脏腑,而其表现则在于全身。人们对于脏腑经络的生理机能和病理反应的认识就构成了六经的全部内容。其理论根据是《内经》和《难经》有关脏腑、经络、病能,包括阴阳、运气等学说在内的章节。可以说,六经理论的核心就是脏腑经络学说,而对脏腑经络功能的认识又离不开气化学说。

六经所系经络脏腑表

由上可以看出,六经中的每经,正是手足两条同名经脉的相合。可以想见,在十二经脉的命名之初,不但已采用了六气阴阳的含义,而且还通过脏腑关系,对其同名之经的相互配合、共同作用有了明确的认识。这对六经的形成提出了理论根据。通过上述阴阳、运气学说的解释,可知六经的功能,也就是脏腑经络的具体功能在人体上的综合反映。对此,古人称为“气化”作用。为此,我们对“气化”二字又有进一步理解的必要。

“气化”一词是中医学中一个常用的术语。其含义就是人体各种生理功能,包括全部的和部分的物质代谢过程。由于这种功能和物质在不断地运行与转化,其过程是以阳气为主导,以阴液为基础,古人就此二者,统一在一个“气”的概念之中,既有微小难见的物质,又有运动变化的功能,所以称为“气化”。通过气化作用又产生着新的生命活动,以保证人体的正常发展。这是“一气流行,化生万物”的朴素唯物论在医学上的应用。当然,它既有化生,也有化灭,无灭不生,无生不灭,符合一切事物的新陈代谢与发展变化规律。

4.六经阴阳的表里所主

阳气,重点是讲体力,主要指功能;阴气,重点是讲体液,主要指物质。二者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的两个方面,所以又把它们同属于一个“气”字。分开来,中医虽有“阴气”“阳气”之称,但就其作用而言,“阴为阳之守”,阴气就当作为物质基础而留守于内;“阳为阴之使”,阳气就当作为功能活动而行使于外。六经阴阳之间的关系也是如此。阳为腑经,三阳就当主外;阴为脏经,三阴就当主内。这与《素问·五脏别论》所述的五脏藏精气而不泻、六腑传化物而不藏的道理一致。但阳根于阴,阴成于阳,阳中有阴,阴中含阳,不论脏经腑经又各自具有阴阳两个方面。

六经阴阳的表里所主

5.六经气血多少的区别

六经除阴阳盛微外,还有气血多少的区别,这种气血多少也只是相对而言的。所谓“多血”,其物质基础就较厚;所谓“多气”,其功能作用就较强。然而气血之间,在每经之内是相互为用,不可偏废的,实际也是阴阳之气对立统一的一种特殊关系。因此,不可孤立、片面和静止地去看待这个问题。其多少之间,随着条件的不同,也是可以互相转化的,不是绝对不变的(见表3)。

表3 六经气血多少常数表

(摘自《素问·气血形志》)

表中多血多气一经,即阳明,为“水谷之海”,气血生化之源,故为人体的“后天之本”,生命能量的所从出。多血、少气二经,即太阳和厥阴,是血以济气,具有旺盛其功能的雄厚基础。少血多气三经,即少阳、太阴和少阴,是气以运血,具有转化其物质的强大功能。详见后生理部分。

6.六经经气出入的机转

六经气化功能,在人体发挥其作用的基本运行规律,也就是经气出入的主要机转问题。古人把这种机转概括为“开”“阖”“枢”。“开”就是外出,有上升、布散的含义;“阖”就是内入,有下降、收蓄的含义;“枢”则介于升降出入之间,内外环转,上下流行,为开、阖之机的枢纽。此三者之间又互相协调,互相配合,从而保证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

十二经脉合并为六,这六经有六大线路。此外,经中有络,气中有血,既可循线路而行驶,又可出线路而布散,这就是经气出入的机转。

六经经气出入机转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说,脏腑是六经的基础,经络是六经的依据,气化是六经的功能。仲景以六经作为分病辨证的纲领并确立理论体系,有以下三个方面的意义:第一,作为病变区域和部位的划分;第二,作为病变性质和形态的鉴别;第三,作为病变发展阶段的依据。

(二)六经的生理概括

1.基本论点

根据上述六经的概念,对六经生理的分析,应从以下5个方面来叙述,即脏腑经络的具体功能、六经标本的气化作用、经气运转的基本规律、阴阳盛微的主要表现和气血多少的相互关系。现即分经叙述于下。

2.具体分析

太阳 其腑膀胱,能收藏水液,气化外出,把有用的津液化气上升,可再吸收而滋养机体,把无用的废水排出体外,不使停蓄;其腑小肠,则能受盛水谷,分别清浊,一方面可以制造津液,化生荣卫,供应机体,另一方面可以传送糟粕,下入大肠,使水液和粪便分道而行。小肠和膀胱,一源一流,共同作用。其经手足相接,以输导由小肠和膀胱所产生的津液、荣卫,布散于全身以至体表,并生发出足够的阳气,温养肌肤,保护机体。因此,太阳的经脉最长最大,为六经之冠,与督脉相并,而为一身诸阳之主气。把太阳经腑功能综合到一起,就具备了统荣卫、司气立、主一身之表、包罗和保卫全身的作用。所谓“气立”,就是人体凭借太阳之气,与外界直接接触,并统率体内其他五经之气,与之相适应,进行物质交换和功能转化。所以其气本身就具有升降、启闭的能力。

由于体表外在的阳气、卫气和内在的津液、荣气互相依存,互相制约,且阳气、卫气的产生是由其腑所供给的津液、荣气作为物质基础的,而前者性本温热,后者性本寒凉,热外寒内,所以在六经标本的气化理论上称太阳为“本寒标阳”。太阳之经内络于少阴心、肾,所以又称为“中见少阴”,且寒凉与温热、津液与阳气、荣气与卫气均为对立的统一,必须保持其平衡与协调,不可偏盛或偏虚,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保持其正常的功能,所以进一步把这种关系称之为“从本从标”,说明太阳一经,有“寒热两化”的性质,是指体温和汗液的调节功能。

根据太阳主表,其经气具有上升外出的性质,所以在其经气运转的规律上,就应为“开”,而且必须有大量的阳热,才能外达于体表,以保护机体,因而其阳最盛而为“三阳”。盛阳之经又必须有充足的阴血来奉养、调节,所以也就为“多血”之经了(按清姚止庵撰《素问经注节解》引新校正说:“按《甲乙经·十二经经水篇》云:太阳多血多气。”此说似亦近理,存疑待考。然与太阴相对而言,则《素问》原论更觉切当)。

阳明 其腑胃,能受纳饮食,腐熟水谷,把饮食中的五味精微先进行初步的分解、吸收,然后送入小肠;其腑大肠,能传导糟粕,变化而出,把糟粕中的水气充分吸收,使之成为正常的粪便排出体外。大肠和胃一上一下,完成消化功能的开始与终了。其经手足相接,共同承受其饮食精微,作为营养脏腑、充实肢体的物质基础,并产生出相应的阳热,旺盛功能,维护组织。因此,阳明为人体的“后天之本”,为气血的生化之源。将这些功能综合到一起,就具备了统五味、司出纳、主一身之里的作用。这里所说的“出纳”,即指对饮食精微的吸收和对糟粕的排泄。

由于人体营养物质和热能的来源,主要靠对水谷精微的充分吸收。而这种吸收的性质就是燥化的性质,能接受渗透,所以在六经标本的气化理论上,称阳明为“本燥标阳”。阳明之经内络于太阴脾、肺,所以又称为“中见太阴”,且胃、肠的吸收、排泄,特别是对由此而产生的水谷精微的转输、布散,使之遍于全身的表里上下,又必须依靠脾的运化和肺的通调,所以进一步把这种关系称之为“不从标本,从其中气”,说明阳明一经的功能是借助于太阴之经为其主导作用的,正所谓“脾为胃行其津液者也”(《素问·太阴阳明论》),因而即为“燥从湿化”。另外,阳明本燥,燥在五行属金。但其腑之胃又居中焦,其腑之大肠环脐,所以阳明腑的胃肠又当属土而与脾相合,即胃为阳土,脾为阴土。土金相生,就有二者统一之义。

根据阳明主里,其经气能够内入下降的性质,所以在其经气运转的规律上就应为“阖”。而且必须有足够的阳热,蓄积于里,才能助长其腐熟消化,促进其出纳,所以其阳亦盛,而为“二阳”。因为阳明为“水谷之海”,气血之源,所以也就为“多血多气”之经了。

少阳 其腑胆,能贮藏精汁,疏泄肠胃,是因由胃入肠,运行变化,通畅下达;其腑三焦,能枢转气机,疏通水道,使水谷所生的气液循其道路,正常流通。三焦和胆一起,助脾胃而完成生化与输送作用。其经手足相接,共同运转气液,以外和腠理,上濡空窍,内养脏腑,下济二阴,使表里相通,上下得调,并资生出一定的阳热,游行出入,温煦于其间,推动机体的代谢过程。把这些功能综合到一起,就具备了统气机、司转化、主一身之半表半里而偏表,以沟通全身内外的作用。这里所说的“转化”,就是指对阳气与水液的运转和生化,包括助脾胃而进行消化。

少阳运行气液、疏泄胃肠的功能都离不开阳热,而且气为阳属火,火能生热,所以六经标本的气化理论就称少阳为“本火标阳”。但又不能使化为壮火,适得温运和平即可,故称“少火”。少阳之经内络于厥阴的肝与心包,所以又称为“中见厥阴”。且阳气与火热本属同性,经腑之间,一气流行,所以进一步把这种关系称之为“从其本气”,说明少阳一经,均由阳性的火气所主持,而产生其全部功能。

根据少阳主半表半里,其经气具有升降出入、环转流行的性质,所以在其经气运转的规律上就应为“枢”。而且必须使其火气保持在温运和平的状态下,才不至煎熬水液,造成耗损,适得化气流行即可,《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称此为“少火生气”,所以其阳较微而为“一阳”。因为少阳以少火为主体化生阳热,推动气液,运行表里,所以也就为“多气”之经了。

太阴 其脏脾,能运化水谷,以行津液,助胃而进行消化,并把由胃吸收来的营养物质和津液输送于全身。其脏肺,能统摄诸气,敷布津液,就是把由脾转输而来的津液精微,随着其调节气血的运行,布散于全身,内养脏腑,外济皮毛。肺和脾统一作用,其重点都在于全身营养物质和体液的补给与流通。其经通过阳明手足相连,共同运转其气液,由里达表,以营养整个机体。将这些功能综合到一起,就具备了统津液、司输布、与阳明同主于里的作用。所谓“输布”,主要是指运行津液、布气散精而言。全身津液从其来源到分布,均由太阴所统。

由于津液本为水湿之气,其性寒凉,为太阴所统,周遍表里,濡养全身,所以六经标本的气化理论就称太阴为“本湿标阴”。太阴之经,外络于阳明胃与大肠,所以又称为“中见阳明”。且水湿、阴寒,性本相同,经脏之间,互为一致,所以进一步把这种关系称为“从其本气”,说明太阴一经是由阴性的湿气为主体,其主要的功能是水液的运转与周布。

太阴与阳明同立于里,对由阳明吸收来的津液,由里达表,周布全身,所以其经气运行的规律就应为“开”。太阴统率着全身的阴性津液,所以它的阴气最盛,就称为“三阴”。因为津液的升腾布散必须由充足的脾、肺之气来推动,且气水同源,所以太阴也就为“多气”之经了(按前提清姚止庵,引《甲乙经·十二经水篇》云:“太阴多血少气”,此说存疑。可能是指脾主统血、肺朝百脉的含义而来。《伤寒论》中所述太阴为病,则是气虚湿盛,故依《素问》原论似确)。

少阴 其脏肾,能收藏阴精,产生阳气,在阴精的物质基础上,形成人体生命活动的能力,同时又促进着人的健全强壮的体质,因此被称为“先天之本”“性命之根”。此功能与生俱来,直到生命的终结。其脏心,能统领神明,主持血行,在心神的自身作用下,能够推动血液的运行,同时又旺盛着人的精神活动,以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机能,因此被称为“一身之主”“神明之府”。此功能与生俱来,直到生命的终结。心和肾又成为对立统一、相反相成的系统,心神的物质基础就在于心血和肾精。肾精的功能作用则在于肾气和心神,古人将其比喻为一阴一阳、一水一火,因而就有了“水火既济”“心肾相交”“精足神全”“气血互用”等说法。其经通过太阳手足相连,共同运行精血、神气,以灌注全身,维护整个机体的生命活动。又作为太阳的根本,运行荣卫于体表。将这些功能综合到一起,就具备了统阴阳、司神机、主宰全身、维护机体的作用。所谓“神机”,就是人体能够自然产生一切生命活动的机制与功能,包括精神活动,其气出入运转,无微不至。

少阴所统率的精神、气血,即水火、阴阳,都是对立统一、互相依存、又互相制约的。而神气为阳,精血为阴,神气对精血的生成、运行和变化起主导作用,根据阳热阴寒的性质,六经标本的气化理论称少阴为“本热标阴”。少阴之经,外络于太阳的膀胱、小肠,所以又称为“中见太阳”。且火热与水寒、阳气与阴血,既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就必须保持其平衡与协调,这样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与太阳一样,也必须标本两重,这种关系进一步称为“从本从标”,说明少阴一经,同样具有阴阳相对、“寒热两化”的两重性质。且因心液化汗,由精所生,肾中命火,以成心阳,心液为阴,命火为阳,阳气为本,阴血为标,故其寒热两化,又当是体温和汗液的资生与调节的根本所在。

少阴所主的阴精、阴血,在其阳神、阳气的鼓荡、推动下,运行全身,周流不息,循环往复,有出有入,所以在经气运转的规律上,就应为“枢”。而且少阴是以热为本,以阴为标,人体生命活动是以阳气为主导,以阴血为基础,互为统一,又不应牵制其主导作用,所以其阴虽亦盛却当为“二阴”。少阴既以热为本,以阳气为主导而运行精血,所以也就为“多气”之经了。

厥阴 其脏肝,能储存血液,调节血量,促进物质的补充和功能的发展;其脏心包,能统率脉络,收拢营血,可使血液循其常道通畅运行而无所壅滞。心包和肝一起,一蓄一泄,一调一拢,以配合心、肺、脾、胃,完成血液及其所含营养物质的全部调济和运转功能。其经通过少阳手足相连,共同调节全身血脉的需求和余缺。把这些功能综合到一起,就具备了统血脉、司生发、与少阳同主于半表半里而偏里,使气血并行的作用。这里所说的“生发”,也就是物质的生长、补充和机能的发展、恢复之意,所谓肝主春令,为“罢极之本”(《素问·六节藏象论》),心包应夏,为相火所寄,就是这个含义。

厥阴所统率的血脉,本身阴性而涉及全身,且必须使这些血脉能够通畅流行,有蓄有泄,这样才能起到调节和生发作用,这就是古人所比喻的风气,所以六经标本的气化理论,就称厥阴为“本风标阴”。厥阴之经外络于少阳的胆与三焦,所以又称为“中见少阳”。而且厥阴功能的发挥,只有依赖阳热的气化,才能使阴性的血脉,转变为有生机的物质,且少阳与其互相络属,所以进一步又把这种关系称之为“不从标本,从其中气”,说明厥阴一经的功能,是以少阳之气为主导作用的,因厥阴主风,就叫作“风从火化”。这就是厥阴的生发之机,必须随从少火之气,才能产生出温煦助长的应有功能,即由生发到转化的全部代谢过程。

根据厥阴先储存和收拢血液,有蓄才能有泄,而后进行调节和转化作用的特点,其经气运转的规律,就应为“阖”。而且必须是从阳转化,有阴尽阳生之象,这样才能完成其生发作用,所以其阴应少而为“一阴”。因为厥阴所统及其作用的产生全为血脉,所以也就为“多血”之经了。

3.生理小结

综观以上六经生理的内容,不难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第一,六经虽各有不同性质和功能,但必须由一阴一阳互相配合,才能完成,这就形成了阴阳之间不可分割的三个系统。

第二,在这三个系统之间,三阴三阳固然各有表里关系,但总起来又是三阳为表,三阴为里,三阳主外,三阴主内,内外相合,成为一气流行的统一整体。

第三,这个统一整体,不但需要六经之间的内在协调,而且需要各以其本经的性质与功能,与外界六气相适应。也就是在六经的三个系统之内,以寒热互化,燥湿互化,风火互化,通过三阴三阳的经脉,发挥到全身,与外界的寒热、燥湿、风火六气相协调。因此,除了人体内在环境的统一,还成为内外环境的统一。

将这三点归纳到一起,即如图所示。

六经六气的关系与功能

(三)六经的病理述要

1.病理概念

六经病理,就是六经生理的反常。反常有两种现象,即太过与不及,而且也都有规律性。这种规律的产生,与六经的生理功能分不开。就外感来说,邪加于正则为病;不同的邪加于不同的正,或二者只有一方面相同,另一方面不同,就表现为各种不同的证。所谓“证”就是不同病理的具体反映。在伤寒病里,这种不同病理的反映,固然有致病因素在起作用,但更重要的、起决定性作用的还在于正气方面的生理特点。用《伤寒论》分病识证的方法来看,这正气的方面就是六经。

六经的特点,各有其功能,又有其基本的总的属性,即三阳为病大多表现在功能亢进,也就是太过的反常,邪实病浅;三阴为病,大多表现为功能衰退,也就是不及的反常,正虚病深。所谓“中阳则溜于经,中阴则溜于府”(《灵枢·邪气脏腑病形》),就是外感病变发生、发展的基本特点。因此,在病理状态下,阳经受邪,多气盛而抗邪于外;阴经受邪,多气虚而御邪于内。阳经受邪多从阳而易于化热:阴经受邪,多从阴而易于化寒。阳经受邪,多抗病力强而为邪实;阴经受邪,多抗病力弱而为正虚。也就是三阳为病多为表、热、实证;三阴为病多为里、寒、虚证。不过这只是相对而言,当然三阳三阴都可有表里、寒热、虚实,而且在一定的条件下,它们之间是可以向相反的方面转化的。所以对于六经病理的具体变化,还应当根据六经的生理,进行具体的分析。

在具体分析六经病理之前,对六经的发病,即外感病变的发生,尚需进行简要的叙述。前已言过,人体就是凭借六经所产生的体内六气,即六种功能,与自然界六气相适应,从而产生出三阳三阴的对立互根,以及消长、转化。但由于太阳主一身之表而包罗六经,统荣卫,司气立,直接与外界气候相接触,起到卫外的作用,所以六淫邪气的侵入,必然首先入于太阳,使太阳受病,或为邪气太盛,或为太阳经气的一时疏懈,如劳累过度,汗出过多,天气骤变,起居不慎,这些都足以使邪犯太阳而成病,即为表证。若进一步发展,就要根据六经的内在变化,以及外邪的性质和在表时期的各种情况,而分经见证了。然而也有初起不见太阳表证,发病就表现出其他各经证候的,这是因为太阳的表气先已大伤而衰甚,失去卫外的功能,或外邪特强而暴中于人,使太阳经气猝不及防,不能与外邪抗争,致邪气直入他经,而致成他经的病证。但这也必然有他经的内因,成为太阳之虚,或成为诱邪之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素问·评热病论》)即是此意。此所谓“虚”,不仅指功能衰退,也有反常的含义。由此可知,凡一切疾病,其证候的产生,就是正邪相争的表现,因而见何经之证,即确定为何经受病,这是伤寒辨证的要领。但绝大多数在发病时是以太阳受邪为主,并作为太阳传变的初期关键。

还有在六经的病理变化上,由于三阳、三阴之间的内在关系,所以实则太阳,虚则少阴;实则阳明,虚则太阴;实则少阳,虚则厥阴;这又是必然的联系。病位各以其所主的表、里、半表半里,以及在经、在腑、在脏为区别。一般阳病轻者在经,重者入腑;阴病除经腑受邪外,则重点在脏。性质是以寒热两气为主,结合燥湿、火风为基本内容。把这些归纳起来,就构成三阳、三阴的不同病变,而用以进行辨证。

2.具体分析

太阳 其气为寒,其经属阳,统摄荣卫,功能主表。太阳病一般表现出脉浮(病在体表,正气外应),头项强痛(经气受阻,功能障碍),且恶寒发热并作(太阳标本气化反应),是荣卫不和、气津两滞的“表证”。加之太阳已伤,其标本气化的反应往往不能完全统一与平衡,所以或先从本化寒而见恶寒重,发热轻,以及尚未发热的“表寒证”;或先从标化热而见发热重,恶寒轻,以及恶寒已罢的“表热证”。但作为太阳的根本性质,其标阳之气是由本寒化生而出,所以其恶寒应当是基本的,大多随同脉浮首先表现出来。进而又根据少阴之气的盛衰,决定其病证的发展与变化。但无论如何,都是因太阳经气从开外出和上升的功能受到干扰或障碍所致。

结合外因,中风则风性疏泄,卫阳被泄,即多见有汗,脉象浮缓,而为“表虚”;伤寒则寒性凝敛,卫阳被郁,即多见无汗、脉象浮紧,而为“表实”(此表虚、表实专指有汗、无汗言,非一般的虚证和实证。当然,也包含气津损耗程度的不同)。若为温病,则热性蒸烁,卫阳受灼,营阴内耗,气津两伤即发热过甚且急,而恶寒短暂即罢(开始可有轻度恶寒,随即但见发热)。脉象则阴阳俱见浮盛。这些也都是以太阳的基本性能为内在根据的。

另外,由于太阳阳气最盛,抗病功能最强,所以有病之后易于化热,成为“热证”。还因太阳为多血之经,所以病从热化后,邪不外解,热迫荣血,又往往会引起衄血(太阳经脉与阳明经脉在鼻腔中相连)。太阳之气,除循经布散外,亦出入胸中(与心荣、肺卫直接相关)。若邪气从表内逆,更可见胸中、心下等部位的病变。

以上所述是太阳“经证”的主要病理。由于太阳主表,所以这也是太阳病的主要证候。若表邪不解,循经下入,则又可出现太阳“腑证”。邪入于腑,使腑气受伤,津液不化,则小便不利而为“蓄水”;使腑血受阻,瘀结不通,则少腹鞕满而为“蓄血”。这就是太阳腑病的两个基本证候。

总之,太阳有病就应为“表证”。无论“表寒”“表热”“表虚”“表实”,均属于外感病的初期发生阶段,且邪实正盛,热化者多,故又当为“表热实证”。

阳明 其气为燥,其经属阳,统摄五味,功能主里。阳明病一般表现出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燥热内盛,蒸腾外越,病不在表,全为里热)和不更衣(大便不行)、内实(腹满胀痛)、大便难(艰涩难出)等,总为“胃家实”证(燥热伤津,糟粕停积),成为五味不转、腑气不通的“里证”。也有少数病证,阳明本气不足,反而太阴湿化,湿热相合,瘀滞肠胃,使胆气不得疏泄,而发为黄疸,即“阳黄”之证的。但作为阳明的基本性质来说,无论燥化、湿化,主要皆应为“里热”,故其身热、恶热亦当是基本的和主要的外证表现。不过也有极少数里寒外热的情况,食谷欲呕或饮水则哕,而身热不甚,这是因为平素胃阳较虚,气失和降,寒邪上逆而成。但无论如何,阳明有病,要随着太阴之气的盛衰而发展和变化。总之是因阳明经气从阖内入和下降的功能,受到干扰或障碍所致。

结合外因,中风则风为阳邪,故使胃气反盛而能食;中寒则因寒为阴邪,故使胃气受抑而不能食。甚至可见胃阳素虚,寒邪内逆,气失和降而食谷欲呕或饮水则哕的变证。但大多皆为燥热合化、伤津内实之证,特别是原发中风或伤寒表解汗出之后容易致此。若阳明伤寒(中寒)而出现无汗、小便不利,则为瘀热在里(即湿热蕴蓄),又成为上述黄疸的前趋之证。这些也都是以阳明的基本性能为内在根据的。

另外,由于阳明阳气亦盛,抗病功能亦强,所以不但容易化热,而且其热在里,不得发散,就要蓄积转增,而为高热;汗出反而津液受伤,使燥热更甚。因此,阳明病就多为亢盛的“热证”。以上各证,均在气分,若入血分也有胃腑久瘀或热与血合的“蓄血”与“便脓血”之证。属里热特甚的胃家实证,其脉始见洪大,终转沉实,甚至因热扰心神而见谵语。腑实一证的特点为日晡潮热(阳明旺时,与邪剧争),及“手足濈然汗出”(脾液外泄)。这均说明里热更深更重。

阳明初病,邪在其经,尚未完全入腑造成闭结,只是无形的燥热之气充斥弥漫于全身,灼烁于表里内外,故称为经证。经证的主要表现,即上述阳明外证更为明显,可见身大热、汗大出、口大渴、脉洪大等所谓四大症。当然,这也是病在气分。若伤于血分,则同样有衄血之症。这是因鼻主阳明、手足二经在迎香处交会之故。

总之,阳明有病就应为“里证”。由于热实于里,属于邪正剧争的亢盛阶段,而为“里热实证”。

少阳 其气为火,其经属阳,统摄气机,功能主半表半里而偏表。少阳病一般表现为口苦、咽干、目眩(少阳火旺,炎上生风),邪害空窍,成为气机不利、火郁不发的“半表半里证”。其病虽有轻有重,但口苦、咽干甚至目眩(为三焦与胆的火气上灼)大多要表现出来,进而根据厥阴之气的盛衰,决定其病证的发展和变化。总之是因少阳经气从枢内外出入,环转流行的功能受到干扰或障碍所致。

结合外因,中风则风助其火,更可见耳聋、目赤、胸中满而烦(经气为壅);伤寒则寒闭其阳,更可见头痛、发热、脉弦细(经气为郁)。若邪由太阳传入,与其火相争于经腑的中上二焦之间、表里肌腠之分,则又可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等症(出入升降气机为逆)。这些都是以少阳的基本性能为内在根据的。

另外,少阳的阳气虽较微,抗病功能亦较弱,然少火生气,气旺则不但容易化热,而且可使功能亢进。还因少阳为多气之经,所以上述证候皆在气分。但少阳病不解,还可乘厥阴气虚之机,内陷厥阴血分而下入冲脉,成为妇女的“热入血室证”(此证阳明亦有,因阳明经脉与冲脉并行,故血热盛极,也可乘妇女行经之际,陷入冲脉,使前阴出血不止。若为男子,也可见后阴下血,同时可见谵语。但究为少数)。少阳病既为气机被郁,必然脉难舒张,所以总的来说,脉或大或细,其脉应弦。

由于少阳主于半表半里,而且其经气又出入枢转,所以人们往往不易区分其经证和腑证,于是就以此作为少阳病的主要证候。其有偏表者,可与太阳经证相兼;偏里者,可与阳明腑证相兼,这是其特点。但为严格区分,则前边所举,均可作为“经证”,即经气运转受限之证。若见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或心中痞鞕、由呕吐而下利;或热结在里(主要是心下鞕满而痛,大便不行),复往来寒热的,即属“腑证”。此皆胆与三焦邪实气逆,或上逼下迫,或郁结不通所致。因此,少阳亦与太阳、阳明一样,均当有经证和腑证之分。

总之,少阳有病,就应为“半表半里证”。由于病向里传,其气为郁,属于邪正相持的渐进阶段,为半表半里(热实证)。

太阴 其气为湿,其经属阴,统摄津液,功能与阳明同主于里,而转输水谷精微由里达表。太阴病一般表现为腹满而吐,食不下(寒湿壅阻,使胃气上逆),自利益甚,时腹自痛(寒湿不化,使肠气下脱),成为津液不转,水谷不消,湿困中焦的“里证”。其病虽有轻有重,但腹满、吐利是基本的,大多要表现出来,属于“里寒”。其外证,则是无热恶寒(阴性外呈),手足自温(脾阳不足)。因为与阳明互为表里,所以可有不同的发展和变化。总之是因太阴经气从开外出和上升的功能受到限制或破坏所致。

结合外因,中风则风湿相合,外伤肌肤,可见四肢烦疼;伤寒则寒湿相加,内伤脏腑,可见吐利特甚。若不见吐利而小便不利,腹满痞闷,则湿郁不出,邪无泄路,壅塞肠胃,也可发为寒湿黄疸(阴黄)之症。这些都是以太阴的基本性能为根据的。

另外,太阴的阴气最盛,其阳就相对较弱,加之邪入太阴,已失阳明气化之力,所以其抗病功能就不足,而寒湿特重(吐利虽频,脱水者甚少)。更由于太阴为多气之经,所以其病皆在气分,而且因其气既伤,所以脉多濡缓,口必不渴,以示其脾肺气虚、寒湿内困之象。

太阴初病,邪在其经,尚未深入,除上述中风四肢烦疼外,还可见伤寒脉浮缓,身无热而手足自温,内无里证,即为“经证”,此多见于病在太阳之表,而气系太阴之经。这是因为脾主四末与肌肉,肺气又外合于皮毛之故。此外,虽也有太阳经热因误下而内陷太阴之证,见腹满时痛或大实痛,大便亦不行,但非阳明燥结,只因脾运受阻、肺气失降之故,观其外证及脉象,必热微而脉转缓弱。

总之,太阴有病,应为“里证”。主要因寒湿伤气,属于邪盛正虚的已衰阶段,为“里寒虚证”。

少阴 其气为热,其经属阴,统摄气血,功能主一身生命活动,并为营卫之本,以资助太阳,维络六经,保卫全身。少阴病一般表现为脉微细(阴阳两虚)、但欲寐(心肾交疲),为气血同损、精神俱衰之证。当然,太阳的卫外功能失去基础,其他各经也必受影响,而使功能衰退。且少阴之经亦可寒热两化,或从本化热而见咽痛、心烦为主的“虚热证”;或从标化寒而见下利、四逆为主的“虚寒证”。但作为少阴的性质来说,其脉微细,但欲寐,当是基本的,是首先必然要表现出来的。只是与太阳互为表里,且少阴与其他各经的关系非常密切,也有不同的发展和变化,也都牵涉到各个脏腑、经络。总之是因少阴经气从枢内外出入、环转流行的功能受到限制或破坏所致。

结合外因,中风则伤液热化者居多,以至于亡阴血竭,可见口燥咽干,或自利清水、色纯青,心下痛,或腹胀不大便等戊癸化火之证。伤寒则伤气寒化者居多,以至于亡阳气脱,可见下利清谷、手足厥逆、脉微欲绝,或汗出脉紧等脾肾俱败之证。在变证中,还有阴极似阳,真寒假热;以及阳极似阴,真热假寒之证,皆十分严重。这些病证都是以少阴的基本性能为内在根据的。

另外,由于少阴的阴气亦盛,基础较厚,且以阳热为其本气,所以生命力就应最强。但邪入少阴,已失其气化之力,即物质基础与功能作用俱受伤损,所以从根本上说,其抗病功能就极度不足,特别以寒化而伤其本气为最危最重。然“气为血帅”,气分虚极,必致血脱。所以少阴病中,除脉细即为血虚外,也包括虚寒滑脱便脓血之证,但少后重不出,又腹痛不甚,腐臭亦轻,可区别于他经热性下利便脓血之证。

还有,少阴固然与太阳同主于表,但太阳虚才是少阴,因此,其脉除微细而外,病虽在表,亦当不浮而反沉,是为里虚。若见脉紧而汗出不止,则又为寒极于里,阴迫阳越,气液外脱,邪极盛而正极虚,即为上述的“亡阳”之证,其甚危急,可致于死。此时大多兼见咽痛(心阳上越),四逆(寒邪内逆),吐利并作(脾肾阳脱),总因少阴本气大伤,阴寒上下攻冲为患。若热化已极,化为壮火,或为火攻,亦可致“亡阴”。除蒸逼阴液外脱之外,亦可有咳而下利(火迫上下)、复见谵语(火郁心神)、小便困难(阴液内竭)等表现,其脉当虚数无根。凡阴液暗耗,燥火内炽,心肾及脾胃将涸之证,皆为少阴标气大伤,所谓“壮火食气”,即是此理。最后若见身冷、脉微,气息不续,即为阴竭导致阳脱,已濒于死。总之,少阴多见死证,即因阴阳、气血散亡或耗竭之故。然前已言及,阳热为少阴本气,所以亡阳之证,更甚于亡阴;寒化之证,即重于热化。

若少阴初病,邪在其经,则又可见反发热、脉沉(里虚较轻,反见太阳气化)和其背恶寒,甚至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里虚渐甚,少阴标气外呈)等寒化证,以及单纯咽痛(邪在本经)和一身手足尽热、尿血(邪移太阳)等热化证,这些都可算少阴“经证”。这是少阴既与太阳同主于表,本热外呈,可外见太阳标气之象,其经脉又夹于咽部和络于膀胱之故。

总之,少阴有病应为“全身性病证”。由于心肾两虚,且因寒化、热化而导致亡阳、亡阴,所以属于邪亢正损的衰极阶段。或为虚寒,或为虚热,总为最严重的“虚证”。

厥阴其气为风,其经属阴,统摄血脉,功能与少阳同立于半表半里,血以济气,生发少火,进行物质与功能的转化。厥阴病一般表现为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火逆心胸),并有饥而不欲食、食则吐甚(寒犯胃脘)等,为血脉不调,从化不前,上下阻隔,肝包异气的“上火下寒证”。还有厥逆(邪胜正却)、发热(正复邪却)交替出现之象,为邪气闭郁,与正相争,内外格拒的“厥热胜复证”。此皆因生发困阻,血不济气,失却由阴转阳之机,不能产生少阳的气化作用,以疏通上下和调节内外之故(肝寒包热,不得沟通和交会)。所以厥阴有病,即应作为阴性偏里的“半表半里证”,较少阳阳性偏表的半表半里证既重且深,其不能完成气血的生化作用。作为厥阴病的性质来说,其心中疼热(上火)、饥不欲食(下寒),应是基本的,大多要表现出来。因与少阳互为表里,故可有不同的发展和变化。总之是因厥阴经气从阖内入和下降的功能受到限制或破坏所致。

结合外因,中风则火化而上炎,外灼者居多;伤寒则寒化而下迫,内攻者居多。又皆以木土相制,克害脾胃,而以厥、利、呕、哕等症为主。或火金相仇,上灼肺咽,出现喉痹痈肿、咳唾脓血之症。且厥阴之气的风性主动,变化甚速,可虚可实,或寒或热,极其复杂。这也都是以厥阴的基本性能为内在根据的。

另外,厥阴的阴气较微,有阴尽阳生、从化少阳的作用,故抗病功能就相对较强。但由于邪入厥阴,已伤及少阳气化之力,所以仍然为邪强正弱,不过,较他经尚多有转化之机,这是其特点。厥阴为多血之经,其血有蓄有泄,不收拢就不能循其常道而运行,所以厥阴有病,如火化太过,灼伤血分,如上述的火盛炎上,有咳唾脓血(循气管而出)和喉痹痈肿(其经脉循喉咙)外,还可见下利便脓血等症;若寒化太过则血为寒凝,阳气不生,亦即如上述克害脾胃的厥、利、呕、哕之症。厥阴病证情既很复杂,其脉象也较多变化。但正因如此,风难久郁,气难久困,阴尽阳生则病愈,阴逆阳绝则病危,所以厥阴又为病情转化最多最速之经。

由于厥阴虽与少阳同主半表半里,但其经气是内入、下降,所以以偏里为主,属于“脏证”,其为厥阴病的主要证候。只是在厥热胜复的过程中,阳生热化、邪趋向外时,因得少阳气化,如出现呕而发热,渴欲饮水,以及前述喉痹等,就可算“经证”了。但其界线不能绝对划分。

总之,厥阴为病,应为“半表半里证”,但病偏于里,重点在脏。从阳外出则病趋向愈,从阴内逆则病转危笃,无论寒胜火胜,均属于邪正胜复的终期转化阶段,居于六经之末,为半表半里且偏于里的“寒火错杂证”。虽有虚实夹杂,但主要亦为“虚证”。

3.病理小结

综观以上六经病理的机制,我们不难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第一,六经为病的根本属性,主要决定于本经;六经为病的各种变化,与互为中气的阴阳相对之经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三阴、三阳六经气化的协同作用,所以每一经有病,又必然反映出全身功能的互不协调,而出现整体性的证候。

第二,太阳居人体最外,实包罗六经而为一切疾病的开始阶段,传变最多,可遍及六经;少阴为生命之本,实统率脏腑而为一切疾病的重极阶段,危症最多,可概括全身。阳明、太阴居于一身之里,中焦之部,故病情比较局限,发展也慢,变化也少,升降出入各有不同。少阳、厥阴并居于表里之间,阴阳之界,病情比较广泛,发展快,变化多。这是六经病理的基本特点。

第三,六经为病,一般是阳复则病退,阴胜则病进。这是以阳气为主导之故。当然,其基础则在阴液,所以阳复必阴液亦足,否则,阴不生阳,即为死阴,或为不足,或少生机(即阴中无阳之意),抗病功能也就减退或衰竭。因此,病在三阳,可得三阴之助,即功能旺盛,死症少;病入三阴,三阳已虚,功能衰退,重症即多。但阳明之中,燥热亢极,亦必耗损阴液,最后使少阴亏竭,也易致死;而太阴之中,津液充足,故虽自利益甚,气虚不固,亦难脱水。这又是阴阳转化之理,在六经上的病变规律,看来例外,实属常情。至于古人所以把厥阴一经,列于六经之末,是由于病久不死,特别通过少阴,传入厥阴,即有可能中见少阳的气化,由阴出阳,由重转轻,而至于外出向愈,故六日经尽,为一病程。因此,气转少阳,进而外出太阳则愈;邪闭厥阴,进而内逆少阴则死(见表4)。

表4 六经气机示意

说明:三阳主外在上,三阴主内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