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价值之一:丰富的防病治病之医术

1.经验的形成:大量的临床实践

人们常说“中医学是一种经验医学”,经验在中医临床实践中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这也是学习中医药时提倡“读经典,早临床,多临床”的主要原因。

古今许多中医药文献中收录了丰富的临床防病治病的有效经验。从有关防病经验诸如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等,治病经验譬如冬病夏治、上病下取、扶正祛邪、调和阴阳等,到众多中药和方剂具有治疗某病某证功效的经验,如石膏退热、青蒿疗疟疾、麻黄汤治疗风寒感冒、桂枝汤调和营卫等,从《神农本草经》到现代各家临床经验,数千种中药组成数十万张方剂,更有百千万份名医验案佐证。大都是在临床反复实践经验、疗效反证的基础上形成。早期不少药物功效或经络穴位的功效也有源于“推测”——同气相求、取类比象或类推或演绎等,都是获取某药功效的常用方法,在此基础上也都进行了实践佐证。

这些经验,源于历代各医家在与疾病斗争中的不断积累、不断充实和丰富。如在《神农本草经》问世之前的两千多年就已积累了丰富的中药临床效应经验,《黄帝内经》则集当时中医之道研究之大成。东汉张仲景更明确提出其经“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而成《伤寒杂病论》,对医道的具体应用思路以及医术之方药的应用示人以法式与检验。后世医家不断从自己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更多的医道与医术的经验。同时,民间的偏方、验方也是丰富中医药经验宝库的重要来源,进而构成今天以经验为根基的中医药辨治体系。

2.经验的升华:中医理论的逐渐完善

在中医发展历程中,诸多来自临床实践的宝贵经验,往往被先哲们用中医传统文化思维赋予了新的理论内涵,如通过气、阴阳、五行等理论架构。而取象比类是中国人认识自然现象和规律的一种思维模式。

从六气到六淫、从实体脏器到功能藏象等概念或理论的形成,都是建立在临床经验基础上,而被赋予新的内涵,从而成为中医理论的骨架。比如经络、药物的功效,本来只是临床实践积累的个性化经验,一旦被赋予阴阳五行、扶正祛邪,其意义就不再是一药、一穴、一法而言了。如半夏配伍夏枯草治疗失眠,也被赋予了阴阳生长消减的内涵。《医学秘旨》谓:“余尝治一人,患不眠症,心肾兼补之药遍尝不效。诊其脉,知为阴阳违和,二气不交。以半夏三钱,夏枯草三钱,浓煎服之,即得安卧,仍投补心等药而愈。盖半夏得阴而生,夏枯草得阳而长,是阴阳配合之妙也。”半夏、夏枯草的配伍正顺应了天地间阴阳盛衰的自然规律,也暗合了人体营卫循行的节律,因此治疗失眠才会取得理想的效果。

《黄帝内经》最早构建了中医理论体系框架。东汉张仲景对中医学的贡献无疑是巨大的,后人学习中医必须掌握其精髓,但其贡献相对于整个中医学理论与临床实践经验而言,仍然只是发挥了《黄帝内经》中的“只言片语”或“冰山一角”而已。仲景之学的重要性在于可以将之作为学习中医便捷、有效的入门路径,但并非是唯一的入门功课。华佗虽称仲景之书“此真活人书也”,但凭“兼通数经,晓养性之术”,尤其“精于方药”(《后汉书·华佗传》)而成“神医”。且后世的唐宋医学、金元四家、明清温补派及温病学派各家诸辈名医,代有充实、发展、完善,但其间的理论和经验间的“冲突”比比皆是,清末以降的伤寒与温病学派之争则显得自然而然了,各家都能够在《黄帝内经》中找到理论依据。因此,在笔者看来,学医者若辄止于《伤寒杂病论》,实际上有“井底之蛙”之弊;若仅执迷于汉唐医学而否认或轻视后世中医学,无疑是短视或偏见。

至今,中医学理论中仍有许多问题悬而未解,如包括复方在内的中药能够取效的原理究竟如何至今无解。而有些情况下,即使是名医辨证和用药皆准确无误但疗效枉然,而不循常法“出牌”的用药有时反能“效如桴鼓”,如李时珍20岁时感冒后咳嗽久治无效其父为其重用黄芩反而奏效,裘沛然用“芩地各一两、龙胆草五钱”治愈“形胖、舌苔白腻、胸膈支满,脉沉弦”之痰饮案等,皆显示医理难明、法无常法、常法非法等玄之又玄的道理。

3.经验的特点:个性化

经验本身就包含着个性化特色,个性化经验往往使得后学者难以迅速学习掌握,需要在临床实践中不断体悟。

无疑,本草也好,方书也好,名医专著也好,其中许多内容都是一家之言、一己之见,自然有不少内容不可重复验证,或是错误的,或明显是糟粕。所以,通常所谓的中医学至今仍是以“散在的珍珠”形式存在。

就药物功效而言,古今众多本草在功效上互相“打架”的很多,对一味药物的四气五味也常常争论不休,但并没有人去深究。即使现在已经更新了很多版本的高等院校教科书,甚至是“中国药典”中,许多药物的功效其实也都是当时的一家之言而已,后人需要在临床实践中重新验证,取得经验或感悟。比如,升麻能否升阳?各家见仁见智。

临床遇到具体复杂病症,如何在无数的古代的经方、时方找到适合的有效方?是历代医家都会面临的难题,这就需要“因人、因事、因地制宜”,辨证论治的本质就在于个性化地应对每一位患者。

现代人喜欢提出新概念、新观点、新假说,几乎任何一个观点都能从汗牛充栋的古典中医著作中找到依据,这是现在中医论文写作的主要表现形式,一个论点只要前人有表述过——哪怕是曲解,这个论点往往也成为“言之有据”的了!这与现代科学的学术特点明显不符。

4.经验的丰富:包容

中医临床经验的另一个特色是具有强大的包容性。有人形象地将中医学理论的演变形式喻为一个“集装箱”:历代医家不断地往里面填入不同的物品——没有内在联系和逻辑关系的部件,而从不从中淘汰物件。对于相同的经验事实,有多种不同甚至对立的理论假说,新提出的假说并不推翻和排斥原有的假说,诸说之间的关系是平行的。历史上,每个时代都有将域外医学和药学纳入中医学体系的例子,体现了无论何种疗法只要有益于病人就都会迅速被吸收进来为我所用,所以,名方、时方、验方等各种方药,和内治、外治等各种治疗方法都是越积越多。与此同时,每个时代也都有各种中医学派并存、彼此互相指责的现象,这些都反映出中医学这一“集装箱”具有硕大无比的包容性,蔚为壮观。

这种“集装箱”式的包容性原本是中医学特色,但同时也成为经常被他人攻击的“软肋”。近百年来,许多声称要“取消中医”的人所举的事例,严格讲往往不是“真正的中医”。公众们习惯于把民间土法偏方甚至祝由也归属到中医头上,好比白猫、黑猫都是猫,不是只有能够抓住老鼠的才是猫,成为人们攻击对象的只是那些并不抓老鼠的猫而已。眼下,那些在媒体上教人吃片生姜、喝口茶水、拍打拍打者都可以被包装成“中医养生专家”,随便哪个人都能够对中医“指手画脚”,都能借助中医实现“自我价值”,也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了此点。

那么,究竟什么是中医学?尚没有人来好好界定!近百年来的中医学似乎成为一种完整的体系,即理、法、方、药在教材中一一具备。但是,其中的问题却一言难尽,至今仍争议多多。

中医治病经验的“集装箱”更体现在汗牛充栋的古书中。历代中医要想成为名家、大家,无不是多读书、多临证、多感悟而成。程门雪曾说过:“一个高明的医生并不都能药到病除的,只是他掌握的治病手段比别人多几套,因为医之所患患方少。如果你对治病的方法懂得很多,也称得上本领较大的医生。”对此,读书和拜师学医无数的叶天士也说:“自古医书以备,学者神而明之,临机应变,治病有余。”

学习中医学之难,难在每个人都必须重走研读古书艰难漫长之路。任何一个中医学学习者,都必须从重新读《黄帝内经》、学《神农本草经》等经典开始,再在临床中慢慢摸索,方有可能成才。所以,中医能够成才的年龄往往要到50岁以上,成为名家的概率也远远小于其他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