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方剂分类歌

方剂分类有多种,便于询查便于用。

组方分类为首推,《内经》书中说分明,

君臣佐使共为伍,味有厚薄分轻重;(1)

程氏《伤寒明理论》,“七方”提出为其宗;

明代《祖剂》大发端,组方分类体系成。(2)

病证分类又一法,汉墓汉方有纬经;

唐宋明清皆有说,治病求因方随行。(3)

以治为法列第三,北齐《药对》建首功,

药分“十剂”治法显,后世有减更有增,

宋金时代出新多,明清医家齐发声。(4)

现代分类按笔画,也有音序排列成,

方便简单好查找,分法不同用相同。(5)

【注释】

(1)方剂的分类方法历代不一,大致有按组成分的、按病证分的、按治法分的、按笔画或音序分的等。最早可追溯到《黄帝内经》一书,其中已有君臣佐使之治、轻重缓急之别、气味厚薄之用等论述。

(2)金代成无己的《伤寒明理论》中,专设《方论》一章,明确提出“大、小、缓、急、奇、偶、复”等“七方”的概念,成为最早,也是较为系统的方剂分类法。明代施沛之的《祖剂》,是真正意义上的以组方分类的代表,共载入历代名方800余首。清代张璐的《张氏医通》,对此亦有发挥。

(3)病证分类,亦称“病因分类”,也是方剂学中应用较早的方法,在近代出土的马王堆《五十二病方》、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以及唐代王焘的《外台秘要》、宋代王怀隐等的《太平圣惠方》、明代朱img4的《普济方》、清代吴谦等的《医宗金鉴》中,都有较普遍的运用。

(4)方剂按治法分类,源于北齐徐之才的《药对》一书,此书虽已遗失,经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搜集、整理后,在《本草纲目》中有所体现,将治法分为为“宣、通、补、泻、轻、重、滑、涩、燥、湿”十种,后称为“十剂”。后世有增有减,以增益者居多,有代表性的如宋代寇宗奭的《本草衍义》加入寒、热两种,明代缪仲淳的《神农本草经疏》加入升、降两种,都变成了“十二剂”。明代徐思鹤的《医学全书》增加更多,计有“和、解、利、寒、温、暑、火、平、夺、安、缓、淡、清”等12种,一下子变为“二十四剂”了。清代陈修园的《时方歌括》、吴仪洛的《成方切用》、张秉成的《成方便读》等书中也多有增改,颇具百花齐放的味道。用减法者,明代的张介宾是个代表,他认为,古人的分法“既多且杂,或互见于各门,或彼此之重复”,故整合为“补、和、攻、散、寒、热、固、因”的“八阵”,并有详细的解读。

(5)现代出现的按笔画、音序的分类法,更便于检索,其功能基本上是变成一种工具了,已与方剂本身的功能相脱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