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 论



一、方剂源流歌

自古有药就有方,单药为方保健康,

辨证求因疾病杂,众药合力添力量。(1)

《黄帝内经》剂成型,丸散膏丹配药汤,

东汉医圣张仲景,理法方药趋精当。(2)

民间寻宝葛洪氏,一部《肘后》救膏肓;

《千金》两方开新河,承前启后誉“药王”;

《外台》集方六千首,前朝文献盛而昌。(3)

宋代方剂大发展,官修《太平圣惠方》,

《圣济总录》《和剂局》,妇儿分科立新章。(4)

标新领异四大家,流派特色方中详,

成氏无己深研讨,君臣佐使立纲常。(5)

img2留下《普济》书,汪昂《集解》解秘藏,

有清温病多专著,方剂学科得加强。(6)

红旗指处中医兴,方药发展挺脊梁,

百书千法齐传承,促我国医更辉煌。(7)

【注释】

(1)方剂学的进步,是前贤在对单种药物发现和应用的基础上,随着对疾病复杂性和药物协同性认识的加深逐渐实现的,体现了前贤们的聪明智慧,是中医学趋于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

(2)《黄帝内经》及其近代出土的《马王堆五十二病方》,记录了中医方剂学的基本雏形和构架,为方剂学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使方剂学的发展有了划时代的飞跃,其对理法方药关系的深刻认识和对多种疾病设计的系统配方,都达到了前人无法比拟的完美程度。

(3)晋代葛洪的《肘后方》和唐代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以及后来王焘的《外台秘要》,无论是对于民间医方的搜集、整理,还是对前贤医方的汇集、编纂都反映了唐以前方剂学研究的最高水平,对方剂学的传承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孙思邈也因此被后人誉为“药王”。

(4)宋代对方书的整理成就很大,官修的《太平圣惠方》及《圣济总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等,都可以进入有史以来影响最大的方书行列。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陈自明的《妇人大全良方》、陈言的《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等,又把方剂研究向细化、分科的方向推进了一步。

(5)金元时期,学术流派纷呈。著名的金元四大家及其他们的代表作中,都体现出对方剂研究和应用的创新;对方剂内涵研究的深入,还促生了一批高水平的理论性著作,具有代表性的如成无己的《伤寒明理论·药方论》、赵以德的《金匮方义衍义》等,把方论的研究推向了一个新阶段。

(6)明清时期,方剂研究继续沿着进步的方向发展,不仅表现在书籍的编纂上出现了像朱img3的《普济方》、汪昂的《医方集解》等这样有影响的著作,而且出现了以温热病防治为主体的专著,如吴瑭的《温病条辨》、王孟英的《温热经纬》、余霖的《疫疹一得》、杨璇的《伤寒瘟疫条辨》等。

(7)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使中医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绚丽的春天,方剂学理论、实践和现代方法的研究和应用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呈现出新的水平。人才辈出、著作丰硕、成果辉煌、服务广泛,是这一时代方剂学科的基本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