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辨识疑难病,首在明“杂致”

(一)辨识“杂致”之要

1.致病原因复杂

疑难病病因的复杂性并非几种病因简单叠加,其致病的危害性往往大于单一因素作用之和,这也是疑难病治疗棘手的主要因素。外感六淫、疫毒,内伤饮食、情志、劳欲等多种病因可同时或先后伤及人体,致使气血失调,多脏受损,形成“复合病因”。而外感六淫与内生五气具有“同气相召”的特性,常内外合邪,因果为患。从另一方面看,疾病的发生、发展,由于体质禀赋的差异,正气的强弱以及性别、年龄、居住环境等的不同,决定了病因虽同,发病却有新病与旧病、标病与本病、表病与里病等的交叉出现,使病因更加复杂。如围绝经期高血压的发病,其病因虽多,而患者“年四十而阴气自半”的体质因素是其基本病因,其次与长期情志失调、劳欲虚损、嗜食肥甘厚味、气候环境失宜等病因有关。其发病既有特定的病因,也和复合病因密切相关,绝非单一的情志内伤导致的“阴虚阳亢”所能概括。

再如肺胀,其系慢性肺系疾病迁延失治所致的顽固疾患,病因多为“内外合邪”,内因以年迈体弱、禀赋不足、肺脾素虚为主;外因以过度吸烟、反复感邪为主,以致肺脾心肾俱损,肺气郁阻,气道滞塞,虚实交错而发病。正虚为肺、脾、肾、心俱虚,邪实为痰饮水停,气滞血瘀为患。偏于正虚者,有气虚、阳虚或阴虚之不同;偏于邪实者,有风寒、风热、水饮、痰浊、痰热、血瘀等之别。一般急性发作期偏于邪实,缓解期偏于本虚。迁延不愈者往往气虚及阳,或阴阳两虚,但纯属阴虚者罕见。在其发病过程中,正气虚与感受外邪又可互为因果。如阳气不足,卫外不固,易感外邪,痰饮难蠲;兼有阴虚者,则外邪、痰浊易于热化,故虚实常夹杂出现。若反复外感、内伤,进一步耗伤正气,每致愈发愈频,甚则持续不已。若痰浊素盛,久则痰从热化,痰热相搏,郁遏肺气,清肃失司,肺气上逆。甚则痰气交阻,阳气闭塞,痰蒙神窍,或痰热内盛,热甚动风,则病情危殆。若痰浊久留,肺气日伤,宗气不能贯心脉,心肺气血失畅,则瘀阻血脉,痰浊、水饮、瘀血相互为患,常使病情进一步恶化而形成心衰。

随着时代的发展,环境变化的加剧、生活节奏的加快等,人们经常处于环境、心理、饮食失常等多种危险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复合病因致病将会更为多见。因此,从整体的高度,从病因之间的相互联系入手,探索复合病因致病的特点和规律,以期对疑难病病因的认识更加贴近临床实际,从而更加有效地指导辨证论治。

2.发病机理复杂

疑难病的病机甚为错综复杂,如寒热转化,虚实相因,阴阳互损,表里出入,真实假虚之“大实有羸状”、真虚假实之“至虚有盛候”等,造成了疑难杂病病机的复杂性、多变性。致使医者易于阴阳失察、表里难辨、寒热不明、虚实疑似,难以辨析病机之关键。故其病情往往时轻时重,易于复发,病程迁延日久,则邪气深伏,而正气耗损反致无力祛邪。若攻邪则正气难支,若扶正则碍邪外出,若攻补并用,往往因难以辨明攻与补之偏重,以致药力不达,临床治疗效果不佳而久病难愈。故辨治疑难病,应以《素问·至真要大论》“病机十九条”为准则,要善于把握病机之关键。

如关格一病,其病机复杂多变,多由水肿、淋证、癃闭、消渴等病反复发作,迁延不愈,伤及脾肾所致。脾肾之气衰惫,则气化无权,水湿内停,蕴为浊毒,壅塞三焦,脾胃升降失司,以致出现小便不通与恶心呕吐并见,而发为关格。浊毒壅塞下焦,则肾失开阖,肾关不开则小便量少或全无;肾关不阖则精微下泄而尿浊;浊毒内闭,引动肝风,或阳损及阴,肾阴亏耗,肝阳化风,则眩晕、抽搐;浊毒壅塞中焦,犯胃则见恶心呕吐,损脾则见泄泻或便秘,气血生化乏源则见面色无华,气短乏力,唇舌爪甲色淡等症;浊毒外溢肌肤,营卫不和,可致皮肤瘙痒;浊毒上熏于口,则口中臭秽,或有尿味,舌苔厚腻;湿浊上蒙清窍,内陷心包,可致昏睡或神识不清;浊毒伤及血分,血不归经,还可出现衄血、呕血、便血等。由于原发病的不同,体质禀赋差异,湿浊毒邪又有寒化和热化的不同,寒化则表现为寒浊上犯的证候,热化则表现为湿热内蕴的证候。病理性质为本虚标实,脾肾虚衰为本,湿浊毒邪为标,本虚与标实之间可相互影响,使病情不断恶化,最终浊毒弥漫,正不胜邪,脾肾衰竭,发生内闭外脱、阴竭阳亡的变化。再如糖尿病是一种复合病因所致的综合病证,其发病涉及多个脏腑,病机亦复杂多变,综观其病机发展及转归规律,一般肝肾阴虚是其本,燥热耗气伤阴为其标,气阴两虚是其常,脉络瘀阻是其变,阴阳衰竭是其果。

3.病变部位复杂

疑难病的病位十分广泛,往往涉及多个脏、腑、经络。由于人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机体表里之间、脏腑之间,某一部位的病变,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其他部位传变。疑难病的病位虽然复杂,但多有原发、继发和主次之别。如心衰的病位在心,但并不是单一的心脏病变。由于心与肺同居上焦胸中,心主血脉,肺主气,朝百脉,而宗气“贯心脉而行呼吸”,若心气虚,或心阳虚,无力运血,血运不畅,百脉不能朝会于肺,则肺气郁滞,失于宣降,而见咳嗽,呼吸困难,不能平卧等症;若肺病咳喘日久,吸清呼浊功能异常,可致肺气胀满,宗气不能贯心脉,气病及血,而心血瘀阻,导致心衰或使心衰加重,出现心悸、胸闷、口唇及爪甲青紫等症;心主血,肝藏血,全身血液的调节需心、肝两脏共同完成,若心气亏虚,无力运血,血滞留于肝,则出现胁下痞块等;心与脾母子相生,若心阳虚,火不温土,则脾虚不能制水,日久必致肾阳虚衰,水湿泛滥,加之血不利则为水,水蓄则血不行,而致肢体水肿。可见心衰非一脏之病,其病位以心为主,日久可累及肺、脾、肝、肾。心气心阳不足,心血瘀阻,则诸脏失养;肺气不宣,则咳喘难卧;肝失疏泄,血藏不泄,则胁下痞块;脾失健运则腹胀纳呆,肾失开阖则尿少浮肿。

五脏之间的传变,具有五行生克制化的传变规律,如母子相传(肾病及肝等)、乘侮相传(肝病及脾等)。并且与五脏的生理联系有关,如心与肺之间,主要是心主血脉与肺主气、司呼吸病变的相互影响;心与脾之间,主要是心主血与脾生血病变的相互影响;心与肝之间,主要是心主血、肝藏血,心主神、肝主疏泄病变的相互影响;心与肾之间,主要是水火不相交济与精血亏损病变的相互影响。六腑之间的传变,主要与其结构和功能联系有关,如胃、小肠、大肠、胆等之间结构相连,共同完成水谷之传化,若其中一腑发生病变,势必累及另外一腑。脏与腑之间的传变,具有其表里关系的特点,如心火下移小肠,可致尿赤、尿痛;大肠传导失职,可致肺失肃降而喘咳;胃失受纳易致脾失健运,出现腹满、泄泻;肝病可以及胆,形成肝胆俱病;肾虚气化失司,易致膀胱失约,而排尿功能失常等。尚需指出,脏腑疾病是否传变,与脏腑的正气强弱密切相关。

至于表里病位相传,除了表邪入里、里病出表外,尚有脏腑之间表里关系的传变形式,如《素问·咳论》说:“五脏之久咳,乃移于六腑。脾咳不已,则胃受之……肺咳不已,则大肠受之。”这是由于心与小肠、肝与胆、脾与胃、肺与大肠、肾与膀胱等表里相合的脏腑之间,有经脉直接属络,从而使病气得以相互移易。

4.临床表现复杂

疑难病临床表现的复杂性,主要表现在本虚标实,虚实并见,寒热错杂等方面。如关格的临床表现虽然十分复杂,但其特点主要为本虚标实,虚实并见。其以正虚为本,多属脾肾虚损为主,后期可致五脏虚衰,气血亏虚;邪实为标,多以浊毒壅阻为主,病邪不外乎水、湿、痰、浊、火、热、毒、气滞、血瘀等。其具体临床表现以小便不通与呕吐并见为主症,在其病程中,兼症甚为复杂,可归纳为两期。前期在具有水肿、淋证、癃闭等肾病病史及原有疾病症状的基础上,出现面色苍白或晦滞,倦怠乏力,四肢不温,腰脊酸软,或伴水肿,尿量明显减少,头痛不寐,食欲不振,晨起恶心,偶有呕吐,舌体胖有齿痕,舌质淡,苔薄白或薄腻,脉沉细或细弱。本期以脾肾阳虚为主,但也有表现为气阴两虚者。后期则每因劳累,或复感外邪,使前期症状不断加重,如恶心呕吐频作,口中秽臭或有尿味,或泄泻,或便秘,肌肤干燥,甚则肌肤甲错,瘙痒不堪,或皮肤有霜样析出,呼吸缓慢而深,咳喘气促,胸闷心悸,或心前区疼痛,水肿较甚,尿量进一步减少,甚则不通,牙宣,鼻衄,肌衄,呕血,便血,四肢搐搦,狂躁不安,谵语昏睡,甚则昏迷,舌苔白厚腻或黄腻而干燥,或花剥,脉沉细、细数或结或代。

寒热错杂证在疑难病中亦颇为多见,尤其多见于病程较长,病情反复不愈者。其形成常与感受邪气不同、体质强弱、病程长短、用药偏颇、病邪从化、病机转化等多方面因素有关。疾病的各个阶段均可出现寒热错杂证,包括上热下寒、上寒下热、表热里寒、表寒里热等。其中上热下寒证,如既见胸中烦热,咽痛口干的上焦热证,又见腹痛喜暖,泄泻稀薄的下焦寒证;上寒下热证,如胃脘冷痛,呕吐清涎与尿频、尿痛、小便短赤并见,此为寒在中焦,热在下焦,中焦相对在下焦之上,故仍属上寒下热范畴;表热里寒证,多与阳虚体质复感风热有关,如发热,恶风,自汗,头痛,口干咽痛等表热证,与腹痛隐隐,喜暖喜按,小便清长,大便溏薄,手足逆冷等里寒证并见;表寒里热证,多与阳盛体质复感风寒有关,如发热,恶寒,无汗,头痛身痛等表寒证,与口疮,便秘,烦躁,口渴等里热证并见。寒热错杂证比单纯的寒证、热证,病程均易较长,治疗较难。对其辨证除了要辨别上下表里的部位之外,还应辨别寒、热的主次。

由于太阴湿土易于寒化,阳明燥土易于热化,故脾胃病更易出现寒热错杂证。其寒化、热化常同时存在,而病位有在脾、胃、肝、肠之别。脾寒胃热者,症见手足不温,脘闷纳差,气短乏力,牙龈红肿疼痛,舌质淡,舌中苔黄燥;胃热肠寒者,症见口臭,或口舌生疮,食冷食则腹胀便溏等;脾胃虚寒,大肠湿郁化热者,则既可表现脘腹冷痛,脘闷纳差,又可兼见大便干或黏滞不爽,舌体肥胖有齿痕,苔黄腻等;脾寒肝热者,而见脘腹阵痛,烦闷呕吐,时发时止,口干口苦,得食则吐,甚至吐蛔,手足厥冷,或久利不止,反胃呕吐,脉沉细或弦紧等。仅《伤寒论》中涉及与脾胃相关的寒热错杂证就有半夏泻心汤、附子泻心汤、甘草泻心汤、黄连汤、乌梅丸、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麻黄升麻汤等方证,足资临证学习借鉴。

5.病机转归复杂

由于疑难杂病病因难明,病机复杂,症状纷繁,治疗较棘手,仅涉及的病因就有外感六淫、内伤情志、饮食,以及痰饮、瘀血、风动、湿毒等。病机方面如虚实相因,寒热转化,损阴动血等,加之脏腑相传,甚至内脏已病,而外象尚未显露,或大实有羸状,至虚有盛候等虚虚实实之假象,造成了疑难病病机的复杂性、多变性。《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说明了掌握病机传变规律,实施早期治疗的重要性。临床若不察病机、不辨病位、不识虚实、不分寒热、不明表里、不别缓急等,就难于准确把握病机的转归。

如慢性病毒性肝炎的病机特点为肝郁脾虚、湿热留恋,肝郁日久不仅加重脾虚,且湿热既可伤阴耗气,又可深入血分,使病机转化为气阴两虚,湿热与瘀血互结。若病程久延,则正愈虚,湿热毒邪愈炽,而致本病缠绵难愈,甚至加重。再如水肿病的阴水证,其病机特点为脾虚不能制水,水湿泛滥,日久必损脾阳,脾虚及肾,肾阳亦衰。肾阳虚不能温煦脾土,则脾阳益虚,脾虚则土不制水而反克,肾虚水无所主而妄行,而水液潴留,泛滥为患,致使病情缠绵难愈。若本病进一步发展变化,转为关格,则病机转化极为复杂。可因脾肾阳虚,脾胃升降失常,肾阳气化失司,水湿内蕴,化为浊毒,上蒙心窍,或内陷心包,进而正不胜邪,气脱阳亡;亦可因浊毒壅滞,进一步加重脾肾阳虚,而致肾阳衰败,正虚不复,内闭外脱;甚至阳损及阴,阴虚阳亢,虚风内动,如耗尽真阴,则难免阴阳离决。

(二)要重视复杂性辨证思维的运用

复杂性辨证思维是用动态的、整体的观点来分析和处理临床中的疑难性、复杂性问题,即由“知常”而“达变”。疾病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演变过程,只有用动态思维的方法去观察病情,才能全面、准确地把握疾病的发展趋势,进而予以合理的论治。由于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对四诊所搜集到的病史、症状和环境因素等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辨明其内在联系和病证间的相互关系,从而求得对疾病本质的认识。还必须辨病与辨证相结合,通过辨病,从总体上把握疾病全过程的基本矛盾,通过辨证,掌握疾病某一阶段的主要矛盾。尤其要重视中医学的宏观辨证与西医学的微观诊断互参,通过“四诊”与八纲辨证、脏腑辨证等宏观辨证,辨出病机、病性、病位、病名、病证等,同时运用西医学的检验、影像等诊断方法,以丰富中医学的辨证内容,亦可较好避免中医临床重宏观轻微观,西医临床重微观轻宏观的现象,从而进一步提高诊治水平。

通过复杂辨证思维的运用,可以使一些疑难病的诊断化难为易。如对于肝硬化的辨证,首先重视“肤色苍黄”的证候特点,因苍主肝气盛,黄主脾土衰,肝强脾弱,故令肤色苍黄,而绝非苍白或萎黄。其既集中反映了肝硬化肝强脾弱的病机特点,也系本病定位诊断的要点,最具诊断价值。就脉象而言,肝病之脉宜小不宜大,大为病进,小为病缓,脉滑或弦有力者多实,弦浮微细者多虚,脉弦细而涩者多为兼瘀血之象,脉微欲绝者,乃属气阴耗竭、元气将绝之危象。同时结合验舌苔与舌质,而辨邪正之盛衰,如舌苔厚者属实,其中舌苔白腻者多属气滞湿阻,苔白厚腻水滑者为寒湿中阻;舌苔黄腻或灰黑而润者为湿热蕴结;舌体瘦小,舌质红少苔或无苔者属虚,以肝肾阴虚为多见;舌质淡,舌体胖边有齿痕者属虚,以脾肾阳虚为多见。从临床分型看,大抵气滞湿阻、寒湿困脾、湿热蕴结、肝脾血瘀等证以实证为主;脾虚水停、脾肾阳虚、肝肾阴虚则以虚证为要。再配合B超、血液生化等相关检查、检测,就可以为论治提供可靠依据。

由于疑难病的发生、发展是复杂多变的,常常会遇到“脉”与“证”不一致的情况。其证候有真象也有假象,有时假在“脉”上,有时假在“证”上。只有四诊合参,采用“舍脉从证”或“舍证从脉”之法,全面系统地了解、分析病情,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诚如明代医家张景岳《景岳全书》所说:“凡诊病之法,固莫妙于脉。然有病脉相符者,有脉病相左者,此中大有玄理。”故李中梓《医宗必读》辨疑似之症尤其重视脉诊,如其在“疑似之症须辨论”中谓:“大抵症既不足凭,当参之脉理;脉又不足凭,当取之沉候。彼假症之发现,皆在表也,故浮取脉而脉亦假焉;真病之隐伏,皆在里也,故沉候脉而脉可辨耳。辨脉已真,犹未敢恃,更察禀之厚薄,症之久新,医之误否,夫然后济以汤丸,可以十全。使诸疑似之症,濒于死而复生之。”可见脉诊之辨伪析疑,具有重要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