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荆斩棘,十五载筚路蓝缕 沐雨栉风,十五载春华秋实

郑晓齐

披荆斩棘,十五载筚路蓝缕;沐雨栉风,十五载春华秋实。从2001年国务院学位办批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24所高等院校为首批MPA培养试点单位以来,截至2015年,我国MPA培养高校达到了180余所,录取总人数十五万六千余人,授予学位人数超过了八万人。回首十五年来我国的MPA学位教育发展的历程,MPA教育格局基本成形,教育模式日趋成熟,与传统全日制研究生教育以及国际MPA教育相比,已经在目标定位、培养方式、课程体系等诸方面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一些特点,我国的MPA专业学位教育事业已经走上了快速稳定的发展轨道。

古人说,“承朱张之绪,取欧美之长”,我国的MPA教育必然要体现这二者。公共管理是一种舶来品,MPA教育作为一种为政府部门与非政府部门公共机构培养具有现代公共管理理论和公共政策素养,掌握先进分析方法及技术,精通某一具体政策领域的专业化管理者和政策分析者的专业教育,最早源自西方,是欧美之长,发展至今,在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经形成规模。它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既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新公共管理运动推动的结果,也植根于近代以来,西方社会公私二分、群己权界、权利本位、民主法治的基础之上。所以公共管理是一种先进的技术,也是一种完全不同的管理与服务理念,是西方政治文明成果之一。因此,作为MPA教育工作者,我们首先要致力的,就是这种先进政治文明的传播与介绍。但是,介绍与传播远非MPA教师的全部。西方公共管理面对的,是几百年来在个人权利和自由观念渲染基础之上的西方公民,它的公共管理有着一整套完善的配套的政治制度与法律体系,他们要处理的是完全不同的公共事物,那么我们怎样来鉴别和汲取呢?先贤已经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答案,那就是“朱张之绪”。承“朱张之绪”,就是继承与运用朱张开启的自由讨论的方法,真正自由地讨论,积极展开案例教学。总的来说,目前国内的案例教学仍处在起步阶段,还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比如说案例教学比重不尽合理,案例教学内容老化、缺乏时效性和针对性以及公共管理案例资源短缺等等,许多高校尽管重视案例教学的应用,但是在案例资料的搜集、整理与分析等方面还相当滞后,远远不能满足高素质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令人欣喜的是,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和教育部的指导与支持下,“中国专业学位教学案例中心”历经两年多时间的筹备与建设于近日正式启用,它将为促进我国专业学位案例教学的普及和提高,推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创新提供有效的支撑,并且在提高我国专业学位教学案例质量,满足我国专业学位案例教学需求,促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等方面将发挥巨大的作用。

管理知识来自实践最终也必然回到实践中去,管理不是冷冰冰的公式,管理的知识可以应用在一切群体和组织存在的地方,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有力武器。《礼记》中说:“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老师和同学共同的经验与先进的理念之间会碰撞出灵感的火花,让我们在MPA教育过程中实现教学相长,共同提高,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