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礼节

通常情况下,应该从两个方面去关注中国人与东方人的礼节,其中一种是从赞赏的角度,另一种则是批评的角度。盎格鲁-撒克逊人往往喜欢称赞自己那些美好的品格,其中,行动果断的成分居多,而态度温和的成分则少得可怜。假如我们来到了东方,就会发现亚洲大陆上的各个民族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的技巧是远胜于我们的,因此,我们在内心中就会对他们充满敬意。这样的民族是彬彬有礼的,而他们的处世方式又是轻松自如的,我们实在没有资格对其妄加评论。毋庸置疑,中国人已经把礼节升华到了一个最完美的境界,即使最挑剔的批评家也不得不承认这一点。这种境界不仅是西方人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还是西方人从来也没有想象过的,甚至即使是亲临其境也难以置信的。

在中国的经典上,记载着的礼仪准则有三百条,而行为准则则多达三千条。由此,我们不能不想到,这个民族在如此众多的繁文缛节之下究竟是如何繁衍下去的呢?我们很快就发现,中国人会把礼节变为一种非后天习得的本能,就像是他们对待教育那样。众多的礼节被这个民族的圣贤变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与交往中的一部分——在西方的宫廷和外交事务中,同样形式的礼节早已被废弃了。我们的意思并不是指中国人的日常生活被这些繁文缛节完全束缚住了,而是说在他们的意识中会本能地产生一种认识,比方说到了某个特定的时节,中国人就会把他们的礼节准确无误地表现出来。这种礼节就如同是节日的盛装一般被穿戴起来,并且毫无差错。假如一个中国人在这样的时节不知该如何是好,他就会像西方一个受过教育的人不知道九乘以九等于多少一样使人感到荒谬而可笑。

西方人是无法完全赞同中国人的礼节的,因为在西方人的头脑中始终存在着以下的想法:“礼节就是诚挚地表示敬意。”通常情况下,西方国家认为个人的幸福等同于全体的幸福,他们会从这个出发点去认识礼节。然而,礼节在中国却无法遇到这种情况。礼节需要有专门的演示程序和专业术语,这一点就如同是其他一些技艺一般,它并不来自于内心,而是复杂整体中的个体部分。尊称的使用情况是极为复杂的,并且有非常严谨的理论支撑,西方人在看过之后即便不会发疯,也一定会不知所措。这些尊称的使用意图是非常明显的,那就是保持某种牢不可破的长幼尊卑关系,对于中国人而言,这种关系对于维护社会秩序是极为重要的,同时,它也是调节人际关系的润滑剂。在中国人的思想里,只要上下有序、尊卑有别,那么,所有的事情也就迎刃而解了。这就如同是下棋时先手的人会说:“敝王贱卒走两步。”对手则回答说:“敝王贱卒也走两步。”然后,先手的人又说:“敝王卑贱的士吃掉了尊王高贵的卒,到达敝王辖区可怜的第三格。”像这样的话语会贯穿整个棋局。下棋者是无法说出下一步走法的,棋局也不会受到这种尊称和形容词的影响。假如某个人尝试着去做他完全不了解的事情,这肯定是一件荒谬而可笑的事情。但是,中国人却并不认为礼貌地说出下一步棋的走法会沦为别人的笑柄,因为在中国人所处的情境中,形容词就等同于棋局,假如你不清楚这些形容词,也就意味着你什么都不知道。

与此同时,中国人对于礼节的恪守也并不是全然相同的,它会随着距离中心城市的远近发生极为显著的变化。当某个人在回到农村之后,虽然他也认为同样有继续保持礼节的必要,但这并不意味着他能坚持从城市里学到的那些礼节细则。

尽管中国也有极少数的人不知道在什么样的场合行什么样的礼,但他们的礼节仍然是任何有教养的外国人都无法比肩的,这一点是任何人都无法否认的。与中国人相比,外国人就如同是婴儿。除非某个外国人先前有过中国礼节方面的经验,否则在他内心里一定会产生一种害怕暴露自己过失的恐惧感。西方人越是害怕暴露自己缺乏知识和教养,就越会显露出自己在适应中国礼节方面的无能,因此,中国的知识阶层难免会用一种毫不掩饰的轻蔑眼光去看待这群“野蛮人”,称他们“没有规矩”。甚至一些熟知中国礼节用语与行为方式的人也会表现出一种麻木不仁与无法弥补的无知。

我们完全可以把礼节比做一个气垫,其实它的里面什么也没有,却可以减轻颠簸的痛苦。平心而论,中国人在演示礼节的时候是一视同仁的,不管对方是中国的同胞还是外国的客人,他们都会展现出相同的礼貌。中国人的礼节并不是为了让客人感到惬意,而是为了能够表现出自己的礼貌。主人即便是执意点燃了你不想让他点燃的炉火,即便是沏了一杯你并不想喝的茶水,即便是熏得你满眼都是烟,即便是呛得你喉咙里像是被塞进了难以下咽的苦药,然而,主人毕竟向你展示了一种好客的形象,至少向你表明了他是知道如何去款待客人的。假如客人感到不愉快,那完全是由于客人的不好。在乡下也会出现同样的事情,主人觉得他有责任把借给你住宿的陋室打扫一番,然后再象征性地布置一下。但是,当你来到房间的时候,他仍然在不停地打扫,即使是飞扬的尘土眯住了你的眼睛,他也不会停手,而你的任何恳求也将变得毫无作用。也许这便是《礼记》上所写的教诲吧,待客的房间必须要打扫干净,不管客人是如何厌烦,主人们都会把打扫继续进行下去。中国人在宴请客人的时候也同样与众不同,假如你此前从未经历过,那么,对于你来说,那将是一次恐怖的经历。一次过度施与的恐怖,热情的主人会在你的盘子里堆满食物,他认为你会喜欢那些食物,可事实恰恰相反,你十分厌烦它们,甚至是一丁点儿都咽不下去。主人或许会认为那是你的过错,不过有一点却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在款待客人这方面他并不缺乏礼数,因此,不会有什么人去责怪主人没有在适当的时候去行使适当的礼节。因此,如果有哪个外国人不懂得这种游戏规则,那完全是他自己的原因,与主人是没有任何关系的。

此外,还有另外一种规则,假如一位中国新娘在拜会一位外国夫人时有意把后背冲着这位夫人,向完全相反的方向行礼,那么,这位外国夫人一定会感到困惑和恼怒。问过之后她才知道,中国新娘之所以会向北叩拜是因为皇上住在北边,因此,她并不在意她所要拜会的女主人此刻正在房子的南边。假如那位外国夫人并不清楚自己应该待在房子中的哪个方位,那么,新娘也就完全没有必要考虑她了,因为她至少表明了自己知道该向哪个方向磕头。

礼物的形式是体现中国人礼节的又一个极为重要的载体。关于这一点,我在前文中已经介绍过了,在送礼时一定要给足受礼者“面子”。赠送的礼物总是有固定的式样。假如某个外国人经常与中国人打交道,那他就肯定会收到一些精致的点心盒,干净的红纸包裹着一些油腻的点心。那个外国人是根本不会吃这些点心的,然而送礼者也是绝对不会收回礼物的,即便是受礼者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一再表示他会把这些点心全部送给别的中国人,结果也是一样的。

然而,中国人的礼节并不代表禁止人们对礼物“吹毛求疵”。常常会有人去询问礼物的价格,客人在跟男女主人道别的时候也经常会说这样的话:“给您添麻烦了,让您破费了。”

有一次,一位外国人被邀请去参加一个婚礼。婚礼上的糕点极为丰盛,在婚宴的过程当中,这个外国人看到有个人端上来一个盘子,可里面仅有两三块糕点,而端盘子的那个人却在夸耀糕点的新鲜。这盘糕点首先被端给了外国人以示尊重,可这个外国人却婉言谢绝了。随后,那个盘子便被撤下去了,再也没有传递给其他的人。结果,婚礼似乎由于某种不可明言的原因而被蒙上了一层阴影。其实这是当地的一种风俗,每位来参加婚礼的客人都是要送一份礼钱的。按照中国人的观念,直接说收钱是非常不合时宜的,因此就用送热糕点作为托词,当客人还在席上的时候就开始收礼钱了。其实只有那位消息不灵通的外国人被蒙在了鼓里,在场的每一位中国人都明白这种礼节的含义。可那位外国人却错误地谢绝了糕点,于是,其他人也不方便当场拿出自己的礼钱了。不久之后,那位外国人又应邀参加了这家人的另外一次婚礼,这一次婚礼的主持人吸取了上一次失败的教训,他比西方人还坦诚地对来宾说道:“这就是送礼钱的地方,请放到这里。”

虽然我们已经把中国礼节中的繁文缛节贬低了一番,然而,在社会交往方面,我们仍然有必要向中国人学习很多的东西,因为那种完整的原则正是由他们建立起来的。真诚是我们应该保持的精华,而鲁莽则是我们必须要抛弃的糟粕。如果能在西方人的坚强与独立之中掺入东方人适当的温文尔雅,那就再好不过了。

但是,很多西方人却并不能从这个角度去看待事物的发展和变化。笔者的一位老朋友曾经在巴黎居住多年,于是,他在不知不觉之中便接受了那里的习俗。在他回到伦敦之后,他会向遇到的每一个朋友脱帽鞠躬。有一次,某个朋友无情地回击了他的敬意:“老家伙,请你睁开眼睛看看吧,这儿可没有你的法国猴子和你一起耍杂技。”假如某个人可以把东西方的精华集于一身,那么,他必定是幸福无比的,他完全可以在狭窄而荆棘丛生的中庸之道上安然地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