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希腊不会是最后一个
希腊危机的产生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其中包括资本主义贪婪的本质、市场经济利益挂帅、全球范围内没有监督金融市场的机制,以及人们追求快速的金融致富等。
金融危机的到来越来越频繁,冰岛的破产尘埃未定,希腊又出现了债务危机,而与以往不同的是这一次危机直接进入到了欧盟的后院。
当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希腊本来就是一个财政体制不健全的国家,在2000年年初加入欧元区的时候,希腊是欧洲通膨率最高的国家之一,而其公营部门的债务更比欧元区所规定的多出两倍。换句话说,希腊的财政条件是根本不能加入欧元区的。为了允许希腊的加入,欧盟的决策者显然放宽了其加入欧元区的条件。当时的欧洲中央银行行长罗德里格斯向希腊提出了警告,要求希腊积极地改善本国的经济并严格控制通胀。为了能够真正符合加入欧元区的要求,希腊政府需要对经济实行严格的紧缩政策,对公共开支进行大规模的削减。
包括希腊、意大利、葡萄牙和西班牙在内的这些地中海国家,在加入欧元区以后都以为欧元就是它们的靠山。政府和企业进行大量的贷款和消费,就好像买了安全保险一样,经济也因此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通过大举借贷来刺激楼市以促进消费,而结果是工资提高了,债务升高了,同时财政赤字也升高了。但是人们的工作效率却没有得到提升,南欧人还是继续享受轻松自在的悠闲生活。
以前碰到这样的问题,欧盟总是显得漫不经心。因为毕竟欧盟是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共同体,虽然有规定,但是在决策时各成员国还是受到了各自国内政治经济情形的影响,因此对欧盟有些表里不一。根据欧盟的规定,当会员国的财政赤字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3%时欧盟有权对该国提出建议,甚至可以进行罚款。执委会曾经对德国、法国和葡萄牙提出要求——改善财政赤字,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哪个国家因此遭受罚款。爱尔兰、希腊和西班牙在2009年财政赤字已经高达11%~12%,欧盟也没有对此做出什么。
西班牙在2010年的整体公共预算赤字将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8%,而失业率预估平均高达19%,这无疑是令财政赤字问题雪上加霜。西班牙政府最近研拟出将退休年龄由65岁提高至67岁并增加年金支付年数的计划,投资人担心西班牙会沦为第2个希腊。
虽然葡萄牙的债务水平并没有希腊那么高,迄今为止还没有显现出社会动荡的迹象,但是葡萄牙自身存在着一个希腊没有的危机因素,即政治危机正在日益加剧。在当前的形势下,在削减开支的问题上,丧失议会绝大多数优势的葡萄牙的执政党和反对党谈判的余地是非常有限的。
现在是火烧眉毛了,所以欧盟不得不对此进行处理了。葡萄牙还在几天前提交了一份财政巩固方案给欧盟委员会,以使预算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到2013年的时候降到3%以下。对于这个问题,执政党和反对党只能再次对削减开支的可能性展开谈判,葡萄牙政府在当前环境下进行斡旋的余地是极其有限的。
如今希腊200亿欧元的债务即将到期,它应该找谁来援助呢?理论上是可以向个别国家要求伸出援助之手的,但是好像没有哪个国家愿意趟这摊浑水。德国被认为是最可能伸出援助之手以防止希腊违约的国家,但是出于国内舆论强烈反对德国援助希腊的压力,德国政府也不敢贸然行动而违背民意。
作为国际社会的一员,希腊可以在最坏的情况下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要求提供信贷基金。但是对欧洲国家而言,如果希腊求救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无疑是对欧元区声望的重大打击,因此欧盟不会轻易采取此种办法。根据国际清算银行资料统计,希腊目前将近3000亿美元所欠债务的债权国前几个分别是法国的789亿美元,瑞士的786亿美元,德国的432亿美元,美国的164亿美元,还有英国的124亿美元。从清单中可以看出债券相对集中在欧元区,由欧元区各国对其进行资助,并监督希腊施行适当的财政措施不失为一个绝佳的解决方法。
希腊也不会轻易退出欧元区,因为退出对其而言并没有什么好处,留在欧元区起码还可以依靠欧盟兄弟们协助纾困。不过,希腊想在两年的时间内将财政赤字的比率降低在欧元区应有的标准内几乎是不太可能的。经济状况颇佳的英国只能预计在4年内将目前12.6%的预算赤字减少一半,那么长期存在此类问题的希腊怎么可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将财政赤字降低到3%呢?
如果希腊的财政赤字继续恶化下去,就可能导致欧元严重贬值。届时就可能引发像2008年雷曼兄弟倒闭时如金融海啸般的一系列反应,给欧洲经济带来了严重的破坏。欧盟现在也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严厉地要求希腊政府降低不必要的开支。务必在2012年将整体的财政赤字回归到可控制的范围内,并从2010年的3月中旬开始必须在每个季度提交一次裁减赤字的进展报告。
为了避免希腊债务危机的进一步恶化,欧盟财长会议已经同意向希腊提供双边贷款。希腊目前还没有向欧盟提出借贷需求,如果日后提出,欧盟国家也应该会给予援助。因为如果欧元持续走弱,美元就会开始走强,国际资本将会逐渐从欧洲回流到美国。因此为了避免波及欧元,欧盟势必要对希腊伸出援手。这已经不是单一国家的信贷问题了,而是上升到欧元与美元的国际竞逐的高度。
希腊多年超支及掩盖赤字的事实,再加上欧盟长久监督执行不力才导致了如今的希腊危机,希腊的债务危机可以被当做是资本主义的必然产物。如果不能建立起一套整体性的金融运作体系,那么希腊不会是最后的危机,未来的危机可能会接踵而至。
2.怎样对待欧元区国家中的“烫手山药”
投资者对欧元经济普遍不看好,担心希腊危机的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势。而葡萄牙和西班牙等国家为了避免希腊一样的厄运纷纷实行紧缩的财政政策,这些信息无疑让投资者对整个欧元区失去了信心,欧元因此遭到了空头的猛烈抛售。
为了帮助希腊解决财务危机,稳定希腊国内及整个欧元区的经济社会稳定,欧盟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审批了一个斥资1100亿欧元巨款援助希腊的援助计划,并设立了一个7500亿欧元的救助基金以援助希腊及其他陷入危机中的欧元区国家。欧盟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援助时对希腊附加了严格的削减赤字的条件,要求希腊政将财政赤字率从13%的高百分比降到欧盟上限的3%。该计划的实施将为债务状况一团混乱的希腊政府带来喘息之机,希腊政府在2010年5月接受援助计划。与此同时,希腊议会通过了一份财政紧缩方案,方案中提出3年内对薪金和养老金削减300亿欧元并实施增税政策,力求挽救政府于天量债务的泥潭中。
这一项巨额救助计划给欧元区领导人打了一针强心剂,希望在挽救希腊的基础上还能阻止其他国家出现像希腊一样的债务危机,以维持欧元区的经济稳定。当然救助资金的发放前提是接受援助的国家致力于削减财政赤字,促进国家财政健康发展。不然对其援助也只是东挪西补,虽然能把债务向后推,但该国的债务规模也将越来越大,风险也越来越高。这7500亿欧元能否起到标本兼治的作用还是个未知数,整个欧元区缺少一些激励的政策。没有切实有效的手段去激励希腊这样的国家削减财政赤字,而对于那些财政预算无法达到欧盟要求的国家也没有惩罚机制。这就像“大锅饭”一样,众多国家都抱着混饭吃的心理,而不是尽全力改进本国的缺陷。长此以往,这笔巨额的救助基金对于应对欧元区某些国家的危机也只能算是杯水车薪。
希腊真正削减财政赤字并达到欧盟3%的上限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因为对于它来说,削减财政赤字是一项巨大的任务。
首先希腊国内的民众和工会组织就是阻止该任务的主要力量,虽然希腊政府提出的紧缩方案由议会通过了,却遭到希腊国内很多民众的反对。希腊民众习惯了高福利制度及高工薪待遇,该国GDP增长率长期保持在1%~2%的水平,而工资增长率却达到5%。
在工会的强势压力下,希腊政府列出了将近600种“高危险”职业。从事这些职业的退休年龄为男性55岁,女性50岁。像拆除炸弹和采矿等危险性工作名列其中无可厚非,但令人不可思议的是管乐手和播音员也堂而皇之的名列其中,并且二者的入选理由是“吹奏乐器有胃逆流的危险”和“麦克风有很多细菌”。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在习惯了优厚待遇后希腊民众潜意识里对于优厚的福利待遇都认为理所应当了,而现在政府突然实行开源节流的政策无疑会使习惯了“挥霍”的国内民众心理严重失衡。在工会的组织下希腊工人举行了大罢工,而在该紧缩方案表决的当天雅典数万民群众举行了游行示威抗议政府实行紧缩政策。
另一方面涉及经济发展的问题,欧盟要求希腊及相关国家努力削减财政赤字,以保持财政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但以希腊为例,该国的经济复苏势头非常弱,而削减财政赤字则很容易让国内经济在纤弱的发展阶段夭折。这将直接影响政府税收的收入,导致财政赤字有增无减。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希腊的经济将会持续2~3年的衰退期。希腊政府实行紧缩政策则意味着国内工作机会将减少,短期内增税减债将会让经济出现更大幅度的萎缩,但希腊又必须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率才能保证偿还巨额贷款。如何同时做到这两点,对于希腊来说将是巨大的挑战。如此看来,希腊能否将财政紧缩方案实施到位并走出债务危机还需拭目以待。
到目前为止,希腊危机仍然没有缓解的迹象。希腊债务危机不仅对希腊国内的经济稳定影响重大,还对整个欧元区的稳定带来严重的威胁。欧元区的众多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并不一致,却使用统一的货币并遵守相同的标准。这就好比让实力悬殊的选手参加同一个马拉松比赛一样,选手们能力良莠不齐,却要求他们保持一样的速度,这显然是不现实的。
经济学家分析,希腊及欧元区的其他边缘国家在未来数年内有可能被迫放弃欧元以重振国内的经济。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应该循序渐进,在欧元各国的这场马拉松比赛里优胜劣汰也是必然趋势。
在这场马拉松比赛中,现在希腊已经掉队了,接着西班牙和葡萄牙及意大利等都有掉队的迹象。如果这些国家不能进行自救,削减国内的财政赤字,那么欧元区债务状况优良的国家就不得不掏腰包来帮助这些弱者渡过难关。事实上,这是一个矛盾的境况。若欧元区其他国家,如法国及德国等不予以支援,那么欧元区的乌托邦梦想也就彻底破碎了;而如果欧元区其他国家支援掉队的国家,那么欧元区的“懒汉”就越来越多。而这让克勤克俭的国家的人都感到不公平,凭什么自己勤俭节约地生活,却要为那些挥霍无度的国家的人们买单?在这样矛盾的境况下,想让欧元区保持健康发展就是痴人说梦了。
如此看来,欧盟对于处理希腊的债务危机似乎不存在切实可行的良好方案,因为每个方案提出来后都会制造出新的问题。
有人认为,欧盟对希腊施行援助的做法就像一个导火索,恐怕会成为欧元走向末日的开端。要维持欧元区的健康发展就不应该向希腊提供支援,应任其自生自灭以起到“杀鸡儆猴”的作用。从而彻底把病毒消灭在萌芽阶段,以免危机蔓延到欧元区其他成员国。德国的财政部长于2010年3月曾发言表示,应赋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驱逐权”,即当欧元区某国的财政状况极度恶化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就有权力把该国从欧元区成员国开除。欧洲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丹尼尔·格罗斯曾发言说,作为一个货币联盟的欧元区仍然会继续存在,但不排除某些边缘国家退出欧元区的可能性……
有相当多的人认为,欧盟对希腊的处理方式应该遵循壁虎的生存法则,即断尾求生,以防止病毒向其他成员国扩散。欧盟的援助无疑将助长欧元区其他成员国有恃无恐的心态,反正出现了危机会得到欧盟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援助。同样的剧情可能会在葡萄牙、西班牙和意大利等国重演,欧盟只得援助一个又一个“希腊”。若形成这样的恶性循环,那么欧元区的“末日说”就绝非耸人听闻了。
3.“英镑崩盘论”的是与非
欧洲国家最近可谓是多灾多难,就在欧元区的国家都担心希腊的债务危机会拖垮欧元之时,英国人也正为英镑的命运担忧。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截至2010年3月,英国的经济连续萎缩18个月,这对于财政状况原本不佳的英国政府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2009年12月份,英国政府把国债的年度计划发行量从2200亿英镑调高至2251亿英镑。穆迪投资服务公司曾暗示,英国主权信用评级有被下调的可能性。
英国经济巨额的财政赤字当然没能逃过市场的“法眼”,由于担心英国会由于巨额的财政赤字而重演希腊的债务危机,所以炒家和国际金融投资机构纷纷沽空英镑。
有“商品大王”之称的罗杰斯2010年3月警告人们英镑有崩溃的风险,此话一出在市场上引起一片恐慌,让持有英镑的散户们都非常紧张。目前理财产品中英镑的身影越来越少,而持有外汇的市民也开始调整经济策略。与此同时,“英镑崩盘论”被传得沸沸扬扬。
这让人们想起1992年索罗斯沽空英镑并导致英镑崩溃的惨状。1970年年末,欧洲多个国家(包括英国)为了推动经济的一体化发展成立了欧洲货币汇率机制,该机制要求各成员国汇率的波动率保持在15%以内。1990年,德国因为支出巨大,准备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吸引外资以免引发国内通货膨胀。这让其他国家,特别是英国面临货币贬值的压力。在此情况下英国只有加息才能维持汇率的稳定,而此举无疑会打击本国的经济。索罗斯当时笃信德国一定会坚持加息,而英国的经济却很脆弱,于是他开始大规模地沽空英镑。索罗斯动作干脆利落,他抛售了70亿美元英镑,再买入60亿美元马克。尽管英格兰银行为了托市而买入大量英镑,最后甚至还动用了300亿美元外汇储备,但仍敌不过索罗斯等人的猛烈炮火。最终英格兰银行黔驴技穷,英镑在投机者的狙击下累计贬值19%,英国也于1992年被迫退出了欧洲货币汇率机制。索罗斯在此期间获得10亿美元的收益,并且被称为“打败英格兰银行的人”。
“英镑崩盘论”也并非空穴来风,自2009年年底至2010年5月止,英镑兑换美元的汇率跌幅超过了10%,创出了13年来的最差表现。若市场对英镑的看空情绪继续高涨,那么英镑继续下跌的命运则在所难免。
首先,财政赤字过高是英镑持续下跌的主要原因,英国2009年的债务总额相当于希腊、西班牙、葡萄牙及爱尔兰4个国家的债务总和。2009年英国的财政赤字占GDP的百分比为12.3%,仅比希腊低0.4个百分点。至于英国国内形势,英国中央银行实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应对金融危机,并刺激经济的发展。由于受到信贷危机的影响,英国官员曾坦承可能需要继续制定一些新的措施刺激经济的增长,这就意味着英国的财政赤字有可能再攀新高。
实际上英国也处于左右为难的境地中,为了稳定英镑的汇率,英国央行需要实行紧缩的财政政策,英国政府也要致力于削减财政赤字。若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那么国内经济发展的脆弱苗头将再次探底,从而导致英镑的走势继续向不良方向发展;若继续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刺激经济,那么英国的财政又将陷入赤字居高不下的恶性循环。
其次,政治因素也是市场不看好英国经济并导致英镑贬值的因素之一。在2010年5月份英国国会大选前,市场都认为大选前各项政策不会有多么明显的改变。既不会有新政策出台,也不会对旧政策进行修订。政府这种放任态度导致事态进一步恶化,而执政党布朗与反对党在削减财政赤字的速度和时间上都有严重的分歧,前者认为现在应该继续施行经济刺激方案;后者却表示政府必须立即着手处理财政赤字问题。
在2010年5月11日英国大选结束后保守党人卡梅伦当选为英国新首相,英国民众对卡梅伦寄予厚望。但在寒酸中登台的新政府不得不收拾上一届政府遗留下的烂摊子,并面临巨大的财政赤字。解决财政赤字问题有两种主要方式,即增加政府收入和削减政府开支。而增加收入可能通过增加税收收入和贸易顺差来实现,但提高税收对国内经济的发展无疑是一记重拳。不但对经济的未来发展无益,而且还会削弱此前刺激经济产生的效果;另外,借助贸易顺差来增加政府收入显然也不现实。目前全球经济仍在恢复阶段,贸易规模都非常有限,而英国主要的贸易对象欧元区现在正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
卡梅伦承诺新组建的政府将把2010年政府预算额减少60亿英镑,以解决越来越严重的财政赤字问题。但新政府的执政道路并不平坦,由于英国政府是由保守党与自民党共同执政,所以在制定政治经济方针时双方必然会产生一些分歧。加上作为反对党的工党在议会下院席位还有很大的实力,这股力量对执政党推行新政肯定会有一定的阻挠性。
人心齐则泰山移,但若英国新政府人心不齐、党派内部纷争不断,则对经济的不良影响是不容忽视的。从目前形势来看,市场并不买新政府的账,金融市场对英国新政局的态度非常消极。以卡梅伦为首的执政联盟的每一个政策都需谨慎,在经济政策的制定上,棋错一招就有可能导致政治和经济形势齐动荡。新政府面临的问题如改善经济运行的环境降低赤字规模等都非常棘手,能否处理好这些问题对英镑未来的走势起关键的作用。
最后,希腊的债务危机成了始作俑者,它拖累了欧洲的整体经济。而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英国在欧元区的危机里很难独善其身。若国际投机者狙击英镑,将比狙击欧元更容易。英国毕竟身单力薄,其货币量远不如欧元区大。
英国政府财政赤字庞大、经济发展低迷且国内政治前景不容乐观,这一切都是市场看空英镑及英国经济的理由。若无行之有效的政策,国际炒家及金融投资机构对英镑的沽空情况越严重,那么英镑贬值的幅度也就越大。
4.欧元正处于危急存亡之秋
由于主权债务危机的蔓延,欧元区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单一货币组织正面临着巨大的威胁。虽然欧盟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出台了7500亿欧元的救助机制,但这张巨额的“空头支票”并没有为欧元的汇率带来上升的迹象。而由于欧元区成员国近期都推行财政紧缩政策,再加上市场上传言德国有重新恢复马克作为官方货币的考虑,法国也曾威胁退出欧元体系。暂且不管市场传言是否属实,欧元汇率继续下跌却是事实,2010年5月17日欧元兑换美元的汇率更是创下4年来的最低纪录。
希腊的GDP仅占整个欧元区GDP总值的2%,但即便如此小的比例,其债务危机仍然让整个欧元区动荡不安,这与欧元区的机制有莫大的关系。国际炒家索罗斯指出,希腊危机实际是欧元体制先天性缺陷所引起的恶劣后果。他指出建立货币联盟的同时却没有建立政治联盟是本末倒置的做法,就像一个主人有一辆豪华的马车及一匹骏马却不能顺利行走一样,因为主人把马匹放在了马车后面。即使欧盟解决了希腊危机,将来必定还会面临一些更大的考验。若欧元区不采取措施进一步扩大欧元区内的政治合作,到时候整个欧元区可能面临全面崩溃。
一个完整的货币体制应同时设立中央银行和财政部,前者在发生危机时能提供货币的流动性;后者则能解决偿付问题。欧元区成立之初,区内成员国赞成设立欧洲银行。但却不愿设立一个共同的机构,比如设立一个“欧洲财政部”的机构来处理债务问题。这就导致欧元区一旦出现危机,却没有一个能解决偿还问题的机构,这两点都是欧元体制的先天性缺陷。
除了欧元区体制的缺陷外,欧元区的各成员国之间的债务水平和经济实力上存在巨大的差异。这不但会造成区内各国家不能保持一致的步调,而且使国际投机者有了狙击某一成员国并取得成功的可能性。
欧元区内各国的国情及文化有极大的差别,这也是阻碍欧元区和谐发展的因素之一。欧洲很多国家实行高福利和高收入的制度,而国内民众生活非常悠闲并逐渐形成好逸恶劳的习惯。比如西班牙不但有林林总总的国定节假日,每个省和自治区,甚至一些城镇都有另外的法定假日。商店双休日不营业,工作日到下午五点就打烊……国内民众工作效率低下、工作态度懒散。政府盲目地维持高福利和高工薪,他们的收入与付出不成比例。这样的结果是政府免不了寅吃卯粮,造成巨大的财政赤字。
但德国人则不然,这个国家以严谨和克勤克俭著称。所以在2010年年初,在是否援助希腊的问题上,德国民众多持反对意见。自己在工作中恪尽职守,在生活上勤俭节约,却要为这些工作懒散并躺在沙滩上享受舒服日光浴的国家买单。
德国总理默克尔指出只有欧元区内各成员国彻底实行经济改革,减少财政赤字才能平息这场有可能席卷欧洲的浩劫。
为了避免“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德国总理默克尔在施行救援计划之前曾提出把希腊逐出欧元区,但这种设想并没有得到欧元区内其他国家的响应,因为在欧元区的制度上并没有把一个主权国家逐出欧元区的规定。而希腊也不至于愚昧到主动退出欧元区,因为若退出,必然会为本国货币带来贬值的大风险。从而造成失业率飙升,给经济的发展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美国《时代》周刊刊文说不排除数年后欧元流通范围缩小到德国及法国等国家,甚至欧元这个统一的货币机制有消失的可能性。假设市场对希腊的信心危机加剧,再加上国际投机者对希腊的狙击使其最终被迫退出欧元区,西班牙、葡萄牙及爱尔兰等负债率高的国家则会随之成为市场和投机者的新猎物。到时候即使欧元区部分核心国家仍使用欧元,欧元也已经失去了它作为融合欧洲工具的意义了。
由于欧元区债务危机愈演愈烈,投资者们担心欧元最终会崩溃,于是纷纷转而投向了黄金的怀抱。瑞士银行宣称由于金条和金币的需求量激增,所以其业务非常繁忙,而大多数客户都来自德国。奥地利造币厂称其储存的黄金已经全部售完。由此看来,欧盟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出台的庞大救援计划并没有得到市场的信任。这笔巨款并不能保证欧元未来的安全,这样一来欧元屡遭重挫也是理所当然的。
欧元区债务危机暴发后,市场争相抛售欧元的情形与雷曼兄弟破产后的情形极为相似。雷曼兄弟的惨状足以令欧元区国家不寒而栗,欧元区未来的发展也因市场出现的信心危机而处于危急存亡之秋。欧洲陷入了自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最糟糕的境地,市场的反应甚至比2008年金融危机时更严重。
欧洲当局为了欧元区的经济稳定,有可能会采取一些行动来以防止欧元崩溃。若真如此,即使是一些口头干预也会对金融市场带来巨大的冲击,但也有两个原因制约欧洲中央银行的该举措。
一是欧元区国家也像日本、美国及英国等经济体一样,公开承诺允许汇市水平由市场来决定;二是单方面的干预行动效果不佳,需要整个国际社会的配合才能推动欧元汇率。但美国一直宣称美元强势论,在此情况下能得到国际配合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欧元区经济总量可以与美国平分秋色,在发生危机以前非常有实力充当制约美元的角色。自从欧元区国家陷入债务危机以来,全球的投资者对于美国长期金融资产的需求空前高涨。2010年3月份流入美国的中长期债券及股票的总资金数额达到1405亿美元,远远超过了美国财政部的预期数据。欧元区的债务危机却是美国经济发展的良机,据统计,欧元区的债务危机有可能直接为美国经济带来2%的增长点。美元在欧洲债务危机的影响下可谓出尽风头,想让美国配合欧洲当局干预市场,以稳定欧元区经济的可能性不大。
欧盟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巨额的救助机制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从反面讲,这个救助机制让欧元这种货币失去了支撑的力量。任何一个国家的货币都靠这个国家的信用来支撑,但欧元例外。欧元在最初设立的时候有许多财政约束,这些严格的约束却是欧元的支撑力量,其本意是为了欧元区稳定健康的发展。欧元的财政约束有两大最基本的原则,一是区内各成员国的财政赤字占GDP的比例都必须控制在3%以内;二是区内任何一个成员国若出现财政问题,欧洲中央银行都不能施以援手。但现在的欧元区这两大基本原则都荡然无存了,除了希腊和西班牙这些国家财政赤字严重超标外,连法国和德国等国的财政赤字也远远高于欧元区设定的3%的标准。整个欧元区没有一个统一的财政预算的控制机制,区内成员国的债务只由该国的财政作担保,而没有统一的财政基础来担保,从而导致欧元的信用度非常脆弱。在这种情况下,财政赤字不能超过GDP的3%就成了欧元信用的基础。但这个规定没有惩罚机制,因而规定也就形同虚设。欧洲中央银行也违背了欧元的原则,2010年5月上旬宣布收购欧元区发行的公债,总额达600亿欧元,这一举动意味着欧元区的财政约束的第二大基本原则也完全被破坏了。这不禁令人怀疑,虽然欧元区各国家都在积极备战,但风雨飘摇的欧元区前途非常渺茫,而失去了两大支撑力量的欧元很可能走向崩溃的深渊。
5.希腊是否会成为欧元的终结者
2010年5月19日希腊政府有一笔90亿欧元的债务需要偿还,这也是希腊进入债务危机以来的第一个偿还限期。欧盟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顺利通过1100亿欧元的援助机制后,于2010年5月18日在希腊一笔90亿欧元的债务到期之前,给予希腊政府一笔200亿欧元的援助款项。这也是自从救援机制成立以来拨给希腊的第一笔援助款项,剩余的款项将分两次分别于2010年9月和12月打到希腊政府的账号上。
对于欧盟来说,不得不考虑希腊的严峻形势。若1100亿欧元的援助巨款仍不能解决希腊严重的债务危机,那到时候欧盟该如何是好?希腊主权债务违约是否会吹响欧元终结的号角?国际评级机构对主权债务违约的定义是该主权国家没有按时偿还债务,事实上还有一种“软违约”的情况。即政府虽然未能按时还债,但能承诺在某个时候再全额偿还,这种“软违约”当然不会导致欧元的命运走向终结。希腊若能竭尽全力来避免造成混乱性违约并还清债务,再加上欧盟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援助,希腊与整个欧元区仍是安全的。但希腊是否能“两手抓”(既平息国内的混乱局势,又促进经济的发展)尚是一个未知数。
欧元区这个整体的目标是为共同货币的健康性和稳定性而努力,而希腊若出现大规模的混乱性违约则会导致这个目标的终结。欧元区这个整体理应可以抵御财政问题,区内各成员国都应该有团结意识。若出现恶性的投机狙击,各国理应互帮互助。从目前看来,虽然欧盟条约里规定各成员之间不对对方的公债负责,但从目前欧盟对希腊的援助来看,这种帮助还带有政治承诺的意味。即便如此,希腊国内混乱的形势是阻碍希腊大刀阔斧进行财政紧缩的巨大阻力。在众多援助下若希腊还是稀泥扶不上墙,那巨大的财政亏空将会把它卷进破产的深渊,到时必然危及欧元的安全。
到目前为止,欧元区成员国的财长对欧元的未来都充满了信心。欧元集团主席容克在新闻发布会上读了一份声明,这份声明是欧元区各成员国财长们针对欧元当前的形势发表的。声明说:“我们毫不怀疑欧元是可靠的货币,而欧元区物价将一直维持稳定的趋势……”欧盟在“救人”的时候,希腊也在进行自救,国内正采取最严厉的财政紧缩政策。欧元集团主席容克说:“情况正向好的方向发展,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希腊已经走出了危机,该国的财政已经走向了正轨。”欧元区成员国财长认为,2010年5月17日欧元兑换美元的汇率再创历史新低并不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市场对欧元完全失去信心才是最糟糕的。希腊出现任何违约的迹象都会导致欧元的汇率创出比2010年5月17日更坏的情况,这也是欧盟赶在希腊债务到期前拨给希腊政府救命钱的原因。
提供给希腊的第一笔救援资金到账后,也意味着欧盟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不会轻易中断后续的救援机制了。但市场有一双雪亮的眼睛,能看到这笔钱只能治标不能治本。钱虽然已经到了希腊政府的账户上,并能解决希腊的燃眉之急,使其有资金来偿还到期的巨额债务,但却不能解决希腊债务危机的根本问题。希腊之所以出现债务危机是由于长时期的超前和过度消费造成支出远大于收入所导致的,这十多年,甚至更长时间的过度消费的劣根并不是靠援助款项就能铲除的。这一系列的原因导致市场对欧元信心不足也在情理之中,从救援机制的形成到首笔贷款到希腊账户,对欧洲股市及欧元对美元的汇率都没有起到明显且积极的促进作用。
另外,希腊债务危机的加深还有“幕后推手”,希腊政府暂时将华尔街大型投行定为嫌疑目标。正是因为国际投行对希腊债务危机的严重性不断夸大才引起市场恐慌,导致投资者争相抛售希腊资产。并造成该国的融资途径锐减而融资成本则锐升,为希腊违约论煽风点火。更严重的是,希腊的债务危机还导致市场掀起了沽空欧元的热潮。
若希腊的债务危机最后出现最坏的情况,即由于欠缺偿还能力而拒绝还债,而欧盟也由于援助太庞大而无能为力,希腊由此出现大规模实际的混乱性违约。这样一来,希腊在正式混乱性违约的次日希腊债券立刻降为垃圾级别债券,因为欧洲中央银行将拒绝希腊的抵押品——希腊债券,所以希腊虽然可以继续把欧元当做官方货币,但希腊银行的账户里的欧元与欧元区成员国账户上的欧元将不再自动等值。希腊的财政部长仍是欧元集团成员的一分子,而希腊央行行长也仍是欧洲中央银行管理委员会委员,甚至还会保留希腊的投票权,但希腊银行将没有权利按欧洲中央银行的常规货币政策操作运行,也就意味着希腊退出了欧元区。但那时欧盟的代价将是巨大的,为希腊投入的大量财力的损失必定阻碍欧元区内其他成员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若只有希腊一个国家发生债务危机并把危机扼杀在萌芽阶段,那么希腊带给欧元的系统性风险并不大;若希腊恶性违约并且债务危机的传染性已经不能控制,欧元区其他出现债务危机的国家也以希腊为“榜样”,那么欧元离终结的日子也就不远了。
6.西班牙会不会步希腊债务危机的后尘
西班牙的经济总量是希腊、爱尔兰及葡萄牙经济总和的两倍,然而欧元区这样一个重量级的国家也深受财政赤字和债务的困扰。
2010年4月28日,国际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将西班牙的长期主权评级从AA+降级为AA,西班牙也成为欧洲继希腊和葡萄牙后第三个被标准普尔降级的国家。西班牙2010年第一季度GDP显示出0.1%的增长率,与2009年同期的负1.3%的增长率相比,显然有所进步。但经济学家指出,尽管在2010年第一季度有小幅回升,但经济萎缩仍是主流。
标准普尔表示,西班牙政府高估了经济增长的速度,也低估了国内的财政危机。标准普尔发言人曾表示:“西班牙的疲软期比我们预期的还要久,之前我们曾预测西班牙在2010—2016年的GDP的年增长率在1.8%左右,但从目前形势来看,实际增长率可能只有0.7%。”而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经济危机后西班牙的经济在欧元区仍然落伍,发展状态欠佳,并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经济发展速度还会比欧元区其他国家要低。
西班牙缺少支柱性产业来摆脱债务困境,2008年以前推动西班牙经济的两大产业是房地产行业和旅游业。西班牙楼市泡沫破裂前房地产如火如荼,火爆的房地产市场的确对国内经济的发展有过很大的推动作用。但经济危机后西班牙的房价大幅下降,目前该国国内的空房率极高,要想依靠房地产来带动经济的发展几乎不可能;旅游业也是举步维艰,由于之前该国国内的旅游业开发过度,所以现在大部分旅游景点和度假胜地的酒店入住率都在50%以下。两大主要产业都处于崩溃和疲软状态,西班牙也就失去了带动经济发展的产业。从而不断增加政府的财政压力,使得爆发债务危机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严重的经济衰退让西班牙的金融预算在2007年转为赤字,2009年,西班牙的财政赤字占GDP的11.2%,与希腊及爱尔兰两国成为欧元区国家财政赤字排名的“前三甲”。投资者不可避免地对该国产生了恐慌心理,造成该国的融资成本迅速上升。经济学家认为,由于西班牙结构性存在一定的问题,所以该国经济的发展会比欧元区其他国家更缓慢。
除了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外,西班牙由于此前受房地产泡沫破裂的恶劣影响,国内失业率激增。2007年以前,西班牙的失业率为8%,当时男性的失业率比女性低24%。而房地产泡沫破裂后,男性失业率比女性高25%,达到了230万。根据西班牙国家就业服务部提供的数据,房地产行业遭受打击后国内失去了47.05万个工作岗位,建筑行业的失业率比两年前多了3倍。2010年第一季度西班牙的失业率已超过20%,这是西班牙13年来失业率的最高纪录,也是欧元区国家中失业率最高的国家。
高失业率增加了西班牙社会的不安定因素,政府面临支付巨额失业保证金的负担,从而加剧了本身就很严峻的财政赤字问题。
高福利是造成西班牙财政赤字的重要因素之一,西班牙政府对婚生的每个孩子都提供一次性2500欧元的补助以示奖励,合法领养子女也遵循这一补助政策。除了中央政府给予的补贴外,地方政府也给予补贴,并且某些地方政府给出的补贴金非常高;除此之外,政府还给每个刚出生的小孩100欧元/月的补贴,直到孩子3岁,且孩子从3岁上幼儿园直到大学的费用都是免费的。西班牙公民在交纳社保后就可以享受免费医疗,领取失业保障金和退休金等待遇……
因为有希腊的财政危机的前车之鉴,所以西班牙政府开始实行紧缩政策。西班牙首相萨帕特罗2010年5月12日表示2010年将公务员的薪资削减5个百分点,并提出增加税收;2011年中止养老金计划;暂停对新生儿父母发放2500欧元的补助金并取消婴儿的每月补贴;削减各个地方政府的开支,以及减少60亿欧元的公共支出等。公务员工资下调5%是平均水平,而政府内阁成员的工资下调幅度达15%。在这之前由于西班牙宽松的移民政策和低廉的留学费用,再加上良好的福利待遇,使得大部分工薪阶层都将西班牙作为留学首选。但紧缩政策后西班牙对移民的限制越来越多,而移民政策也越来越严格。西班牙政府宣布紧缩政策的目标是在3年内将公共支出共减少500亿欧元,2011年将财政赤字占GDP的百分比降到6%,到2013年则降到3%。
在欧洲债务危机里希腊是最严重的,但该国相对来说影响力有限。但西班牙作为欧盟第五大经济体,的确“大到不能倒”。一旦西班牙出现不能摆脱的危机,则对欧盟乃至整个世界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力。西班牙债务占GDP的百分比为54%,而葡萄牙和希腊分别达到80%和120%。从以上数据看来,西班牙的债务状况相对来说还处于可控范围内。但由于对稳定性不强的国外投资者提供的资金依赖度非常高,而投资者对于处于债务危机的欧洲国家的投资兴趣及信心都大幅度下降,所以对西班牙的发展非常不利。
西班牙政府推出紧缩政策的目的是为了削减财政赤字,以保持国内经济的稳定发展。该政策推出后,欧盟及世界银行等国际机构都赞成西班牙的做法,并相信这是西班牙走出财政危机最好的道路。但紧缩政策却引起西班牙国内民众的巨大不满,西班牙工会呼吁效仿希腊举行罢工抗议政府的紧缩政策。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市,在工会领导人的带领下由大约一万多人组成的游行队伍在市中心游行。游行队伍高举的条幅上写着“就业和权利”和“政府要保障我们的退休金”等字样,以抗议失业率居高不下的现状及政府的各项紧缩政策。除了马德里之外,西班牙的毕尔巴鄂和巴塞罗纳等城市都出现了具有一定规模的游行。西班牙工会的领导人曾表示:“我们不知道政府的限制性预算是否意味着削减失业救济的保障金,但如果是那样的话,我们不得不面临劳资冲突的严重后果。”工会领导人还指出,如果政府坚决要采取严厉的紧缩措施,他们将会举行罢工。
西班牙的紧缩政策会面临与希腊相似的问题,由于经济的复苏正处于酝酿阶段,所以稍有风吹草动都会造成经济更大的衰退。西班牙工会托克索曾直言不讳地指出政府的紧缩政策“只会严重打击经济的复苏能力”,如此将会造成更高的失业率。这的确是一个恶性循环——经济衰退迫使政府削减支出,而这又使政府增加收入的能力降低,偿还债务的能力因而也随之降低。
7.葡萄牙债务危机:金融危机是主凶,政治危机是帮凶
一向平稳发展的欧洲经济现在却动荡不安,继希腊和西班牙之后,葡萄牙也陷入债务危机的泥淖中。2010年4月28日继希腊被标准普尔降级之后,标准普尔对葡萄牙的信贷评级也由A+下调为A—。随后标准普尔信贷分析师布洛克说道:“我们预计2013年以前葡萄牙会陷入持续高涨的债务里,虽然葡萄牙在很多方面都进行了改革,但该国公共财政的结构性疲软依然存在。从种种迹象来看,我们认为葡萄牙面临的财政风险会大幅度加剧,所以才将葡萄牙的主权债务评级下调了两个等级。”而在2010年5月5日标准普尔公司发言人宣布由于葡萄牙政府财政状况还在恶化,所以已将葡萄牙的债务评级列入观察名单中,在未来3个月内不排除将其等级再下调的可能性。
金融危机是导致葡萄牙财政赤字不断攀升的主要原因,它直接影响到政府税收收入。而政府为了保证民众的生活及经济的正常运行,增加了与社会保障相关的投入并制定了经济刺激政策。在收入减少的情况下还加大财政支出,结果导致政府不可避免地出现巨额的财政赤字。
葡萄牙的领导人也都意识到了希腊债务危机巨大传导性所引发的骨牌效应,该国总理苏格拉底表示葡萄牙的债务危机的原因与希腊完全不同。他指出葡萄牙的债务危机是因为经济的增长水平低于1%,这比近10年的平均水平都低。而在产业的发展方面,过分依赖房地产业和旅游业才导致的。葡萄牙外长也对葡萄牙的处理能力很有信心,他说政府正在努力,以免成为下一个“希腊”。比如,对精简政府人员、对地方财政支出进行严格的管控,以及将法定退休年龄提高至65岁等,他同时指出来自市场的压力不断上升也令人非常担忧。
葡萄牙大使还严厉批评了某些评级机构和经济分析师,认为这些机构和个人将葡萄牙和欧洲其他债务状况出现危机的国家相提并论非常草率。并给这些国家造成了极大的消极影响,增加了这些国家的融资成本。葡萄牙大使指出,虽然希腊、西班牙和葡萄牙等都存在财政赤字高企的问题,但每个国家的实际情况都不一样,不应该简单地将这些国家混为一谈。
事实的确是各个国家情况都不一样,如希腊虽然与葡萄牙一样同处于债务危机中,但葡萄牙的整体情况还是比希腊要好得多,并且在处理财政赤字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良好记录。比如2005年,葡萄牙的财政赤字占GDP的6.1%,而在2007年财政赤字占GDP的比例就降到了2.6%。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政府财政赤字比例迅速上升。但从历史记录来看,葡萄牙政府有能力通过各种方式降低财政赤字。
虽然这些历史记录表明葡萄牙的发展前景还是乐观的,目前该国国内的社会形势也没有出现明显的动荡。但是葡萄牙却有一个很严重的加剧债务危机的因素,即政治危机在日益加剧。葡萄牙总理是社会党派的何塞·苏格拉底,但该党的议员人数却远远少于反对党,而反对党则一直或明或暗地向外界传播现在的政府没有能力完全掌控经济。况且执政党现在丧失了议会的大部分优势,从而造成在减少开支的问题上没有多少与反对党谈判的余地。
比如在《地方财政法》的表决上就显示出了反对党的强大势力。2007年执政党曾修改过该法案,目的是对亚速尔和马德拉两个自治区的债务数额加以限制,而反对党却要求恢复该法案。2010年2月5日在对该法案是否恢复的表决上,葡萄牙反对党议员的数量优势压过了执政党,《地方财政法》因此恢复原样。财政法还规定将拨给这两个自治区的资金增加500万欧元,并且连年递增直到2013年,而届时拨给这两个地区的资金将达到8600万欧元。然而在葡萄牙财务状况明显不良的情况下,该法案的通过无疑会加剧葡萄牙的财政赤字。
葡萄牙执政党的疲软将直接导致政府处理经济问题的能力大打折扣,并且还有可能因为政治纷争加剧该国的债务危机。
8.全球金融市场或有二次探底之危
在欧元危机爆发后全球金融市场在美国金融危机爆发时的种种现象又出现了,全球股市跌幅甚大、市场信心严重下挫……这是否意味着金融市场开始了二次探底?
由于担忧欧元区的债务危机继续扩散,亚太地区及欧美的股市全面下跌。我国A股上证指数在2010年5月的第一个礼拜创下了5个月以来最大周跌幅,这是金融危机以后的最长连跌周数。欧美股市跌幅也非常大,国际油价因为债务危机及股市下跌的影响下跌幅度达到了10%以上。
欧元危机可以说是美国次贷危机这场大地震之后的余震,希腊的支柱行业是旅游业。这个行业的稳固性并不强,次贷危机后旅游业萧条,希腊的经济衰退也就在所难免。欧元区各国都使用相同的货币,相互之间的经济联系自然十分密切。由点及面,在希腊出现问题后投资者由于希腊的债务危机而普遍对欧元区产生恐慌也在情理之中。再加上欧元区乃至整个欧洲负债高及财政赤字高的情况并非希腊一个国家,而是普遍存在的情况。若希腊债务和财政危机处理不好,会出现“绑架效应”,危机就会向欧元区其他国家蔓延。如果欧元区这个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出现问题,对全球经济都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无法排除金融市场二次探底的可能性。
虽然欧元区是一个货币联盟,但各成员国的经济发展程度并不一样。在欧盟成立之初为了扩张欧元这个经济体系,对成员国没有进行严格的审核。虽然以德、法为核心的国家实力非常强大,但也有一些经济实力并不强的国家。在“木桶效应”中,一个木桶能盛多少水是由最短的那块木板决定的,希腊就是欧元区这个大木桶上较短的那块木板。所以一旦出现经济危机,该国的抵抗力明显不及欧元区其他实力较强的国家,现在希腊出现危机在一定意义上就是欧元区正为当初的盲目扩张买单。
而希腊之后,西班牙又步其后尘。虽然欧盟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承诺提供希腊1100万欧元的救援,但若西班牙、葡萄牙和爱尔兰也出现混乱性违约的危机,那么欧盟又能救几个“希腊”呢?有了希腊做“榜样”,欧元区任何一个出现主权债务危机的国家都有可能效仿希腊向欧盟请求支援,欧盟无形中掉进了必须解决各欧元区成员国主权债务危机的无底洞。可悲的是欧盟明知那是一个无底洞,但也别无选择。
希腊危机成为欧洲债务危机的导火索,从事态的发展看来西班牙等国家比希腊更让市场忧心忡忡。其经济占欧盟经济的12%,若该国出现重大问题,欧元危机就又上升了一个级别,而这肯定会对全球金融市场造成极大的影响。
原以为金融危机二次探底的风险会因为欧盟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希腊的救援机制的成立而平息,但是树欲静而风不止,事实上欧元危机却越陷越深。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出现债务危机的国家市场融资严重受阻。出现主权债务危机的国家进行自救就只有通过在市场上发债,用债务滚动的方式来避免出现违约的情况。但这又很容易让市场上的投机资本提升融资成本,增加主权债务违约的风险。从2010年年初开始,希腊主权债务的信贷违约掉期的上升幅度非常大。由于市场力量使希腊融资成本增加,所以市场融资已严重受阻。若其他国家出现与希腊一样的债务危机,那么可想而知该国在市场上融资将会有巨大的阻碍,而这个国家出现债务违约的风险也就越大。
其次,继希腊后,爱尔兰、葡萄牙和西班牙等国也出现主权债务违约风险的迹象,欧盟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只得将拯救机制扩大到出现主权债务危机的其他欧盟国家。欧盟刚通过1100亿欧元的援助希腊的方案,西班牙接着就爆发了主权债务危机。既然欧盟援助了希腊,那么也肯定不会对西班牙袖手旁观。接着就是葡萄牙和爱尔兰。若形成恶性循环,那么希腊仅仅是金融市场二次探底的导火线,西班牙也只是推动了二次探底,而不是最底部。
虽然欧盟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推出了一系列的拯救计划,但也不过是让这些国家借新钱还旧债而已。若将来这些国家经济发展缓慢,不足以支付巨大数额的债务,则很有可能陷入滚雪球式的债务中。因此欧洲经济的发展呈W型的态势将是必然的,并且将给全球金融市场带来二次探底的风险。
9.欧盟度日维艰影响波兰加入欧元区的积极性
由于希腊危机的影响,曾经热切盼望能加入欧元区的波兰对欧元的热情一落千丈。民意调查显示,在希腊危机爆发之前波兰60%的民众支持加入欧元区。特别是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波兰等东欧国家遭到重创,汇市波动幅度非常大。而相比之下欧元则稳定得多,这让波兰更迫切地想要加入欧元区。而波兰2010年5月14日的民意调查结果显示,加入欧元区的支持率降至41%,这也是2007年以来反对者的比例首次高于支持者。
加入欧元区曾经是波兰的战略目标,虽然欧盟对于新加入欧元区的国家没有固定的时间表,但在债务危机以前波兰加入欧元区的心情一直是越早越好,因为在波兰人看来只有加入了欧元区才标志本国成为欧盟的全权成员国。
波兰政府和波兰中央银行于2010年5月初都宣布加入欧元区的计划将推迟,波兰政府表示当今最重要的不是制定波兰加入欧元区的时间表,而是要保障本国的经济安全。目前波兰的经济没有受到希腊危机的骨牌效应的影响,也没有处于危机边缘。但波兰需要观察形势的发展,避免受到希腊及欧元区债务危机的影响。希腊的债务危机对欧元区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再加上西班牙和葡萄牙等国的巨额债务问题等,使波兰开始重新审视欧元这个“偶像”,也开始更理性地权衡加入欧元区的利弊。在欧元发展前景并不乐观的形势下,波兰对欧元持观望态度。波兰在金融危机发生之前将加入欧元区的时间定为2012年,在金融危机发生后波兰总理曾提出2015年波兰有可能加入欧元区,而在希腊债务危机发生后波兰领导人又表示加入欧元区的时间将“无限期延迟”。
在欧元区债务危机中欧元区存在的制度缺陷也越来越明显,这也是波兰转变对欧元区态度的原因。欧盟推出了一系列救助希腊和其他出现债务危机国家的方案,也出台了一些金融监管方案。但波兰民众对欧元区仍没有信心,担心欧元区出现的问题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消除。
波兰的经济在近年来飞速发展,是中欧区最闪亮的一颗星。2005年波兰总统卡钦斯基上台后,实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这极大地促进了波兰经济的发展。2006年波兰经济的增长率为6%,2007年达到6.5%,而2009年在欧盟整体经济萎缩4%的时候则增长了1.7%。
经济的增长除了归功于执政者进行的一系列改革外,金融体系的稳定和外资的流入也是重要原因。部分国家加入欧盟后为了加速经济的发展过度开放金融业,最终立陶宛和匈牙利等债务大幅度增长,使政府财政负担过重。而波兰却一直实行稳健和谨慎的货币和财政策,外债相对而言较少。而储蓄量则较大,国家金融体系非常稳定。有利的经济形势再加上波兰国家的劳动力成本很低,吸引了大量的外资,从而极大地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东欧各国在2010年第一季度经济普遍都在增长,这主要归功于这些国家通过宏观调控使本国的货币贬值。从而使本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更有竞争力,促进了出口。东欧各国的经济主体都是出口导向型经济,这些国家可能会继续维持货币贬值的竞争优势,以促进经济的复苏。而若加入欧元区,这些国家对使用的货币将没有宏观调控的权力了。
由于债务危机,波兰民众对经济区域化的利弊进行了谨慎的权衡,并对欧元区产生了疑虑。但从长远来看,加入欧元区仍是波兰的最终选择。波兰银行行长曾表示,一切加入欧元区的准备工作都未中断。波兰决定推迟加入欧元区,只是想找一个最好的时机来加入。因为欧洲实行统一货币,以推动欧洲经济区域化进程是必然的发展趋势。
10.希腊主权债务危机会不会引发全球金融“海啸”
就像债务危机的传染源一样,从希腊爆发主权债务危机之后,西班牙、爱尔兰、葡萄牙和意大利等欧元区国家接二连三地出现债务危机,连非欧元区国家英国也在劫难逃。希腊的债务危机暴露出了欧元区大部分国家的巨额财政赤字实情,债务危机的骨牌效应向欧元区其他国家迅速扩散,而欧元区这个经济体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重大考验。与此同时,外界都在密切关注欧元区国家的债务危机是否会波及整个欧盟和全球,并成为新一轮经济危机的导火线。
由于担心希腊危机将蔓延,所以2010年5月6日美国股市大幅度下跌。道·琼斯指数跌幅达3.21%,标准普尔指数跌幅为3.24%,主权债务危机日益恶化。2008年年初,由于美国政府在金融危机初见端倪的时候没有足够重视,所以导致金融危机迅速恶化并一发不可收拾。若此次希腊政府及欧盟对债务危机的救援措施达不到预期效果,则很难排除将迎来第二波金融海啸的可能性。
欧盟担心希腊的债务危机只是欧盟债务危机的序幕,从欧元区成员国递交给欧盟的统计数据来看,有相当一部分成员国的财务状况不容乐观。而希腊的12.7%的财政赤字更是让欧盟倒吸一口冷气,对此欧盟统计局建议欧盟扩大该局的授权,以便对欧元区成员国提供的数据调查核实。欧盟统计局局长曾说,他们在2004年的时候发现希腊统计局提供的数据有些不对劲的地方。但当时由于权力有限,也没有进行调查。希腊隐瞒财政赤字也是债务危机大爆炸的原因之一,财政赤字逐年增加,而希腊国内却没有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同时欧盟由于没有得到真实数据也无法认识到希腊财政情况的严重性。若欧元区其他成员国都在统计数据上造假,隐瞒了真实的财政赤字,那么债务危机大有燎原之势。
主权债务危机会波及整个欧元区,甚至向全球蔓延的预测也并不是危言耸听。希腊的国家债务数额在3000亿欧元以上,比该国GDP多1.1倍以上;意大利的债务为17611亿欧元,是该国GDP的115%,葡萄牙的债务则占GDP的85%。爱尔兰、希腊和葡萄牙的GDP共占欧元区GDP的6%,但西班牙却占了12%。如果前3个脆弱国家没有自救能力,欧盟尚且可以施以援手;如果西班牙这个“大到不能倒”的国家倒了,那么欧元区则面临巨大的灾难。
高额的财政赤字是欧盟各国爆发主权债务危机的主要原因,发生债务危机的国家的财政赤字占GDP的比例都非常大,其中希腊的财政赤字占GDP的12.7%;葡萄牙的财政赤字占GDP的9.3%;西班牙的财政赤字占GDP的9.8%。很长一段时间,发达国家政府财政赤字货币化的现象已司空见惯。但若财政赤字货币化的规模太大,则有引发高通胀的危险并由此引发更恶劣的财政危机。在金融危机后各国纷纷制定刺激经济的政策,而其中又以欧洲国家的刺激政策力度最大。但刺激政策带来经济复苏的同时也造成巨额的财政赤字,增加了财政危机的几率。现在欧洲各国的财政已开始恶化,而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也都负债累累。若主权债务危机扩散到美国及亚太地区,那么全球金融也必将掀起第二波“海啸”。
11.希腊债务危机是祸起萧墙
希腊债务危机造成国内社会和经济局势混乱,欧盟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无奈之下只得推出巨额的救援机制,使欧洲乃至整个国际的金融市场动荡不安。希腊债务危机的教训非常深刻,各方都应该进行深刻的反思。
第一,希腊最应该反思的是债务危机是由其自身的问题造成的,过高的福利待遇是政府举债过多的主要原因。若希腊的福利制度不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则其经济将有彻底崩溃的危险。在金融危机发生以前全球经济的发展势头非常好,但希腊却没有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在福利方面又脱离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盲目地推行高福利制度。尤其是在大选的时候,不同的政党为了得到更多选民的支持,不断地推出更优厚的福利待遇,造成恶性循环。由于经济发展停滞不前,而福利开支却不断地增长,所以政府只得举新债来还旧债,这样政府的债务规模必然越来越庞大。希腊的偷税漏税和腐败现象也非常严重,每年因为贪污腐败所造成的损失就有200亿欧元。这个数值相当于希腊GDP的8%,偷税漏税的损失更是无法估量。
第二,为拯救希腊及欧元区其他出现财政危机的国家,欧盟制定了巨额的救援机制。但除了在资金上援助外,欧盟也应该进行更深层次的反思。欧元区表面上看起来是一个统一的经济组织,但实际上却很不统一。该组织中有多少个国家就有多少种借贷和支出政策,在经济政策上没有达成一致;除此之外,欧元区国家的经济状况良莠不齐,但却使用同一种货币并遵循同样的标准。一些经济较差的国家为了达到标准,只得弄虚作假。欧元区领导人在2010年5月7日举行峰会,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总结希腊危机的教训。欧盟委员会巴佐罗将教训总结为一是必须尽快建立一个金融风险监督机构,避免由于投机商的炒作带来的灾难性后果;二是对欧盟的各项规则重新进行评估,并强化区内各国的公共债务和财政赤字标准,避免希腊的危机在欧元区其他国家重演。
第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监督重点和监督力度及治理结构有待调整。该组织一直将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当做监督的重点,而忽视了对发达国家的监督。而在对国家政策关注的方向上,则较倾向于关注各国的对外政策,而对各国的对内政策关注过少。一些贸易大国的国际收入和支出状况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重点关注的,但对于国家内部的失衡及经济发展的扭曲却没有得到其重视,希腊和欧洲就是典型。欧洲总体的国际收入和支出保持在平衡状态,但内部的失衡现象却很严重。由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监督力度不够,使得希腊等国的失衡现象积累得越来越多,导致这些国家的抗冲击能力大大减小。该组织的治理结构也有不合理性,发达国家在其中的票数远远高于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由于受发达国家的主导,因此即使发达国家内部出现了失衡现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不会把关注点移到该现象上,从而使其对发达国家的监督效果大打折扣。
第四,希腊的债务危机给全球各个国家的民众上了一堂生动的教育课,这其实可以说是过度奢侈和好逸恶劳产生的后果。我国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诗中写道:“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希腊就是败由奢最好的诠释人,高福利和高薪资的制度使国民陷入挥霍无度的循环中。而如此一来,整个国家的上进心尽失,而国家竞争力也必将被削弱。希腊的消费方式是超前消费和透支,但正如德国总理默克尔所说:“你若超过今天的条件来过明天的生活,那么这种生活会很快到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