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什么是情绪?

情绪的定义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这还是指狭义的爱情而言。其实各种情绪一人莫不俱备。说某情绪在某个人或某种族身上不发达是可以的,说在他们身上完全缺乏,则除极少数变态情形(尤指白痴)外,从无其事。因为情绪起于生活的变化,吾人生活既不能绝对单调,至少也不能逃避得、失、荣、辱、生、死诸情境,自然不免常有喜、怒、哀、惧诸情绪的发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这是庄子的养生哲学,但寻常人都办不到。“人生愁恨何能免,销魂独我情何限”(李后主词),就是专制时代的帝王也免不了愁恨。

各家对情绪的界说很不一致。有的说它是许多感觉的聚合;有的说它是过去苦乐联想的再生;也有的说它是意志力量的一种,有特殊行为的倾向。就中以近人伍德沃思的“一般机体的骚扰”和华生的“多量机体变化的反应”两个界说较为清楚,引用的人最多。其实这种解释,中国数千年前早有人道破。形而上的研究,尤指情性,是中国古代学者所最注重的一个研究。他们有些地方确实见得到。作者至少发现三人对情绪的定义,与现代西洋心理学者所拟的不谋而合。

最早的一位是《关尹子》作者(是尹喜或他人让史学家去考证,我们只要知道他是千载以前的古人就够了),他说:“情,波也;心,流也;性,水也。”这个比喻是何等切当。他所谓“性”,就是指有机体的平时状态。这状态像江河的水,虽然时刻在流动,但在无风时是很平静的流动。他称这流动状态为“心”,现代的人则称它为“意识”或“思想”。名称虽异,所指则同。现代心理学家詹姆斯也称“心”为“流”。“思想流”便是他倡出来的一个名词。“情”是一种非常流动,好像平静的水遇到了大风而起的波浪。水的扰乱叫作波浪,有机体上的扰乱则叫作情绪。大风是指情绪的刺激。

第二位是宋朝程颐。他说:“性之有动者谓之情。性之有喜怒犹水之有波浪。”第三位是朱熹。他说:“性是未动,情是已动,心包含已动未动。”三人对情绪的解释大致相同,不过一个比一个说得更清楚些。“情绪”的英文字emotion,在字典上的普通解释为agitation(扰乱),disturbance(骚扰),并且本身显然包含一个“动”(motion)字。从英文“情”字里看出“动”的意义不难,从中文里看出则非大用心思,实际观察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