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亡秦岁月
- 韩信:活着就是为了实现理想
- 曲水
- 10363字
- 2019-12-24 15:50:30
1.起兵钜鹿
韩信能猜透项羽的心事,可项羽却不知道韩信的凌云壮志。
话说回来,项羽也不屑关注一个折戟郎中有什么梦想。此时的他,正为即将到来的战斗而兴奋不已。
他的兴奋,并非是为楚怀王卖命,而是终于有机会面对项氏家族的仇人。
章邯,就是杀害项羽叔叔项梁的仇人。而章邯麾下,包围邯郸的大将王离,正是杀害项羽祖父、楚国大将项燕的王翦之孙。项羽摩拳擦掌,他只等上将军宋义的一声号令,便可驰马冲入敌军阵营,手刃项氏家族的仇人。
“将军,您且忍耐,我看上将军宋义似乎并无出击的意思啊。”韩信看着摩拳擦掌的项羽,在一旁冷静地分析道。
项羽不以为然道:“你个小小的执戟郎中懂什么?兵贵神速,谁不想建功立业?”
韩信分析道:“敢问将军,宋义上将军召见您了吗?给您传达过命令吗?您是楚军里当之无愧的第一,若要出击,他必定会找您一同商量吧?我看,不如您主动对宋义上将军施压,询问他的军事计划。”
项羽摆摆手,道:“勿要聒噪,你且跟随我建功立业便是。”
无论韩信说什么,项羽都听不进去。无奈,韩信只好退到一边,不再言语。
就在项羽跃跃欲试之际,上将军宋义突然下达了一道命令,让全军在安阳安营扎寨。
这一停,便是遥遥无期。
韩信心里暗自高兴道:“这下子,你该佩服我的远见,重视我的建议了吧?”
暴脾气的项羽忍着性子,每日都等候宋义的出兵命令,可宋义就是不为所动。终于,项羽在第四十六日爆发了。
那是一个极为寒冷的早晨,项羽得知宋义依旧没有出兵的意思,于是愤怒地闯入宋义大帐,一剑砍了宋义的头。
宋义虽为上将军,却没有一点反抗项羽的能力。而项羽杀掉宋义,也不是因为发泄私愤,而是要取宋义而代之。
战争尚未开始,项羽却先斩杀了己方上将,这实在是说不过去。怎么办呢?项羽想到一个好办法,他要让所有人知道他有权力斩杀宋义。
于是,项羽拎着宋义的人头走出大帐,告诉身边人,将所有主将召集到大帐前面。
回到帐篷,项羽将宋义的人头扔在桌上。韩信看到项羽拎着宋义的人头,明白了项羽要召集众将军的做法。他暗暗感叹项羽是个将才,杀伐竟然如此果决。
此时的韩信还没想过,自己有一天会走上项羽的对立面。更没有想过,眼前这位有勇有谋的将军,会成为自己的手下败将。
众人到齐后,项羽将宋义的人头扔在地上,道:“宋义大逆不道,背楚降齐,我奉了楚怀王的命令,将此贼诛杀!”
那时候,前方和后方的联系并不畅通,所以项羽打出了“奉王命”的旗号,让自己诛杀上将的行为名正言顺。
这些楚国的将军也不是傻子,他们心里明白,不管帐内发生了什么,也不管项羽是否假传王命,事实是项羽已经取得了军队的领导权,他们犯不上替宋义打抱不平。
想到这里,楚国的将军们纷纷提议,由项羽来做楚国上将军,统领楚国军队,前往邯郸救援赵国。
项羽当上楚国的代理上将军后,有的手下为了讨好项羽,纷纷上书楚怀王,请他给项羽“转正”。楚怀王得知此事,自然是愤怒异常,但他已经无法改变局势了。
如果把项羽逼急了,说不定自己的位置也难保。因此,楚怀王只能在众将军呈上的批准文书上签名,然后把赵国、楚国及自己的命运交到项羽手里。
韩信站在项羽身旁,激动地握着长戟。他知道,拥有军队的项羽,就像老虎插上了双翼。他一定会继续攻城拔寨,而自己也会创立不世之功。
想到这里,韩信的内心一阵激动。
再看项羽,他虽喜好杀戮,却不是有勇无谋。项羽知道,他即将面对人生的转折点。
赵王赵歇被困已久,项羽必须让他看到希望。于是,项羽派出了英布和蒲将军前去支援。英布率领的楚军刚到钜鹿城下,就破坏了章邯与王离之间的粮道,让赵人看到了希望。
项羽率军渡过漳河。他知道,自己没有绝对的把握战胜章邯。
如果胜利,自己今后飞黄腾达;如果失败,自己在楚国就再无话语权。是死是活,就在这一遭。
项羽下令,所有人举起大石头,把生火造饭用的锅碗瓢盆全部砸碎,又烧掉了所有的营房大帐,限定每个士兵只带三日的粮食。
做完这一切后,项羽慷慨激昂地说:“今日有秦无楚,有楚无秦!我们报仇的机会终于来了!”楚军将士们纷纷高喊着楚国的口号,提前唱响了凯歌。
项羽看着一地碎片,情绪非常激动,道:“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章邯杀我伯父,王离祖父王翦又杀掉了我的祖父!我项羽立誓,有生之年必要复楚!你们难道不想为楚国枉死的父老乡亲们报仇吗?”
“想!”这番话血性十足,每一名将士都听得热血沸腾,纷纷高声应和。
“你们难道不想拿回本属于我们的土地吗?”
“想!”
“你们难道不是楚国最勇猛、最忠诚的壮士吗?”
“是!”“当然是!”
“既如此,便跟着我冲吧!是男人就跟着我奋勇向前!有进无退!有死无生!”
韩信也受到了项羽的感染,跟随士兵们摇旗呐喊,准备与章邯决一死战。
破釜沉舟,就在今日。
2.战神项羽破釜沉舟
“冲啊!”“杀——”
随着项羽的一声令下,将士们执矛仗戈,争先恐后地向着王离的秦军扑咬而去。
韩信夹杂在这支激昂的队伍中,迎来了他人生中最为残酷的战役。他跟在项羽的乌骓马旁,心中没有丝毫恐惧与紧张。
此时的韩信,满心都是战争胜利后,项羽功成名就、名满天下,而自己则被封为车郎中,一步一步走上权力巅峰。
在项羽的带领下,整支军队都兴奋到了极点。
史书上并没有详细说明军队人数,但根据史情推测,项羽至少率领了十万大军围攻钜鹿。
这十万大军在项羽的号召下,就像一群疯狂的恶狼,扑咬着进退失据的秦军。韩信在这场战役中尤其勇猛,他披坚执锐、身先士卒,渴望将自己最勇敢的一面展现给项羽。
所谓“饿虎口中食,尚何自脱逃”,被楚军咬住的秦兵除了恐惧外,再没有第二种感觉。秦国的三员大将,王离、苏角等看着眼前黑压压的楚军,也逐渐变得绝望。
王离现在唯一的活路,就是期待章邯能率领手下的二十万秦军,与自己合围项羽。如果章邯出兵,项羽的人头唾手可得。
可是王离等啊等,始终不见楚军有阵型大乱的迹象。楚军没有乱象,就证明他们没有腹背受敌,也说明章邯已经放弃了自己,苟且在邯郸城里没有出兵。
王离终于看清了章邯贪生怕死的面目,可为时晚矣。面对项羽的十万虎狼之师,王离没有丝毫胜利的可能。自己能做的,就是在剽悍的项羽面前,死得不要太窝囊。
王离已经明显地感受到了楚军的刀戈寒意,在刺骨的寒风中,悲凉的秦军与复仇的楚军为了国仇家恨,用热血与激情抹去了那一段恩怨。
《史记·项羽本纪》中记载:“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涉间不降楚,自烧杀。”这场战役,楚军全歼秦军。
楚军士兵们打扫着战场,这一战,他们大获全胜,项羽也完成了自己复仇的第一步。
此时,他坐在上席,韩信执戟护卫在项羽身边。得到项羽的命令后,韩信点点头,身披盔甲走到辕门前,高喝一声:“诸侯将入谒上将军!”
这些诸侯已在辕门前等候许久了。听到韩信的高喝声,他们纷纷开始卖力“表演”。他们知道,自己此时的表现,将决定项羽分给自己多少好处。
因此,他们争先恐后地闯入辕门,朝着项羽的座位涌去。
为了讨好项羽,他们刚入辕门便双膝跪地,诚惶诚恐地跪地前行。他们不敢抬头仰视项羽,只能低头垂首,齐声高呼“上将军万岁”。
韩信看着这一切,有些嗤之以鼻。自己在战场上厮杀时,他们还不知道躲在哪里求生避死。如今到了论功行赏之时,倒是纷纷跑出来邀功拍马了。
“看着吧,我与你们的表现,项将军都一一看在眼里了!到时候,他定会封赏我,并斥责你们这群拍马的小人!”想到此处,韩信将手中的长戟握得更紧,身子也往前站了一站。
可韩信彻底看错了项羽。与韩信不同,项羽很吃溜须拍马这一套。
只见项羽在上座拊掌大笑,对于众诸侯肉麻的歌功颂德,他也是照单全收。
“韩信,端酒来!”项羽一边笑着向将军们致意,一边招呼韩信给大家赐座上酒,以祝酒会来庆祝这场伟大的胜利。
韩信见项羽叫自己名字,还以为他想起了自己的英勇,想要封赏自己。谁知,项羽只是想让自己伺候这些溜须拍马的诸侯们!
韩信挺直的腰板顿时松了劲儿,他带着一丝不甘,给在场的诸侯们一一倒满了酒。
席间,诸侯们共同举杯说道:“我们愿尊奉上将军为诸侯上将军,总制各路反秦兵马,由上将军统一调动诸国军队。”
项羽闻言十分高兴,众位诸侯继续讨好道:“若上将军能再展神勇,将章邯斩于马下,我们就尊奉楚国为反秦盟主,执掌六国印,您便是我们的盟长!”项羽哈哈大笑,场面非常欢快。
这一切,都被项羽身后的韩信看在眼里。
此时,韩信还是一名小小的执戟郎中。他没有资格参与这场庆功会,虽然他在战场上比谁都英勇,腹中韬略比谁都多,但他依旧只能做个道具,给上将军增添一点威武荣光。
韩信的表面器宇轩昂、平静如水,但内心却波涛汹涌。
项羽的一切他都想得到。他渴望居上座,将宝剑横在席前,看着台下的众位诸侯对自己俯首帖耳、恭恭敬敬。
项羽的如日中天,让韩信有些羡慕,甚至有些嫉妒。他又一次感叹起自己的出身。如果项羽没有一个好叔父、好出身,或许今日在上将军身后执戟的就是项羽了。
正在享受诸侯们肉麻吹捧的项羽已经有些微醺,他自然不会去想,身后的折戟郎中能有多大的宏图大志。他正忙着接受诸侯的叩拜,享受胜利的果实。
项羽不擅长走进别人的灵魂里,也不知道一个执戟郎中的凌云壮志,更不知道麻雀同样有振翅高飞的梦想。
他不知道,最后终结自己伟大人生的,正是身后这个默默无闻的执戟郎。
可人生的魅力就在于此,你永远不会猜到自己的结局,也猜不到你是谁的终结者,谁又是你的终结者。
3.沛公定关中
项羽在钜鹿一战封神,可刘邦还在西行关中的路上。刘邦此人虽然温厚,可野心却大。他这一路上,心心念念的都是杀进关中称王。不过,让刘邦没有想到的是,这条看似光明的大路上同样荆棘密布。
秦二世三年(前207)二月,刘邦率军进攻昌邑,却遭到了昌邑军队的迎头痛击。刘邦心里不服,收编了秦末著名反王彭越的队伍,又收编了一支来自魏国的援军,以万余人再次进攻昌邑,却依然久攻不下。
要知道,昌邑是座小城,里面的守军只有一千余人。刘邦率领万人部队却撞得满头包,这实在是让人笑掉大牙。
刘邦见久攻昌邑不下,便转头换了个目标,进攻中原重镇陈留。
劝刘邦进攻陈留的,便是历史上有名的“酒徒说客”——郦食其。
郦食其乃当世名儒,可刘邦却是出了名的狎侮。俩人见面时,刘邦正斜卧在床榻上,两位貌美侍女跪在地上为他洗脚。
郦食其觉得刘邦不尊重贤人,刘邦也讨厌儒生。可两人酒过三巡后本性毕露,倒是“臭味相投”,成了酒友。
虽然郦食其的行为有些狂悖,但他确实是有真才实学的。他指出刘邦兵寡粮少,需要拿下陈留补充军粮。
在郦食其的配合下,刘邦不费吹灰之力就拿下了陈留。他采纳了郦食其的大跳跃作战策略,不再拘泥于一城一池,而是放眼整个关中地区。
刘邦知道,自己必须先项羽入关中,这样才能名正言顺地称王。
同年三月,刘邦取开封不下,立刻折向东北数百里,在曲遇聚拿下了秦将杨熊的一股秦军。接下来,刘邦又在首席谋士张良的家乡,轻轻松松地拿下了颍川。
同年六月,刘邦的军队杀入南阳郡,南阳郡守军不堪一击,在南叶县被暴打一顿后,南阳郡守逃到宛城闭门不出。宛城的城墙很高,粮食储备也充足。一时间,刘邦也拿这里毫无办法,只能干耗着。
就在刘邦一筹莫展之际,南阳郡的舍人陈恢前来拜谒刘邦,提出了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条件:南阳郡的秦军可以全部投降刘邦,但刘邦必须留守南阳。
对于这个条件,刘邦答应得非常爽快。打开了南阳郡的大门,刘邦距离咸阳只有一步之遥。
咸阳以西,南阳以北,大部分都是具备军事防御价值的战略地点。而丹水县、武关、商县、蓝田县等地,虽然具有军事防御价值,但其规模太小,远不如刘邦拿下南阳的战略意义大。
眼看着形势越来越有利,刘邦也越打越开窍了。他开始制定自己的政治路线,同时打出了“诸军所过处,亡得掳掠,违者斩”的口号。
受到百姓的拥戴后,秦兵无不闻风归降。就连秦人也给了刘邦这样的评价,“闻沛公过,秦民皆喜”。可见项羽后来的失败,就在于他站在了人民群众的反面。
夺取关中之路一片光明,刘邦骑在马上笑逐颜开。此时从河北传来一个让他十分震惊的消息:章邯率领二十万秦军,向楚国上将军项羽投降!
刘邦顿时惊诧了,这章邯与项羽有不共戴天之仇,如今竟然被项羽吓到投降!眼看咸阳近在咫尺,眼看自己将得到关中王这个称号,刘邦简直恨得牙痒痒。
咸阳城内,赵高和胡亥同样纠结。明知关外已是烽火连天,明知楚兵已直逼咸阳城下,但双方还不能同心协力、共赴国难,反而尔虞我诈、推诿扯皮。
就在胡亥与赵高相互扯皮之际,刘邦已经率军拿下武关,并私自派人潜入咸阳,找赵高商议。
刘邦告诉赵高,只要自己进入咸阳,就与赵高共分关中。赵高也是个聪明人,他知道秦国已经无可救药了,与其给秦殉葬,还不如给自己留条活路。
秦二世三年(前207年)八月,赵高在咸阳宫内发动兵变。自知已走到穷途末路的二世皇帝胡亥绝望自杀,时年二十四岁。
二世皇帝驾崩,赵高从宗室中抓出一个替罪羊,继续担任秦国皇帝。这位秦三世嬴子婴,虽然继承了胡亥的帝位,但赵高以疆土不够为由,将赢子婴从皇帝降为了秦王。
这位子婴比胡亥有谋略得多,他知道,自己早晚会被赵高杀死,于是与两个儿子合谋,要先下手为强。
即位大典开始时,子婴突然称病不出,赵高实在等他不及,便亲自来到秦王寝宫,请他快点出来参加即位大典。
就在赵高刚进门的那一刻,殿中突然窜出几十个铁甲武士。随着子婴一声“夷赵高三族”,这个祸害秦朝的巨奸便一命呜呼了。
江山易主,风云动荡。
就在咸阳宫内秦王即位、赵高人头落地那一刻,沛公刘邦带领萧何、张良等文臣,率领樊哙、周勃等武将,已经纵马来到咸阳城下。
汉元年(前206)十月,赢子婴素车白马,缓缓离开了咸阳宫门,往受降地点驶去。
子婴一离开咸阳,刘邦便迫不及待地进入咸阳。
来到阿房宫前,刘邦几乎花了眼。宫殿里的金碧辉煌、如云美女都叫刘邦目不暇接。正当他流连忘返时,张良和樊哙及时出现,提醒刘邦别忘了安抚秦人。
刘邦这才收了心,在关中灞上召集了所有名士乡绅,告诉他们自己的执政方针——“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约法三章。
刘邦的约法三章是非常正确的决定。
刘邦提出约法三章后,咸阳城的老百姓吃这一套吗?当然吃。他们的反应史料这样记载:“益喜,唯恐沛公不为秦王。”
刘邦满意了,秦国老百姓们满意了,这天下还有人不满意吗?有,这个人就是项羽。
他听说刘邦进入关中,大怒道:“刘邦这种奸猾庸碌的小人,有什么资格当关中王?只要我从他手里抢回关中,那关中王就是我的!”
韩信在一旁冷眼观察暴躁的项羽,心里对刘邦又产生了一丝向往之心。能将这位上将军项羽气成这般模样,刘邦该是何等人物啊?
此时,楚国的数十万兵正在向关中奔驰而去。
4.千古一宴——鸿门宴
汉元年(前206)十二月,这是一个极为寒冷的日子,北风呼啸,凛冽如刀,楚军大营正驻扎在新丰鸿门。此时,项羽斜卧在大帐的座榻上,下面跪着一个打扮朴素的吏卒。
“你有何事告知我?”项羽头也不抬地问道。
那人跪地上说道:“微臣受左司马的命令,前来密告上将军,沛公野心勃勃,他得到关中后,更加不会拱手让给上将军。左司马说,沛公打算让秦王子婴当关中相,他自己做关中王。”
此人口中的左司马,便是刘邦帐下的左司马曹无伤。
原来,曹无伤早就闻听项羽大名。他觉得项羽比刘邦厉害许多,于是提前叫心腹之臣拜谒项羽,以表示自己的忠心。
项羽原本认为,刘邦为人温厚,平时又跟小混混似的胸无大志,应该是不会与自己争天下的,结果听了来人一番话,差点气炸了肺,道:“这个刘邦简直无赖,这不是看不起我吗?他有什么功劳德行,也配自称关中王?”
局势到了这一步,项羽打算跟刘邦撕破脸,灭掉刘邦。一旁的亚父范增也趁机对项羽说:“这个刘邦,一向贪财好色。可此次入关,他对财物美女一无所取,可见他野心之大,意在天下啊!不除掉刘邦,您的霸业难成,您应当马上攻打他!”
听了范增的话,项羽更加坚定了灭掉刘邦的决心。于是,他立刻下令准备宴席犒赏三军,明日就向西出发攻打刘邦。
刘邦阵营里出了个叛徒叫曹无伤,项羽阵营里同样出了个叛徒,此人便是项羽的亲叔父项伯。项梁死后,项伯便是项羽最亲的叔父,项羽也格外尊敬项伯。
项伯当然不会在意刘邦的死活,他在意的,是刘邦麾下自己的至交好友张良。他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张良陪刘邦赴死。
于是,项伯连夜找到张良,将这件事的始末告知了他。张良自然不会抛弃刘邦,于是把这件事又告诉了刘邦。
刘邦听闻项羽要判自己死刑,顿时惊慌失措。张良对刘邦说:“此刻,项伯就在咱们营中。您要跟他搞好关系,有这个人在,您就可以逃脱项羽的魔掌。”
与人交际、收买人心一向是刘邦的拿手好戏。他温润如玉、恭敬诚恳地接见了项伯。一边尊称项伯为兄,一边想与项伯结为儿女亲家。项伯被刘邦的“迷魂汤”洗脑,加上张良一直在旁频频诉说刘邦对项羽的赤诚,于是项伯很快就被争取过来了。
项伯回到楚营,就对项羽说道:“这刘邦为楚国建立了不世功勋,如今若攻打他,恐怕会失去人心。”
项羽一向尊敬项伯,也觉得项伯所言确实有理,于是决定让刘邦前来道歉,二人和解。
一旁的韩信冷眼看着项羽,暗叹项羽愚蠢,但他只是个小小的执戟郎中,在项羽和项伯面前又有什么发言权呢?
次日,韩信入帐禀报项羽:“沛公已至辕门外。”
项羽问他:“是谁陪刘邦来的?”
韩信道:“亲骑百人,加上从臣张良、樊哙。”
项羽思考了一下,说道:“告诉沛公,大帐容不下这许多人,只沛公、子房先生入见。”
韩信执戟应答而出。
此刻的韩信内心是十分激动的,他马上就要近距离与心向往之的刘邦说话了,不知道这个刘邦,会不会比项羽更贤明一点?
不多时,韩信在帐前传唤刘邦,刘邦却没怎么注意这位折戟郎中。在刘邦眼里,此人不过是项羽的门哨,没有什么值得注意的地方。
入帐后,刘邦还没等项羽训斥自己,就赶紧毕恭毕敬地为自己辩护:“当初,我与将军同奉楚怀王之命。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没想到,我竟然比将军先入关一步,这实在不是我的本意。何况,我对将军一向敬仰,又十分忠诚。如今不知道哪个小人,竟然敢离间我与将军的感情!”
虽然刘邦麾下能耍嘴皮子的人才众多,但他们跟刘邦相比还是要差一点儿。这番话让项羽听得很舒服,他对刘邦的疑心也打消了一大半。
于是,项羽笑着说道:“这都是沛公帐下的左司马曹无伤所说!天寒地冻的,沛公来一趟不容易,不如共同饮宴。”
出卖对自己忠贞不贰的人,这种人怎么可能成得了大器?几千年来,很多人都认为项羽失败得太冤枉,为项羽鸣不平,但其实只要看看项羽不过脑子的言行,就知道他死得根本不冤。哪里见过嘴这么碎、内心完全没城府的大人物?
说罢,项羽命令庖厨烫酒、切肉,供众人欢饮。
看到项羽开心了,刘邦这才长出一口气。刚刚坐定,他就赶紧倒满一杯酒,恭贺项羽援救赵国的不二神功。项羽哈哈大笑,很享受刘邦拍的马屁。项羽割下案上的一块彘肩肉,大快朵颐起来,同时还频频与刘邦饮酒互动。
一旁的亚父范增,看见项羽被忽悠了,顿时气得不行。他给项羽使了好几个眼色,项羽都假装没看见。
范增又把腰间玉佩拿出来,放在手上高高举起,然后重重摔下。到第三次的时候,项羽才给了他一个“稍安勿躁”的眼神。这可把范增气坏了。
范增悄悄离席,找来了将军项庄,说道:“上将军被刘邦迷惑了,你去席间舞剑,趁机杀了刘邦。”
项庄对项羽一向忠心,来到席间跪地说道:“大家这么吃喝没什么意思,不如我来给大家舞一段剑吧!”
项庄拔剑出鞘,在席间舞动起来。项羽看得不亦乐乎,连着喝了好几杯酒。可刘邦和站在一旁的韩信却看出来了,项庄这是要假借舞剑杀掉刘邦。
眼看项庄的剑,离刘邦的桌案越来越近。刘邦汗珠子都要掉下来了。
此时,一旁的项伯站起身来说道:“好剑法,一人舞剑无甚看头,项伯愿与你对舞,以娱声色!”
项伯的凭空杀出,彻底打乱了范增和项庄的计划。
张良大喜,赶忙离席找到樊哙,将大概情况说了一下。樊哙大怒,闯进大帐。众人看见闯入大帐的樊哙大惊,但项羽却细细打量起樊哙来。
只见樊哙怒目圆瞪,眼若铜铃,高如铁塔,壮如铜牛。项羽不由得喝了一声:“好!”
这一声把在场的人全都吓一跳,项羽难道看不出来,樊哙进来是想杀了他的?
项羽当即赐予樊哙酒肉,樊哙也不客气,便就地吃喝起来。项羽再让樊哙饮酒,樊哙抹了抹嘴,说道:“我是个粗人,何惧一杯酒?当初,怀王与你们约定,谁先入关中谁就是王,沛公先入关中,本应称王,可他一向尊敬上将军,不肯称王,封府藏,不敢徇私,只等上将军入关。可如今,您竟敢听信小人谗言,加害沛公,难道您想做第二个秦始皇?我虽然粗鄙愚钝,但也知道这是下策,上将军是不会采用的。”
项羽被说得无言以对,只好叫他坐到张良旁边一同吃喝。
韩信也被刘邦临危不乱的气度,以及他手下能臣良将的风度所吸引。此生若能侍奉刘邦这样的君主,该是何等荣幸啊!
“哎哟!哎哟!”突然,刘邦捂着肚子发出一阵哀号。
韩信知道,刘邦这是要设计脱身了。
果然,刘邦以如厕为名,悄悄离席。在刘邦众人安全离开后,张良大大方方回到项羽营帐中,拿着一对玉璧与一对玉斗道:“沛公不胜酒力,已经回去了。临走前,他吩咐我将一对玉璧献给上将军,一对玉斗献给亚父,请你们笑纳。”
项羽接过玉璧放到桌上,范增却气得将玉斗摔在地上,怒道:“竖子不足与谋,上将军今日放走刘邦,他日我等必将死无葬身之地矣!”
随着范增的一声哀叹,历史即将发生戏剧性的变化。
5.西楚霸王,汉王沛公
刘邦从鸿门宴上逃出,第一件事就是杀了告密的叛徒曹无伤。如果不是自己在宴会上巧舌如簧,如果不是项伯、张良和樊哙拼死相保,他刘邦早就成了刀下之鬼了。
不过,经过这次鸿门宴,刘邦也算是更加了解了项羽。他知道,只要不激怒项羽,项羽就不会动他分毫。
再看项羽,自从他在刘邦手里接管了关中地区后,便一直处于十分兴奋的状态。他迫不及待地遍寻咸阳宫内的珍宝美女,这让韩信十分不屑。
《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道:“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意思是项羽杀掉了已经投降的秦王赢子婴,一把大火烧掉了秦国宫室,并且将秦宫里的美女和珍宝统统运回老家。
这是一种极为愚蠢的做法,韩信知道,别人也知道,唯独项羽目光短浅看不穿。
正当项羽准备衣锦还乡时,一位名叫韩生的名士出面制止道:“关中之地,四面都有山河阻挡,且土地十分肥沃。您何不在此地建立都城,成就霸业呢?”
项羽四下打量了一番,发现秦国的宫殿已经被自己烧得残破不堪,于是心里就更想回家了。他对韩生说道:“你取了富贵,却不回家乡。就好像夜里穿着好看的衣服走路一般,根本没人会注意到的。”
韩生闻言深觉可笑,便嘲讽道:“人人都说,楚人沐猴而冠,徒有其表,如今一见果然是这样。”项羽闻言大怒,当时便下令将韩生给烹杀了。
看到韩生的下场,韩信再也坐不住了。韩生说得没错,秦国正是仗着地缘因素,在西、北、南三面皆无强敌,只有东线面对楚国、赵国、魏国和韩国。但一条长河又将秦国与诸国隔开,易守难攻。此处正是成就霸业的好地方啊!
可项羽却不听良言,还将韩生活活烹杀,实在是一个愚蠢的武夫。刘邦想在关中称王,成就霸业,对秦宫珍宝美女视若无睹。而项羽却对如此绝妙的地缘优势视而不见,只有衣锦还乡这点儿出息,实在可笑可叹。
此时不走,更待何时?
韩信从最初便渴望一飞冲天,可项羽这座阶梯,虽然从外部看去金碧辉煌,可内部早已是“败絮其中”。韩信看穿了这一点,又岂能老老实实地为项羽陪葬?
若换一个阶梯,刘邦自然是韩信的不二之选。
正当韩信苦恼如何离开项羽时,项羽却在谋划另一件大事。在他看来,一个小小的执戟郎中爱去哪儿就去哪儿,他才懒得管。他需要把目光放到那些诸侯王身上。
项羽不是个具有长远眼光的人。他不懂郡县制,也不懂同文同轨。他只想当天下诸侯的老大。他的思维,还停留在讲究合纵连横的战国时代。
很快,分封方案便出台了。项羽先将楚怀王熊心扔到了距离中原千里以外的郴县,又将他的封号改为义帝,夺取了熊心的全部权力。
然后,项羽自封为西楚霸王,定都彭城。
投降到项羽麾下的章邯被封为雍王,魏豹被封为魏王,田都为齐王,赵歇为赵王,已经成为众矢之的的刘邦,被项羽封为汉王。
刘邦的属地在今陕西的南部,以及四川和重庆等地。其疆域范围,与三国时期的蜀汉相当,刘邦定都汉中。
当然,这个计划不是项羽自己想出来的,而是跟亚父范增合谋的。
范增对项羽进言:“巴、蜀之地路远且险,进出不便。从前,秦国会把犯罪的人流放到那里。”
项羽非常满意,可刘邦却登时大怒。
刘邦生气情有可原。不管当初自己有没有占便宜,他先入关中是事实。如今,项羽竟然把巴、蜀之地分给自己,还不如亡秦的几个降将,这让刘邦非常气恼。
接到分封令后,沛公拔剑怒道:“重瞳(项羽天生异貌,一眼中有二瞳仁)小儿,欺人太甚!我必要与你决一死战!”
萧何急忙上前劝道:“大王,您分到了汉中,虽然不太如意,但总比没有土地要强!如果您执意攻打项羽,说不定会送命呢。现在,项羽兵多将广,实力强大。而您的实力不如他,将士也不如项羽的将士骁勇善战。您何不等待时机?”
刘邦听了萧何的话,肚子里的火灭了一大半。萧何继续说道:“您再看,我们有巴、蜀两地,作为后方支援。这里交通不便,恰恰证明它易守难攻。加上巴、蜀两地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您何不用心经营,等实力充足了,再挥师北上,以谋霸业?”
听完萧何一番话,刘邦的怒气全消。他立刻决定,带领军队离开咸阳,远赴秦岭。
走到一半,张良对刘邦献策道:“大王,项羽一向认为,您有与他争霸的心思。如今,我们不如把连接巴、蜀与关中的唯一栈道烧毁。这样不但能打消项羽对您的猜忌,也可以防止其他诸侯对您的骚扰,您也能在巴、蜀地区安心生产,以图霸业。”
刘邦深觉张良言之有理,于是烧毁了栈道。张良原本是韩国贵族,如今,刘邦已经封王,张良为刘邦献了这一计策后,便启程回了韩国。
此时,韩信再也坐不住了,他渴望随刘邦去往汉中,辅佐刘邦成就大业。于是,他趁守夜的军士不注意,偷偷从军营里溜了出来。
韩信日夜兼程,很快追到了秦岭,可刘邦已经把栈道烧毁了。
韩信看着被烧毁的栈道,不由得仰天长叹:“可叹我韩信,空有一身本领,自幼熟读兵书。想投靠明主,上天却不给我这个机会啊!”
正在韩信长吁短叹时,一个声音从他背后传来。
“您是想去汉中,投靠汉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