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信息产业协同发展的动因与演化

一、信息产业协同发展的动因

一定区域内信息产业的协同发展将有利于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并最终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信息产业协同发展的动因主要有要素流动、产业转移、产业联盟和产业联动等。

(一)要素流动

即生产要素的流动,是指原材料、劳动力、技术、资金、信息等生产要素跨区域的空间转移。生产要素流动是一切产业发生联动的基本条件之一,也是信息产业协同发展的动因之一。

首先,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生产要素的流动促进了产业之间产生更紧密的联系和联动,同时,生产要素流动的广度和深度决定了该区域产业联系和联动的强度和水平。例如长江下游地区,即我国著名的长三角地区,由于经济一体化的进程较快,各行政区之间的壁垒相对较少,促进了人才、技术和资金等要素的广泛流动,而这些要素的深入流动,又促进了该区域产业间的强关联,各类产业在发展和升级中产生更深入的联动。

其次,在不同的区域之间,如国内的沿海和内陆,长江的上、中、下游地区,生产要素总是从价格低的区域流向价格高的区域,或者从欠发达地区流向相对发达的地区。这样,生产要素的流动促进了区域间产业的联动。由于信息产业本身是知识、技术、资金密集型产业,当一个地方拥有优势的技术要素、人才资源和产业投资时,信息产业就会首先在这个地方发展起来。长三角地区是我国信息产业最早发生,也是发展较快的地区之一,这与该地区充裕、优质的生产要素不无关系。

当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当其他地区的经济、科技和人力资源条件达到一定水平,一些传统要素又会从发达地区流向发展中地区。伴随着产业发达地区的要素流动,其他新发展起来的地区会吸引生产要素的集聚,从而促进产业在这个地区重新发展起来。例如重庆,良好的产业政策和资源条件不断吸引跨国信息企业落地,从而促进该地区的信息产业近些年蓬勃发展。

(二)产业转移

产业转移是指由于资源供给或产品需求条件发生变化后,某些产业从一国或地区转移到另一国或地区的经济行为和过程(刘易斯,1984)。产业转移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各区域比较优势的区域产业联动现象。在我国,产业转移是不同区域间产业分工形成的重要因素,也是产业移出地区与产业移入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

产业转移的动因主要有两方面。首先是产业分工的需要。专业化生产是产业转移的重要动因。随着产业的全球化发展,一些区域在特定领域形成了专业化生产的优势,这种优势随着产业集聚的加强得到进一步强化——生产成本相对较低,而生产工艺却相对成熟。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产业就会把这些具有相对优势的生产环节转移至特定区域,以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这种情况在信息产业的全球化转移中体现明显。如位于长江上游地区的四川省,在传统PC销售下滑,平板电脑销售方兴未艾的新趋势下,通过积极承接全球产业转移,成为全球电子信息产业新的聚集地。目前四川承接的电子信息产能主要集中在移动互联终端产品上,在这方面逐渐形成了自己专业化生产的优势。据成都海关统计,2012年成都关区监管出口便携式电脑3400万台,同比2011年大幅增长80.7%;销售价值128.5亿美元,同比增长71.4%。

其次是市场扩张的需要,扩张市场是产业转移最主要的动因之一。由于产业不断向同一区域集聚,这些地区的资源、土地、环境等都面临着紧张的局面,甚至面临一定约束,这样,就会促使他们把一部分相对低端的产业转移出去。例如我国的长三角地区,由于资源和环境等局限,而技术更新较快,一些相对成熟的产品逐步被新的性能更好的产品所替代。近几年,长三角地区由原来的计算机制造、笔记本电脑制造逐步转向物联网发展、大数据、云计算以及互联网金融等产业的发展,而作为较为低端的信息制造业为了继续获取利润,逐步转向我国的中西部地区,以获得新的市场发展空间。

(三)产业联盟

产业联盟是企业之间的合作达到一定阶段,企业着眼于一些共同的战略利益,通过各种股权、协议或契约方式而结成的优势互补、风险共担的长期合作形式,产业联盟是区域产业联动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主要联动形式。借助于产业联盟的虚拟化组织,可实现资源和信息在一定范围内的共享,从而可以使区域在更大范围内实现人、财、物、信息的优化配置,获得更多的竞争优势。

根据产生的动因不同,产业联盟可以分为内因型和外因型两大类。内因型产业联盟是由于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企业之间竞争激烈,各企业竞相降低成本,加大创新,但结果是企业之间产生竞争,尤其是价格竞争往往导致两败俱伤,同时企业创新的大量投入产生的创新成果很快被其他企业的模仿所替代,而创新所需要的大量资金和人力的投入又是单个企业难以承受的。在这种情况下,便产生了内因型的产业联盟。

外因型产业联盟是当某个产业的发展遭遇到外来压力,如技术发展障碍难以突破或者地区之间产生恶性竞争,单个企业势单力薄,难以完成技术创新或者难以与强大的对手相抗衡,在这种情况下,众多企业会在商会或主导企业的组织协调下,主动形成联盟,共同应对外界压力。目前信息产业的发展中,由政府主导形成了很多技术联盟,如2014年3月,经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批准,由江苏产业技术国际研究院、江苏赛联信息产业研究院共同发起成立“江苏省信息产业协同创新联盟”。该联盟旨在围绕信息产业重大创新需求,联合开展重大产业创新和技术攻关活动,推动实现产业技术突破,提升信息产业整体竞争能力。

(四)产业联动

产业联动是以产业关联为基础,位于产业链同一环节或不同环节的企业之间进行的产业协作活动。产业联动的基础是产业关联,产业联动的主体是企业,而政府政策对产业联动有着重要影响。根据区域产业联动的方向,产业联动可分为垂直型联动和水平型联动两种。

垂直型产业联动是指基于产业链垂直联系而发生的产业联动过程。产业垂直联动的基础是产业内垂直分工(易铭,1999),产业分工和产业链上下游合作是区域联动的原因(Weintraub,2002)。产业内垂直分工是指位于价值链和生产链上不同环节的经济主体之间发生的联动,其基础是地域分工。产业垂直型联动通常表现为全球和区域的产业转移活动。例如在信息产业的价值链当中,半导体材料已经成为一种原材料和初级产品,美国就把这种投资大、产品率低的产品转移到韩国、中国等地,而自己集中全力发展软件产业、网络产业和电子商务。

水平型产业联动是指基于企业之间的信任或契约而形成的在技术开发、信息交流、市场开拓等水平方向上的合作与联动。在水平型产业联动中,虽然产业的互补性仍然得到体现,但区域之间基于信任的合作竞争和技术扩散与共享是这一联动类型的主要特征(王磊,2007)。水平型联动主要是基于企业长期发展的利益考虑,在产业投资、技术开发、市场营销、对外出口等方面实现高效的互动与合作,从而与比自己强大的竞争对手相抗衡。技术联动是一种典型的水平式产业联动,信息产业的发展过程中,由于技术是其最主要的驱动要素,因而技术性的联动或技术联盟比较常见。例如贵州省为促进信息产业发展,形成了信息技术产业联盟。该联盟旨在构建跨行业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平台,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业标准、专利技术和专有技术,提升信息产业整体竞争力。技术联盟是产业联盟的高级化发展方向,也是区域产业联动发展到高级阶段的突出表现。

二、信息产业空间联动的演化

信息产业的联动发展过程不断塑造着区域信息产业的空间格局,而信息产业的空间格局反过来又不断影响着信息产业联动发展的空间行为。借鉴弗里德曼(Friedman,1966)的空间组织理论,信息产业空间联动的演化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低水平分散阶段

该阶段以信息经济的分散、孤立、在区域小范围内的封闭式循环为特征,几乎没有产生空间聚集效应,仅有少数几个历史形成的小节点,其聚集和扩散范围比较小。在这一阶段,信息制造企业出现在一些工业基础较好、科技水平较高的地区,如上海、江苏等地,但企业分散经营,产品和服务范围有限,企业的组织管理职能也很简单。它所反映的是前工业社会的特征,经济水平不够发达,各种经营活动基本处于自发状态,企业生产规模有限,经济活动及影响范围比较小,企业之间的联系并不紧密。可以说,这一阶段的企业发展影响在空间上是均衡的,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初始状态。

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始于新中国成立后。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只有三四个依靠进口零件修配的小工厂,共有从业职工4000人,1949年全行业的总产值为495.6万元。到1957年,国家建成了40个中央企业,地方厂点也达337个,共有从业职工8.54万人。通过技术改造,在南京、北京、成都、上海初步形成了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的雏形。从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前的一段时间内,信息产业的企业分布基本都是独立的、分散的,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和集聚,属于“低水平的分散阶段”。

(二)集聚式发展阶段

由于各个地方的自然基础条件和资源禀赋的不同,信息产业在不同地区的发展开始呈现出差异,作为科技含量较高的信息产业,总是首先在一些经济较发达、人才和科技优势较为突出、交通基础设施相对便利的地方开始发展壮大,于是就产生了呈点状的信息产业经济活动聚集地,空间上表现为聚集发展。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和环渤海地区是我国信息产业发展最早的三大集聚区。企业集聚发展的好处在于,一方面可以通过集聚本身的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及外部经济获得低成本的竞争优势;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廉价劳动力、便宜土地供给、宽松税收政策及低环境保护成本等因素进一步提升竞争力。由于经济发达、交通便利,吸引了周围地区的资金、人才、货物等要素以及产业链低端环节不断向中心集聚,成为带动和协调区域产业发展的增长极。

改革开放为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无限生机和活力,政府一系列推动信息产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大大加快了信息产业发展的步伐。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提出,电子信息产业要搞联合,要形成企业集团。我国的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利用良好的自然和科技条件,加上政府支持信息产业发展政策的推动,首先形成了信息制造业发展集群,信息制造企业逐渐增多,相互联系逐步紧密。1998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年总产值达到4800亿元,为1979年的59倍;出口额达到257亿美元,为1979年的2570倍。因此,从改革开放后到21世纪初的这一时期,可以看作是我国信息产业区域联动发展的起步阶段,其对应的空间结构形态为集聚形态。

(三)辐射扩展式发展阶段

此阶段可以看作是信息产业区域联动发展的成长阶段。沿长江经济带地区,随着长三角、成渝等这些经济和产业发达、交通便利地区逐步得到深度开发,信息产业的规模得以扩大,空间得以扩张,从而形成了数量上越来越多的信息产业节点,当这些节点数量呈几何倍数增长时,区域信息产业的集聚范围不断增大,区域产业空间结构向多级化发展,并形成不同的等级体系。在这一阶段,正是产业节点和产业线路的发展,促进了区域信息产业空间联动的网络化发展和外部具体形态的演进。

21世纪至今,我国的电子信息产业开始进入全球化发展的新阶段,在这一时期,一些信息产业集群逐步成长,无论是在空间分布上,还是在产业产值上,都呈现出扩大的趋势。长三角地区在2014年实现电子信息产业增加值8260亿元,占长三角地区GDP的比重接近10%。成都市电子信息产业规模近年不断扩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信息产品不断丰富。目前,成都综保区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模式规模效应显现,已形成电脑核心部件封装测试至终端产品生产的产业链。重庆的信息产业发展也很快,2014年生产电脑6400万台,其中笔记本电脑6100万台,成为全球最大的笔记本电脑生产基地。可见,沿长江的几个信息产业集聚地区正以辐射扩展式的趋势向前发展。

(四)髙水平均衡发展阶段

该阶段是信息产业联动发展的成熟阶段,以网络化、均衡化、多中心、多域面为主要特征,对应的空间结构发展形态为均衡形。当进入这一阶段,要素的流动呈自由化和平衡化,企业的迁移、产业的转移已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产业集聚已经形成并进入一个相对成熟的状态,产业链的分工已趋于完善,信息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联系与互动更紧密、影响更深入。这一阶段中,信息产业集聚中心、产业发展节点、产业腹地空间结构形态表现为同质化的动态平衡,呈现出多中心、纵横交错的网络层次和空间结构。信息产业进入高水平的均衡发展阶段。

目前我国的信息产业尚未进入这一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