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年呆在山里,挖野菜、打山泉水、捡柴禾、读书、写小说,有时也会感到寂静的过头。
许多人都劝说我,不如找个事情干干。
于是,我到处找事干,只有一家宾馆招保洁员,我去应聘,人家不要,理由是不适合。
他们只招不超过三十岁的年青人。
因为要考虑到入住客人的感受,年纪超过三十岁会让尊贵的宾客看了不舒服。
没办法,我只能闲下来码字,还是一条咸鱼,写的小说很用心很费力,但读者极少,表示太累,看不下去。
我只能改变文风,让自己和大家都轻松一点儿。
这天,正在构思如何写爽文,忽听有人自言自语:
“我问青山何时老?青山问我何时闲?”
“我问流水为何响?流水问我为何烦?”
“这是谁说的啊?”
我看到一位清瘦的老者,便向他请教。
他摇摇头,径直走了。
望着他的背影,我陷入了沉思。
此段问答,不知源于何处,却颇有禅意,耐人寻味。
生活当中,处处是忙碌的身影。
谁能真正地放手、放下;看透、看开;超越、超脱呢?
穷人难,富人更难。
平民难,权贵更难。
愚夫难,智者更难。
所谓:有事容易无事难,好事不如无事闲。
要想心头无事总是闲,没有拨云扫雾的巨手,没有烛破世机的法眼,没有千钧不移的铁心,那是万劫也做不到的。
当年德山搬出《青龙疏钞》,一把火烧掉,他朗声说道:
“穷诸玄辩,若一毫置于太虚。
竭世枢机,似一滴投于巨壑。”
如同庄子所云:“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
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一切的形式都是执著,是障碍,是尘垢。
灵山会上,释尊拈花,迦叶微笑,禅宗心印,以此直传。
自性自现,非是要等待佛陀来现。
如马祖所言:“了心及境界,妄想即不生;妄想即不生,即是无生法忍;本有今有,不假修道坐禅;不修不坐,即是如来清静禅。”
清静之禅,即是无事。
我们不可错以为自己对他人能负起什么责任,那是自欺与欺人之念。
佛陀曾说:“对于众生,我不能替代他们受罪,也不能替代他们修行,更不能替代他们解脱。
我唯一能做的是把自己的解脱之道,告诉他们,让他们自己走出来,直到涅磐的彼岸。”
若能无事,安于本分,随缘度日,不假妄求,心如虚空,即是莫大的本事。
莲池大师在《云栖法汇》有言:
千里烧香,不如宴坐家堂念佛。
供奉邪师,不如孝顺父母。
广交魔友,不如独身清净。
寄库来生,不如现在作福。
许愿保禳,不如悔过自新。
习学外道文书,不如一字不识念佛。
无知妄谈禅理,不如老实持戒。
希求妖鬼灵通,不如正信因果。
以要言之,端心灭恶,如是念佛,号曰善人。
摄心除散,如是念佛,号曰贤人。
悟心断惑,如是念佛,号曰圣人。
若能连佛也不必念,心无所住,号曰真人。
那位远去的老者,会不会是已经得道的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