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悽怆摧心肝。

大家一看这首诗,肯定要问了:怎么会这么长?课本上只有四句啊!“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但大家读了四句之后,有没有一种好像没写完的感觉?如果我们翻翻李白诗集,就会发现语文课本的编写者很顽皮。这首诗总共十六句,但他只截取了前四句。咱们先把课本上的四句读完,然后再去了解整首诗的全貌。

先看题目《古朗月行》。“行”不是行走的意思,而是一种歌曲体裁,就好像我们现在说的交响曲、协奏曲、流行歌曲等等。“朗月行”的意思,大致就是“月光曲”。“古”,意味着李白仿效这首古老的月光曲来描写他心目中的明月。

第一句,“小时不识月”。每个人小时候都对世界充满好奇。小朋友们,在你们三四岁的时候,看到天上的星星,看到外面的花花草草,看到其他小朋友手里的玩具,是不是都会好奇那是什么?李白说自己小时候看到天上的明月,那么圆,那么亮,便以为是一个白玉做的盘子挂在天上,即“呼作白玉盘”。“呼”字很有意思。小李白根本不知道天上明月对应着什么词汇,当他看到一个又白又圆的东西,便回想起妈妈早上在擦一个白玉盘,就指着天上呼喊:白玉盘,白玉盘!旁边大人肯定就笑话他,说那不是白玉盘,那是月亮。

过了几天,小李白估计又给忘了,看见月亮的时候心里又浮现出一个形象,就是“瑶台镜”。他记得大人讲过一些故事,说天上有一个神仙的世界,有个瑶台。神仙们同样爱美,也会照镜子。所以他就怀疑,天上挂着的会不会是神仙用的宝镜啊?他说“飞在青云端”,因为只有神仙的宝镜才能飞扬在青云之上。

前四句我们读完了,很容易理解。接下来就要把这首诗给读完,后面还有十二句。

李白接着写,“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小李白慢慢在成长,长大过程中又听到了好多故事。有人说,你仔细看月亮上的人影,那就是仙人,旁边还有树木的影子,那是月亮上的桂树。“垂两足”是说先看到仙人的两只脚,“团团”则是说树影圆圆的,它们都在月亮上若隐若现。

下面两句,“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时光轮转,白云穿梭,月影有时候变化了。小李白眨了眨眼睛,怎么又看到了一只兔子?大人说,那里确实有只玉兔,是嫦娥养的,来帮她捣药。神仙的世界里也要捣药,吃了才能长生不老,嫦娥就是吃了神药才飞上月亮的。小李白问“与谁餐”,意思就是白兔捣药是喂给谁吃的?大人回答是嫦娥。

今天我们学了点儿天文学知识,就知道月亮上出现的影子其实是环形山。古人不知道,总觉得月亮上的影子很神奇,变化多端。李白继续写,“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这又是一个传说。月亮里的影子有时像白兔,有时又像蟾蜍,就是蛤蟆。在月食的时候,古人会觉得是蟾蜍让圆影变残缺了,蟾蜍吃掉了明晃晃的月亮。“大明”,就是指月亮。

李白看月亮的时候,想到了无忧的童年,想到了忧愁的人生。

下两句又出来一个传说,是关于太阳的,即“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这么皎洁的月亮曾经被吃掉过,那太阳有没有被伤害过呢?也有。但是这种伤害是非常必要的。传说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特别炎热。后来就有一个英雄后羿,拿弓箭射下了九个太阳,于是天上地下都变得清凉安逸了。

以上句子,写的都是李白的种种回忆与联想。有人说,“玉盘”“仙人”“桂树”“白兔”这些天真、幸福的意象,象征着国家的太平盛世。而“蟾蜍蚀月”“后羿射日”这些比较惨烈的画面,则象征着朝政紊乱后的局面。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但我不想引申太远,解读得太沉重,还是从人生抒情的角度来看这首诗的内涵吧!

最后四句,李白要抒情了。他先说“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太阳是阳,月亮便是阴,是阴气的集结。“沦惑”是慢慢地沉沦、消逝。这样的场景李白不愿去观看,看了会很不舒服,很惆怅。在他心目中,月亮就像现实中的人生理想。他的理想被遮蔽、被伤害,让他不禁“忧来其如何,悽怆摧心肝”。他心中泛起了忧愁,十分难受。李白在看月亮的时候,想到了人生理想的失落。

至此,我们终于把《古朗月行》完整地读了一遍。我们可以看到,李白从小就听过很多关于月亮的传说,对月亮产生了无限的遐想。此种眷恋与观赏,伴随了他的一生。李白一生热爱月亮,写了很多与月亮有关的诗。

嫦娥

唐·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