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络病学
  • 吴以岭
  • 2854字
  • 2021-03-30 15:59:58

第一节 络病学的现代诠释

络脉与络病是中医理论体系的独特组成部分,也是中医学发展过程中疏于系统研究的学术理论,如何按照中医学术自身发展规律逐步完善是在络脉与络病研究中必须思考的问题。只有客观分析络脉与络病学说形成的历史环境,充分把握其发展的客观规律,并结合临床实践及现代多学科知识对其科学内涵加以诠释,才是当代科技条件下进行络脉与络病研究的正确途径,也符合现代诠释学理解、解释与应用的研究方法。

关于“经”“络”的本义有多种解释。一种解释如东汉许慎《说文解字》释“经”为“织从丝也”,即织布的纵线;释“络”为“絮也”,表述的是细微联系之义。另一种解释是借用古代水利学概念,“经络”通“经落”,即与主河流相贯通的蓄水排水沟渠网络。无论是与织物关系密切的“经”“络”,还是水利学中的“经落”,均表达了经是纵行的主干,络(落)是逐层分出的分支概念。中医学将“经”“络”概念引入医学领域,也是为了说明人体存在的由经络构成的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经,指经脉,有路径的意思;络,指络脉,有网络的含义。经脉有一定的循行路线,而络脉则较经脉细小,纵横交错,网络全身。从经脉分出的支脉称为别络,从别络分出逐层细化的络脉称为系络、缠络和孙络,遍布全身,使循行于经脉中的气血由线状流注扩展为面性弥散,从而发挥对整个机体的渗灌濡养作用,构成维持生命机体功能活动的内环境。

据考古学发现,现存最早的经络学专著《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记载了“十一脉”循行,尚未出现“经”“络”概念,此时“脉”的含义代表了循经感传线路。随着气的概念进入中医学,《内经》明确提出“经络”概念,代替“十一脉”,使“脉”代表经络系统的含义退化,逐渐向容纳血液的脉管转移,故《内经》“经脉”并称时往往涵盖运行气血的经络系统,独言“经”时指的是运行经气的通道,单言“脉”时则主要表达运行血液的脉管概念,可见《内经》之“经络”包括运行经气和运行血液的两大功能系统。络脉承载着经脉“行血气”的重要生理功能并实现气血在脏腑组织的温养渗灌,经脉系统按其运行气血的不同分为“经气环流系统”和“心脉血液循环系统”,“经气环流系统”末端的网络分支为经络之络(气络),“心脉血液循环系统”末端的网络分支为脉络之络(血络)。因此,络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络脉包括从经脉支横别出、运行气血的所有络脉,络病学说之络系指广义络脉;从狭义的角度,络脉又分为经络之络和脉络之络,经络之络运行经气,脉络之络运行血液。络脉作为经络的组成部分,运行气血、络属脏腑等主要功能与经脉相同,但络脉作为从经脉支横别出、逐层细化的网络,不像十二经脉那样具有明确的起止循行路线及发病演变过程而不易被人们认识和把握,加之受到历史环境和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造成中医学术发展史上的重经轻络现象,这也是尽管在秦汉时代就有络脉及络病的论述,清代名医叶天士疾呼重视络病,而络病学说始终未能系统建立的原因所在。因此,加强络脉与络病病机演变特点及其辨证治疗规律的研究应当是络病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本书所阐述的“三维立体网络系统”正是就中医络病学说研究的理论框架而提出,“络病证治”则是运用于临床的辨证论治体系。

中医学术理论研究的终极目标是提高临床疗效,对络病学说这样一种应用理论更是如此。尽管络脉及络病研究具有很强的理论性,系统建立络病学说是中医学术体系自身发展的重大课题,但络病学研究要紧密围绕提高难治性疾病疗效这一重点展开,避免单纯理论研究而脱离临床实际的倾向。络病并非一个独立的病种,它是广泛存在于多种内伤疑难杂病和外感重症中的病机状态,其临床表现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更给临床辨证和治疗带来了困难。因此,要紧紧围绕络病的临床辨证和治疗用药规律开展研究,深入探讨络病的发病特点、病机演变规律、临床表现、治疗原则、治法方药及其作用机制等,建立络病辨证治疗规范,逐步形成完善的“络病证治”体系。结合临床各科的疾病表现,探讨发生络病这一病机阶段的证候学特点及其治疗特殊性,归纳总结各种疾病发生络病时的治疗普遍性,探索其异病同治的规律性。

在络病研究中,我们要正确把握其内涵和外延。络病的内涵是疾病发展过程中不同致病因素伤及络脉所致的络脉功能障碍及其结构损伤的自身病变,络病的外延同时包括络脉病变的致病因素及其继发性脏腑组织的病理变化。引起络脉病变的致病因素复杂多样,络脉病变又会引起各种不同的继发性病机变化,造成络病发展过程中病机类型的交叉性和复杂性。因此,“络病证治”研究只有将络病自身特征性病机变化与其不同致病因素及其继发性病机变化结合起来,才能有的放矢,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络病和血瘀证是在内涵和外延上既有重叠又各自独立的不同病机概念。组织结构与生理功能的不同,决定了络病与血瘀证病机变化的不同。络脉病变包括经络之络和脉络之络的病变,前者是指经络之络病变导致经气运行及功能障碍,与血瘀证虽相互影响但并非属同一病机范畴。脉络病变主要是指脉络舒缩功能障碍及其结构损伤对血液运行的影响,由于血液在脉络中流动,各种原因所致血运不畅即可导致血瘀,血瘀日久入络,即为脉络瘀阻证,两者在临床常同时存在。血瘀证重点是反映血液瘀滞、运行不畅的状态,但并未能反映脉络自身病变的络脉绌急,多表现为卒然不通而痛,而缓解期则可一如常人,这显然非血瘀证所能概括。此外络脉损伤会导致出血,离经之血亦属于血瘀,而血瘀也可致血不循经出血,但此属血瘀和络脉损伤的相关性而不是概念的等同问题。总之,血瘀证和络病既有密切联系又各自不同,其内涵和外延虽有重叠部分即久病血瘀和脉络瘀阻,但两者更多的病机变化属于各自独立的病理范畴。

络病以络脉为依托而发生,容易找到和现代科学的结合点,在络病研究中要注意多学科相互融合和渗透,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实验数字语言阐述络病的科学内涵,加强对经络之络的温煦充养、防御卫护、信息传导、调节控制功能与西医学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功能的相关性研究,对脉络之络运行血液与西医学中小血管、微血管特别是微循环的相关性研究,加强络病的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的客观性研究,加强络病治疗及通络药物作用机理的研究,最终建立治疗各种难治性疾病的“络病证治”体系。

络病学研究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多种难治性疾病的临床疗效,建立指导其临床辨证及用药的辨证论治体系,避免走入既往运用还原论的方法寻找经络实质的误区。经络学说的形成既源于古代的解剖学知识,又是古人在长期医疗活动中对病理反应和治疗实践的总结,是为了建立完善的中医学术体系而赋予其某些功能结构的概念。尽管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络脉的实质还会有新的发现,从而加深对络脉及络病的认识,但络病学说研究的目的是建立“络病证治”体系,正像张仲景“六经辨证”并未追求六经的实质是什么,而是具有极高临床指导意义的外感病辨证论治方法。“络病证治”体系是从中医学关于络病发生演变及治疗规律的实践中,归纳提升出的用于内伤疑难杂病和外感重症的络病辨证论治方法,并可有效地指导临床辨证与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