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络病学
  • 吴以岭
  • 9655字
  • 2021-03-30 16:00:01

第三节 络脉的生理功能

由经脉支横别出、逐层细分、网状分布的络脉系统是经络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承载着经脉主导的生理功能,同时由于络脉空间结构及运行时速的特点,又具有生理功能的特异性。《灵枢·本脏》曰“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灵枢·海论》又谓经脉“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指出经脉具有运行气血、营运阴阳、渗灌濡养、络属脏腑肢节等功能,而“行血气”则是经脉最基本的功能,是经脉发挥其他功能的基础与前提,络脉也正是以“行血气”为其主要生理功能,才能发挥其他各种生理功能。

经络为气血运行的通道,运行气血也是经络的主要功能,但气血阴阳属性不同,气属阳,主温煦,流动而无形;血属阴,主濡润,本静而易见,二者在体内循行于不同的路径。纵观两千多年中医历史文献,在春秋战国时代《内经》创建的经络学说中,“经”“脉”概念渐行分离,已经形成以运行经气为主的“经气环流系统”和以运行血液为主的“心脉血液循环系统”,故经络包括“行血气”的两大系统,以运行经气为主的经络之络(气络)与运行血液为主的脉络之络(血络)形成承载并输布渗灌气血的遍布全身的网状络脉系统。由于中医气血可分不可离的高度相关性,“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中有血”“血中有气”,形成了中医经络气血运行的特色理论体系。可见,中医的络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而言,经络运行气血津液、渗灌脏腑百骸、沟通上下内外,把由经脉纵向线性运行的气血通过络脉横向面性弥散到全身,发挥其对生命机体的渗灌濡养作用。从狭义的角度,络脉又分为经络之络(气络)和脉络之络(血络),经络之络运行经气,脉络之络运行血液,共同发挥着“气主煦之,血主濡之”(《难经·二十二难》)的正常生理功能。

一、运行经气

(一)中医经络学说的“经气环流系统”

伴随着经络学说的建立,《内经》首次提出“经气”的概念,“气”作为中医学特有概念名词的出现,代表着中医学术理论的重大飞跃,对中医学术理论体系的建立具有划时代意义。中医学术体系的形成源于早期的解剖学概念,亦是长期医疗活动对病理反应和医疗实践的总结,同时为了建立完整的学术体系而赋予某些功能性结构概念。有形的血液和血脉容易被人们认识,这些概念首先在古代医学文献中有着较为明确的论述是必然的。在《内经》之前的经脉学专著《阴阳十一脉灸经》和《足臂十一脉灸经》仅记载了“脉”的概念,尚未出现有关“经”和“经气”的论述,“脉”的概念是经络学说早期的雏形。随着古代医学学术的发展,仅有脉和血这些容易见到的有形物质构筑的早期较为原始的学术理论受到挑战,还有潜在的生命物质及其功能需要认识,需要更新的假说进一步深入阐述人体生命现象,因此“气”的概念应运而生。

“气”涵盖了更深刻更广泛的科学内涵,更接近于人体生命现象的本质。“气”与“血”的概念建立之后,经络作为“行血气”通道的概念才得以确立。在春秋战国时期的文献中往往可以见到“血气”并称的论述,如《管子·水地》载:“水者,地之血气,如筋脉之通流者也。”已涉及“脉”中流通的不仅是“血”,而且含“气”,即所谓“血气”的内容。《论语·季氏》讲少年时“血气未定”,壮年时“血气方刚”,老年时“血气既衰”,已认识到随着年龄不同,人体内血气状况亦发生变化。在《内经》中往往以“经脉”通称运行气血的经络系统,在“脉”的概念向运行血液的脉管转移后,“经”作为“经气”运行通道的概念日显凸现,气在“经络”中环流运行即称为“经气”,所以《素问·离合真邪论》有“真气者,经气也”之说,指出人之真气在经络中运行即为经气。由于气的物质基础不同,功能有别,《内经》所论之“经气”又有多种称谓,如真元之气、宗气、卫气、营气等,故清代何梦瑶《医碥》说:“气一耳,以其行于脉外,则曰卫气;行于脉中,则曰营气;聚于胸中,则曰宗气。名虽有三,气本无二。”又根据其循行于不同脏腑络脉发生的功能改变而称为各种脏腑之气等。可见,“经气环流系统”在《内经》中已初步成形,清代周学海《读医随笔·气血精神论》说:“宗气者,营卫之所合也,出于肺,积于气海,行于气脉之中,动而以息往来者也。”周学海提出“气脉”概念,明确指出专有运行经气的经脉通道,由运行经气之经脉支横别出的络脉也自然成为经气的通路,故亦有“气络”之说。“经气环流系统”的形成对建立完整的经络气血理论,更科学地阐述复杂的生命现象并探讨其发病治疗规律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

(二)经络之络(气络)运行经气

在经脉中线性运行环流周身的“经气”,通过支横别出、逐级细分、网状分布的络脉(经络之络,亦称气络),面性弥散到脏腑肌肤、四肢百骸,激发生命活力,发挥温煦充养、防御卫护、信息传导、调节控制作用。运行于络脉中的经气由于其物质基础和生成来源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称和功能,来源于父母之精气的先天之气又称为真元之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动力;后天之气在人出生后获得,主要由后天水谷之气和肺吸入的清气组成。中医学按生成、循行分布及功能特点,把经气划分为真气、宗气、营气、卫气四类。同时经气入络即为络气,弥散在该脏腑之络的络气成为该脏腑功能的主要组成部分,故也称为脏腑之气,如心气、肝气、肺气、肾气、脾胃之气等。

真气为维持生命之根本动力,《灵枢·刺节真邪》说“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也”,指出真气禀受于先天父母之精气,并受后天水谷之气的滋养,通过经络循行于周身,发挥其生理功能。真气同时具有抗御外邪和祛除体内病邪的作用。

宗气由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相结合,聚于胸中,如《灵枢·五味》曰:“其大气之抟而不行者,积于胸中,命曰气海。”宗气的循行和分布同样是通过经络而实现的,这与《内经》将“真气”称作“经气”的道理是一样的。

营气与卫气均来源于脾胃运化产生的水谷精气,二者循行路线不同,功能有别,如《灵枢·营卫生会》说:“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气由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之精粹部分所化生,是水谷精微当中“清”或“精”者所化之气,具有化生血液和营养周身的功能,如《灵枢·邪客》说:“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以荣四末,内注五脏六腑。”对于脾胃水谷之精气化生营气,泌其津液转化为血液的过程,《灵枢·痈疽》做了进一步描述,“中焦出气如露,上注溪谷,而渗孙脉,津液和调,变化而赤为血”,可见“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的过程,包括饮食物入胃腐熟消化后营养在小肠吸收进入血液的过程。通过脾的运化,饮食物转化为营养物质(中医之水谷精微),这一消化过程与中医之“中焦出气如露”的描述非常相似,同时中医认为这些营养物质先进入“溪谷”,“溪谷”泛指肌肉之间的缝隙,即《素问·气穴论》所说:“肉之大会为谷,肉之小会为溪。”这与西医学认为营养通过小肠吸收的跨细胞途径与旁细胞途径进入血液的过程相似,进入溪谷的水谷精微“渗孙脉”,或与津液(包括淋巴液)和调进入血管,化生为血液的组成部分。

营气作为血液的组成部分循脉而行,营运周身,又发挥着“和调”“洒陈”的“气”之协调控制功能,故《素问·痹论》有营气“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之说。同时营气和卫气在运行时速上具有明显差异,据《针灸大成·手足阴阳流注论》记载“一昼夜人之营卫,则以五十度周于身,气行一万三千五百丈,脉行八百一十丈”,脉中血行速度约为气行速度的十七分之一,可见在循行途径和运行时速上二者具有显著不同。营气伴随着血液运行至五脏六腑而发挥其和谐调节功能,与西医学分布在血液中的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物质的密切相关性值得重视。

卫气由水谷精气中质地“稠浊”部分所化生,其性慓疾滑利,流动疾速,故《素问·痹论》说:“卫者,水谷之悍气也。”卫气行于脉外,发挥着“温分肉,肥腠理,充皮肤,司开合”作用。卫气循行广泛,功能复杂,从《内经》到后世医家对卫气之所出认识不同,约之有三:

卫出上焦:《黄帝内经太素·营卫气》说“营出于中焦,卫出于上焦”;《灵枢·决气》说“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为气”,对“卫出上焦”之说诸家认识不同。卫气由水谷之气化生,“谷入于胃,以传于肺”(《灵枢·营卫生会》),由于脾气散精达肺,肺主皮毛,卫气循经入络,弥散皮部,温煦肌肤,充养周身,润泽毛发,“若雾露之溉”正形象地描述了卫气弥散在皮部阳络,熏蒸于肌肤的功能状态,“卫出上焦”突出了肺布散水谷之气的功能盛衰与抗御外邪侵袭的功能有关。

卫出中焦:此说并无异议,是针对卫气来源于脾胃水谷之气而言,此即《素问·痹论》所言“卫者,水谷之悍气也”。“卫出中焦”重点指出人体防御功能与饮食营养状况密切相关。

卫出下焦:《灵枢·营卫生会》说“卫出于下焦”,《针灸甲乙经》亦有同样记载。张景岳《类经·营卫三焦》从卫气循行角度解释卫出下焦说似有不妥,似应理解为卫气在夜行于阴的过程中得到肾中元气的充养,使其卫外功能更为充盛,实际是间接强调了先天真元之气对机体防御功能的影响。

可见“卫出上焦”说强调了肺的功能状态对抵抗大气环境致病的影响,“卫出中焦”说指出了营养状况对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卫出下焦”说突出了先天遗传因素对发病的影响,这与西医学关于人体免疫功能及发病的认识已非常相似。

人体之气除了上述类型外,还包括脏腑之气。脏腑之气是人体一身之气所派生,一身之气通过“经气环流系统”的基层组织——分布于脏腑的“气络”布散至某一脏腑即成为该脏腑之气,维持着该脏腑的功能活动。心主血脉,心气是维持心脏搏动、推动血液循脉道在血管内运行的动力;肺主气,司呼吸,外主皮毛,具有防御外邪、温养肌肤的功能,肺朝百脉,亦即百脉皆朝会于肺,通过肺主呼吸、吐故纳新的作用将清气贯输于血脉,从而发挥着肺气对血液循环的调节作用;肝气概括了肝脏升发、疏泄、条达的特性,可调畅全身气机,促进胆汁的分泌和饮食物的消化吸收;脾气运化敷布水谷精微;肾气推动人体的生长发育,调节水液代谢。脏腑之间通过络中之气的相互协调,形成五行生克制化的正常生命运动,如肺气之肃降有助胃气之和降,肝气之条达可防脾气之壅塞,肺呼肾纳相互配合构成协调的呼吸运动等,可见遍布全身的网络系统在络属脏腑、调节控制生命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运行血液

(一)中医经络学说的“心脉血液循环系统”

早期中医学理论的建立依赖于原始解剖学知识结合长期医疗实践总结出的功能结构概念,《内经》中已经记载了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对解剖的认识,《灵枢·经水》曰:“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其脏之坚脆,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血之清浊……皆有大数。”综合《内经》文献,对心、脉、血之间的关系,脉的循行及分布,血液的生成及在脉管内的运行规律都已经有了较为完整的论述,在这部中医学奠基之作中,“心脉血液循环系统”已经成为以运行血液为主要功能的经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1.心 自从有了人类便有了医事活动,心、脉、血这些有形的解剖学所见肯定为当时的医家首先认识。实际上,在《内经》成书之前便有关于心脏及血脉的记载,殷商时期的心有七窍说是当时在对心脏进行解剖观察的过程中得出的。中国独特的象形文字成为了解古代人们认识形成过程的客观依据,殷商时期和春秋战国时期关于心字的象形文字显示,当时已对心脏有了较为清楚的认识。《内经》中也有关于心的解剖学描述,如《灵枢·本脏》所说:“赤色小理者心小,粗理者心大。无imgimg者心高,imgimg小短举者心下。img长者心下坚,imgimg弱小以薄者心脆。imgimg直下不举者心端正,imgimg倚一方者心偏倾也。”指出随人体体质不同,心脏形质有大小坚脆之分,位置有高下偏正之别,这与正常成人心脏的形态随其年龄、性别、体重、体力活动不同而不同是一致的,显然属解剖所见。随着医学的发展,后世医家对心脏解剖有了更为清楚的认识,如明代张景岳《类经图翼·经络》中也说“心居肺管之下,膈膜之上,附着脊之第五椎……心像尖圆,形如莲蕊”,指出了心脏在体内大致的解剖学位置和形态,在当时条件下已属相当精准的定位和描述。综上可见,从上古开始,伴随着解剖活动关于心的知识的逐步积累,古人形成了对心的基本认识——位于胸中膈上、两肺之间并与血脉相连的器官,这与西医学对心的认识相符。

春秋时期《管子·内业》记载“凡心之刑,自充自盈……灵气在心,一来一逝”,证明公元前7世纪我国先民即见过活体开胸时心脏在胸腔内跳动的情景,观察到心脏“自充自盈”“一来一逝”的舒张和收缩运动,这种舒缩运动与心主血脉,推动血液在脉管内运行相关。因而《素问·痿论》说“心主身之血脉”,包括心主血液与心主脉两种功能:心主血是指心气推动血液在脉管内运行不息,这是通过心脏舒缩泵血功能实现的,故《素问·五脏生成》说:“诸血者皆属于心。”通过心气的推运,血液在脉道中输布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皮毛肌腠,发挥“血主濡之”的正常功能。心气充沛,心脏搏动有力,频率适中,节律一致,血液才能正常输布周身,维持其正常营养代谢功能。后世医家对此也有清楚的论述,如明代李梴在《医学入门》中说:“人身动,则血行诸经……是心主血也。”周身得到充足的血液供应则面色红润光泽,精神振奋,思维敏捷,故《素问·六节藏象论》针对心主血的功能说“其华在面”。血供充分则脑神得其养,故又有“心主神明”“心藏神”之说。

心主脉是指心与脉管直接相连形成一个密闭循环的管道系统,心脏有规律地搏动并通过经脉把血液输送到各脏腑组织,完成血液输布和营养代谢的正常生命活动,《素问·六节藏象论》说“心者……其充在血脉”,说明人们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清楚地认识到心与脉相连的循环管道,血液则是在脉中运行的营养物质。维持血液在脉管中循环的动力则除了心气的推运作用,还有宗气“贯心脉以行呼吸”的功能支持,前者是血液运行中的主要动力作用,后者则不仅能够协助心气推运血液,更主要的是将自然界之清气(应当指氧气)通过肺的呼吸运动注入心脉血液中。

2.脉 在“十一脉灸经”时期,脉代表的含义主要是经的概念,即循经感传的走行路线,随着《内经》经络学说的建立,“经”“脉”概念渐行分离,“经”成为经气运行的通道,而“脉”则向血液运行管道的概念转移。《素问·脉要精微论》说“夫脉者,血之府也”,指出脉是容纳血液的器官,与现代解剖学的血管已基本相同。在《内经》中脉属脑、髓、骨、脉、胆、女子胞等奇恒之腑之一,形态学特点为中空有腔与腑相似,生理学特点为“藏精气而不泻”,保持血液量和质的相对恒定,运动状态为伴随着心脏搏动而发生舒缩运动,功能特点为运行血液至周身。同时,《内经》时期已经观察到脉分为“动脉”和另外一种不同的脉管(据其描述应为西医学的静脉),并将搏动的血脉称为“动脉”。“动脉”一词在《内经》中已经是确切的概念,曾独立出现23次,如《素问·离合真邪论》说“虚邪因而入客,亦如经水之得风也,经之动脉,其至也亦时陇起”,《灵枢·本输》说“腋内动脉,手太阴也,名曰天府”,均明确提到了“动脉”概念,《素问·三部九候论》提出脉有三部,部有三候,并具体提出“两额之动脉”“两颊之动脉”“耳前之动脉”,可见《内经》时期已经通过切循某些部位动脉的搏动频率和形态来诊察体内病变。同时《内经》还观察到两种脉中运行的血流速度及血液颜色不同,《灵枢·血络论》记载“血出而射者,何也?血少黑而浊者,何也?……岐伯曰:血气俱盛而阴气多者,其血滑,刺之则射;阳气蓄积,久留而不泻者,其血黑以浊,故不能射”,血出而射显然是指动脉血,久留不泻、颜色黑浊则是指静脉血而言。

脉是容纳血液,运行血液的通道,明代王纶《明医杂著》说:“脉者,血之隧道也,血随气行,周流无停。”由心脏收缩排出的血液,通过循行全身、逐级细化的脉管系统输布于脏腑百骸。血液在脉道中运行除了心气的推动力,还需要脉管的搏动与张力,脉管舒缩有度则血流通畅,既不过速而妄行,又不过缓而涩滞,血循经脉,循环往复,流行不止,人体各脏腑组织才能源源不断地获得血液供给的营养与清气。

3.血 血是流动于血脉之中富有营养的红色液体,是提供营养并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纵观中医历代文献,只有“血”而没有“血液”一词,如《灵枢·决气》说“谷入气满,淖泽注于骨,骨属屈伸,泄泽,补益脑髓,皮肤润泽,是谓液……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又说“液脱者,骨属屈伸不利,色夭,脑髓消,胫酸,耳数鸣;血脱者,色白,夭然不泽,其脉空虚,此其候也”。可见,“血”与“液”是人体内两种不同的精微物质,其本源于水谷,其质不同,其用有别。因此,历代医家基本遵循着这种认识来研究血与液。直至民国年间,谢利恒主编的《中国医学大辞典》也只是列出“血”,而无“血液”之名。但书中论述将“血”与“血液”等同起来,称“血为人体流质之一种,灌注经脉之中,营养身体各部,且能排泄废物之液体,其色鲜红或黯赤,比水浓重,有臭气,味咸,性能凝结,在血管及心脏中者,周流全身,谓之血液循环,由赤血球、白血球及血浆组成。”至此,方才将“血”与“血液”统一起来,这样更有利于对血的研究和临床实践。血液以脉为通道,输布到全身各脏腑组织,发挥着营养濡润作用,故《难经·二十二难》说:“血主濡之。”天之清气可通过呼吸借宗气的作用“贯心脉”而输布至全身,这与现代医学对血液的认识基本相同。

“心脉血液循环系统”是基于上述心、脉、血的概念而提出的营运血液的循环系统。心在这一系统中起主导作用,“心主身之血脉”(《素问·痿论》),心脏节律性搏动是推动血液在脉中循环流行的原动力,故近代医家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说:“心者,血脉循环之枢机也。”血液的运行需要气的推动作用,清代唐容川《血证论》说:“气为血之帅,血随之而运行。”明代张景岳《质疑录》也云:“人之气血,周流于一身,气如橐龠,血如波澜,气为血行,血为气配,阴阳相维,循环无端。”参与血液运行的气主要包括心气、宗气、卫气、营气。心气主要表现为心脏节律性搏动和收缩泵血,推动血液在脉管中运行;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灵枢·邪客》),发挥着助心行血作用,并将肺吐故纳新吸入的自然界清气(应当是氧气)贯注血脉;卫行脉外,慓悍滑疾,有助血液运行;营行脉中,是伴随血液运行而发挥“和调”“洒陈”功能的气,营卫和谐有助于维持正常的脉管舒缩状态及血液运行。此外,血液在脉管中运行尚需维持对脉管的充盈度即血液的量和质,量是指保持脉管充盈的恒定血液容量,质应当包含足够的营养物质和正常的流动性,还与脉管自身的舒缩功能有关,即脉管的弹性和张力也是维持血液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心、血、脉三者密切配合,形成了运送血液、输布营养、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心脉血液循环系统,与经气环流系统共同构成“行血气而营阴阳”的经脉系统。

综上所述,心、脉、血三者密切相连,构成一个密闭的血液循环系统。心主身之血脉,由心而出的血液在心气的推动和调节下,离心性运行于脉中,将营养物质输布至全身各脏腑组织,并将营养代谢后的废物带走。肺朝百脉,来自全身脏腑组织的血脉又向心性汇聚至肺,肺主气司呼吸,吐故纳新,将吸入的自然界清气贯注于脉中之血,并将血中的代谢废物排出,新鲜的血液又由肺回流至心脏,从而完成一个循环过程。由上可见,中医的“心脉血液循环系统”指出了心、肺、血脉各自的生理功能及相互之间的密切关系,其内容基本涵盖了西医学体循环和肺循环的概念。

(二)脉络之络(血络)运行血液

脉络,又称血络,是由血脉支横别出、逐层细分的各级分支,遍布肌肤皮毛、四肢百骸、五脏六腑,形成一个密布上下内外的网状结构。在血脉中线性运行的血液,由经入络,面性弥散渗灌到脏腑组织、四肢百骸,发挥营养濡润作用,如《素问·气穴论》曰“三百六十五脉,并注于络”,《灵枢·卫气失常》曰“血气之输,输于诸络”,张景岳亦说“心主血脉,血足则面容光彩,脉络满盈”(《类经》),指出血液由心脏泵出后由脉逐级输布渗灌于脉络及脏腑组织。

在脉络中运行的血液,其生成和功能都是通过遍布全身的脉络来实现的,络脉支横别出、逐层细分、络体细窄、网状分布、络分阴阳、循行表里的结构特点,气血行缓、面性弥散、末端连通、津血互换、双向流动、功能调节的运行特点,是血液生成和发挥功能的重要基础。

1.脉络是血液生成的主要场所 化生血液的基本物质有水谷精微、营气、津液、精髓等。水谷精微是化生血液最基本、最重要的物质,《灵枢·决气》说:“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受气”之“气”,本字当为“氣”,原意为粳米,又作“饩”,引申为“饮食物”,即是说中焦接受饮食水谷,经脾胃之气的气化作用,化生为水谷精微,水谷精微中的浓厚部分进入血脉之中,变化为赤色的血液。饮食化生为水谷精微变化而赤为血的过程是在络脉中完成的,如《灵枢·痈疽》所说“中焦出气如露,上注溪谷,而渗孙脉,津液和调,变化而赤为血”,说明饮食化生的水谷精微上注溪谷,渗入最小的络脉孙络中,和调津液,通过复杂的生命变化,最后转化为血液。营气作为脾胃水谷精气中富有营养的部分,化生血液是伴随着营养吸收过程完成的,如《灵枢·邪客》说“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当然营气的“和调”功能包含了对血液生成与运行的影响过程。

津血同源,津液与血液生成密切相关,二者俱为有形流动的液体,津液进入血液则成为血液的组成部分,血液渗出脉外则成为津液,这种津血互换的过程是在脉络的末端孙络及其循环通路缠绊之间完成的。孙络及其缠绊作为血液流通的最小功能单位颇类西医学的微循环,微循环的血管壁通透性很大,能使血液和组织液(津液)之间的物质交换在此进行,调节血液和津液之间的互换与平衡。当人体出血过多,津液减少则皮肤干燥,不宜发汗,故中医学有“夺血者无汗”之说。

精髓与血液的化生有着密切关系,明代张景岳《景岳全书》说“血即精之属也”,“肾为水脏,主藏精而化血”;清代张璐《张氏医通》更明确指出“血之源头在乎肾”。肾藏精,精生髓,髓生血,而先天之精又要受到后天水谷精微的不断充养,才能完成源源不断、生生不息的化血过程。结合西医学,精髓化血包括骨髓造血功能,是在造血微环境中完成的,包括造血组织内的基质细胞、基质细胞分泌的细胞外基质和多种造血调节因子,以及进入造血组织内的神经(气络)和血管(脉络)。

2.脉络是津血代谢生命活动的功能结构单位 经脉是血气运行的通道,但血气对脏腑组织的温煦濡养功能并非在线性运行的经脉主通道中完成,十二经脉“首尾相贯,如环无端”的气血运载方式似乎在实际的生命运动中难以实现。实际上“血主濡之”的主要功能是在脉络特别是其末端中实现的,其维持生命运动的功能活动主要有三个方面,即向组织器官的渗灌濡养、与组织间津液的交换即津血互换、在向脏腑组织供血供气的同时带走代谢废物和有毒物质即营养代谢作用。

在经脉中线性运行的血液由经入络,循逐层细化、遍布全身的网络系统面性弥散到脏腑组织、四肢百骸,发挥营养濡润作用。逐级细化的脉络末端,络体细小狭窄,血流缓慢,是维持人体营养代谢的最小功能单位,也是津血互换的场所,血液中的营养物质及携带的清气(当指动脉血)通过孙络弥散渗灌到脏腑组织,发挥濡润营养作用。脉外津液又可回渗到孙络,成为血液的组成部分,故《灵枢·痈疽》云“津液和调,变化而赤为血,血和则孙脉先满溢,乃注于络脉,皆盈,乃注于经脉”,这种向心性流动的血液应属带走代谢废物的静脉血,即《内经》所言黑浊之血。血液由离心性循脉入络流出到向心性由络至脉朝会于肺回流于心,并于络脉末端的孙络与及其循环回路缠绊之间完成津血互换及营养代谢过程,从而形成循环往复流行不止的心脉血液循环系统。

综上所述,中医络病学说研究的“三维立体网络系统”正是从时空概念探讨络脉系统的结构和运行特点,而络脉系统行血气的功能也因其结构和运行特点而与经脉有着显著不同和独特性。把握中医学术理论的整体优势,充分注意络脉结构、运行及功能的特殊性,对更深刻地理解中医络病学说进而系统建立络病学说理论体系是重要和有益的(图 3-4)。

img

图3-4 络脉时空特异性

第四节 气血相关的中医络脉理论特色

气血相关理论是中医气血学说的核心内容。气血作为构成人体的两种基本物质,具有不同的属性和功能,故《难经·二十二难》以“气主煦之,血主濡之”区分之。气血相关是阴阳互根的具体体现,气属阳,血属阴,血液的运行要依赖于气的推动作用,气环流无形,必附于血才不致耗散无根,正如清代唐容川《血证论》所说:“载气者,血也;而运血者,气也。”通常所言“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即是对气血相关理论的高度概括。

一、气为血之帅

气为血之帅,概括了气对血的作用,气能生血、气能行血、气能摄血,“经气环流系统”中的经气、络气、脏腑之气借助于气络对“心脉血液循环系统”中血液的生成和运行发挥着重要作用。血液在脉络中正常运行,中医认为主要是由于气的推动作用,《素问·五脏生成》王冰注“气行乃血流”,明代朱img《普济方·方脉总论》说“气者血之帅也,气行则血行,气止则血止,气温则血滑,气寒则血凝,气有一息之不运,则血有一息之不行”,明代张景岳《质疑录》说“人之气血,周流于一身,气如橐龠,血如波澜,气为血行,血为气配,阴阳相维,循环无端”,皆强调气对血脉正常循行的推动作用。

结合现代研究,这种气血相关的理论特色对从更广泛的角度考虑气能行血的科学内涵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近年研究表明中医气涵盖了西医学的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功能,气为血帅,气能运血的功能则与西医学神经、内分泌调节机制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相吻合。神经和内分泌对心脏的主要调节作用是改变心肌收缩能力和心率以调节心输出量;对血管则是改变阻力血管的口径以调节外周阻力,以及改变容量血管的口径以调节循环血量。通过这几方面的调节作用,不仅使动脉血压维持相对稳定,而且还对各器官的血流量进行重新分配,从而满足各器官、组织在不同情况下对血流量的需要。如神经对心脏的影响通过支配心脏的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中的心迷走神经突现,前者使心脏活动增强,后者使心脏活动抑制。内分泌激素如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都能激活心肌细胞膜上β受体,引起心率加快,兴奋传导速度增加,心肌收缩力增强,心输出量增大。上述神经、内分泌因素对心力、心率、心律的影响可能体现了心主血脉即心气推动血行的作用。

当然血液在脉络中运行除心气推运作用外,还包括卫气和营气对脉络舒缩功能的影响。卫气行于脉外,慓疾滑利,有助于营血在脉管内的循行,正如《医学正传·诸气》所言:“夫人身之正气,与血为配,血行脉中,气行脉外……气血并行,周流乎一身之中,灌溉乎百骸之内,循环无端,运行不悖,而为生生不息之妙用也。”气络中运行的卫气对脉络中血液运行的影响,与西医学微血管外包绕有神经周丛和神经旁丛调节血管舒缩及局部血液运行的认识是一致的,其缩血管神经纤维和舒血管神经纤维分别能引起血管平滑肌收缩和舒张,能改变血管的舒缩状态,影响血流。

营气注于脉中,成为血液的组成部分与血伴行,发挥着气的“和调”“洒陈”作用,与通过血液运输的内分泌激素相类似。较之神经系统,内分泌激素对血管系统发挥着更广泛的生物效应,这类激素主要包括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血管升压素、血管内皮生成的血管活性物质及多种肽类物质等。如去甲肾上腺素能使大多数血管发生强烈收缩,导致外周阻力明显增加,血压急剧升高;肾上腺素既可引起血管收缩也可引起血管舒张,因而可以调节全身血液分配。由肾脏近球细胞分泌的肾素进入血液后可引起一系列的物质转变,生成血管紧张素和醛固酮,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在体内细胞外液量不足时可通过增加外周血管阻力和控制肾脏排钠和排水,促使细胞外液量的恢复,并保持各器官毛细血管一定的灌注压。血管内皮细胞位于血管壁和血液之间,不仅具有天然屏障作用,还可以分泌多种血管活性物质进入血液,影响血液的运行和血管的舒缩,如具有舒血管功能的一氧化氮与具有缩血管功能的内皮素之间的协调平衡,对维持血管正常舒缩状态具有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气能帅血包括了神经、内分泌调节对心血管系统的广泛影响,这对从中西医学两个角度更深刻地认识血管系统的功能及病理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二、血为气之母

血为气之母,概括了血对气的作用:其一,血不断为气的功能活动提供物质基础,水谷精微是全身之气维持生理功能的主要物质基础,水谷精微又赖血以运之,借以为脏腑功能活动不断提供营养,使气化功能正常进行,所以血盛则气旺,血衰则气少。其二,血能载气即血为气的载体,气依赖血之运载而到达全身脏腑百骸,在不同脏腑组织发挥功能,故清代医家唐容川《血证论》说:“载气者,血也,而运血者,气也。”

中医气的功能主要体现为脏腑组织维持生命运动的各种功能活动,而维持其功能活动的氧气、营养物质及在血液中运行的内分泌物质则是通过血液的输布提供的。血中的氧气中医称之为清气,由肺的吐故纳新作用吸入,在宗气的作用下“贯心脉”,即通过血脉运送输布到全身脏腑组织,同时把浊气即二氧化碳携带到肺呼出体外。脏腑组织功能活动需要营养物质的支持,这些物质也是通过血液循脉络运行输布到全身脏腑组织的。此外,气同样是通过血液循脉络输布到全身脏腑组织发挥生理功能。西医学各种神经内分泌因子产生之后,常借助体液因素,主要是血液的运输作用于相应的靶点,发挥着广泛的生物效应,在运输过程中又可产生一系列的生物化学反应,体现了中医气的功能。如肾素是肾小球入球小动脉壁近球细胞合成和分泌的一种蛋白酶,肾素可使血浆中的血管紧张素原水解而生成血管紧张素Ⅰ,后者经过肺循环时,可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作用下转变为血管紧张素Ⅱ,使全身微动脉收缩,外周阻力增大,回心血量增多,心输出量增加。

如上所述,“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指出了气血之间的相互关系,二者在发挥各自功能时又密不可分,所谓“气中有血,血中有气”。故宋代赵佶《圣济总录·妇人血风门》说:“气凭血运,血依气行,二者不可斯须离。”明代医家王绍隆《医灯续焰·气动脉应》亦说:“气血以水喻之,血犹水体,气犹水用,体用不可须臾离。”西医学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如小动脉、细小动脉、毛细血管前动脉壁上都有肾上腺素能、胆碱能神经末梢形成网络包绕在脉外,称为血管周丛,具有调控局部血液循环和全身阻力的作用,即体现了气帅血运的作用。而由内分泌器官分泌的内分泌激素需借助血液到达不同的脏腑组织,发挥着中医气的生理功能,则体现了血能载气,血中有气的特点。这一学术观点对认识血管功能同样具有重要价值。西医学过去认为血管仅为血液循环的通道,而中医则认为血液在脉管中运行有气的推运。而近年发现血管内皮是一个内分泌器官,由其分泌的血管活性物质,如具有舒张血管及保护作用的一氧化氮、收缩血管及损伤作用的内皮素,二者平衡对血管的舒缩功能及血管结构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体现了中医气的功能。气血可分不相离的中医络脉理论特色体现了中医整体、系统、恒动、辩证的思维方式,对于全面深刻地认识生命现象具有重要作用。“三维立体网络系统”提出的“经气环流系统”和“心脉血液循环系统”是基于经络系统“行血气”的两大基本功能和循环通路而提出的,中医络病学说气血相关的理论特色及整体辩证的思维特点则启迪我们从两个网络系统的相互影响中探讨生命运动。正如上述中医认为气对脉络及血液运行具有重要影响,而近年发现的内皮功能与之颇为吻合一样,在气血相关的络病学说指导下可能还会不断发现新的活性物质及功能特性,甚至借助不断发展的现代高新科技手段包括生物技术方法,从整体、器官、组织、细胞、分子水平上阐明“经气环流系统”和“心脉血液循环系统”的科学实质及相互影响,这对于以科学阐明复杂的生命现象乃至建立现代中医新理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