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注说明

《两都医案》,二卷,明代倪士奇撰。倪士奇,字复贞,明末江苏人,生卒年不可考。自幼习儒,天资聪颖,曾有志于仕途,后得其父教诲,乃矢志医学,于是精研经典,行医于京口。又经友人荐引,在北京、南京等地悬壶,名传遐迩。晚年精选其平生所治验案而成 《两都医案》。

《两都医案》为倪士奇医案的选编,分为 “北案”和 “南案”,“北案”记录倪氏行医燕都 (北京)之验案,“南案”则记录倪氏行医南都 (南京)之验案,因称 “两都医案”。书中“北案”在前,文前有何如宠、姚康、傅恪三人的序及自序。“南案”在后,文前有方拱乾、吴光义、叶绍颙、韩德四人的序。据姚康序,《两都医案》成书不晚于崇祯七年 (1634),据叶绍颙序,其刊行则不早于明崇祯十四年 (1641)。

《中国中医古籍总目》著录 《两都医案》有明崇祯刻本,北案与南案俱全,无目录,藏浙江省图书馆。全书载案69则,其中北案36则,南案33则。北案中另载有其家传应验方药千金化痞膏神应方、琥珀丸,以及医论 “内痈辩验论”一则、医话 “治处子发热咳嗽吐血吐痰”一则。所涉病种包括内、外、妇、儿、针灸等科,且多系疑似难解之症,如痰厥、痰滞、下痢、中风、难产、阳痿、不育等病证,诊察能详究病机、辨别疑难,治疗则因病施方、针药并用,有一定学术特色与临床参考价值。《中国中医古籍总目》又著录该书有巢念修抄本,内容仅为南案,有目录,藏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

本次整理以明崇祯刻本为底本,以巢念修抄本 (简称 “巢抄本”)为主校本。

1.采用现代标点方法,对原书进行标点。

2.采用简体横排形式。

3.凡异体字、俗字、古字,予以径改,不出注。

4.凡一般笔画之误,予以径改,不出注。

5.通假字保留原字,于首见处出注说明。

6.底本中讹、夺、衍、倒之处,信而有征者,予以改正,并出校说明;无确切证据者,出校存疑。

7.原书中字词疑难或生疏者,予以简注。

8.原书中引用前代文献或典故者,简注并说明其出处。

9.原书中药名不规范者,酌予规范。

10.原书底本无目录,巢念修抄本仅为南案,有目录。今南案目录依巢念修抄本,北案目录仿南案目录格式新编,合为全书目录,置于正文前。

11.正文合为一体,前标 “北案”“南案”以存原书之大例。

12.原书中何如宠序、姚康序、傅恪序及自序在 “北案”前,方拱乾序、吴光义序、叶绍颙序、韩德序在 “南案”前,依其内容并无南北之别,今统一置于书前,而以自序殿后。

13.原书卷题下有 “南徐倪士奇复贞父著”题署,今一并删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