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都医案自序

余先世自宋高宗南渡时,即以岐黄之业鸣京口,凡阅三朝[1]而业不迁,盖亦庶几[2]龙门之史[3]、韦氏之经术[4]也矣。族属颇蕃[5],或仕或隐,家乘[6]之载甚详,而医之浅深奇平附焉。先大父龙山公,更遇异人授砭石之秘,死生贵贱,针下皆知,贱者硬而贵者脆,生者涩而死者虚。夫疾、病、证、候,先世之遗言也。 “疾”字从 “矢”,谓六淫之中人也,此外因也;“病”字从 “丙”,从 “内”,谓之从五脏者,其蒸徐徐,与七情比而为祟,此内因也;“证”字从 “干证[7]”之 “证”,如病在太阳而头痛者,病在阳明而齿痛者,皆证也;“候”之为言,每一疾病俱有几候,即以中风一病而言,凡有三候,有中脏候,有中腑候,有中血脉候。此诸法者,惟公研之极精,见之极确。凡医家之失恒千里,始于毫厘,而公之妙亦千里制于毫厘,学固不可不有本也。先严少龙公,能荷其业,游淮海间,一时名卿硕士[8]皆以有道推之,遂卜筑[9]广陵。余弟兄三,兄士英,弟士彦,俱以世业知名。余幼攻博士业[10],谬思以泮宫[11]一滴易上池。适一长者来,先君他出,余前肃容。长者曰:家有疾者,立候一剂,而尊公不至,奈何?余问曰:病几日?其状何若?具以状告。云:且半月矣。余曰:此外感阳明经证也,法当用大柴胡下之,即安。长者遽[12]向余祈药一剂去。翌日来,见先君,曰:翁家仲子神手也,起病者如响[13]。先君惊曰:孺子素不留意此,公何得轻信耶?长者曰:某亦粗知医,昨令子所言与仲景理合,故相信耳,已效矣。时余年十有二岁耳。先君喜甚,呼余曰:汝心在活人乎?吾业有托矣。余曰:活人,盛德事也,顾儿志尚似别有在。先君曰:范希文[14]何人哉?尚有“不为良相,则为良医”之愿,汝安得薄此也?余唯唯[15]。因卜诸关帝,其见勖[16]者如先君言。余始批阅 《素问》若[17]百家秘典,八年而揣摩熟,则先君已岳游[18]矣。余复归京口,宏先君之业者十九年。天启辛酉[19],大司空王公奇余业,遂邀为都门[20]之游,荏苒遂至十载,颇交诸荐绅[21]先生。每治一病,辄存一案,虽应手作效者甚众,皆不录,录其似是而非,为异症之不易解者。崇祯庚午,得出国门,给假南旋,遂有西湖、天竺、黄山、白岳之游,蒲帆[22]一叶,藤杖一枝,颇极其致。归,复览胜牛首[23]、栖霞[24]间,吊六朝之遗迹。何相国、郑司徒皆在白下[25]留余,暂止秦淮者六年,又复有所调治,有所叙次。夫方不期奇而期于当,语不期文而期于理,庶有少补于斯世也,因名曰 《两都医案》云。

古润[26]后学倪士奇识


[1]三朝:三个朝代。此指宋、元、明。

[2]庶几:接近。

[3]龙门之史:指汉代司马谈、司马迁父子两代任太史令之事。按司马父子为夏阳 (今陕西韩城)人,临黄河龙门,因称。

[4]韦氏之经术:汉代邹人韦贤博通儒经,官至丞相,封扶阳侯。其幼子韦玄成秉承家学,通晓儒经,后亦官至丞相。

[5]蕃:通 “繁”。《说文通训定声·乾部》:“蕃,假借为 ‘繁’。”

[6]家乘:族谱。

[7]干证:诉讼双方的证人。

[8]硕士:贤德饱学之士。

[9]卜筑:迁居。古时造屋皆需预卜吉凶,因称。

[10]博士业:指科举学业。

[11]泮 (pàn盼)宫:古代的学校。泮,学校中半圆形的水池。

[12]遽:匆忙。

[13]响:回声。

[14]范希文:范仲淹,字希文,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15]唯唯:应答声。

[16]勖 (xù序):勉励。

[17]若:与。

[18]岳游:去世的婉辞。天启辛酉:明天启元年 (1621)。都门:京都,即北京。

[19]岳游:去世的婉辞。天启辛酉:明天启元年 (1621)。都门:京都,即北京。

[20]岳游:去世的婉辞。天启辛酉:明天启元年 (1621)。都门:京都,即北京。

[21]荐绅:指中高级官宦。古时官员上朝,以笏板记所奏事项要点,以防遗忘。笏板可插在外衣的大带上,即 “绅”。荐,通 “搢”,与 “缙”义同,插的意思。

[22]蒲帆:用蒲草编织的帆。

[23]牛首:即牛首山,在今南京江宁区,以两峰似牛角对峙得名,为佛教名山。

[24]栖霞:即栖霞山,在今南京栖霞区。

[25]白下:南京的别称。

[26]古润:即镇江。隋开皇十五年 (595)置润州,唐沿置,北宋时于润州置镇江府,沿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