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典针灸歌赋全集:针灸快速入门一本通
- 谭允熙 李增芬
- 1170字
- 2024-10-30 09:10:26
十一、下合穴歌(背诵)
【出处】《针灸学》。
【原文】
胃经下合三里乡,上下巨虚大小肠。
膀胱当合委中穴,三焦下合属委阳。
胆经之合阳陵泉,腑病取用效必彰。
浅注:《灵枢》谓:“六腑皆出足之三阳,上合于手者也。”手足诸阳经即六腑,其气下合于足三阳经,故称下合穴。它对治疗本腑病有重要作用。《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曰:“荥输治外经,合治内腑。”例如,诊断和治疗阑尾炎时可取上巨虚(合于大肠)和下巨虚(合与小肠),因阑尾处于两者之间。“大肠病者,肠中切痛而鸣濯濯,冬日重感于寒即泄,当脐而痛,不能久立,与胃同候,取巨虚上廉。”这是过敏性结肠炎,取用大肠的下合穴。
小结:特定穴是指具有特殊性能和治疗作用,并有特定称的腧穴。前面已分别提到若干,包括四肢肘膝以下的五输穴、原穴、郄穴、络穴、下合穴、八脉交会穴,以及背俞穴、募穴、八会穴、交会穴、阿是穴等。这些都是要穴,甚至在没有参考针灸处方的条件下,也可用以上腧穴组合出很有效的针灸处方。日本本间祥白先生的讲解(1951年)比较贴近现代人,今结合做如下阐述:
1.原穴(增加自然愈合力之穴)
人的生命力来自先天和后天,来自父母的先天原气在肾。其活动在脐下肾间,由气海至关元穴之周围,得到三焦(简说为消化)之营养,就是营卫。它们不断地注入身体各部,以补充生命力。这种与营卫混合的先天原气称为三焦原气。三焦之气在十二经最彰显者为原穴。“五脏六腑有疾病皆取其原。”原穴在临床上的应用十分广泛:①诊断:疾病能反应于原穴;②治疗:原络配穴、按时取穴等。
2.络穴(对慢性病有效之穴)
由经脉别出的穴,与阴阳表里经脉联络之穴,经之病最能反映之穴。邪盛之病此处可见气凝、气结、压痛等;经脉虚则见其周围塌陷无力等。针灸此穴除治本经病外,还能治相关脏腑病。
浅注:我师训:络穴位置一般都离经而外出联络,如列缺、外关、丰隆等皆如是。
3.郄穴(对急性病有效之穴)
郄者,间隙也,是经脉之气血输注较深处。急性重病时此处有反应或出现血络,可以帮助诊断;同时,在此处针灸或泻血常有显效。
4.俞穴(在背部,对阴病有效)
背俞穴是脏腑气血输注于背腰部之所。有病时可表现出发硬、压痛,为治疗慢性症状有效穴,灸更佳。
5.募穴(在腹部,对阳病有效)
募有汇集之意,脏腑气血由内向外聚集于此,此处也是疾病反应点。据阴病行阳、阳病行阴法,故募穴可以治阳病。
6.八脉交会穴
手足各取一穴配合,可以治全身之疾患。其另一种用法是配合时辰行灵龟八法或飞腾八法(八法神针)。
7.八会穴
主治各种相关疾患,包括热病及其他病证。例如,血会膈俞用治各种血证;骨会、筋会、髓会治骨及软组织疾病。
8.交会穴(可治数经病证)
两条或两条以上经脉,在循行路线上相互交叉会合部位的腧穴,可以治本经病,又可治相交各经脏腑病证。例如,三阴交。
9.下合穴
已介绍。
10.经验效穴
如“四总穴”,集中在治疗歌诀中。
11.阿是穴
病证局部反应明显之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