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订验方别录初集

瘟疫门

舌苔考验  新增

凡伤寒传经有舌苔,疫症传里亦有舌苔,内之寒热虚实,当验乎苔。凡苔见白者,邪尚在表,未可攻也。渐至转黄,则渐入里矣。舌苔薄则受邪轻,舌苔厚则受邪重。将黄之时宜清,金黄之色宜下,缓其清下,则生芒刺。热极色黑而燥裂,法在急下,缓则阴竭矣。然舌苔黑色,亦有阴阳之分。色黑而燥者,是阴虚有火也;色黑而润者,是阳虚有湿也。若概以火治,则误矣。阳虚者补阳,阴虚者补阴,阴阳并虚者俱补。辨形色,察脉症,方无贻误也。(录梁山张九峰《瘟疫续补》)

丹溪曰:众人病一般者,此天行瘟疫也。瘟取温热之义,疫取劳役之义。多感于房劳、辛苦之人,盖危重病也。大法表里传经与伤寒相似,但伤寒寒在外入,瘟疫毒自内出,此为异耳。凡看瘟疫,先看病者两目露血丝否,次看口唇红燥,舌苔黄白紫黑,以验里热浅深,除舌苔遍白为热稍轻,其余睛赤、唇红、苔黄、断纹俱是重症,若紫黑燥裂,则又热之极也。

[附说]当疫气流行之际,无病之人,必须戒食煎、炒、热、滞、面酒之物,而房事尤须戒忌。丹溪言感受瘟疫,房劳、辛苦之人居多,旨哉斯言,摄生者当慎之焉。

辟疫法

凡春夏之间,时气不正,或阴雨过多,或瘟疫流行,法用贯仲一个,浸入食水缸内,再用明矾一块,于水内缸边上摩数下,添水时,又将明矾摩之,能解毒、杀虫、升清降浊,幸勿轻视。(增)

[用效证明]《朱氏验方》亦载

水缸内每早投黑豆一握,可保全家无恙,再能五更时,潜投黑豆一大升于井中,勿令人见,可保一方饮水者无恙。

丞按:黑豆有祛风散热、活血解毒之功,《傅青主男科》附载瘟疫简易奇方,曾有采入。《朱氏验方》亦同。

入瘟病家不染方

香油和雄黄、苍术末,涂鼻中,可不染。既出病家,即用纸条探鼻取嚏。如无雄黄、苍术,以净香油涂鼻亦可。

丞按:《内经拾遗方论》云雄黄不拘多少,研细末,涂鼻孔。戴复庵曰:入病人家,不令染着。又按:傅青主、朱氏验方亦有採录。

又方:用紫金锭磨井水,涂鼻孔,即不传染,屡验。

丞按:紫金锭,方用山茨菰、川文蛤、麝香、千金子、红芽大戟、朱砂、雄黄,各处药店均有制售。今考时疫辨,戴区氏《治痧治咳方论》曾云紫金锭能愈医疫而为疫所染者,兹录其论于下:区德森曰:“余曾医时疫恶核,诊脉后即大雨,一二点钟方止,余不能出,被染疫气。翌日,头面小腹俱肿胀,余以为肿胀病耳,服肿胀药一二日,不效。余自揣莫非昨日雨时染疫家之气,试磨紫金锭饮之,其肿立消。复见头顶上痛如刀刺,又自谓头顶乃太阳经,服太阳药又不效,莫非仍是疫气未清,复磨紫金锭涂之,立愈。”书此以见紫金锭能愈医疫而为疫所染者。

丞按:《内经拾遗方论》取喷嚏法,入疫家诊病,出其户庭,用纸捻连打喷嚏五七个,即不染易,何也?盖从鼻而入者,亦从鼻而出也。又曰:须知避忌行从客位边入。夫男子病,秽气出于口;女子病,秽气出于阴。坐立对语之间,自宜识得向背。

丞按:探望病人,莫妙于身边随带㗜鼻散,出其户庭,取嚏以泄毒,盖用纸捻,有时不能打喷也。

侍病预避法

凡左右看护之人,日用㗜鼻散取嚏以泄其毒,可免传染。其方用薄荷叶、细辛、牙皂等分,研极细末,㗜之。

又法:每夜于临卧时,食生白萝卜数片,亦辟瘟毒,可免传染。(增)

绿豆饮

遇瘟疫初病,用绿豆半斤煎汤,将豆取出,和洋糖二两,温凉任病者自便。渴则代茶,饥则拌糖食豆,既能解毒,且兼凉散。瘟疫初、终,俱可服食,乃平易中之最佳、最捷之良方也,万勿轻忽。

绿豆可治流行症

民国七年,古历六月间,时疫盛行,上海同济医院以绿豆可治流行症,登报布告,兹特补录以证用效。布告云:绿豆性质清凉解渴,当此溽暑可畏,流疫盛行之候,不得不讲求卫生。本医院试行以来,殊有见效,为此登报布告。无论老幼妇孺,每日点饮一次,另加一掇薄荷,则相得益彰,诚第一便利卫生妙品也。(增)

[汇参]丞按:时疫辨慎斋药谱言绿豆甘寒,清热、解毒、驱瘟上品。煎熟取汁,白糖调服。齐秉慧云:患疫者始终可用,渴则饮汁,饥则食豆,且又便捷。其功力在皮,不拘多少,凡治诸疫可用此方。无汗加浮萍二三钱,同煎服之即汗。紫背浮萍,性专凉散,入肺经,达皮肤,能发瘟疫之汗。

生萝卜能治一切瘟疫

生萝卜切块,用盐拌浸,约两点钟,再用真生麻油拌和,每日早、晚餐食之。此方奇效,幸勿轻视,因其有解热毒、煤毒、化痰、顺气,使热不内伏也。(增)

通治时气瘟症良方

生藕捣取汁一杯,入蜜一合,和匀,分作两服,甚效。 丞按:生藕治时气烦渴,出自《圣惠方》。藕用生者,因其有止渴、除烦、凉血清瘀之功效也。

瘟病起死方  《绪录》

凡瘟疫病已死,胸前尚有微热者,可尽去衣裤,周身用盐擦之,便活。此奇方也,仙授不敢传世,今漫泄其秘。

大头瘟方

此症初起,憎寒壮热,体重头晕,次传头面俱肿,目不能开,气喘喉闷,口渴舌燥,不速治,多死。(录陈泽东《温病讲义》。大头瘟,即雷头瘟,又名猪头瘟,并号狸头瘟。

按:此症与鼠疫迥异,治法亦不相同,善医者可活八九。(时疫辨)(增)

《验方别录》云:头面肿大,两颐尤甚,内服、外敷两方,至稳至灵。方用金银花二两,一味浓煎一盏服。外敷用细辛、白芷、防风、薄荷等分研末,用醋调匀,隔汤熏微热,敷上即愈。

又方:用久制人中黄三钱,开水冲服。

又方:用马兰头日敷数次,神效。

又方:用侧柏叶捣烂,用鸡子清调敷,神效。

又方:头面腮际肿胀极大,寒热交作,甚者崩裂出脓,不可敷药,恐邪气入内至于死,用人中白(即溺器底下浊垢也)火煆研末,每服三钱,白滚汤调。

蝦蟆瘟与鸬鹚瘟之症状

以上二症相似,发于春夏,红肿见两耳后者,名蝦蟆瘟;红肿见颐间,名鸬鹚瘟,又名发颐。

[治法]方用山豆根、青黛、菊花三味,煎汤服,外用青黛末敷于患处。

又敷药方:细辛、白芷、薄荷、防风等分为末,用醋调涂,至稳至灵。(增录《时疫辨》)

治鸬鹚瘟方

两腮肿胀增寒恶热者,外用赤豆半升为末,水调服。 丞按:赤豆非半红半黑之相思豆,慎勿误用。

又法:用侧柏叶捣烂敷之,内用薄荷煎浓汤热服。

[方药备验]防疫简方、异传通治瘟疫奇验方、鼠疫发核第一灵验方,俱刊入第二集中,其余目录不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