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厥阴病脉证篇

厥阴之为病, 诸经为病,皆从太阳一日起,唯厥阴为病,即从厥阴一日起。 消渴, 旋饮旋消,谓之消渴,风气主之也。 气上撞心, 厥阴气从下焦起,病则下焦不和,上干心包而为病。 心中疼, 因撞而疼,致上焦不和。 热, 病少阳中见之气则热 。饥 中见木火之气内扰则饥, 而不欲食, 中焦之气不和,故不欲食。 食则吐蚘, 蚘乃阴类之虫,感风木之气而生,闻食臭则上出。 下之利不止。 厥阴阴寒在下,下之则阳气下泄,有阴无阳,故不止。

此节论厥阴病证之提纲。

上第一章,论厥阴为病之总纲。

厥阴中风, 风气之经,而中外来之风。 脉微浮为欲愈, 厥阴本脉微而沉,中于风则浮,若浮而大,则风胜为太过;若浮而微,则阴阳和为愈。 不浮 风脉应浮而不浮,则脉证不合。 为未愈。 风为阳邪,阳病见阴脉故未愈。

此节以脉而验其愈否。

厥阴病,欲解时,从丑至卯上。 得中见少阳之气旺时可愈,所以为不从标本,从中见也。

此节论厥阴病之愈时。

厥阴病,渴 即风消之渴 。欲饮水者, 风火内煽,欲饮水自救。 少少与之, 厥阴为阴脏,不比阳明之阳脏,故欲水只可少少与之,勿令太过也 。愈。 适可而止。

此节申明消渴之证治。

诸四逆厥者,不可下之, 四逆者,冷至肘膝也;厥者,冷不过腕踝也,四逆厥者有寒有热暨不可下。凡言诸字,凡字者,该六经而言也,此以厥阴重论厥,故于此特言之以暨六经也。 虚家亦然。 或气虚或血虚即有下证,亦在所戒。

此节申明不可下之证。

上第二章凡四节,皆申明首章厥阴之义。

伤寒先厥, 先感厥阴标阴之气化。 后发热, 二日即为太阳主气,后此感阳经之气化则热。 而利必自止, 厥而下利者,得热宜自止。 见厥复利。 到又厥之时,宜复见利。

此节开论厥热下利之端。

伤寒始发热六日, 先感中见少阳之气化。 厥反九日而利, 七日又属厥阴之期,不得中见之气化,而厥至于九日,则阴气有余,故谓之反。厥阴主阖,阖折反开则利,厥而下利者,厥阴标阴在下也。 凡厥利者, 暨论之非独指厥阴。 当不能食, 厥利则中寒,故不能食。 今反能食者, 反者异于寻常也。 恐为除中, 除中,病名也,言中胃之气将除,故见反常之证。 食以索饼, 索饼,素饼也,以麦为之无荤油者。麦为肝家谷,能助火,以助火之物与之食者,试其胃中之气何如也。 不发热者, 助其火而能受。 知胃气尚在, 能受,则中气未除。 必愈, 胃气强,诸病皆可愈。 恐暴热来, 食素饼能发热为暴热,乃无根之火。 出而复去也, 无根之火,一焰即灭。 后三日, 九日复又三日。 脉之, 诊其脉。 其热续在者, 九日后发热起,陆续至三日。 期之 必之也。 旦日, 平旦也。 夜半 子丑时也 。愈, 中见之正气,自旺之时也。 所以然者, 申明可愈之故。 本发热六日, 溯初得病时。 厥反九日, 转厥利之时。 复发热三日, 后热之时。 并前六日,亦为九日,与厥相应, 阴阳无偏胜。 故期之旦日夜半愈, 此所以可必其可愈之故。 后三日脉之, 此言再三日,合初病共计二十一日。 而脉数, 数为阳有余。 其热不罢者, 至此热胜于厥。 此为热气有余, 热太过亦为病。 必发痈脓也。 热太过则伤血络,故发痈脓。

此节论厥热,而详审其胃气也。

伤寒脉迟, 迟则为寒。 六七日, 承上文发热六日而言,至七日为厥阴来复之期。 而反与黄芩汤撤其热, 黄芩能撤中外之热,此暨言寒证用凉药,不必泥黄芩。 脉迟为寒, 申言脉。 今与黄芩汤, 苦寒之剂。 复除其热 ,以其有外热而除之。 腹中应冷, 脉迟而又服凉药,里无阳矣。 当不能食, 冷则不能纳谷。 今反能食 ,此谓反常。 此名除中,必死。 胃之中气将除,故见反常之证。

此节论除中之证,戒人勿因热而遽下凉剂也。

伤寒先厥, 先病厥阴之标阴。 后发热, 后得中见之气化。 下利必自止, 言有下利者见热宜自止 。而反汗出, 既下利宜无汗,利已止,宜愈而有汗,故谓之“反”。 咽中痛者, 利与汗皆亡液,咽干无液故痛。 其喉为痹, 咽与喉本相连,咽主咽物,喉主候气,亡液咽干则喉亦不利。 发热无汗, 言有津液不外亡者。 而利必自止, 能自止而热退则可愈。 不止必便脓血, 热随利陷于下,则伤阴络而便脓血 。便脓血者,其喉不痹。 热邪下陷,则不上升,而为患矣

此节论厥热相应则自愈,如热气过盛,不伤上亦伤下也。

伤寒一二日,至四五日厥者, 先感标阴。 必发热, 必得中见之气化。 前热者,后必厥, 先感中见之气者,后亦必得标阴。 厥深者,热亦深, 深,一指浅深而言,亦指日期而言。 厥微者热亦微。 微,浅也,又近也。 厥应下之, 言厥证应多下利。 而反发汗者, 或用汤发之,或自汗出者。 必口伤烂赤。 发汗则津液外亡,而内热上蒸。按此节“厥应下之”一句,诸家皆作用下药解,修园亦附会其说,谓乌梅丸为厥阴下剂。通译全篇,上则言诸四逆厥者不可下,即下文之论厥证,亦皆无下法,可知“应下之”三字,宜作“应下利”解,方与上下文“厥利发热利自止”之意相合。

此节论厥热治法不可妄施而变证也。

伤寒病,厥五日, 承上文言,至四五日厥者。 热亦五日, 先感标阴,后得中见,亦宜五日相应。 设六日当复厥, 热五日后,病不愈则又厥。 不厥者自愈, 若不厥,则阴阳和 。厥终不过五日, 不过五日,五行一周也,五行一周,如六气之一周,故曰厥不过五日。 以热五日, 热亦五日,亦五行一周,阴阳各无偏胜。 故知自愈。

此节申明厥热相应自愈之证也。

凡厥者, 此只论厥,非言四逆。 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 申明所以厥之故,暨论之,非但指厥阴一经也。 厥者,手足逆冷是也。 只言厥,则冷不过腕踝,若四逆则冷至肘膝矣。

此节申明凡厥之说也。

伤寒,脉微 阴也 。而厥, 阴厥也。 至七八日, 来复太阳主气之期。 肤冷, 通身皮肤皆冷 。人躁, 扬手掷足 。无暂安时者, 虚阳外扰不能自收持也 。此为脏厥 ,五脏之阴阳不相顺接,死证也。言此与下文对勘,则认证无讹。 非蛔厥也。 蛔证亦厥。 蛔厥者, 今再言之。 其人当吐蛔, 蛔不吐则不厥,吐蛔者多厥。 今病者静, 与脏厥之躁异 。而复时烦, 与脏厥之无暂安时又异。 此为脏寒, 寒轻于厥 。蛔上入膈, 脏寒,则蛔不能安,而欲上出 。故烦, 蛔上入膈,则扰心而烦 。须臾复止, 蛔不上扰,则亦不烦 。得食而呕。 蛔阻之故呕。 又烦者, 呕则又烦 。蛔闻食臭出, 脏不寒,则蛔安于胃而受谷,脏寒,则蛔不安而求食,故闻食臭则上出。 其人当自吐蛔。 蛔在膈以扰心,食不下而反出,则蛔随之而出。 蛔厥者, 若吐蛔之厥非脏寒之厥。 乌梅丸主之, 治蛔厥之方也。 又主久利方。 又治厥阴下利之方也。

此节论脏厥与蛔厥之不同,而出其方治也。

乌梅丸方

乌梅 三百个  细辛 六两  干姜 十两  黄连 一斤  当归 四两  附子 六两,炮  蜀椒 四两,炒  桂枝 六两  人参 六两  黄柏 六两

上十味,异捣,筛,合治之,以苦酒渍乌梅一宿,去核蒸之,五升米下,饭熟捣成泥,和匀令相得,内臼中,与蜜,杵二千下,圆如桐子大。先食饮,服十圆,日三服,稍加至二十圆,禁生冷、滑物、臭食等。

伤寒热少, 中见之气化不盛。 厥微, 厥阴之标阴不深。 指头寒, 厥微之证。 默默不欲食, 热少之证。 烦躁数日, 阴阳不和之证 。小便利, 数日后之见证。 色白者 ,中见三焦之气和也 。此热除也, 以小便而知之 。欲得食, 中胃之气亦和 。其病当愈。 可断其愈。更端也 。厥而呕, 标阴,阴寒厥而上逆,或数日后见,或初病即见。 胸胁烦 中见之气内逆。 满者, 中见之枢不利。 其后 言延久也。 必便脓血。 否则,化热而伤及经脉矣。

此节言厥热轻证得水火相济者可愈,若不相济则病也。

病者手足厥冷, 只见厥阴之标阴,不见中见之热化 。言 喻言也。 我不结胸, 自知其病不在上。 小腹满, 小腹为厥阴之分部,满则在下之气不化。 按之痛者, 气不化,则有形而拒按也。 此冷结在膀胱关元也。 膀胱关元,指其位言,非其经也。标阴在下,不得中见之热化,故结在下。

此节言厥结于下而为病也。

伤寒发热四日, 始得中见之气化,至少阳主气之期。 厥反三日, 入阴经,而得标阴之气化,又来复于阳经。 复热四日, 复阳经过于太阴,可见热气有余。 厥少, 言只三日。 热多, 四日又复四日,所以为多。 其病当愈, 始则阳得阴和,续则阴得阳和,较其阳稍胜于阴,此时得愈则愈。 四日, 至五六日不厥。 至七日, 经尽来复之时。 热不除者, 即复热四日不得阴气以和之也。 必便脓血。 过经则热入经脉,而伤及血络矣。

此节言热气太过者之为病也。

伤寒厥四日, 先感标阴之气化。 热反三日, 后得中见之气化。 复厥五日, 至来复厥阴而又厥,较前更深一日 。其病为进。 重也。 寒多, 厥共九日 。热少, 只三日。 阳气退, 阳为君子,阴为小人。君子退,则小人用事而国家危,譬诸阳气退,则阴气用事而病重也。 故为进也。 重言以申明之。

此节言热气不足者其为病进,若曰宁有余不可不足也。

上第三章凡十二节,论厥阴之厥热有太过不及之义。

伤寒六七日, 经尽来复之期。 脉微, 阳气不足。 手足厥冷, 阴阳不相顺接。 烦躁, 水火不相交济。 灸阴厥, 百会、行间、关元、章门。 厥不还者,死。 阳气不能交于阴也。

此节言阴中之阳气不能复之死证也。

伤寒发热, 虚阳外脱。 下利, 内阳下脱。 厥逆, 手足阴阳不相顺接。独阴无阳。 不得卧者,死。 孤阳不守,土气内绝也。

此节言土气内绝之死证也。

伤寒发热, 承上文而言。 下利至甚, 洞泄无度。 绝不止者,死。 真阳外走,阴液下脱也。

此节言表阳外亡之死证也。

伤寒六七日, 经尽来复之期。 不利, 得中见之阳气内守。 便 六七日后,陡然而来。 发热 上焦之发热暴出。 而利, 下焦之阴液暴脱。 其人汗出不止者,死, 中焦之津液暴下。 有阴无阳故也。 三焦之气暴绝,上、中、下之阳皆脱,故谓之无阳。

此节言三焦之气外脱之死证也。

伤寒五六日, 经尽之期。 不结胸, 病不在上焦。 腹濡, 满而软也。 脉虚, 经脉之血不足也。 复厥者, 六气已周,厥不能回也。 不可下, 不可以其腹濡而下之。 此为亡血, 脉虚则阴血已知内亡。 下之死。 阴血内亡,阳气又下脱,故死。按:此节言“不可下,下之死”二句,盖非言用药误下之谓也。盖不结胸腹濡,已无可下之证,脉虚复厥,断无可下之理,虽医之至庸者,亦不致误下,乃极言其下利必死之谓也。

此节言阴血内亡之死证也。

发热 身热也。 而厥, 手足冷。 七日 来复之期 。下利者, 或暴利或利未止。 为难治。 阴阳不能自和。

此节言死证之先期也。

上第四章凡六节,皆论厥。

伤寒脉促, 数时一止,阳气在外不与阴气相接。 手足厥者, 阴气在内不与阳气相接。 可灸之。 引其阴阳交相顺接,春灸井,夏灸荣,秋灸俞,冬灸经之类。

此节言脉以施火治之法也。

伤寒脉滑 阳气有余。 而厥者, 阳气内郁。 里有热也, 以脉证参之。 白虎汤主之。

此节亦以脉而知其热厥,而用白虎汤也。

手足厥冷, 经血虚,阳气不能敷布于四末。 脉细欲绝者, 脉主经血。细而欲绝,故知经血虚。 当归四逆汤主之。 温补以通经脉。 若其人内有久寒者, 经血已虚,中土素又虚寒。 宜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主之。

此节亦以脉而知其气血皆虚,而出其方治也。

当归四逆汤方

当归 三两  桂枝 三两  芍药 三两  细辛 三两  木通 二两,炙  甘草 二两,炙  大枣 二十五枚

上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方

即前方加吴茱萸 半升 ,生姜 三两 ,以水六升,清酒六升,和煮取五升,去滓。分温五服。

大汗出, 如水淋漓,则表阳外亡。 热不去, 热不为汗衰,则假阳外浮。 内拘急, 阴寒内束。 四肢疼, 神机内逆 。又下利, 阳气下脱。 厥逆 阴阳不相顺接 。而恶寒者, 真阳外微 。四逆汤主之。

此节言生阳之气内外皆虚者,出其方治也。

大汗, 或阳亡于外。 若大下利 或阳脱于下。 而厥冷者, 暨汗下而言。 四逆汤主之。 此承上文言,亦有外无假热者。

此节言有阴无阳之重证,而出其方治也。

病人手足厥冷, 阴阳不相顺接也。 脉乍紧者, 阴气不能与阳气和,有时而相搏。 邪结在胸中, 胸为心阳,心主脉,邪结故脉见乍紧象。 心中满 邪结之证。 而烦, 脉乍紧之证。 饥不能食者, 厥阴厥冷之证。 病在胸中, 在上者。 当须吐之 ,因而越之。 宜瓜蒂散。

此节言邪结胸中而厥,宜用吐法也。

伤寒厥而心下悸者, 悸为水气凌心,厥为厥阴本病。 宜先治水, 先治其悸之标证。 当服茯苓甘草汤, 伐水邪以宣胸阳。 却治其厥, 再调其阴阳。 不尔, 若不先治水。 水渍入胃, 凌心之水,无处发泄,则渐渍入胃中。 必作利也。 水入胃则下趋,至于厥而下利,则病重矣。

此节言水凌心下而厥,出方以救治也。

伤寒六七日, 经尽来复之期。 大下后, 阳气下陷。 寸脉沉而迟, 寸属上焦,沉为陷下,迟则阳微。 手足厥冷, 病厥阴之标阴。 下部脉不至, 足之太冲动脉属厥阴,脉不至乃阳气不行于足。 咽喉不利, 厥阴风气在上也。 唾脓血, 中见火迫而上出。 泄利不止者, 厥阴标阴在下。 为难治, 上中下标本之气皆病。 麻黄升麻汤主之。

此节言厥阴厥利,上中下标本皆病之危候,出方以救治也。

麻黄升麻汤方

麻黄 二两半,去节  升麻 一两一分  当归 一两一分  知母 萎蕤 各十八铢  白术 六铢  干姜 六铢  芍药 六铢  石膏 碎,绵裹,六铢  黄芩 十八铢  天门冬 六铢  桂枝 六铢  茯苓 六铢  甘草 六铢,炙

上十四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一两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相去如炊三升米顷,令尽,汗出愈。

上第五章凡八节,皆论厥阴之有寒热虚实之证而施救治之法也。

伤寒四五日, 少阳、太阴主气之期。 腹中痛, 标寒涉于太阴。 若转气下趋少腹者, 太阴之气不能上升四达而反下趋。 此欲作利也。 申明凡作利,乃厥阴阴寒涉于太阴也。

此节言厥阴病欲下利之征也。

伤寒本自寒下, 自,因也,言本因寒而下利。 医复吐下之, 吐则阳气上逆,下则阴寒陷下。 寒格, 上热下寒不相交济,则下寒为上热所格。 更逆吐下, 上愈热则愈吐,下愈寒则愈利 。若食入口即吐者 ,入口即吐是有火。 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主之。

此节言寒格吐利而出其方治也。

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方

干姜 黄芩 黄连 人参 各三两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

下利,有微热 病在阴,得中见阳和之气化。 而渴, 阳气在中。 脉弱者, 弱为阳微。 今自愈。 今,现在也,言现在见此脉证当自愈也。

此节言得中见之气化者。

下利,脉数, 数为阳有余。 有微热 ,初阳之正气也。 汗出, 无大汗,阴阳和也,脉数,故有汗 。今自愈, 同上。 设复紧 数而复转阴阳相搏之脉。 为未解。 阴阳未和,非愈时也。

此节以脉证辨其愈否也。

下利,手足厥冷, 阴寒甚,无阳气以相接。 无脉者, 气不往来。 灸之 启其下陷之阳。 不温, 阳气不复。 若脉不还, 阳气不来。 反微喘者,死。 虚阳奔于上,根气绝于下。 少阴负趺阳者, 少阴,水也。趺阳,土也。土能制水,故水负。 为顺也 。克所当克,谓之顺。

此节言下利无脉,不得上承于阳者死,若得上承于阳者为顺也。

下利,寸脉反浮数, 指关寸言,浮数,则阳热在上。 尺中自涩者, 尺涩,为血伤在下。 必圊脓血。 圊,如厕也。热在上则伤心包,迫血下行而便脓。

此节辨圊脓血之脉也。

下利清谷, 里证也。 不可攻表, 言虽表有身体疼痛之证,不可发汗。 汗出必胀满。 中气益虚,神机不行,则生胀满。

此言脏气虚寒者不可发汗也。

下利,脉沉弦者, 弦属少阳,沉为在下。 下重也; 少阳中见之气下陷。 脉大者, 浮阳也 。为未止; 阳在外不能和阴 。脉微弱数者, 微弱皆阴,数则有阳在内。 为欲自止, 阴中得阳,故知其欲自止。 虽发热不死。 阳有余者多不死,厥阴首重生阳也。

此节以脉而辨其顺逆也。

下利,脉沉而迟, 沉为在下,迟则为寒。 其人面少赤, 面有微阳。 身有微热, 生阳发现。 下利清谷者, 阴寒在下。 必郁冒, 阴阳未和,必见怫郁而冒 。汗出而解, 阴阳和则得汗。 病人必微厥。 阴阳未和,郁冒之厥但微,非四逆厥者。 所以然者, 申明微厥之故。 其面戴阳, 面少赤,谓之戴阳,如物之戴于上也。 下虚故也。 阴在下而利,为下虚,故微厥。

此节言得阳明之热气而下利,可愈之证也。

下利,脉数而渴者,今自愈, 遥承上节而言之。 设不瘥, 或阳气太过。 必圊脓血, 包络血分受伤,迫热下行。 以有热故也。

此遥承第三节而言也。

下利后, 止后也。 脉绝, 按之不来也。 手足厥冷, 四逆也。 晬时, 周一时也。按:张隐庵解,晬时为一日夜十二时,岂有十二时脉绝,尚有生还之理乎?愚意揣之,必周一时也。 脉还, 微续也。 手足温者生, 土气内复也。 脉不还者,死。 土气已绝。

此节言生死决于脉,又藉中土气也。

伤寒下利,日十余行, 一日十二时,十余行,则十二经之气皆虚。 脉反实者,死。 证虚脉实,谓之反,脉无柔和之土气也。

此言真元下脱不得柔和之胃气也。

下利清谷, 阴寒也。 里寒 内真寒也。 外热, 外假热也 。汗出 阳气亡于外也。 而厥者, 阴阳不相顺接。 通脉四逆汤主之。

此与少阴篇之用通脉同一义也。

热利下重者, 承上文之脉沉弦者。 白头翁汤主之。

此节言中见之热邪迫于太阴,而出其方治也。

白头翁汤方

白头翁 二两  黄连 黄柏 秦皮 各三两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不愈,更服一升,下利腹胀满, 中虚而且寒。 身体疼痛者, 表虚而关节不利。 先温其里, 里病为生死之机,故为先务。 乃攻其表, 表病虽重不致死,故为后著。 温里宜四逆汤,攻表宜桂枝汤。

此节言阳气陷于地中,表气不和,而施先后之治也。

下利,欲饮水者, 承上节脉数而渴者来 。以有热故也, 即阳热太过。 白头翁汤主之。

此节言少阳火热上乘,亦白头翁汤证也。

下利,谵语者,有燥屎也, 燥气不行,热结旁流。 小承气汤主之。 按:厥阴通篇无用下方,唯此为有燥屎而谵语用小承气,此厥阴乘阳明之证治也,可知上文所论“应下、下之者”皆非用下药也。

此节言阳明燥气乘于厥阴,为宜下证也。

下利后更烦, 止后热邪干于上焦,而烦更甚。 按之心下濡者, 濡,软也。 为虚烦也, 乃下后真水不能上济君火。 宜栀子豉汤。

此节言津伤内虚而烦,用栀子、豉,以见二味为交水火之品也。

上第六章凡十八节,皆论厥阴下利有阴阳、寒热、虚实、生死之不同也。

呕家, 厥阴乘阳明,则有呕证。 有疮脓者, 厥阴络热,合阳明燥金,则呕脓。 不可治呕, 治呕多以辛药,此言不可以常法辛药治之,若进辛药,愈增络热矣。 脓尽自愈。 热邪随脓而出,脓尽则邪自去,虽然,清火提邪外出之剂亦所不免。

此节言热伤血分之呕也。

呕而脉弱, 虚寒之呕。 小便复利, 里气又虚。 身有微热, 表阳外浮。 见厥者, 阳气不周于四末。 难治, 虽有微阳,不能顺接,故为难治。 四逆汤主之。

此节言寒伤气分之呕也。

干呕, 有声无物。 吐涎沫 ,厥阴标寒乘阳明之虚,胃液不存而上逆。 头痛者, 阴气逆阳气虚 。吴茱萸汤主之。

此节言厥阴阴寒极盛之呕,而施救治之法也。

呕而发热者, 中见之气内逆,而枢转不利。 小柴胡汤主之。

此节言厥阴中见火化之呕,而出其方治也。

上第七章凡四节,论厥阴呕证有气血寒热之不同也。

伤寒大吐大下之,极虚, 吐下后,本虚,大吐大下后更虚。 复极汗出者, 更极虚。 以其人外气怫郁, 浮阳外呈。 复与之水, 以怫郁为热,以水与之。 以发其汗, 又迫胃液以作汗。 因得哕, 中胃虚极不能受水则哕。 所以然者, 申明得哕之故 。胃中寒冷故也。

此节言中胃虚极而致哕。

伤寒哕 未经汗吐下之哕。 而腹满, 亦未经汗吐下者。 视其前后, 视,审也。前后,大小便也 。知何部不利, 大便不利,则胃实之哕;小便不利,则脾不转输之哕。 利之则愈。 审其实则宜通。

此节言三焦不和之实哕。

上第八章凡二节,以胃气为本总结厥阴一篇,以哕通结六经之旨。

附 厥阴经气经脉说

厥阴之上,风气治之,中见少阳,以风为本,以寒为标,不从标本,从乎中者也。其体如太极之未分,纯阴而包乎阳者也,其用主阖,藏而不泄者也。其位在胁下之少腹,心下之膻中。其脏属肝与心包络为脏。其经脉之分部,起于足大指三毛际,上足跗,循股,入阴中,环阴器,抵少腹,夹胃络胆,上贯膈胁肋,循喉咙之后,上颃颡,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复下行,环唇内,贯膈,交于手太阴。其手之经脉,起于胸中,下膈,历络三焦,出胁下,上抵腋下,循臑内,入肘中,行两筋之间,入掌中,循中指出其端。其所主头发、眼目、爪甲、筋血、阴器、睾丸。其气旺于丑寅卯,盖丑为阴之极,寅卯乃少阳生旺之时,厥阴藉中见之气化也。以上五经得病,皆一日从太阳起,唯厥阴得病,一日从厥阴起,二日为太阳主气,以次相传,七日又来复于厥阴,此则为先天之气始也。夫厥阴乃两阴交尽之脏,阴之极也,阴极则阳生,故从少阳中见之气化。若从阳明之合,则合折反开;从太阳之开,而开折又反合;从三阴之化,则绝不见阳至于无声无臭。此厥阴之经气,与诸经之相通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