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 一

辨太阳病脉证篇上

太阳之为病, 为字宜玩,言非太阳自为之病,乃风寒伤于太阳而为之病。 脉浮, 太阳主外,故脉象浮。 头项强痛 头太阳之高。阳表,项太阳之经脉。强独言项。痛,兼言头项。 而恶寒。 病太阳通体之本寒。

第一节言脉与经气、经脉之病,为太阳篇之总纲。以下言太阳病,必见此一端之脉与证,方为太阳病。

太阳病,发热, 病太阳之标热。 汗出, 表阳开也。 恶风, 病太阳通体之本寒 。脉缓者, 风性柔故脉缓,然必兼浮。 名为中风。 点出病名。

第二节辨风伤太阳之肌腠。以下凡有汗者,皆为太阳肌腠之病。

太阳病,或已发热, 标阳已呈。 或未发热, 标阳未出。 必恶寒, 本寒外呈。 体痛, 寒伤太阳通体之肤表。 呕逆, 太阳主神机,内逆则呕。 脉阴阳俱紧者, 阴阳指尺寸言,亦指左右手言,紧为阴阳相搏,然必兼浮。 名曰伤寒。 又出病名。

第三节辨寒伤太阳之肤表,以下凡无汗者,皆为太阳肤表之病。

伤寒一日,太阳受之, 示人一日起太阳之旨。 脉若静者, 静谓安于其经也,或浮缓,或浮紧,皆为静。 为不传。 言二三日仍见此脉,则不传于他经。 颇欲吐 ,乃少阴病之温温欲吐,与呕逆相似而非。 若躁烦, 手足不安,烦心胃不安。 脉数急者, 数与缓相反,急与紧有别。 为传也。 见此脉证,则传他经。

第四节以脉证辨其病之传不传,则知正气口自传,而病气或传或不传矣。

伤寒二三日, 二日阳明主气,三日少阳主气。 阳明、 不恶寒,反恶热。 少阳 口苦咽干目眩。 证不见者, 言无此脉证。 为不传也。 上节言传阴,此节言传阳。

第五节指明正气传、邪气不传之义。 邪即病也。

上第一章凡五节,统论太阳脉证、经气,中风、伤寒传阴传阳之总纲。

太阳病,发热 似太阳之标阳。 而渴,不恶寒者, 似阳明证。 为温病。 乃冬伤于寒,春发为温之病。 若发汗已, 发太阳之表汗。 身灼热者, 似汗后反发热之真武证。 名曰风温。 乃冬伤于风,至春而发为风温病。 风温为病, 历申风温之脉证。 脉阴阳俱浮, 与阳浮阴弱异。 自汗出, 风为阳邪主开,故与太阳中风同。 身重, 邪干太阴。 多眠睡, 邪壅少阴之神机。 鼻息必鼾, 邪近厥阴之颃颡。 语言难出, 邪涉手少阴心主,此脉阳而证涉阴,故不可下与火。 若被下者, 下则伤下焦之阴脏。 小便不利, 阴伤液也。 直视 元神伤也。 失溲; 三焦伤也。 若被火者, 以热不退,以火迫汗,则伤太阴血肉。 微发黄色, 肉被火伤则土色外现。言被火之甚者。 则如惊痫, 并伤筋脉。 时瘈疭, 手足搐搦如惊。痫之状。 若火熏之。 其色焦黄,不止微发黄。 一逆尚引日, 一误尚能迁延时日,用药救治。 再逆促命期, 再误则不可救矣。再下、再火皆为再误,不特用火即误,用热燥之药亦与误火同。由是治温病与风温,须用养液作汗,持邪外出之法,而非麻桂等方所可治矣。虽不出方,意在言外。

此紧承上章示人辨温病与风温,非太阳中风之证治。以下凡论本经而参以证,皆此意也。

上第二章,论《内经》冬伤于寒,春发为温,并风温之病不可作暴感风寒而误治也。

病有发热恶寒者, 标阳先呈。 发于阳也, 指太阳。 无热恶寒者, 标阴先呈。 发于阴也。 指少阴。太阳、少阴标本之经也。 发于阳者,七日愈, 阳法火。 发于阴者,六日愈, 阴法水。 以阳数七, 火数七 。阴数六 水数六。 故也。 阴阳皆以其自旺之时而愈。

此一节提太阳、少阴寒热标本之大纲,以阴阳之数而定其愈期。

太阳病,头痛 太阳为诸阳之首,头为诸阳之会。 至七日以上自愈者, 七日乃正气来复之期,正旺则邪自退矣。 以行其经尽故也。 六气一周,谓之经尽 。若欲作再经者, 正不能胜邪,则病再作。 针足阳明, 再传又至阳明,故针阳明之解溪、三里二穴。 使经不传则愈。 堵截所传之路,邪去则不传而愈。按外邪始传,多在经气,再传多传经脉,针所以治经脉之法也。下仿此。

此一节提出“行”字、“传”字,须知正气为行,邪气为传。因以知正气强而病邪自退也。

太阳病欲解时, 有服药而解者,有行其经尽而自解者。 从巳至未上。 巳午未乃太阳正气自旺之时,人之正气藉天之正气为助也。

此一节明正气自旺之时能却邪气。

风家,表解 热退寒罢。 而不了了者, 内邪未尽解,正气未全复。 十二日愈。 得重阴之数,则阴自旺阳气和,则愈。

此一节明余邪未尽,阳得阴解之义。

上第三章凡四节,皆论太阳之愈期。

病人身大热 其热烙手。 反欲得近衣者, 热欲近衣,故谓之反。 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 以热欲衣验之。 身大寒 其寒如冰。 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 以寒欲去衣验之其真寒假热、真热假寒,学者于此所当明辨。

此承上章太阳、少阴、标本、寒热之辨,示人认真吃紧处,非太阳夹杂少阴证也。

上第四章申明太阳、少阴相为表里,从本从标 [1] 之义。

太阳中风, 风为阳邪。寸脉。风性动。 而阴 尺脉。风体柔。 ,阳浮者,热自发, 阳邪合太阳之标阳。 阴弱者,汗自出 经云:阳加于阴则汗。 啬啬恶寒, 啬啬,微恶寒貌。 淅淅恶风, 淅淅,淅沥也 。翕翕发热, 翕翕,聚而不散之貌。 鼻鸣 呼吸不利。 干呕者, 三焦不和。 桂枝汤主之。 按:阳浮阴弱为病脉,发热自汗为病证,啬啬、淅淅、翕翕为病情,鼻鸣干呕为病形,脉证情形悉具,所以为桂枝证之提纲。

此一节备言脉证为桂枝汤之总领。

桂枝汤方

桂枝 三两,去皮  芍药 三两  甘草 二两  生姜 三两  大枣 十二枚,擘

上五味,㕮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 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汗不出者,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黏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太阳病,头痛 病太阳之高表,补上节所未言。 发热,汗出,恶风者, 解同上节。 桂枝汤主之。

此节补言头痛之桂枝证。

太阳病,项背强 病太阳之分部。强,劲也,急也。 ,背脊不舒,如短羽鸟欲飞不飞之貌。 反汗出恶风者, 强则不柔宜无汗,今有汗故谓之反。 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此节补言项背强之桂枝加味证。

桂枝加葛根汤方

桂枝 三两,去皮  芍药 三两  甘草 二两,炙  生姜 三两,切  大枣 十二枚,擘  葛根 四两

上六味 [2] 以水七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不须啜粥。余如桂枝将息及禁忌法。

太阳病,下之后, 凡言下者,不必泥用药下之,即自下利亦谓之下。今医少有用下者。 其气上冲者, 太阳之气根于少阴,自下而上。下后气能上行,则根气不因下而殒。 可与桂枝汤。 如前法。 若不上冲者, 则根气因下而殒。 不得与之。 当如下文,知犯何逆之法。

此节辨太阳之气在上在下,以审其可与不可与。

太阳病三日,三阳为尽,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 温针,火针也。 仍不解者,此为坏病, 坏,误治也,非败坏之谓。 桂枝不中与也。 凡言桂枝,指桂枝汤而言。 观其脉证,知犯何逆, 审其或误汗、吐、下、温针之逆于何经,见何脉证。 随证治之。 其治法散见于各章之下。

此承上文,明辨桂枝不中与之总领,示人勿以似桂枝而误用之,乃审证处方慎重之至意。

桂枝本为解肌, 肌,肌里,非皮腠也,提此一句,唤醒后世学者须谨记之。 若其人脉浮紧, 非浮缓。 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 叮咛戒慎之词。 当须识此, 识,记也,认也。 勿令误也。 重言以叮咛之。

此节重言叮咛桂枝之用,示人之意益深切矣。

若酒客病, 酒客皮毛空疏,邪中之先伤皮毛,未入肌理,且中胃虚而多湿。 不可与桂枝汤, 桂枝开肌理,开则邪入中胃,故不可与之。 得之则呕, 中胃虚不受甘味,故上逆。 以酒客不喜甘故也。 申明所以不可与之故。

此节辨不特病非桂枝者不可与,即其人素不宜桂枝亦不可与。慎重之意。

喘家 承上文气上冲而言。 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仁佳。 亦有病太阳合肺而喘者,亦用此法。

此节申明桂枝证有兼喘者之加味。

凡服桂枝汤吐者, 此言不特酒客,凡其人血络素伤者,在所慎用。 其后必吐脓血也。 血络素伤,以辛热之品投之,辛走气热伤络,故必吐脓血也。

此承上文得之则呕之变证,亦示人慎重之意。

上第五章凡九节,皆论桂枝本为解肌,非皮毛脉络之剂,且明桂枝不可与之法。

太阳病,发汗, 过多之逆。 遂漏不止, 漏,漏泄也,阳气外驰,津液漏泄。 其人恶风, 表阳虚也 。小便难, 伤州都之津液。 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 伤筋脉之津液。 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此节辨汗后亡阳漏汗之证,而出其方治也。

桂枝加附子汤方 即桂枝汤原方加附子 一枚,炮

太阳病,下之后, 误下之逆。 脉促, 数时一止谓之促。阳也,阳气内结,不能贯通也。 胸满者, 太阳之气从胸出入,误下则伤太阳之气,致阴伤于内,阳伤于外,不能从胸出入,故脉促而胸满也。 桂枝去芍药汤主之。若微 脉微。 而恶寒者, 阳气内外皆虚。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

此节言误下亡阳而出其方治也。

桂枝去芍药汤方 即桂枝汤原方去芍药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方 即桂枝汤原方去芍药加附子 一枚,炮

太阳病,得之八九日, 汗吐下之法皆施而不解,此误治之逆。七日来复于太阳,八日阳明,九日少阳。 如疟状, 寒热往来。 发热恶寒, 太阳证不解。 热多寒少 ,阳气盛于阴气。 其人不呕, 脾胃自和。 清便欲自可, 三焦颇和。 一日二三度发, 日出而阳气微,少阳之所主也;日中而阳气隆,太阳之所主也;日入而阳气衰,阳明之所主也。此言三阳皆受邪。 脉微缓者, 微为阴,缓则和。 为欲愈也。 阳得阴和故愈。 若脉微 微而不缓,阴不和阳。 而恶寒者, 表阳外虚。 此阴阳俱虚, 脉微为阴虚,恶寒为阳虚。 不可更发汗、更吐、更下也。 一误岂容再误。 面色反有热色者, 或有阳气未尽虚者。 未欲解也, 阳邪怫气,余郁未尽。 以其不能得小汗出, 余邪未尽,只宜小汗。 身必痒, 阳气怫于身。 宜麻黄桂枝各半汤。

此节辨病太阳合三阳之表气于外者,而出其方治也。

桂枝麻黄各半汤方

桂枝 一两十六铢,去皮  芍药 生姜  甘草 麻黄 各一两,去节  大枣 四枚,擘  杏仁 二十四个,汤浸,去皮尖及双仁

上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一升八合,去滓。温服六合。

太阳病,初服桂枝汤, 治本按法。 反烦, 烦主心病,心主经脉,病经气而及脉也。 不解者, 治经气未治经脉故不解。 刺风池、风府, 二穴名。先通其经脉。 却与桂枝汤 再治其经气。 则愈。

此节辨病太阳将入于经脉宜刺证。

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 此脉若加渴欲饮水,则白虎证,兹必有恶风恶寒之兼证。 与桂枝汤,如前法。 即方中再服之法。 若形似疟,日再发者, 一发为肤表,再发为肌理。 汗出必解, 解表宜兼解肌。 宜桂枝二麻黄一汤。

此节辨太阳之肌表相持如疟之证治。

桂枝二麻黄一汤方

桂枝 一两十七铢,去皮  芍药 一两六铢  麻黄 十六铢,去节  生姜 一两六铢  杏仁 十六个,去皮尖  甘草 一两二铢,炙  大枣 五枚,擘

上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服。

服桂枝汤,大汗出后, 承上文而言,若见后证。 大烦渴不解, 过汗伤胃津之逆。 脉洪大者, 亦如上文脉。 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此节承上文,同是脉洪大以有无烦渴以施治。

白虎加人参汤方

知母 六两  石膏 一斤,碎,绵裹  甘草 二两,炙  粳米 六合  人参 三两

上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 似阳气有余于外。 脉微弱者, 阳在外,脉宜浮,今反微弱。 此无阳也。 言此在外之阳为假,故曰无阳 。不可发汗, 不可发在外假阳之汗。 宜桂枝二越婢一汤。

此节辨标气外盛、本气陷脾之证治。

桂枝二越婢一汤方

桂枝 去皮  芍药 甘草 各十八铢  生姜 一两二铢,切  大枣 四枚,擘  麻黄 十八铢  石膏 二十四铢,碎,绵裹

上七味㕮咀,以水五升,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本方当裁为越婢汤、桂枝汤,合之饮一升,今合为一方。桂枝二越婢一。

服桂枝汤,或下之, 二者得法则愈,不得法则逆。 仍头项强痛, 经脉不舒 。翕翕发热, 经气不和 。无汗, 肌表不和。 心下满, 邪拒于中。 微痛, 未大实。 小便不利者, 三焦不和,脾不转输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

此节辨太阳之气内陷、脾不转输之证治。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方

芍药 三两  甘草 二两,炙  生姜 茯苓 白术 各三两  大枣 十二枚,擘

上六味㕮咀,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小便利则愈。

伤寒脉浮,自汗出, 似桂枝证。 小便数, 脾不转输,非桂枝证。 心烦, 君火为病,非桂枝证。 微恶寒, 似桂枝证。 脚挛急, 厥阴为病,非桂枝证。 反与桂枝汤,欲攻其表, 里证多而表证少,不当与而与,曰反。 此误也, 误汗为逆。 得之便厥, 阴伤不相顺接。 咽中干, 厥阴中见之证。 烦躁, 手足少阴之证。 吐逆者, 太阴阳明之证。 作甘草干姜汤与之, 用分治法。 以复其阳。 救太阴之逆。 若厥愈足温者, 太阴逆退。 更以芍药甘草汤与之, 救厥阴之逆。 其脚即伸。 厥阴逆退。 若胃气不和,谵语者, 谵语,少阴君火心家病也,胃络上通于心,胃气不和故谵语,此少阴之逆。 少与调胃承气汤, 救少阴之逆。 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再误亡阳,四逆汤主之。 救亡阳。

此节辨病似桂枝而邪入于里阴误治之变证,以施救治之法也。

甘草干姜汤方

甘草 四两,炙  干姜 二两,炮

上㕮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

芍药甘草汤方

白芍药 四两  甘草 四两,炙

上㕮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之。

调胃承气汤方

大黄 四两,去皮,清酒浸  甘草 二两,炙  芒硝 半升

上二味㕮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芒硝,更上火微煮,令沸。少少温服之。

四逆汤方

甘草 二两,炙  干姜 一两  附子 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上三味㕮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

问曰: 设问答以申明上文。 证象阳旦, 阳,阳春;旦,平旦。皆生长之时也。桂枝汤能生长气血,亦名阳旦。 按法治之 与桂枝汤。 而增剧, 不愈反加证, 厥逆, 一也。 咽中干, 二也。 两胫拘急 三也。 而谵语。 四也。 师言:夜半手足当温,两脚当伸。后如师言。何以知此? 疑思问。 答曰:寸口脉浮而大, 上文只言浮,不知浮中见大。 浮则为风 ,似桂枝证。 大则为虚, 故非桂枝。 虚则两胫挛, 明其虚则厥阴经脉虚。 风则生微热, 故似桂枝 。病形象桂枝, 不知者,所以与桂枝汤。 因加附子参其间, 此句疑在增桂,令汗出之下。盖增桂者,重与桂枝汤也;令汗出者,重发汗也,故下文有亡阳之句。其加附子者,加附子于甘草、干姜之间而成四逆汤也。 增桂令汗出, 重发汗之误。 附子温经, 言四逆汤启生阳、温经脉也。 亡阳故也, 重发汗之故。 厥逆, 阴阳不相顺接。 咽中干, 津液不能上输。 阳明内结, 胃络不和。 谵语,烦乱, 病及君火。 更饮甘草干姜汤, 和其土气则津液上输于咽。按:此句有更饮二字,可知前言附子为四逆汤,先服一剂明矣。 夜半 一阳来复之时。 阳气还, 得天时助之而还。 两足当温, 土气复。 胫尚微拘急, 木气未和。 重与芍药甘草汤。 和其木气。 尔乃胫伸 ,木气和。 以承气汤,微溏, 和其胃络。 则止其谵语, 胃络和则心气亦和。 故知病可愈。

此节设为问答,申明上文误治之变证。

上第六章凡十节,一气相承,皆论太阳之气从肤表而肌腠,从肌腠而外行于三阳,内行于三阴,出入升降,如环无端,以明太阳主一身之义。

太阳病,项背强 循背俞而入经脉。 无汗 皮毛不开。 恶风者, 太阳本寒。 葛根汤主之。

此辨太阳循经脉合于阳明之证治。

葛根汤方

葛根 四两  麻黄 三两,去节  桂枝 二两,去皮  芍药 甘草 各二两,炙  生姜 三两,切  大枣 十二枚,擘

上七味㕮咀,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汤法将息及禁忌。

太阳与阳明合病, 合病者,一时同病也,循背俞合于阳明。 必自下利, 阳明主阖,阖折反开故利。 葛根汤主之。

此承上文明合阳明有自下利之证。

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 阖不折, 但呕者, 邪涉胃府而上逆。 葛根加半夏汤主之。

此承上文亦有不下利但呕之证,加味以治之。

葛根加半夏汤方 即葛根汤原方加半夏 半升,洗

太阳病桂枝证, 宜从汗解。 医反下之, 下之为逆。 利遂不止, 下伤中土,从太阳之开而陷下 。脉促者, 阳隔于外,阴伤于内。 表未解也, 以脉促而知之。太阳之气未殒。 而汗出者, 势有外达。 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

此节明不应下而下中土虚、阳热陷下之证治。

葛根黄芩黄连汤方

葛根 半斤  黄芩 三两  黄连 三两  甘草 二两,炙

上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葛根,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

上第七章凡四节,论太阳分部之表阳,从上而下,复从下而上,从外而内,复从内而外也。

太阳病,头痛, 病太阳之气在上。 发热, 病太阳之气在外。 身疼, 病太阳通体之气。 腰痛, 病太阳之俞。 骨节疼痛, 经云: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神气出入之所游行。太阳主神气,其三百六十五骨节皆属太阳。此病太阳之神气。 恶风, 病太阳之本寒。 无汗 毛孔闭而不开。 而喘者, 太阳合肺,共主皮毛,皮毛闭则肺气不通。 麻黄汤主之。

此论寒伤太阳之表气而无汗之麻黄证。

麻黄汤方

麻黄 三两,去节  桂枝 三两,去皮  杏仁 七十个,去皮尖  甘草 一两,炙

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

太阳与阳明合病,喘 太阳合肺,阳明主燥金,亦合肺,故合病亦有喘。 而胸满者, 太阳之气从胸出入,阳明之气从胸布化,此合病在胸者,太阳不能出入,阳明不能布化,故合而满。 不可下, 此证有疑,喘满有可下者,误下则太阳之根气殒,阳明之合折,故特戒之。 宜麻黄汤。

此与上章合病同而见证异之治法。

太阳病,十日已去, 来复过三阳而入阴。 脉浮细 浮而见细,有阳入于阴之象。 而嗜卧者, 阳入于阴,荣卫气和也。 外已解也。 无发热恶寒等证。设言也。 胸满 太阳之气不能外达。 胁痛者, 且逆于胁,不能从枢以达表。 与小柴胡汤; 转枢以达表。 脉但浮者, 无胸满胁痛证。 与麻黄汤。

此节设言太阳之气从枢达外、从外达表之义。

小柴胡汤方 见下

上第八章凡三节,论太阳主通体之表气,从胸外达,从枢外转,合阳明于膺胸之义。

太阳中风,脉浮紧, 浮为风,紧为阴阳相搏。 发热,恶寒,身疼痛, 风伤通体之肌表。 不汗出 皮毛不开,邪风内扰。 而烦躁者, 太阳与少阴相表里,不外出则内干少阴之气。 大青龙汤主之。 发其里阴之汗,达于皮毛。 若脉微弱, 表里俱虚。 汗出恶风者, 表阳式微。 不可服之, 当须识此。 服之 误服。 则厥逆, 阴阳不相顺接。 筋惕 惕,跳动也。厥阴主筋,太阳亦主筋,太阳液伤故筋惕。 ,动也。太阴主肉,少阴亦主肉,少阴不能合三焦以温肌肉,故肉 此为逆也。

此节论太阳内干少阴而为大青龙证,并辨其不可服之脉证。

大青龙汤方

麻黄 六两,去节  桂枝 二两,去皮  甘草 二两,炙  杏仁 五十个  生姜 三两,切  大枣 十二枚  石膏 如鸡子大,碎

上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取微似汗。汗出多者,温粉扑之。一服汗者,停后服。汗多亡阳遂虚,恶风,烦躁,不得眠也。

伤寒脉浮缓, 太阳之脉浮,太阴之脉缓。此病太阳而涉太阴者。 身不疼, 不病太阳之骨节。 但重, 而病太阳之肌肉。 乍有轻时 ,时从太阳之开则轻 。无少阴证者, 无烦躁。 大青龙汤发之。 上言主之,此言发之者,发太阴水谷之汗,多而无患也。

此节论太阳内干太阴亦为大青龙证。

上第九章凡二节,论太阳内干太少二阴而出大青龙汤之方治。

伤寒表不解, 外证犹在。 心下有水气, 本寒凌于心下。 干呕, 水气内逆。 发热, 表不解也。 或渴、 心下水逆不能输津。 或利、 水邪下移。 或噎、 冷气与水气相搏。 或小便不利, 水气逆而三焦不化。 小腹满, 水停膀胱。 或喘者 ,水气凌肺。 小青龙汤主之。 发热下有而咳。

此节论太阳病本脏膀胱寒水之气而为小青龙证。

小青龙汤方

麻黄 三两,去节  芍药 三两  五味子 半升  干姜 三两  甘草 三两,炙  细辛 三两  桂枝 三两  半夏 半升,汤洗

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伤寒,心下有水气, 承上文而言。 咳而微喘, 水邪射肺。 发热, 表不解。 不渴, 水气弥漫。 服汤已 服小青龙已。 渴者,此寒去欲解也, 服汤后渴为解,非上文未服之渴。 小青龙汤主之。

此申明上文小青龙为心下寒水而设。

上第十章凡二节,论太阳病本脏膀胱寒水之气,而出小青龙汤之方治。

太阳病,外证未解, 已服药者。 脉浮弱者, 即阳浮阴弱。 当以汗解, 可更发汗。 宜桂枝汤。

此节明桂枝汤能助血液而作汗。

太阳病,下之微喘者, 气上冲。 表未解故也, 太阳之气不因下殒 。桂枝加厚朴杏仁汤主之。

此节申明上章气上冲与加杏、朴二节。

桂枝加厚朴杏仁汤方 即桂枝汤加杏仁 五十枚, 厚朴 二两,炙,去皮

上七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

太阳病,外证未解,不可下也。 承上文而言。 下之为逆, 误也。 欲解外者,宜桂枝汤。

此节明外证未解,虽有下证,亦不可下。

太阳病,先发汗不解, 有再汗之法者。 而复下之, 为逆。 脉浮者,不愈, 治未得法。 浮为外, 申明非下脉证。 而反下之,故令不愈。 申明误下 。今脉浮, 太阳之气犹是向外。 故知在外,当先解外,宜桂枝汤。

此节以脉辨虽下后仍有桂枝证。

太阳病,脉浮紧, 与大青龙脉同。 无汗,发热,身疼痛, 与大青龙证同,但无烦躁。 八九日不解, 又过在阳明、少阳。 表证仍在,此当发其汗。 断治法。 服药已, 服麻黄汤 。微除, 小差也 。其人发烦, 三阳阳热并于君火。 目瞑, 阳气重,冲脉不能循阳明上从睛明穴而出。 剧者 烦甚也。 必衄, 鼻出血也。 衄乃解, 阳邪从衄而出。 所以然者, 申明其故。 阳气重故也, 三阳之气盛 。麻黄汤主之。 此句宜在此当发其汗之下。

此节论麻黄证在仍宜麻黄,勿顾虑其重阳。

太阳病,脉浮紧,发热,身无汗, 承上文而言。 自衄者 阳热并于血分,迫其上行, 愈。 血与汗同类,后人有以血为红汗者,故愈。

此承上文,亦有未服麻黄自衄而愈者。

二阳并病, 二阳,太阳、阳明也。并,归并也。先病太阳,后并于阳明也。 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 如法治之。 汗先出不彻, 病邪未尽出, 因转属阳明, 转,专属也,并则太阳犹在也。后此也。 自微汗出,不恶寒, 此则为并。更端也。 太阳病证不罢者, 凡有一点恶风寒,则太阳证未罢。 不可下, 未转阳明无下法。 下之为逆, 误也。 如此 言太阳未罢者。 可小发汗。 如麻桂各半之类。又更端也。 面色缘缘正赤者, 缘缘,热色貌。 阳气怫郁在表, 太阳标阳外呈,乃汗出不彻之故,非转属阳明也。 当解之、 或辛凉以解之。 熏之。 或用外治之法。又更端也。 发汗不彻, 同是前证。 不足言, 犹不但也。 阳气怫郁不得越, 言不但此也。 当汗不汗, 言其汗出不彻之时,当再汗而不汗之。 其人烦躁, 手足动扰,心胸不安,轻于少阴之烦躁者。 不知痛处, 太阳神机不清。 乍在腹中、 或涉于太阴。 乍在四肢, 或合于阳明。 按之不可得, 或游行无定处。 其人短气, 神机窒则呼吸不利。 但坐,以汗出不彻故也, 坐,实断之也。言此亦汗出不彻之变证。 更发汗则愈。 宜桂枝汤。 何以知汗出不彻? 究其所知之故。 以脉涩 涩,不流利也 。故知也。 以脉不流利,则知太阳之神机不流利。

此节论太阳汗出不彻,转属阳明,无下证,以脉涩而知其病形,宜更发汗也。

脉浮数者, 浮与数皆阳气在外。 法当汗出而解, 在外者宜汗。 若下之 ,误下为逆。 身重 脾气因下而伤。 心悸者, 心气因下而伤。 不可发汗, 汗非脾之水谷即心之血液,下伤心脾,若再发其汗,其害有不可胜言者。即脉虽浮数亦不可发汗。 当自汗出乃解。 血气自复而作汗。 所以然者, 究其不可发汗之故。 尺中脉微, 尺属阴,微为虚,脾气心血皆虚,寸关虽浮数,故尺独见微。 此里虚, 心脾为里。 须表里实, 寸关浮数为表实,心脾气血复则里实。 津液自和, 实则血气充。 但自汗出愈。

此节论尺脉微虽可汗亦不可发也。

脉浮紧者, 大青龙脉。 法当身疼痛 ,大青龙证。 宜以汗解之。 或大龙或麻桂。 假令尺中迟者, 寸关虽浮紧,而尺脉独迟。 不可发汗。 不当凭证,须凭脉。 何以知其然? 究其尺迟所以不可发汗之故。 荣气不足, 迟为血不足,荣主血,血中有气曰荣气。 血少故也。 汗为血液所化也。

此节论尺脉迟虽可汗亦无可发之义。

脉浮者, 尺中不微与迟 。病在表,可发汗,宜麻黄汤。 无汗者宜之。 脉浮而数者, 尺中不微与迟。 可发汗,宜麻黄汤。 亦无汗者宜之。

此申明里气、荣气不虚者皆可汗,然必无汗而后可用麻黄汤。

病常自汗出者, 言凡人常自汗者,非为中风、伤寒也。 此为荣气和, 和,有余也。荣气有余,故常自汗。 荣气和者外不谐, 外,卫也,不谐,不和也。荣卫本相和也,不和则病。 以卫气不共荣气和谐故尔。 荣有余卫不足,则卫气不敢与荣气相和。 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 此二句引《内经》语。行,自行也,言荣自行于脉中,卫自行于脉外,所谓不和也。 复发其汗, 发其荣气有余血液之汗,则荣气不偏强 。荣卫和 则卫气得与荣和。 则愈,宜桂枝汤。

此节明桂枝汤能和荣卫。

病人脏无他病, 非中风、伤寒。 时发热, 热即卫气。卫气日行阳二十五度,热气有余即卫气有余,有余则有定时发热。 自汗出 热时汗出。 而不愈者, 服退热止汗之药皆不应。 此卫气不和也, 卫气自强,荣气不共卫气和谐也。 先其时 先其发热之时 。发汗则愈, 发其卫气有余之汗。 宜桂枝汤。

此节明桂枝汤亦能独和卫气。

伤寒脉浮紧, 应发汗证 。不发汗, 未经发汗且无汗。 因致衄者, 阳气重则衄,然必衄后脉仍浮紧者。 麻黄汤主之。 此不发汗因致衄,不比常自衄者之不可发汗也。盖常自衄者,脉必虚,此衄后脉仍浮紧且不汗出,故可与麻黄汤。

此节论衄后亦有麻黄证。

伤寒,不大便六七日, 凡言不大便之日数,但指大便而言,非六气行经之日。 头痛 有三等。 有热者, 亦有三等。 与承气汤。 治实邪在里之头痛有热者,此其一也。 其小便清者, 里无实邪。 知不在里, 非承气证。 仍在表也, 虽不大便六七日,亦不可下。 当须发汗。 有汗用桂枝汤,无汗用麻黄汤。治头痛有热之在表者,又其一也。 若头痛者,必衄, 此头痛有热之在经脉者,又其一也。 宜桂枝汤 。此经发汗后而衄,或衄后而外证未解者用之。

此节论衄后亦有桂枝证。

伤寒发汗已 或麻黄或桂枝。 解, 表证退。 半日许 三时也。 复烦, 君主不安。 脉浮数者, 汗后见此脉,则知余邪未尽。 可更发汗,宜桂枝汤。 不可用麻黄汤。凡更发汗仿此。

此节论汗后复烦亦有桂枝证。

上第十一章凡十五节,论麻黄、桂枝二方各有所主,为发汗之纲领。

凡病 凡风寒与杂病概而言之。 若发汗、若吐、若下、 三者皆亡津液。 若亡血、亡津液, 或因汗吐下所致,或不因汗吐下所致。 阴阳自和者, 阴阳和则相生。 必自愈。

此节言本实虽误治亦能自愈。

大下之后复发汗, 皆亡津液。 小便不利者,亡津液故也。 申明不利之故。 勿治之, 不可服利小便之药。 得小便利 阴阳自和。 必自愈。

此节以小便验其津液亡否,则知其本何如。

下之后复发汗, 如上文之谓。 必振寒, 不特亡津液,亦伤阳气。 脉微细, 气血两伤。 所以然者, 申明其故。 以内外俱虚故也。 下伤内之阳气,汗伤外之阳气。

此节言本虚者汗下后见此脉证,以起下文救治之端。

下之后,复发汗, 如上文。 昼日 属阳,烦,君火虚。神机虚。 不得眠, 阴阳不交。 夜而安静, 阴分无病 。不呕、 脾胃无病。 不渴, 无阳热证。 脉微沉 ,沉为在里,微为阳虚。 无表证, 外无恶寒发热 。身无大热者, 不逆冷亦不甚热,凡此脉证乃生阳内虚浮阳外扰之象。 干姜附子汤主之。

此节言汗下后虚其阳气之救治。

干姜附子汤方

干姜 一两  附子 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上二味,以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

发汗后,身疼痛, 经血虚也。 脉沉迟者, 沉为在里,迟为血虚。 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新加汤主之。

此节言汗后虚其阴血之救治。

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新加汤方

桂枝 三两  芍药 四两  甘草 二两,炙  人参 三两  生姜 四两,切  大枣 十二枚,擘

上六味,以水一斗二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分温服一升。余依桂枝汤法。

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 指表证已罢而言,桂枝汤不可再用也。 汗出而喘, 余邪乘肺,气逆而皮毛虚。 无大热者, 喘而厥冷则为阳虚肾气上奔,喘而大热则为阳盛阳明实证。唯无大热,斯为汗后表证已罢,不可更行桂枝汤之证。 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此节言汗后余邪乘肺之救治。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方

麻黄 四两,去节  杏仁 五十个,去皮尖  甘草 二两  石膏 半斤,碎,绵裹

上四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

发汗过多, 汗者,心之液。 其人叉手自冒心, 心液过亡,则心气虚,故欲自按。 心下悸 悸,动也。君火虚则水气凌之。 欲得按者, 不特自按,且欲他人按之。 桂枝甘草汤主之。

此节言汗后伤其心气之救治。

桂枝甘草汤方

桂枝 四两,去皮  甘草 二两,炙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

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 脐下属肾,肾气虚则水气动。 欲作奔豚, 豚,水畜也,其性善奔,水气结而上窜,如豚之上奔,故病曰奔豚。此初动而未窜者,故曰欲作,不治则成之矣。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

此节言汗后伤其肾气之救治。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方

茯苓 半斤  甘草 二两,炙  大枣 十五枚,擘  桂枝 四两,去皮

上四味,以甘澜水一斗,先煮茯苓,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作甘澜水法:取水二斗,置大盆内,以杓扬之,水上有珠子五六千颗相逐,取用之。

发汗后,腹胀满者, 腹属脾,脾气虚,不能转输则胀满。胀满之证亦有实者,此属汗后,故知其虚。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之。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方

厚朴 半斤,去皮,炙  生姜 半斤,切  半夏 半升,洗  人参 一两  甘草 二两

上五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此节言汗后伤其脾气之救治。

伤寒,若吐、若下后, 未经汗者。 心下逆满, 心下属胃口,气逆而满, 气上冲胸, 逆满之气上冲于胸,木气乘胃也。 起则头眩, 风木动则眩,吐下伤动肝气也。 脉沉紧, 沉为在里,紧为阴阳相搏,不可汗之脉。 发汗 若发其汗。 则动经, 动厥阴之经脉。 身为振振摇者, 始惟头眩,今则风木大动矣。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

此节言吐下后伤其肝气之救治。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方

茯苓 四两  桂枝 三两,去皮  白术 二两  甘草 二两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

发汗,病不解 则为误汗。 反恶寒者, 较未汗之恶寒尤甚。 虚故也, 其人本虚,今又伤其表阳。 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

此节言发阳气虚人之汗之救治。

芍药甘草附子汤方

芍药 三两  甘草 三两,炙  附子 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服。

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 汗下皆误 。烦躁者, 两伤心肾。 茯苓四逆汤主之。

此节言发少阴虚人之汗之救治。

茯苓四逆汤方

茯苓 六两  人参 一两  附子 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甘草 二两,炙  干姜 一两半

上五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发汗后,反恶寒者,虚故也。 承上文而言。 不恶寒,但热者, 转属阳明。 实也, 内有实热 。当和胃气,与调胃承气汤。

此节结上文之意,谓汗下后虚证固多,亦有实者之救治。

调胃承气汤 方见上

上第十二章凡十三节,论汗吐下不可误用。如壮实人,虽太过,亦能阴阳自和而愈;如挟虚人,则变生诸证,随其变而施救之法,末以胃气结之。

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 过多之逆。 胃中干, 伤其胃液。 烦躁不得眠, 胃不和则卧不安,烦躁不得眠之甚。 欲得饮水者, 胃液干则饮水自救。 少少与饮之, 可遂其所欲,亦不可恣其所欲。 令胃气和 与水得中,与用药得当同 。则愈。 胃液足则得眠而烦躁定。更端也 。脉浮, 汗后犹浮,则为虚。 小便不利, 脾不转输。 微热, 为虚热。 消渴者, 旋饮、旋渴谓之消,脾不为胃行其津液也。 五苓散主之。

此节言汗后胃中之津液有干竭有不行之证。

五苓散方

猪苓 十八铢,去皮  泽泻 一两六铢半  桂枝 半两,去皮  茯苓 十八铢  白术 十八铢

上五味为末,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

发汗已,脉浮数, 浮为外虚,数为内燥 。烦渴者, 渴饮不宁,谓之烦渴。 五苓散主之。

此节言五苓散不特利小便,亦能止烦渴之意。

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 承上文而言。 不渴者, 津液能上输,或不能下调者。按:此必有小便不利者,否则愈矣,何必再服。 茯苓甘草汤主之。 故用此调和中胃、通利三焦之品。

此节承上文言不渴而小便不利之救治。

茯苓甘草汤方

茯苓 二两  桂枝 二两,去皮  生姜 三两,切  甘草 一两,炙

上四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 欲作再经。 而烦, 心主不安。 有表里证, 发热为表证,烦为里证。 渴欲饮水, 不因汗而渴,胃之燥气甚也。 水入则吐者, 脾气不舒,则不能为胃行津液。 名曰水逆, 因水入即吐为病名。 五苓散主之。

此节言五苓散亦可治水逆。

未持脉时,病人叉手自冒心, 望而知之。 师因教试令咳,而不咳者, 问而知之。 此必两耳无闻也, 心开窍于耳,冒心无闻,皆心气虚。 所以然者, 申明其故。 以重发汗 过亡心液。虚其心气。 故如此。

此节言重发汗虚其心气者。

发汗后,饮水多 承上文渴欲饮水而言。所以少与之者,防其多而生变也。 必喘, 饮冷过多则伤肺,肺伤不能通调水道故喘。 以水灌之 强与之水。 亦喘。 肺气伤也。

此节言发汗后伤其肺气者。

发汗后,水药不得入口为逆, 入即吐,胃气伤也。 若更发汗, 则伤及胃真脏之气。 必吐下不止。

此节言发汗后虚其胃气者。

上第十三章凡七节,论汗后脾不转输。前四节言五苓证,后三节言更有虚其心肺胃之真气者。

发汗 下后, 不必泥三法俱施,虚外伤表阳,内伤津液,烦心主不安。 不得眠, 阳不能入于阴。 若剧者, 病甚也。 必反复颠倒, 烦甚也。 心中懊 不爽难言之貌。 栀子豉汤主之。 交其水火。 若少气者, 中气虚馁,不能自持之貌。 栀子甘草豉汤主之。 加甘草以补中气。 若呕者, 胃气虚而上逆。 栀子生姜豉汤主之。 加生姜以止呕。

此节言汗吐下后,伤三焦之气,以致阴阳之不交,而施救治之法也。

栀子豉汤方

栀子 十四枚,擘  香豉 四合,绵裹

上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得二升半,内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为两服,温进一服。

栀子生姜豉汤方  即前方加生姜 五两。 煎同法。

栀子甘草豉汤方  即栀子豉汤加甘草 二两。 煮同法。

发汗,若下之而烦热, 君火虚则烦,不归其位则热。 胸中窒者, 地天不交而成否, 栀子豉汤主之。

此节言栀子豉不特交通上下,亦能调和中气也。

伤寒五六日, 六气一周。 大下之后, 中胃过伤。 身热不去, 外热犹在,则误伤中胃。 心中结痛者, 胃之虚热凌心,故结而痛。 未欲解也, 水不能济火之故。 栀子豉汤主之。

此节言栀子豉汤不特升降上下,亦能和解表里也。

伤寒下后, 中胃伤矣。 心烦, 胃络通心之烦。 腹满, 兼伤及脾气矣。 起卧不安者, 脾胃之气不和。 栀子厚朴汤主之。

此节言栀子能清下后之余热也。

栀子厚朴汤方

栀子 十四枚,擘  厚朴 四两,炙  枳实 四枚,水浸,去穰,炒

上三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

伤寒,医以丸药大下之, 下药用汤、用丸有别。汤者,荡也,下后不留余药。丸者,缓也,下后有余药。故凡下后,亦犹丸下余药留中也。 身热不去, 余邪未尽,火不归于中土。 微烦者, 经云脾是动病,上走心而烦,但微耳。 栀子干姜汤主之。

此节言下后火土不交之证治也。

栀子干姜汤方

栀子 十四枚,擘  干姜 二两

上二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

凡用栀子汤, 指上诸方而言。 病人旧微溏者, 素有泄利之疾则脾胃素虚。 不可与服之。 栀子苦泄之品,能伤脾胃,审其素虚则宜慎用,重胃气也。

此节言栀子苦泄伤胃,亦慎重之意。

上第十四章凡六节,论栀子汤之证治,末以慎用栀子结之。

[1]从本从标:标本中气从化的理论,渊源于《内经》。陈修园以标、本中气从化理论,来阐明伤寒病的病因、病机,如少阳、太阴从本,少阴、太阳从本从标,阳明、厥阴从乎中气。

[2]上六味:据宋本《伤寒论》,桂枝加葛根汤方应有麻黄,共七味药。但“汗出恶风”不宜用麻黄,可能是陈氏有意删去麻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