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子午流注的概念与组成

第一节 子午流注的概念

“子午”两字,原是对立的名词,可代表天地、山泽、风雷、水火、春秋、寒暑、日月、夜半与日中两个时辰的符号等。如天文学家测诸曜经度所用之仪器叫“子午仪”;地球上通过某地点及南北极之经线,即为某地之“子午线”;《群芳谱》所载之金钱花,以其午开子落,名“子午花”。凡此皆以阴阳对立表示子午二字的含义。

用在医学尤其是用在针灸学上,“子午”有下列几种含义。

一、子午代表地支

地支子午之外如丑未、寅申、卯酉、辰戌、巳亥,虽能代表六气,而莫不以子午为推算的开始。

二、子午代表阴阳

《华氏中藏经》说:“阳始于子前,末于午后;阴始于午后,末于子前;阴阳盛衰,各在其时,更始更末,无有休息,人能从之亦智也。”据此,子午是代表阴阳的。

三、子午代表时间

《灵枢·卫气行》篇云:“岁有十二月,日有十二辰,子午为经,卯酉为纬。”子午指一年十二个月中阴阳盛衰的转折点,每年冬至一阳生在子月(农历十一月),夏至一阴生在午月(农历五月);一日十二个时辰,子为夜半,午在日中,是为阴阳的分界点。

四、子午代表寒热

暑往则寒来,夜往则昼来,子时寒极,午时热极,事实如此,凡此皆代表气候的寒热。

五、子午代表经脉

以十二地支表示一日十二时辰的循环来反映人体十二经脉气血流行的盛衰,一时一经,周而复始,与天同纪。

由于以上的几种含义,可知子午和人体是有密切关系的。

“流注”一词,最早是经脉循行的代称。据《中国医籍考》记载,至隋朝已有专以“流注”命名的医学著作,如《黄帝流注脉经》《亡名氏明堂流注》《流注针经》等。至唐·王焘《外台秘要·卷三十九》中始载有“五脏流注傍通”与“六腑流注傍通”,并明确指出:所出为井,所流为荥,所注为输,所行为经,所入为合,所过为原。表明“流”是水流,“注”是灌注;流注二字在这里是用来代表人体气血运行如水流灌注的意思。至金·何若愚撰《子午流注针经》,其卷上《流注指微针赋》中明确指出:“知本时之气开,说经络之流注。”至明·杨继洲《针灸大成》载:“项氏曰:所出为井,井象水之泉;所溜为荥,荥象水之陂;所注为输,输象水之窬;所行为经,经象水之流;所入为合,合象水之归;皆取水义也。”归者言气血归于正经,如川谷之于江海一样,故称为流注。

“子午流注针法”,则是针灸于辨证、循经取穴外,采用按时取穴的一种操作规程(或者说方法)。它的含义,是指人身气血周流出入皆有定时,《针灸大成》载有徐氏《论子午流注法》一文,起首有“刚柔相配,阴阳相合,气血循环,时穴开阖”之说。血气应时而至为盛,血气过时而去为衰,逢时为开,过时为阖,泄则乘其盛,即经所谓刺实者刺其来;补则随其去,即经所谓刺虚者刺其去;刺其来迎而夺之,刺其去随而济之。按照这个原则取穴,可以取得更好的疗效,这就叫子午流注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