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者的话

这是一本专门写给女性朋友的实用书,也是送给我那群聪明可爱的学生们的一个礼物。

20年前,在大学读中医专业的我被阴差阳错地分到了西医妇科,整整10年的临床下来,夯实了我的西医妇科基础。10年后,我有幸进入北京中医药大学攻读研究生,在中医妇科上有了更多、更深的感悟。博士毕业后,我进入高校讲授中医基础理论,同时在医院出中医门诊。我回过头来发现,妇科病依然复杂难治,总结起来就是3个字:难、旧、繁。

所谓“难”:女人都有难言之隐,往往就是妇科病,其中大多是由于月经不调而致。另外,妇科病比较难治,不但需要懂得女人的身体,而且还要懂得女人的心理。

所谓“旧”:妇科自古有之,从春秋时期就有女医,从古至今留下的中医妇科方剂也不少,但是现代的中医妇科病种繁多,再加上中西合参,有些古方就显得比较旧。以古为鉴的基础上结合现实进行发展是方向。

所谓“繁”:中西医结合治疗妇科疾病已经取得了大家的一致认可,尤其是月经不调(妇科内分泌疾病)效果更好,但是如何结合好是关键的问题。这就要求中医妇科医生要中西融会贯通,对于繁杂的检查和化验都能了然于心。

由此,治好妇科疾病要有天时、地利、人和三方面的因素。

所谓天时:一方面,天时包括天癸,这个肾中所藏的精微物质影响着女性一生。天癸至,说明青春期到来;天癸竭,说明女人进入老年期。因此,如何为女性患者调整天癸,使其处于正常状态、发挥正常功能是对医者医道的考验。另一方面,天时就是时间,也就是治疗妇科疾病要在不同的时间运用不同的方法,顺应月经期、经后期、经间期、经前期这样的变化,同时又要依靠基础体温、激素检查、超声这些现代辅助手段,这样才能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所谓地利,其中的“地”是指土地,对女性而言,她们的土地就是子宫。如何让子宫这块土地得到充足的营养,每个月都能有规律的变化,需要种植时还能够顺利埋下种子,让它生根、发芽,这是中医妇科医生治疗的目的。一方面,医生在选方用药之时就要考虑到这块土地既不能施肥太多,也不能不给养料,因此选择药物时一定要平和:植物性药物要选根、茎、叶、花、果,动物性药物也要平和不伤正。另一方面,就是重视颐养。在治疗的同时,作为医生,要给患者以信心,使其调畅情志;给患者饮食的指导,使其调节饮食;给患者生活的指导,使其起居有常;给患者辅助治疗的指导,使其综合施治。

所谓人和,是指患者与药物要和。《黄帝内经》有言:“病不许治者,病不必治,治之无功矣。”意思是说,患者要对医生信任,相信药物可以发挥治疗的作用,这样药物才能够直达病所。如果患者一开始就不信任医生,医生最好也不要再开药给她了。另外,这个“和”字还指夫妻和。女人的一生需要男人,这是其生物性本能。《黄帝内经》云:“阴阳合方能有子。”实际上,不仅仅为了有子,夫妻和对于女性身体的健康也至关重要。因此,家庭和睦才有幸福的生活,生活幸福身体才会健康无病,最终达到“形与神俱”的境界。

月经病在妇科疾病中是发病最多、病种多样的一类疾病,单纯中医或西医治疗总有不尽如人意之处。正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中医妇科既不能摒弃西医,也不能全部照搬西医的思路,中西医结合才是当代中医妇科的发展方向。我大学读的是中西医结合专业,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有一些心得和感想,总想写成文字与大家分享,这也可以说是写这本书的缘由。

关于月经病调治,我总结出3个字:调、治、养。

所谓“调”,一方面是调月经。中西医结合治疗月经不调具有明显的优势,本书对中西医结合治疗月经失调进行了一些探索。结合西医的检查结果,中药治疗时会根据不同的时期选择不同的药物,因此中西医结合会发挥出“1+1>2”的效果。另一方面,根据年龄调。本书针对性较强,是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女性的生理特点进行调治。即便是同一个疾病、同一个证,不同年龄的治疗方法和选方用药也会有所不同。

所谓“治”,即月经不调需要个体化辨证论治。作为讲授《黄帝内经》的教师,我了解大量利用《黄帝内经》思想治疗疾病的妇科古医案,并希望以某种方式将其整理出来。因此,构思本书时就以经典古医案作为引入,并进行白话解读,希望让读者感受古代名家治疗妇科病的思想,之后有具体的现代医案。这些医案都是我临床中亲身经历的典型案例,每个医案都是一个完整而真实的故事。患者们既是我的患者,也是我的朋友。在为患者治疗的同时,我倾听着她们的真诚倾诉,她们的喜怒哀乐曾经深深打动过我。作为医者,这也是我行医经历的一部分。本书就是通过记录她们的故事、分析治疗的经过,从而阐述我的治疗思路。

所谓“养”,即月经病需要全方位调养。中医讲求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把人看成一个整体,在采用药物治疗的同时,还会辅以情志调理、饮食调整,以及穴位按摩等简便易行的方法,以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早在几千年前,女医就作为中华医学的一个重要分科出现了。在著名的《黄帝内经》十三方中,就已经有关于月经病治疗的方药。此后,历代医家中妇科名家更是层出不穷。随着现代社会和科技的进步,现代科学技术带给我们更多的方法、技术和手段,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些可以视为中医妇科“四诊”(更确切地说是望诊)的一个外延:B超让我们看清了子宫的模样、内膜的厚度和卵巢的形态;激素检查让我们明确了卵巢的功能和体内的内分泌功能;对基础体温的测量,让中医阴阳的消长变化以客观的图形形式展现得淋漓尽致。可以说,这些先进的现代检测手段给中医妇科的治疗开启一个前所未有的、崭新的空间。作为一名中医妇科医生,当务之急就是充分利用现代诊疗技术,将其用于妇科疾病的治疗当中,以达到最大化效果。

本书围绕月经病进行论述,每章均分为古案篇、认识篇、治疗篇、调养篇和心得篇。

一曰:古案篇。阅读古医案,可以开阔视野,启迪思路,提高临床诊疗水平。清代医家俞震曾云:“成案甚多,医之法在是,法之巧亦在是,尽可揣摩。”这一部分,主要从《名医类案》《古今医案按》等经典医案中选出古代医家治疗月经病的典型医案,并进行白话解读,最后做出点评,旨在通过古人的经验为今天的诊疗提供更多启示。

二曰:认识篇。这部分综合了中西医对月经病的认识,以其作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月经病的理论基础。一方面,将古人对月经病的认识进行阐释,从病因、病机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另一方面,对该病的西医学认识进行阐述,说明中医的月经病包括西医学的哪些疾病,这些疾病的特点是什么,有哪些可能的发病机制,为中医治疗的科学性提供依据。

三曰:治疗篇。这部分是本书的核心内容。中医治病不同于西医,每一个病人都是一个不同的个体,因此每一个病例的治疗都是个体化治疗。妇科病也是如此。女性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生理特点,每个月又有周期性变化的规律,受诸多内外因素的影响而成月经病。治疗时要详细询问,全面掌握患者的病情,耐心细致,让患者愿意倾诉其“难言之隐”,这样治疗才能有的放矢。同时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鼓励她们配合治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我将20年来的临证经验,按照不同年龄阶段将典型医案进行整理,以故事的形式,通过临证,从中西医不同视角对医案进行分析,对辨证思路进行详细阐释,为读者展现一个个完整、生动、鲜活的治疗案例。

四曰:调养篇。在治病的同时,调摄是至关重要的一种手段。书中介绍了一些常用适宜技术如灸疗,以及食疗等方法,作为辅助治疗手段。

五曰:心得篇。本篇是我多年来临床实践中形成的一套治疗思想。我从中医诊疗思想出发,又辅以西医学对疾病的认识及其先进的检测手段,多年来,在选方用药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治疗特点。可以说,这部分内容是我诊疗思路的精华,希望能给同行以启发。

这本书可以看作我20年来读书和研究、教学和行医、经验和教训的一个阶段性总结,限于水平,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本书若能成为一块可以与中医同道讨论并引出和田美玉的石砖,则于愿足矣。本书的顺利完成要感谢我可爱的学生张淼,她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医案的录入和稿件的校对,教学相长,乐在其中。

董晓英

2016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