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转型与创新:浙江足迹
- 金雪军
- 3079字
- 2020-06-28 07:51:41
河长制推动“河常治”
“省长村长,都是河长”。作为浙江综合治水的创新之举,河长制自2013年全面推广以来,已成为浙江决胜江河、唤回清流的重要抓手和信心来源。
目前浙江共配备各级河长6万多名,守护着13万公里河道。
2016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这标志着河长制这一先行先试的浙江经验正式走向全国。
一河一长
清晨,金华婺城区新狮街道沙溪村薄雾笼罩,村委会主任邵伟鑫沿着村旁的通园溪走走停停、仔细巡河。在晨光映照下,通园溪波光粼粼、清澈见底,倒映着两岸的村居和绿树。
作为通园溪沙溪村段的村级河长,定期巡河是邵伟鑫的任务之一。即使到了春节假期,护水巡河仍然是他念念不忘的功课。他说:“每天来走一走,看到溪水清了,河面无垃圾漂浮物了,心里才踏实。”
邵伟鑫是浙江6万多名河长中的一员。
浙江是全国领跑河长制的地区之一。在“五水共治”推进过程中,浙江初步形成了一套以河长制为核心的治水长效机制和责任体系,有力地推动了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制度的落实,促进了水环境质量的改善,营造了全民治水护水的良好氛围。
2013年11月,浙江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全面实施“河长制”,进一步加强水环境治理工作的意见》,到2013年底,省、市、县、镇(乡)四级河道实现河长制全覆盖;2015年5月,浙江省委办公厅下发《关于进一步落实“河长制”完善“清三河”长效机制的若干意见》,对河长制的组织架构、河长牌的设置、河长巡查制度进一步明确。
河长制根据河流的性质分别确定不同级别的河长及责任单位。如钱塘江由副省长担任总河长,流经的杭州、绍兴、金华、衢州和丽水5个地区市、县主要或分管负责人任河段长,同时明确了相应的联系部门,并进一步向乡镇、村延伸。省级河长主要负责推进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市级以下河长直接对相关分管河段负责,包括牵头水环境整治方案的制定、论证和实施,强化各级行政力量的协调和调度。责任部门协助河长履行指导、协调和监督职能,负责河道治理方案的具体落实。
河长们上任后,纷纷着手河道会诊,全面排查河道排水口、沿河企业及作坊、居民排水情况,全面梳理辖区内脏乱、黑臭河道基本情况,切实掌握污染源总量构成及分布状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实施“一河一策”,对症下药。
2017年4月,浙江共有6名省级河长、199名市级河长、2688名县级河长、16417名乡镇级河长、42120名村级河长,还有为数众多的民间河长,形成了省、市、县、乡、村五级联动的河长制体系,不仅实现了全覆盖,还将河长制延伸到了小微水体。
挂牌上岗
“如果龙石溪消除不了劣Ⅴ类,我就趴下去喝溪里的水。”2016年5月,丽水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丁绍雄公开表态。作为市级河长,他对开发区内8条溪流水质负责。
从2016年7月开始,龙石溪沿线100米范围内的73家企业纷纷破土整改,企业内的雨水管一律明沟明渠,污水管也架空铺设,并进行闭水试验。丁绍雄更是8次带队下河,开展“清扫龙石溪”活动,园区党员干部、企业职工硬是靠人力,清理了龙石溪里的絮状漂浮物。
经过不懈努力,丽水经济技术开发区的8条溪流水质得到不同程度改善,龙石溪成功消除劣Ⅴ类水。
目前,浙江每条河道都在醒目位置设立河长公示牌,醒目标出了河长联系方式、巡河频次等信息。浙江明确,各级河长是包干河道的第一责任人,承担河道日常管理、协调推进河道治理、监督日常清淤保洁等“管、治、保”三位一体职责。
在河长制的推动下,对河流湖泊尽心尽责地保护,已经成为全省各级河长的共识。
在嘉兴港区的化工新材料园区,大小11条河道都被“包干到户”,园区确定了8家企业负责人为河长,另有20多家河长成员单位,实行“门前三包”,企业家们说,担任河长,是一种荣誉和责任;
在温州瑞安,塘下镇人大副主席胡忠义在两年多时间里,分别担任过上金村旺金浃、银岙村银岙河以及塘西村樟树下河的河长,其中两条曾被列入“黑臭河”。他说,担任了河长,就是把责任扛在了肩上,不管河水治理多难,都要始终如一干到底……
为了避免河长孤军奋战,实现以河长为首的多部门联合治水合力,浙江通过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成立联动执法机构、打造信息共享平台等,加强行政、公安、司法等部门的合作,综合运用监督、打击、保护、预防、教育等手段,切实发挥联动治理的功效。在此基础上,浙江还创新了河长公示、河长巡河、举报投诉受理、重点项目协调推进、例会报告等日常工作制度。
河长制推行以来,全省共消灭6500公里垃圾河,整治“黑臭河”超过5100公里,城乡水环境明显改善。
以考促治
“河长不好当,河长要当好。”在浙江,“河长”是一个责任明确、任务具体、考核严格的“实职”。
开展“五水共治”以来,浙江省委、省政府每年召开一次全省河长制工作会议,对河长制工作落实情况进行部署。同时,将各地河长制落实情况纳入“五水共治”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并逐级对每位河长履职情况进行严格考核问责,结果作为党政领导干部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有力地压实了各级党委政府和各级河长的治水工作责任。
2016年6月,省治水办出台了《基层河长巡查工作细则》,从总则、职责分工、巡查频次和内容、巡查记录、问题发现和处理、考核奖惩以及附则等7方面,为浙江基层河长的巡河工作制定了详细规范,明确“对巡查履职不到位、整改不力等行为,在约谈警示的基础上,还应进行督办抄告,视情启动问责程序”。
30个省委“五水共治”督查组明查暗访,把河长制落实情况作为督查的重要内容。全省各级人大、政协通过执法检查、专题审议协商、委员视察等形式,对河长制落实情况进行监督。
新形势下,浙江在突出河长防污、治污职责的同时,进一步完善了河长在加强水资源保护、水域岸线管理保护等方面的职责和任务。
在全省剿灭劣Ⅴ类水工作会议上,浙江省委明确提出,要切实用好河长制这一制度利器,确保责任落实到人到位到点。对劣Ⅴ类水质断面所在河道,市、县主要领导亲自担任河长,既挂帅又出征,协调制定作战图,全力推进攻坚战;在省、市、县、乡、村五级河长组织体系的基础上,配备河道巡查员、网格员,设立河道警长,进一步完善责任落实机制。
智慧治水是浙江强化考核监督、压实河长责任的又一探索。目前,浙江以钱塘江河长制信息系统为龙头,已经初步实现了河长制信息平台、各类APP与微信平台的全覆盖,为河长们搭建起了融信息查询、河长巡河、信访举报、政务公开、公众参与等功能为一体的智慧治水大平台。这些信息化平台不仅让各级河长巡河轨迹可查、结果可考,还实现了群众投诉举报第一时间受理交办,为全民参与治水提供了新渠道。
省治水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在不久的将来,浙江将实现河长制管理信息系统全覆盖,对各河长履职情况进行网上巡查、电子化考核。
案例评析
“河长制”是浙江综合治水的制度创新和关键之举,由各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负责人担任“河长”,负责辖区内河流的治理和管护,以实现河道水质与水环境持续改善。自2013年推广以来,各级河长担任包干河道的第一责任人,协调推进治水项目,开展河流日常巡查,受理投诉举报,严格履行“管、治、保”职责。浙江还健全常态管理机制、动态跟踪机制和执法监管机制,加强对河长履职情况的考核,严格责任追究,形成了一套以河长为核心的治水长效机制和责任体系。目前全省设立了省、市、县、乡、村五级河长,实现了“河长”网络全覆盖。在6.1万名河长的带领下,浙江写就了一部现代版“大禹治水”壮歌:共消灭6500多公里垃圾河,整治5100多公里“黑臭河”,有力推动了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制度的落实,促进了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营造起全民治水护水良好氛围。2016年底,中办、国办联合发文在全国全面推广“河长制”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