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庭经济弱势本科生成长及其补偿研究
- 蔡连玉
- 513字
- 2021-03-24 04:13:22
第三章 家庭经济弱势本科生的文化资本积累
家庭经济弱势本科生的成长是布迪厄意义上的以文化资本为核心的多重资本积累过程。普通本科教育是通识教育,基于此,经济弱势本科生的成长应主要是具体形态文化资本的累积。经济弱势本科生进入大学校园是其人生的重要转场,进入大学“场域”后,家庭经济弱势本科生的“原生文化资本”一般处于相对劣势,而且“惯习”也影响着他们本科期间的“自生文化资本”积累。基于阿马蒂亚·森的理论,贫困是交换权利的缺失,所以经济弱势本科生应通过具体形态文化资本积累,扩大交换权利集合,从而实现稳定脱贫和向上社会流动。为此,大学应精准资助家庭经济弱势本科生、坚守通识教育理念并利用竞争性补偿机制来教育引导他们有效地积累文化资本,实现稳定的脱贫流动。
教育扶贫的内在要求不只是补偿经济弱势家庭子弟使其“有学上”,而且要“上好学”。这一基本理念应用到本科教育领域,就是大学应关切经济弱势学生在校期间的成长。学界诸多的努力在探讨家庭经济弱势本科生资助体系,延伸的研究有对这一庞大群体“精神贫困”等的关注。在政府已大幅增加经济资助力度的语境下,探索家庭经济弱势本科生的成长路径及其应得到的教育补偿,进而促其稳定脱贫,是当下学术研究之所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