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大学生适应的心理偏差

【案例2-2】

他们离我很远

小张去年以较高成绩被某高校录取。初入大学的小张,开始还很兴奋,结果一周后,就和室友因作息时间不同、很难谈得来等问题闹了几次不愉快。次数多了,小张和室友的关系渐渐紧张。只要没课,小张就回到黄石家中,往返于两市之间,有时,一周甚至能达到3次。小张的母亲称,开始只是认为孩子是初入大学不适应,时间长了就会好起来。可这个学期开学已近两周了,小张仍不愿去学校。

【案例2-3】

歇口气是输了?

“熬过高三,感觉一身轻松,大学的环境也相对宽松。我是一个没有自制力的人,一下子就忘记了自己是学生。听高年级老乡说,大学课程不难,平时上课听听,最后一个月努把力就过去了。带着这样的心理,我平时上课经常不去,结果大一上学期就挂了两门,连高中最得意的数学也没及格。”

——某大学生自述

【案例2-4】

不屑与同学为伍

某大学读大二的小张,高考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大学,是以欢快的心情走入大学校园的。但是不久,他便发现自己已不是高中时期的“佼佼者”,在学校里他只是平凡的一员。慢慢地,他的优越感消失了,做什么事都不再充满自信,开始不合群,觉得什么都不可信、什么都没意思,甚至感到生活中缺乏安全感……中文系一同学说:“我从小学就当班长,已经是9年的班长了,但是进了大学后,连个寝室长都没当上,我难道真比他们差吗?我是考试失误才进了这所不知名的大学,我本来是能考上复旦大学的。这里的学校比我想象的要差得多……”

【案例2-5】

这不是我要的大学!

“我想象中的大学安静而美丽,鲜花盛开,绿树成荫,教室窗明几净,宿舍整洁宽敞;长发飘飘的漂亮女生穿着白色的裙子,抱着书,散步在绿荫小路上;帅气的男生骑着自行车潇洒地从我身边穿过,格子衬衣扬在他的身后;和蔼睿智的老先生在课堂上贯通中外、声情并茂地为我们讲课,我们听得如痴如醉……可是我还没有走进大学校门,就蔫了。我来报到的时候,学校正在整修,大门周围围着高高的架子和护栏,根本看不到校园是什么样子;我的宿舍破旧窄小,又没有空调。来到了这个很一般的学校已经很倒霉了,而且系是全校最差的一个系,宿舍楼是全校最破的一栋楼,班里没一个合得来的同学……”“高中的时候,我们老师每天陪着我们学习、啃书本,一页课本我们用一周来嚼碎吃透,那过程我们学得多扎实。现在老师一节课讲几十页,下课就走人,没人叫我们去上课,更没人陪我们自习;马上要考试了,一周要考十几门,我都不知道怎么复习这么一大堆知识,我跟不上,我担心考不过。围绕着我的是陌生的人、陌生的事和陌生的感觉。我苦恼极了……”

大学新生在进入大学之后,往往由于自身过高的心理预期和社会比较的影响,对大学产生不切实际的期望,容易在接触真实大学的过程中体验到较大的心理落差,从而在生活环境、人际沟通、学习适应等方面产生诸多困惑。

一、生活环境不适应

进入大学后,新生面临的第一个巨大变化就是生活环境的转变。大学新生从父母身边来到他乡独立生活,在人地两生的新环境里,没有父母的呵护,事事都要自己安排,这对于缺乏独立生活能力的大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依赖性与独立性的矛盾造成他们对旧生活方式的迷恋,对新生活方式难以适应,因而产生“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孤独情绪,“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怀旧情绪和对陌生环境新生事物的紧张情绪等。这些负性情绪的长期影响会诱发他们的认知水平下降,出现习得性无助、自我意识障碍等心理问题。

另外,一些学生表现出不良的生活习惯,诸如睡懒觉、逛街、打牌、熬夜、沉迷于网络等,大部分时间都浪费在消遣活动中,对学习逐渐失去了兴趣。时间长了,很多学生几乎淡忘了在大学里还能干点其他更有意义的事情。

二、角色转换不适应

从一名中学生到一名大学生,是每个新生都面临着的角色转换以及自我重新定位。在这种角色转换的过程中,如果自身的行为不能随着角色的变化而变化,不能随着时间、环境的改变而进行相应的调整,就可能会出现角色的冲突,从而出现适应不良。

一般来说,考上大学的同学,在高中阶段都是学习的佼佼者。老师的青睐、同学的羡慕,使他们成为同龄人的中心,他们无形中可能会产生某种过高的自我评价。进入大学后,来自各地成绩优异的佼佼者汇集一堂,相比之下,很多新生发现自己显得比较平常,成绩比自己更优异的同学比比皆是。可以说,很多人是带着“过去的辉煌”来到了大学,当辉煌不再时,一些大学生会感到措手不及,无法接受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之间的巨大差距,一种失落感和自卑感便袭上心头。这种地位的变化越强烈,他们适应起来就越困难。有的新生由于往日盲目的自信和骄傲,此时便觉得自己落伍掉队,原有的优越感和自豪感变成了自卑感和焦虑感。这一转变很可能引发大学生对自己角色定位的困惑,精神上会出现失落感,自卑、抑郁、退缩等心理问题就常常会发生。

三、学习不适应

大学新生在第一年中遇到的最大的不适应,常常表现为学习方面的不适应。大学的学习与中学的学习在学习目的、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和学习要求上都存在差异。其具体表现为以下两种不适应:

(一)学习模式不适应

进入大学后,从前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变成了现在以学生为主导的自学模式。大学更强调启发性、研讨性、自学式教育,课堂讲授时间相对较少,覆盖内容相对较多,讲课速度快、跨度大。课堂讲授知识后,学生不仅要消化理解课堂上学习的内容,而且还要大量阅读相关方面的书籍和文献资料。没有预习、没有练习,更没有复习,一切全靠自觉。自学能力的高低成为影响学业成绩的重要因素。

承袭过去在高中阶段的学习方法,即使勤奋用功可能也难以获得能力的全面提高,这在大学新生中是相当普遍的现象。尤其对那些高中阶段的学习尖子来说,这种挫折可能会造成自信心的丧失,严重者导致心理疾病。许多新生入学后遇到的不适应首先就表现在学习安排上的不知所措,即不知如何安排课余时间,他们一方面抱怨课程太多,一方面又抱怨课后没事做,这实际上是他们不善于独立学习的一种表现。这种表现在近几年入校的独生子女身上显得尤为突出。具体而言,大学与高中学习模式的差异主要表现为:

1.教学内容由少而浅变为多而深

在中学阶段我们一般学习十门左右的课程,老师讲授的一般都是基础知识,而大学里每个学期学习内容不同而且内容多,大学一、二年级主要学习公共课程和基础课程,大学三年级主要学习专业知识和部分选修课,大学四年级主要学习专业课和毕业设计以及写毕业论文。

2.学习方法由监督学习变为自主学习

中学是跟着老师走,一切听老师指挥,老师“手拉手”教学生。高中时学习几乎都是在老师的严格要求之下进行的,上晚自习老师也会在旁陪伴为同学们答疑,如果考试没考好或者思想上开小差等情况出现,高中老师几乎都会找自己谈话然后再引导自己改正。而大学提倡学生自主学习,课外实践自己安排,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提倡生动活泼学习,提倡勤于思考。大学的班主任也许从开始到毕业最多就见个十几面,大学上每堂课几乎都是上百名同学一起听课,自己给任课老师留下印象也比较难,任何的学习也都是靠自己自觉。

从上课形式来看,学生没有固定的教室,也没有固定的座位,除极少数课程之外,也不会有老师考勤或点名,一切全凭自觉。这种高度的自觉性课堂,甚至成就了某些学生整整一个学期因为睡懒觉而从不上早课的“光辉奇迹”。麦可思研究院对部分院校2012级新生的调查显示,近三成新生发生过翘课或缺课行为(其中,包括由于生病等原因的缺课),其中,本科新生为33%,高职高专新生为22%。数据显示,仅有34%的本科新生和51%的高职高专新生表示会一直专心上课。12%的高职高专新生偶尔专心上课。有12%的本科生和7%的高职高专生从不和教师讨论课程或作业上的问题。2012级大学新生每周用在个人娱乐上的时间为12小时。其中,一半以上的新生每周娱乐时间在6~15小时之间,有4.5%的本科新生和6.2%的高职高专新生每周花26~30小时在娱乐上。

3.授课速度由多讲解到少讲解、多思考多讨论

大学教师讲课介绍思路多,详细讲解少,主要是讲授重点和难点内容,一节课可能讲一章或几章的内容,抽象理论多、直观内容少。

4.学习任务由考大学到学习知识掌握技能

大学以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既要学习专业知识又要掌握专门技能,要学会应用知识去解决问题。

5.学习目标不同

大学阶段学习与就业挂钩,主要实行学分制,该学什么、如何安排时间,可根据个人特点有所侧重,大学的学习方式对学生的自主意识要求很强,所以要明确学习目标不同。

(二)学习动力不足

学习动力不足则是另一种学习不适应。其既可能是大学新生不适应学习模式导致的消极结果,也可能是从高中进入大学之后渴望休养生息,逃避高中那种高压生活所产生的短期效应。具体而言,造成大学新生学习动力不足的主要原因来自三个方面:

1.上大学前后的“动机落差”

在高中阶段,学生以考上大学为唯一的学习目标,一旦目标实现,容易产生松懈心理,希望在大学里好好享乐一番,没有及时树立起进一步的学习目标,造成了考上大学前后的“动机落差”。此外,高中阶段许多学生兴趣狭窄,爱好很少,一门心思考大学,没有形成特长。一旦进入大学,就迫切地想发展自己的爱好特长,把主要精力放在“玩这玩那”上,而对学习逐渐失去了兴趣。

2.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容易受别人影响

大学新生一般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容易受别人的影响,有时会有意无意模仿高年级学生的做法,诸如“他们玩我也玩”“他们谈恋爱我也谈恋爱”,久而久之便失去了自控能力。有的大学生经受不住暂时失败的考验,因为一次考试成绩落后就一蹶不振。

3.缺乏远大的理想,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这是大学新生学习动力不足的深层原因,只有明确了“为什么活着”“为什么上大学”等根本问题,学习动力的不足才可能得以根除。

无论是学习模式不适应,还是学习动力不足,其结果往往是消极的,对大学新生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都会造成不良的后果,其情绪上长时间处于压抑状态,其行为则呈现出消极应对、回避学习乃至于逃避学习的特点。腾讯网在2013年做了一个网络专题,集中对大学生逃课的现象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阅读材料2-3】

大学生的逃课时代

外经贸大学13日公布的一项对550名大学生的调查显示,72.6%的学生认为“逃掉没有兴趣的课,去参加有兴趣的学生活动或讲座”不算违纪行为。数据显示,近一半的学生一学期逃课2~3次,18.0%的学生逃课在5次以上。莘莘学子逃课,早已不是个别现象了。在10年前,笔者读大学的时候,逃课在各大高校已经是蔚然成风了。

如今,大学更是进入逃课时代,这到底是谁的悲哀?

(资料来源:腾讯网,http://edu.qq.com/week/bbs_zk68.shtml

四、人际关系不适应

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有着强烈的自尊、认同和归属的需要,非常渴望从朋友处获得感情的共鸣,但往往由于青春期的闭锁心理,当他们与大学里的新同学接触时,总习惯拿高中时的好友为标准来加以衡量。由于心理上有对老朋友的依赖,常常会觉得新面孔不太合意,因此他们宁愿采取被动接受的态度,从而阻碍了同学间的沟通和交流。此外,由于班级和宿舍里的同学分别来自不同的地域和不同的家庭,他们在思想观念、价值标准、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在遇到实际问题的时候往往容易发生冲突。因此,对大学生来讲,建立新的人际关系不仅是环境要求,也是个体逐渐走向成熟和向成人转化的必要条件。这就要求他们不仅要清楚认识到新的人际关系的特点,还要逐渐掌握各种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从而使他们在从原先较为简单的人际关系向较为复杂的人际关系过渡的过程中,更好地适应。从这个意义上讲,大学生应逐渐摆脱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方式,逐渐学会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独立、协调的新的人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