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文理选科之后,小媱更加把学习的重心放在理科上。除了要把那枯燥难懂的数学摸透之外,她还要把物理化学复杂的结构分析和繁冗的公式熟练运用。她比以前更刻苦了,在课室里争分夺秒地钻研练习题,课间也很少出外玩耍。越努力,那沉重的危机感反而越明朗:不管她怎样学,好像都没法学好。
付出和收获不一定会成正比,如果不注重方法的话。
对于理科,小媱除了做题,已找不到其他办法。纷乱的知识点和暗潮汹涌的题海时常让小媱喘不过气来。很多时候她都不知道自己做了些什么,明明在做练习,一节晚修下来却感觉空空如也,毫无收获。一个晚上过去了,一个星期过去了,一个月也过去了,除了感觉心劳神伤外,她最大的体会就是,时间在莫名其妙地飞快的流走了,如此之快,连一丁点影子也看不到。
一眨眼,又是期末考试。
考试已持续了两天,明天将进行最后的两个科目:物理和历史。考完之后,“高一”正式在学生生涯里消失,迎接他们的,是高中阶段最后一个轻松的暑假——这个暑假结束后,就不会再有类似的长假了,因为往后的假期都将用来补课,不断地补课。
小媱待在课室里作最后的挣扎。明天就是最后一天,面对漫长的假期,大家已按捺不住兴奋的心情,而且他们也觉得这个晚上再怎么复习也复习不到多少知识,干脆“放松放松”所以现在的晚自修,一半的同学都无心复习;到了课间休息,课室和走廊更是沉浸在一片热闹当中。
第一节晚修结束,小媱还顶着暑气在课室里写写画画,陈政才可不想看到她这个样子,心痒痒的又想捉弄她。只见他跑到小媱后面,趁其不备瞬间抢走她握在手中的笔。待她反应过来,陈政才早已跑远。小媱叹一口气,无奈地拿出其它笔,继续写写画画。很快,陈政才又趁其不备,以同样的方式把她的笔抢了去。
一而再,再而三。
小媱恼了,死死盯着门外的陈政才,在座位上一声不吭地生闷气。陈政才嘻笑了一会,见她只是生气,又不出来追讨自己,便假惺惺地跑回去还笔和道歉。就在她怨气渐消、低头把笔一支支地放回文具袋的时候,陈政才又悄悄地拿走了她面前的辅导册。所以当她收拾好笔准备复习时,又发现书不见了!疑惑地四处寻找,发现陈政才正躲在门外,探出个脑袋,对着自己诡异地笑。
她气冲冲地追出课室,誓要抢回陈政才手中的书。
陈政才见小媱追上来,觉得这样才好玩,急忙逃跑,从前门进,又从后门出,接着又跑回前门,如此反复,领着邓小媱绕着前后门的那一堵墙跑了一圈又一圈。后来陈政才躲进什物间,小媱还没头没脑地绕墙瞎跑。小媱绕了几圈还见不到人,心想他怎么跑得那么快连影子都看不到了?
沐月偷笑着指了指什物间,小媱才知道原来他躲进了里面,急忙直往什物间跑去。还没进门口,一个高大的黑影如利箭般飞了出来,吓得小媱瞬间闭了眼睛往后退。过后小媱定睛一看,果然是陈政才,他现在正站在走廊上得意地看着自己。小媱气恼的又去追他,他又开始是带着小媱绕墙走。绕了几圈,陈政才还远远的在小媱面前嘻嘻哈哈,小媱恼极了,狠狠地一跺脚:不玩了!
她站在前门,肩膀靠着门框,目不转睛地看着前面的地板,憋着一股气一动不动地在那发呆。
陈政才走上前,在她的视线前挥了挥手,可她还是气鼓鼓的一动不动。
是的,她已气的不想理他了。
只见陈政才跑进课室,又跑出走廊,在小媱面前两手一摊:“看见了吧,没拿你的书!”小媱以为他把书放回自己的课桌上,化怒为喜地踮起脚往自己的桌子望去——桌子上什么都没有!她还没放弃这样的幻想,跑回座位再次确认:是真的没有啊!当下更恼怒了,直跑到陈政才的跟前,陈政才也不逃跑,绕起双手,可谓“为人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小媱从上至下从前至后将他打量一遍,确定他没把书藏在身上,又沿他刚才跑过的路径察看一番,依然没有。究竟把书藏哪了?!
满腹狐疑的小媱焦急地找呀找,陈政才在后面偷偷地笑。沐月不忍心了,告诉她:“阿三你的书在上面!”小媱抬头一看,原来陈政才把她的书高高地放在铝合窗的窗楣上。小媱伸手够不着,跳起还差一大截,思付着走进什物间准备扫帚出来捅。就在她满怀希望地从什物间里拿出一把扫帚时,书又不见了!
有完没完啊!
她气鼓鼓地放好扫帚,跑回自己的座位,不再找那书,更不再理会这个泼猴似的的陈政才。
直到上课铃响,陈政才才笑嘻嘻地把书往她的桌上一放:“喏!还给你!下课就应该去休息,还看什么书……”
第二节晚修开始,第二节晚修结束。才刚下课,一个粉笔刷又砸在小媱的桌上。那粉笔刷除了在桌子开出一朵“花”外,还在周围撒了一把“仙女尘”。而这出闹剧的作者居然是叶娜!她和她前桌的那个男生打闹,那男生躲在课室后面,站在讲台的叶娜抓起粉笔刷就朝男生砸了过去,没把那男生砸中倒是把坐在课室后排的正在埋头看书的邓小媱给砸了。叶娜跑来向小媱连连道歉,小媱客套地说了句“没关系”后,叶娜立马拿起这个粉笔刷去追那个男生。
总之课室里天下大乱。小媱看着他们在打闹,又担心陈政才再次过来找她麻烦,连忙合上书,姗姗然走出课室。
盛夏的风,不知是不是因为有了酷热的白天作反衬,给人感觉格外清凉。除了那些因为打闹需要用到课室的同学外,课室的座位已空无一个人,那些学习认真的同学也耐不住闷热跑出来享受这清凉的风了。小媱也是出来后才发现那间响着呼呼风扇声的教室,原来是如此的闷热。
华卿看见小媱一个人靠在走廊上乘凉,跑过去搭讪说:“小媱?你终于也出来透透气了。”华卿很少称呼小媱为“阿三”,他觉得这样的称呼属于那些没点正经的男生,而叫小媱的名字会更有诚意些。
文理选科之后,小媱便很少在课间出来玩耍。她总感觉到一股无形的压力和一阵难以言状的抑郁情绪正缠绕着她,使她无法像从前那样和同学玩乐。她变得更沉默少语了,大部分时间都是一个人在课室里正正经经地做练习,疲倦了亦只是坐在那散漫地休息一会。她在课室向来很低调,除她的好友,没人会察觉出这样的变化。
是的,对前途心有不甘而又充满担忧的邓小媱,现在不得不努力起来冲刺期末考试。她相信,只要努力地成长,拼命地成长,再残酷的气候、再贫瘠的土壤里,也能开出烂漫的花儿来。到那时,她就不会老是挂念:这颗种子怎么要落在这样的地方——她为什么要选择自己并不感兴趣的理科呢?
小媱轻轻一笑:“出来吹吹风啊……你不也出来了吗?”
对啊,吹风——华卿突然想起了一个地方,盛情邀请小媱说:“有一个地方,我想你一定会喜欢。”
2.
华卿带着小媱沿楼梯往上爬。小媱以为在五楼,没想到到达五楼华卿还要往上爬。五楼再上去可就是天台了。小媱看着那幽暗的楼道,劝阻华卿说:“不要上去啦,上面有铁门锁住。”在前面领路的陈华卿却转过头乐滋滋地告诉她:“之前是的,但现在不是了。”
就在前两天,学校为迎接期末考试,安排人到每栋教学楼的天台上插彩旗和悬挂写着鼓励标语的条幅。兴许知道三天后还要上来把这些彩旗和条幅拆掉,他们忙完后便没把天台的那扇铁门锁上。
小媱握着扶手小心往上爬,来到楼道的拐角处,幽蓝的夜光已顺着敞开的铁门投进楼道,那一段阶梯,也因夜光的照射而皎洁得如同撒上一层薄薄的银霜。这些银霜被前一级台阶的投影分所割开,一明一暗,宛如钢琴上黑白分明的琴键。小媱轻轻地踏在上面,月光如水,她的鞋子、衣服,连同她的肌肤,也笼罩在这样的一片银光当中。和周围幽暗的环境相比,她白暂的肌肤反射光来更为强烈,不仔细看,还以为是她童话里走出来的仙子,全身散发光芒。
站在天台看夜空,你会觉得,在那一刻,整个天空都是你的;里面的星星和月儿,亦都是你的。
盛夏深蓝的星空,散透着一股来自宇宙深处的省人的冰凉。如同魔法师般,它拥有着神秘的力量,能让所有仰望它的人都以为自己是一条自由自在的鱼,遨游于浩无边际的深蓝中。那一点点星光,就像是一户户人家:窗户敞开着,里面灯火通明,无数的窗户便棸成了这漫天的星光。这些星星以其庞大的数量存在于宇宙的每一个角落,而这样一个角落,兴许就是另一空间的开端——如此这般,无穷无尽。
天台的风,更纯净更清凉,它带着山林草木的芬芳,又带着远方的静谧和安祥。小媱不由得张开双臂,感受这风、这夜空,感叹说道:“这是我第一次,站在这么高的地方看星星!”
她想起一些事情,便娓娓向华卿说道:“很小的时候,我经常搬着个小板凳,坐在自家的阳台里看星星,一看就是一个晚上。我问妈妈,天空那么多星星,我能不能摘一颗藏在抽屉里。妈妈说,观音娘娘同意了,你就去摘吧。我便天真地以为,我只是在多得数不清的星星里拿走一颗,观音娘娘人那么好,跟她说一声应该没问题吧。于是我开始寻找一颗最大最亮的星星,挑来挑去,星星只会越挑越大、越挑越亮。挑着挑着,猛然回头,又觉得还是第一次看上的那颗才是最大最亮……我就这样子循环往复地挑选,一挑就是挑了好久,终究没挑到自己想要的。有一天晚上,我居然忘记去挑选了,整件事也不知怎样的就没下文了。”
“小时候,我更喜欢看云,”华卿接过这回忆儿时的话题,“我喜欢看云,是因为云变化的形状总能让人联想起各种各样有趣的东西。如果恰好看到一匹马,马背上又驮着一块东西,我就会一口咬定那个是骑白马的唐僧,并想方设法补齐另外三个取经的人。补齐之后就会跑去跟其他小伙伴说:‘看!天上有唐僧沙僧孙悟空猪八戒啊!’然后在他们面前一一指出,天上的‘人儿’离得太远又或者不太像,我便机智地补上生动的描述:‘喏!猪八戒太胖走得慢所以落在后面了!’——‘那个是孙悟空的脚,他翘起来了呢!’直说得他们个个点头称是,才肯罢休……”
“呵呵,原来你忽悠人的技能,从小就开始修炼。”小媱开玩笑说。
“我小时候也被别人忽悠过的呀。小时候看见天上的飞机,便和几个小伙伴一起兴奋地大喊:‘飞机!飞机!下来载上我吧……’比我们大几岁的小孩就会吓我们说:‘别吵!再吵的话它扔个炸弹下来,大家都变成炮灰!’从此之后,每当我看见天上有飞机我都不敢叫了。等再大一些才明白,原来这种飞机是不会扔炸弹的,而且飞得那么高,它根本听不到!”
小媱听着忍不住“扑哧”一声笑。
“只是没想到,一眨眼十几年就过去了,时间过得真快。”华卿感叹说。
“是呀,时间过得真快,你看,一眨眼,一个学期结束了,整个高一也结束了。”
两人同时联想到高二。小媱歪着头,借着夜光仔细看华卿的脸,华卿的脸没变化,她的脸倒却先亮起笑容:“到了高二呀,华卿可就进重点班了哦——”华卿作为高一(10)班数一数二的学霸,高二重新分班,他被分到重点班是必定的事,小媱为他异常高兴。
华卿也很兴奋,他也想去结识那些更厉害的人。看见小媱笑看着自己,有点害羞,于是躲避似的抬头看星空。虽然华卿表面装作很平静,但小媱是看得出华卿内心的兴奋的。“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从刚入学时的级中排名第一百几名,到后来的稳居前六十,每一次进步,都是他辛勤付出的结果。年级里有两个重点班,只要每次大考保证“级中前八十”,那下一年的分班就能稳进重点班。高的平台,意味着更好的学风学纪、更多的资源整合、更优质的合作与共赢。华卿怎能不高兴?他之所以把高兴的情绪隐藏起来,兴许是不想打击那些成绩不好的又或者正在拼搏却却心愿未遂的同学——譬如邓小媱。
但邓小媱,的确没有因为华卿取得进步而不甘心,相反,为他高兴还来不及。
小媱看见他此时的装模作样地看星星,觉得他这样子挺可爱的,像无忧无虑的快乐的小孩子。偷笑了一会,问他说:
“华卿呀华卿,你是不是从来没烦恼?我看你天天那么开心,又那么冲劲满满,应该不会有烦恼吧?”
“怎么可能?人人都会有烦恼的!”华卿想起自己前段时间的烦恼,可谓用“寝食难安”来形容。
“但是看你的样子并不像哦……”小媱打趣道。
“前段时间就很烦恼了!烦躁得连睡都睡不好!”华卿谈之色变。
“什么烦恼能让你连睡都睡不好?”小媱好奇地问。
华卿的脑海犹如有一道闪电猛然划过,全身不由得一震,别过脸,不敢去看小媱,也不想让小媱看见。上一秒还大声说话的他,此刻竟安静得如这宁静的星空。
小媱好奇地上前一步,想和他对视。华卿竟躲避地背过身去。
就在前段时间,也就是烧烤回来后,华卿头脑时常出现一个人的音容笑貌,尤其是那个人送了他一本《诗刊》之后。那一次换座位,他和那个人分开了,可他却老是不由自主地想窥视她。同桌李国豪发现了这情况,一而再再而三地以此来开他玩笑,他才意识自己“病”得不轻,然后那段日子,他的心一直如一头活泼调皮的小鹿,在胸中撞来撞去。
让我烦躁的,就是你呀,你知道吗?
“不告诉你。”华卿也不知自己为什么就较起劲来。一股热流正从他心底冒出,漫上他的脸颊,又漫过他的耳根,把他的脸颊和耳根“烫”得通红。夜这样黑,加之背过了身,小媱自然没有察觉他脸上的变化。
这么避讳,小媱也不再追问。经历陪宛桃看病的事情后,小媱深深地体会到,男生和女生之间,是不可能达到“无话不说”的地步,即便两人的关系再好再亲密,他们之间依然存在着不可逾越的鸿沟,例如性别。
既然不方便说,那就不要问了。
“那之后呢,之后你怎么解决的?”与“烦恼的起因”相比,小媱更关心的是“烦恼如何消失”,这对她来说有着很大的参考价值。
“之后就是期中考试啦,再之后就是期末考试啦,每天都在忙啊,忙着忙着,就把它忘了,所以后来它是如何消失的,我也记不清了。”华卿说完憨憨地笑。
原来是忙着忙着,烦恼就不记得了;再忙着忙着,烦恼就消失了。华卿呀华卿,你这个聪明、阳光又谦和的男生,连处理烦恼的方式也如此简单,如此憨逗。哪像自己,老是被一些悲观的情绪纠缠好久,然后莫名就担忧那未可知的未来。
不过,华卿如此温良,又如此优秀,他的前程必定一片光明。
“华卿,长大以后,想做什么?”这是小媱第一次问起华卿关于未来的事情。
“我想搞科学研究……具体是什么,我还没想好。总觉得‘未来’在我们这些人面前,就好比一团迷雾,看不清,也摸不着。但我知道,活着的人就应该充分利用好自己每一天,让每天都有进步,那样才不会对过去有遗憾。”
小媱由衷地佩服华卿。这就是他努力学习的原因吗?看着陈华卿,她似乎看见了别人的未来,而不是她自己的未来。
“你呢,长大后想做什么?”华卿反过来问她。
她失望地摇了摇头,“不知道……我不知道我的未来会长成什么样子。”一想起这些事情,她就会被突然涌上来的淡淡的忧伤完全包围。她总觉得自己未来的路不会好走。
“华卿,你说,人活着是为了什么啊?”这段时间,只要她伤心失落,她的脑海里便会涌出这样的问题。她一直在努力思考答案,然而终究想不出一个让她满意的。她也问过身边很多的好友,比如陈沐月、赵宛桃、谭秀华、陈政才等等,他们似乎都不愿意回答这样的问题,甚至还用奇怪的眼神看着自己。所以他们的回答往往是敷衍了事的那种:“活着就是为了活着呀”“活着是为了吃喝玩乐”“活着是为了过得舒服”“活着是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没人能正经地回答她。这次,她的失落恰巧又惹来了这个问题,索性拿过来问华卿,想听听他是怎么回答的。
华卿很想笑,但小媱是很认真地等待着他的答案的。他觉得他也应认真严肃起来。只是,这样的问题他从没思考过,他不得不出动所有可用的脑细胞,在自己所有的认知中不断地找呀找,终于想到了某些名言名句,归纳起来对小媱说:
“活着,就是为了追求真理呀!”
活着就是为了追求真理。华卿越想越喜欢这个答案。
小媱听着,若有所思,最后轻轻一笑。
听着是挺对的,但是小媱还不知道真理究竟是什么东西。
所以终究找不到那个属于自己的答案,所以她还是那样不同寻常地敏感、迷茫和感伤。
未来是什么样子,又该怎么走,人活着又是为了什么。这样的问题,对于涉世未深而又缺乏独立能力的他们,要思考还为时尚早。他们需要更多的历练,汲取更多的营养才能决定人生的道路该如何走下去。因为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事,才会一直担忧和害怕,可又正因为未来是未知的,他们现在做的每一件事,对未来才极具意义。
人生的河流,亦只有淌过,方能知其深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