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医大师张学文临床经验传承集
- 刘绪银 张宏伟
- 16448字
- 2020-08-28 17:31:59
第二节 瘀证学说
瘀,淤积也,指血脉运行不畅或黏滞凝聚。瘀血是既是疾病过程中形成的产物,又是某些疾病的致病因素。对于血瘀病证,《黄帝内经》提出了劳伤及寒邪可留恶血的理论。《素问·缪刺论》曰:“人有所堕坠,恶血留内,腹中满胀,不得前后”。《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曰:“有所堕坠,恶血留内”。《伤寒论》及《金匮要略》提出了瘀血,并对蓄血、血结进行了论述。叶天士倡导以虫类药通络治疗血瘀、死血。王清任《医林改错》奠定了气虚血瘀理论的基础,创立了补气活血治则,制定了攻逐瘀血的通窍活血汤、血府逐瘀汤、膈下逐瘀汤、补阳还五汤等,唐容川专著《血证论》,提出了祛瘀生新理论。张师深研历代名家活血化(逐)瘀的立法和组方思路,将活血化瘀法广泛用于头痛、面痛、眼痛、肩痛、胸痛、风湿性心脏病、胃脘痛、积聚、胁痛、脊背痛、痹病、风湿病、中风、眩晕、高血压病、肺痨、肺痿、大咯血、虚劳、怔忡、不寐、心悸、狂证、臌胀、奔豚气、水肿、尿血、便血、阳痿、滑精、肥胖症、粉刺、红丝疔、瘿瘤、痰核、肠痈、痛经、经闭、崩漏、乳癖、乳痈、不孕、解颅、鼻渊、鼻衄、中毒等病证的治疗,疗效显著,著《瘀血证治》,从理、法、方、药等各方面发展了瘀血学说。
一、病因
血瘀形成的原因复杂,可分为不可干预因素和可干预因素及诱因。
(一)不可干预因素
不可干预因素指自身个人行为不能控制和改变的因素。
1.遗传禀赋
《灵枢》云:“人之始生……以母为基,以父为楯”。禀赋不足或偏颇,常导致后代体质虚弱、气血阴阳失调,极易影响血液运行,导致血瘀。
2.年龄
《素问》云:女子“五七,阳明脉衰……六七,三阳脉衰于上……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丈夫)五八,肾气衰……六八,阳气衰竭于上……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年五十体重,耳目不聪明矣。年六十阴痿,气大衰,九窍不利,下虚上实,涕泣俱出矣。”年老体衰,气血不足,脉络失充而涩绌则血液运行缓慢,易于瘀滞。《灵枢》指出:“老年之气血衰……气道涩”。《景岳全书》云:“凡人之气血犹源泉也,多则流畅,少则脉涩。”研究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各组织器官的机能逐渐减退,40岁以后血管(主要是动脉)的结构和功能也逐渐发生了变化,出现动脉粥样硬化,动脉壁上发生了多个由于脂质沉积和坏死所形成的灰黄色斑块,同时伴有纤维增生,导致动脉壁的增厚、变硬、失去弹性,会引起动脉管腔狭窄甚至闭塞,发生血液循环障碍。
3.性别
《素问》曰:“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男女的生理特征和气血状态不同,决定了血瘀与性别相关,研究表明,性激素对血液循环有影响。
4.自然环境
《素问》指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自然环境的地理、气候等能影响血液运行,不良的自然环境,尤其是气候变化,特别容易影响血液运行,导致血瘀。
(二)可干预因素
可干预因素指可通过自身行为消除或改善的因素。
1.饮食因素
不同的食物的性味不同,对人体的作用不同,饮食失当则损伤脏腑功能和气血状态,导致血瘀。《素问》云:“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饮食失宜,尤其是过食肥甘厚味,可损伤脏腑经络气血阴阳,导致气机紊乱、阴阳失调,膏浊、痰浊内生,膏浊、痰浊壅塞和黏附血脉,则血脉变性,血液黏度增高而运行缓慢,导致血瘀。
2.生活习惯
不良的生活习惯,尤其是吸烟酗酒,是血瘀的致病因素。烟酒是辛燥、有毒之物,长期吸烟酗酒则燥热、烟毒、酒毒内积,损伤血脉津液,导致脉络绌涩、血运不畅。
3.情志因素
研究表明,长期紧张、情绪激动、失眠等精神因素使血管的收缩与舒张失衡,导致脑血管痉挛影响血液循环,导致血瘀。
4.劳逸过度
《素问》指出:“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谓五劳所伤”。劳逸过度可损伤气机,影响气血运行,使血液动力学发生改变,甚至损伤血脉,导致血液运行障碍,产生瘀血。研究表明,肌肉紧张、长时间不变换体位可使肌细胞相互压迫,血液循环不畅通,细胞缺少氧气和营养物质的供应,处于窒息状态。
5.疾病因素
脏腑阴阳失调、气血失和是疾病的内在本质,大病久病因阴阳失调、气血失和、津液失调,常常内生火热、膏浊、痰湿。火热内生则煎熬血液,血瘀黏滞,运行障碍,导致血瘀。津液是血液的重要组成,对血液起润滑作用,利于血液运行。津液亏虚则机体失润,燥热内生,血液黏滞,运行缓慢,导致血瘀。膏浊、痰湿性黏,流窜血脉则极易黏滞血脉,导致脉络绌涩、血液黏滞,产生血瘀。
6.邪毒损伤
邪毒内侵,不仅损伤脏腑,而且损伤血脉,寒邪收敛血脉;火燥热邪可伤津熬血,湿邪黏滞血脉,邪毒与血搏结,则血液运行缓慢,产生血瘀。《灵枢·痈疽》说:“寒邪客于经络之中则血泣,血泣则不通。”叶天士曰:“夏月热久入血,最多蓄血一症。”
7.外伤
《灵枢·贼风》云:“若有所堕坠,恶血在内而不去……则血气凝结。”《诸病源候论》曰:“血之在身随气而行,常无停积,若因堕坠损伤,即血行失度,皆成瘀血。”
二、病机
瘀血主要是由于气虚、气滞、血寒及饮食生活失宜等原因,致使血行不畅,凝滞郁积于内;或因血热、外伤、出血及其他原因导致内出血,不能及时消散或排出而形成。
1.气虚气滞致瘀
载气者为血,运血者为气,“气为血帅,血随气行”,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小儿杂病诸候》说:“血之在身,随气而行,常无停积”。血的运行靠气来推动,气血充盛则循运正常。气虚鼓动无力或气机不畅,就会影响血液的运行而致瘀血。《素问·调经论》说:“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血气,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经隧指脉道,脉道是行气血之路,气血不和便可产生各种疾病。《灵枢·经脉》说:“手少阴气绝则脉不通,脉不通则血不流,血不流血先死”。
2.血寒致瘀
《灵枢·痈疽》说:“寒邪客于经络之中则血泣,血泣则不通”。《素问·举痛论》说:“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若感受外寒,或阴寒内盛,寒邪入于经脉,则使经脉挛缩而拘急,血因凝涩不得畅通,进而形成瘀血,不通则痛。《素问·调经论》说:“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不能流,温则消而去之”。《内经》对气血总体的认识为喜温暖而恶寒凉,因于寒可致血泣、寒痹、成积、痛、不仁等病理变化。《诸病源候论·妇人杂病诸候》说:“有风冷乘之,邪搏于血……寒则血结”;“风冷客于经络,搏于血气,血得冷则壅滞,故令月水来不宣利也”。临床多见月经不通、经行腹痛等由寒邪引起。
3.血热血燥致瘀
血液由津液和营阴组成,热能伤津耗液,燥胜则干,燥热入营血,煎灼血脉中的津液营阴,血与热互结,或使血液黏滞而运行不畅,或热灼脉络,迫血妄行,从而使血液溢于脏腑组织之间,或蓄结于某一脏器组织,则可形成瘀血。《伤寒论》中论治瘀多由热邪所致,如《伤寒论》说:“太阳病六七日,表证仍在,脉微而沉,反不结胸,其人发狂者,以热在下焦……”“发热七八日……至六七日不大便者,有瘀血也”“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凡此皆有热引起的瘀血证候,虽此系由伤于寒所致,然其表现已属热证故可归因于热。元代朱丹溪《格致余论·痛风论》说:“彼痛风者,大率因血受热,已自沸腾其后……寒凉外搏,热血得寒,污浊凝涩,所以作痛”。提出始由血热,继因外寒而成,其第一因素则为血热。清代王清任《医林改错·积块论》说:“血受寒则凝结成块,血受热则煎熬成块”,明确指出寒热两种因素皆可引起瘀血。
4.外伤致瘀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说:“有所堕坠,恶血留内”。明代缪希雍《神农本草经疏·杂症门》:“蓄血俗名内伤,或积劳,或多怒,或饱后行房,或登高坠下,或奔逐过急,皆致蓄血”。明代娄安道《岭南卫生方·附录》曰:“人有恶寒发热,状似伤寒…须审其日前曾有跌坠挫闪拳踢之情”。各种外伤,诸如跌打损伤,或过度负重努伤等,则外可伤皮肤,内可伤脏腑,从而使血离经隧,不能及时消散或排出,形成瘀血。
5.出血致瘀
凡是离开血管的血,应该排除而未排除的血,都属于瘀血。《血证论·瘀血》说:“吐衄便漏,其血无不离经,凡系离经之血,与营养周身之血已睽绝不合……此血在身不能加于好血,而反阻新血之化机……世谓血块为瘀,清血非瘀,黑血为瘀,鲜血非瘀,此论不确。盖血初离经,清血也,鲜血也,然既是离经血,虽鲜血清血,亦为瘀血”。离经之血或存于体腔、停滞肌肤,总属于瘀血。此外,对于出血,专用收涩止血之品或过用寒凉药物,则使离经之血凝聚而不散,使未离经之血郁滞而不畅,因之形成瘀血。
6.情志内伤致瘀
《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菀同郁,血郁则运行不畅,为一时性郁血,亦属瘀的范畴。《灵枢·百病始生》说:“若内伤于忧怒,则气上逆,气上逆则六输不通,温气不行,凝血蕴裹而不散,津液涩渗,著而不去,而积皆成矣”。情志内伤,可使气机郁滞,气郁血滞,久而成瘀。
7.因虚致瘀
血运行于脉中,与五脏相关,心为脉之主,肾为脉之根,肺朝百脉并输布津液,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肝藏血而调节血液分布。因此,五脏虚弱,气血不足,则血脉运行不畅而形成瘀血。《景岳全书·胁痛》云:“凡人之气血犹源泉也,盛则流畅,少则壅滞,故气血不虚则不滞,虚则无有不滞者。”
8.其他
古代医家认为,饮食起居失宜,亦可导致血瘀而变生他病。故《证治准绳》说:“饮食起居,一失其宜,皆能使血瘀滞不行,故百病由瘀血者多。”久病多瘀,怪病多瘀,或由于治疗不彻,或吐血、崩漏不尽,或病后等皆可形成瘀血。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病余瘀血证治》中说:“病者或因发汗不彻,及吐衄不尽,瘀蓄在内”。
三、血瘀的内涵
瘀血包括离经瘀血及未离经之瘀血两种。离经瘀血指血络损伤而血外溢滞留于组织中之血,未离经瘀血谓血行不畅、滞留于血脉内瘀血阻滞导致气血循环不利,又产生新的瘀血,往往形成病理恶性因果关系。古代文献中有恶血、蓄血、积血、死血等不同称谓。
1.凝血
凝血又称血泣、血涩,是指因邪毒和膏浊、痰浊壅滞及脏腑鼓动无力、血失濡润导致血液黏滞的病理状态,与西医所言之血液流变学改变、黏度增高相似。临床以疼痛、肿胀、肌肤紫暗、脉细或迟涩、结代为特征。
2.蓄血
蓄血又称积血,指是因各种病因引起脉络形态结构异常改变,发生脉络绌涩、血液运行无力,进而导致血液不畅和血液分布发生改变而积于某些器官组织的病理状态,与西医所言之充血相似。发生蓄血时,某器官组织血液供应不足,而另一些器官组织血管内血液量增多即充血,分为动脉性充血和静脉性充血。动脉性充血指局部组织或器官动脉输入血量增多,机体局部组织、器官的小血管过度扩张,血量比正常增多,表现为局部发红、温度增高、肿胀。静脉性充血指静脉回流受阻,局部组织或器官的毛细血管和小静脉内血量增多,表现为局部肌肤紫黯、肿胀、青筋暴露。
3.死血
死血又称干血,指因各种原因引起血液凝泣、运行障碍,导致血脉中的血液凝聚成团的病理状态,与西医所言之血栓形成相似。死血形成后,因血脉壅塞,死血所在部位周围的某些组织器官缺血,而某些组织器官充血。
4.恶血
恶血又称污血、败血,是指血液因各种致病因素导致颜色、成分等发生改变,或脉络破裂,溢于经脉外,积存于体内,或与邪毒秽物交织而停滞的病理改变。《素问·刺腰痛》云:“衡络绝,恶血归之。”《灵枢》云:“有所堕坠,恶血留内”(《邪气脏腑病形》);“石瘕生于胞中,寒气客于子门,子门闭塞,气不得通,恶血当泻不泻,衃以留止,日以益大”(《水胀》)。
四、病理演变
血瘀常常导致的机体形态与功能的改变,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1.气血亏虚
气血亏虚既是血瘀的病理基础,又是血瘀重要的病理演变。血脉瘀滞则气血循环障碍,导致某些组织器官气血供养不足,发生缺血性改变,组织萎缩、坏死,功能减退,所谓因瘀致虚。如果缺血组织不能得到气血重新灌注,继续缺血则损伤加重。
2.气机郁滞
血为气之母,载气而行,故血脉瘀滞则导致气机不畅而郁滞。《素问·玉机真脏论》曰:“脉道不通,气不往来”。唐容川《血证论》云:“凡有所瘀,莫不壅塞气道,阻塞气机。”
3.痰饮与水肿
痰饮是由人体津液输布障碍,停聚而成,清稀者为饮(即浊水),稠浊者为痰。津液与血液并行,津液入于脉中成为血液的组成部分,血中之液溢于脉络之外则为水。血脉瘀滞则与血并行的脉内的津液外渗和脉外津液不能入于脉而停滞,导致水饮内生。水饮积聚,久则凝结成痰湿。《诸病源候论》云:“诸痰者,此由血脉壅塞,饮水积聚而不消散,故成痰也。”痰水又壅滞脉络则血脉不利,导致血瘀,形成瘀水、痰瘀互结的病理状态。痰瘀深入组织器官,黏附而不去,则留下严重后遗症和产生种种并发症。
4.化热酿毒
热与毒既是血瘀的成因,又是瘀血演变的结果。《灵枢》曰:“营卫稽留于经脉之中,则血泣而不行,不行则卫气从之而不通,壅遏而不得行,故热。”血瘀留而不去,蕴久则化热酿毒,热、毒与血搏结,壅滞脉络或损伤脉络,则加重病情。
5.脏腑经络失调
脏腑经络活动是血液运行的必备条件,脉为血之府而为血液运行的通道,心主血脉而为血液运行的动力,肺主宣肃而朝百脉以助血运,肝藏血而调节血液分布,脾统血摄血而约束血液的运行,肾藏元气而为脉之根以鼓动血液运行,脏腑经络活动正常则血液运行通畅,脏腑经络活动障碍则血瘀。脏腑瘀血形成后,又因脉络闭阻,导致某些脏腑经络气血交换障碍,产生充血、缺血等病理改变,从而功能失调。
五、临床表现
瘀血的临床表现复杂,概括起来主要有如下表现。
1.肿胀
血液运行不畅,蓄积不散则肿胀,表现为肌肤紧张、脉络曲张。血不利则为水,血瘀还可导致水肿。
2.疼痛
瘀血阻滞,脉道不通,不通则痛。瘀血性疼痛是痛如锥刺、刀割或胀痛,痛处不移,持续作痛,痛而拒按。血瘀清窍则头痛;血瘀胸中则胸痛;血瘀胃脘则胃脘痛;血瘀下焦则少腹痛或痛经;血瘀腰背则腰背痛;瘀血阻络则关节痹痛或肢痛等。若痛甚于胀是瘀血重于滞气,胀甚于痛是气滞重于血瘀。
3.癥瘕
血瘀成块可致肿块、瘢痕疙瘩,如腹内癥、积、肌肤内结节,特点是其边清楚或不清楚而有形、质硬、固定不易移动、推揉不散、持续存在,可伴刺痛不移而拒按。
4.肌肤青紫色黑
《医林改错》说:“血凝色必紫,血死色必黑”,“青筋暴露,非筋也,沉于皮肤者,血管也,血管青者,内有瘀血也”。紫黑色是瘀血的特征之一,常见的有面色青紫、面色黧黑,口唇紫绀、齿龈紫黑,舌紫有瘀点、瘀斑,皮肤紫癜、皮肤色黑、丝状红缕、蛛纹赤缕(蜘蛛痣)、腹壁青筋暴露,糟鼻子、褥疮、趾端色黑坏死等。
5.出血
瘀血阻络,恶血不去,新血难安,血不循经,溢于脉外可致出血,即瘀血性出血。瘀血性出血以其色黑紫暗,夹有血块,块下痛减为特征,如咳血、吐血、衄血、崩漏等。
6.络脉瘀象
包括甲皱络脉、虹膜、舌下络脉及面部络脉、鼻翼、唇的络脉瘀血,表现为络脉曲张、紫暗。
7.麻木
麻木为不痛不痒、按之不知、搔之不觉的一种皮肤感觉障碍的症状,如木之厚,故曰麻木。“气主煦之”、“血主濡之”,血液瘀滞则肌肤失于温煦、濡养,从而产生麻木。
8.虚羸
瘀血不去,新血不生,可致血虚失养之证。血不养心则心悸、失眠、多梦、健忘。血不充脉,经脉空虚,则脉细、脉涩、经少、经闭。肌肤失养,可见羸瘦,肌肤甲错。毛发失养,则见毛发枯焦无泽,脱发。清窍失养则见眩晕、善忘等。
9.发热
瘀血积久则发热,瘀血性发热主要是午后发热,晚发一阵热,或身外凉心里热,称“灯笼热”,皆因血属阴之故。血瘀之热还可见“但欲漱水不欲咽”,即渴不欲饮的症状。瘀热扰心则可见谵语妄言,善忘,如狂,发狂等。此外还可见出气臭,痈疡,角膜溃疡,黏膜溃疡等。
10.口干
口燥咽干是全身性瘀血证的征兆之一,又称血渴。如唐容川说:“瘀血在里则口渴,所以然者,血与气本不相离,内有瘀血故气不得通,不能载水津上升,是以发渴,名曰血渴”。特点为口虽渴却不欲饮,或饮水不多。
11.寒凉
瘀血阻滞则气机不畅,阳气不布,机体失于气血温养而出现寒凉表现。
六、瘀证治法
对于瘀血证的治疗,当遵循《黄帝内经》所言“血实者决之”,宜活血化瘀。诚如《素问·至真要大论篇》曰:“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
(一)治疗思路
对于瘀血证的治疗,张师总结出了三大原则。
1.祛除病因,佐以理气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说:“凡治病,必先识因,不知其因,病源无目。”治疗瘀血证亦如此,寒凝血瘀者宜温散寒邪;热结血瘀者宜清热凉血;气滞血瘀者宜疏理气机;气虚血瘀者宜益气补虚;痰阻血瘀者宜祛痰化瘀。
气为血之帅,气能行血,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凝;血为气之母,血能载气,血瘀则气滞。故从瘀血的形成机制上看,多与脏腑气机的不畅或五脏气虚密切相关。因而治疗上,就应“疏其气血,令其条达”,使气顺血活。气虚或气滞致血瘀,而瘀血形成后,不仅阻碍气血之生化,而且又可阻滞气机。故始由气病及血,后又由血病及气,如此可形成恶性循环。由于气血在病理上的这种相关性,则论治当紧紧着眼于疏其气机,畅其血行。
2.病证结合,标本兼治
辨病辨证相结合有利于严密掌握病因、病位、病性及病势的变化,看到疾病的本质,为治疗提供依据。标本是相对的,如正气是本,邪气是标;病因是本,症状是标;原发病是本,继发病是标等。一般而言,治本是最根本的,但在某些情况下,要采取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
3.整体观念,三因制宜
人体是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将各脏腑、组织和器官联系在一起的统一的整体。因此,瘀血的治疗,也不能单纯着眼于瘀血,要考虑到气血津液的关系及各脏腑之间的相互影响。同时,用药要因人、因地、因时制宜。
(二)治疗方法
瘀血病因复杂,病理变化多端,表现复杂,治疗必须察病因、审病机、辨其性质,根据瘀血的致病因素及兼夹来确立治法。张师将活血化瘀法总结归纳为理气、温经、清热解毒、祛风、化痰、渗湿、攻下、养阴、补气、止血、开窍、温经活血化瘀十二法,临证多用丹参、桃红四物汤为基本方加减,头部加川芎、白芷;胁肋加郁金、延胡索、香附、赤芍、三棱;上肢用桂枝;下肢用川牛膝;久病重用黄芪、当归、鸡血藤;血热加丹皮、紫草;积聚加三棱、莪术;出血疼痛加三七;纳差加山楂、鸡内金;神志方面加琥珀;妇科及水肿加益母草;骨伤加苏木、川续断、自然铜;病情顽固加虫类药物等。活血化瘀法按作用机制可进一步概括为四类。
1.散血
散即分离、分散、解散、疏散,散血是指使凝滞的血液分散,促进血液运行。
(1)透邪散血:
本法用于外感邪气,内舍经脉,气机不利,血运不畅,肢体麻木疼痛、肌肤红肿或暗淡、脉迟紧者。本法常用辛散解表透邪药和活血药配伍,在疏风解表剂的基础上加活血药即可,常用药物有桂枝、葛根、金银花、连翘、柴胡、羌活、薄荷、青蒿、竹叶、菊花、川芎、丹皮、丹参、赤芍。张师治温热病邪郁肺卫,波及血络之鼻衄、咳痰带血、皮肤斑疹,用《温病条辨》银翘散去豆豉,倍玄参,加生地黄、丹皮、大青叶。
对于风入经脉,壅滞血脉所致脉络瘀滞证,以活血化瘀配合祛风通络药物,如凌霄花、白芷、剪刀草、白鲜皮、络石藤、海风藤、桑枝、透骨草、白花蛇、乌梢蛇、僵虫、秦艽、地肤子、防风等,代表方有大秦艽汤、蠲痹汤、当归饮子等。大秦艽汤中辛温发散之品较多,适用于风邪初中经络之证,以口眼斜,舌强不语,手足不能运动,病程较短,并兼有表证者为证治要点。若无内热者,去黄芩、石膏、生地黄等清热之品,专以祛风养血通络为治。本方对于颜面神经麻痹及脑血管痉挛、脑血栓形成而致的语言謇涩、半身不遂等及风湿热痹可酌情加减用之。
蠲痹汤益气活血、祛风除湿、宣畅营卫,主治营卫两亏,风寒湿邪乘袭,遂成风痹,项背拘急、肩肘痹痛、手足拘挛、举动艰难、脉象缓弱涩等症。本方善治风邪偏重的风寒湿邪侵体为痹之患,张师临证时,若风痹冷痛日久,加白花蛇、乌梢蛇、全蝎、川乌、千年健等,以增强通经络、逐寒湿之功效。
当归饮子活血祛风、解毒止痒,主治风毒之邪侵袭人体,湿热相搏于肌肤腠理,日久而耗血阻络,以致血虚血瘀生风化燥,肌肤失养所致的慢性浸淫疮、风疹块、银屑病以及老年瘙痒症等。张师临证时,若属风毒初侵,与湿热相搏之皮损红肿、糜烂、渗出毒水者,酌加清热解毒利湿的萆薢、连翘、土茯苓、苦参,以使风湿瘀毒并除。
(2)凉血散血:
本法适用于热入营血,灼伤津液,血液黏滞而瘀,又迫血妄行,出现吐衄发斑、神昏谵语或蓄血发狂等症者,此时不清其热则血不宁,不滋其阴则火不熄,不祛其瘀则斑不消。叶天士说:“入血犹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临床常用辛凉、寒凉活血药,如赤芍、丹皮、丹参、当归、生地黄、玄参,代表方有清营汤、犀角地黄汤、清胃散。
犀角地黄汤是清热凉血散血的主方,许多清营凉血解毒的方剂多从此方衍化而来。临床可用于治疗高热、神昏、多种出血、紫癜、急黄,以及慢性浮肿合并出现伏热内燔、神志不清等。张师常用水牛角30~60g代替犀角。热邪炽盛,热毒重,热势高,加黄连、大青叶、知母、栀子增强清热解毒的力量。斑色紫赤,加大青叶、玄参、丹参、紫草增强凉血解毒活瘀的力量;斑疹重者,加轻清之品如连翘、金银花、大青叶以透热转气,疏透斑疹。热入心包,神昏谵妄者,加服安宫牛黄丸、紫雪丹,或加石菖蒲、胆南星、天竺黄,清心凉营开窍;出血重者加侧柏叶、白茅根、大小蓟、茜草凉血止血。蓄血发狂者,酌加桃仁、丹参、琥珀、大黄以下蓄血、安神宁志。
清营汤用犀角(水牛角代)清心凉营,配以黄连苦寒清心解毒,玄参、生地黄、麦冬清营分之热而滋阴液之虚。热入营分,每有血络瘀滞之变,故以丹参活血化瘀活络。金银花、连翘、竹叶轻清宣透,使营分之热透出气分而解,即叶天土“入营犹可透热转气”。诸药合用,共奏清心凉营养阴、透热转气之效。若兼有卫表证,恶寒,无汗或头痛,加薄荷、牛蒡子、豆豉宣散表邪。
清胃散用苦寒之黄连为君,直泻胃府之火。升麻为臣,清热解毒,升而能散,可宣达郁遏之伏火,所谓“火郁发之”,兼以引经为使,与黄连配伍则泻火而无凉遏之弊,升麻得黄连则散火而无升焰之虞。以生地黄凉血活血滋阴,丹皮清热凉血散瘀,皆为臣药。当归养血和血、活血,为佐药。诸药合用,共奏清胃凉血之效,凡胃热证或血热火郁者均可使用。肠燥便秘加大黄导热下行,口渴饮冷者重用石膏清热生津,牙衄加牛膝导血热下行。
(3)滋阴散血:
本法用于阴液亏虚、血液黏滞证,常选用辛凉、甘凉、甘寒的滋阴增液药和活血化瘀药配伍,如沙参、玉竹、麦冬、瓜蒌、生地黄、当归、丹皮、赤芍、丹参、鳖甲、玄参、鸡血藤、何首乌等。代表方有桃红四物汤、活血润燥生津饮。
桃红四物汤以桃仁、红花活血化瘀,桃仁性润兼以养阴;生地黄、当归滋阴补肝、养血调经;赤芍活血,以增散血之力;川芎活血行气、调畅气血,以助活血之功。全方配伍得当,使瘀血祛、新血生、气机畅,主治血虚血瘀所致的妇女月经不调、痛经、崩漏及内伤杂病的头痛、头晕、心悸、目眩,脉弦细或涩等,可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慢性肾小球肾炎、偏头痛、癫痫、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女性更年期综合征、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荨麻疹、眼底出血等。张师临证在细审虚实寒热的不同兼证时,以本方为基础,灵活加减施治于多种血瘀证。血瘀血热加丹参、益母草、三七凉血化瘀,加阿胶补血活血,名加减桃红四物汤,用于妇女月经提前、量多、色紫质黏稠或有血块、腹胀痛者。兼有气虚者,加人参、黄芪益气;夹寒者加炮姜、肉桂温经散寒;有热者加黄芩、黄连、丹皮清热;伴见气滞胀痛或攻窜作痛加香附、延胡索、木香、郁金理气散滞;气滞血瘀甚者或见癥瘕积聚之证,加三棱、莪术、乳香、水蛭破血逐瘀通络。
活血润燥生津饮(当归、白芍、熟地黄、天冬、麦冬、瓜蒌、桃仁、红花)是治内燥津液枯血瘀的代表方,以当归、白芍、生地黄滋阴生血,当归、生地黄活血,瓜蒌、麦冬、天冬生津润燥,桃仁、红花活血又可润燥。
对于肝肾阴虚血热血瘀之胸胁胃脘疼痛,张师以一贯煎变化,制定滋阴舒肝汤,用生地黄、麦冬、沙参、女贞子滋补肝肾之阴;以川楝子、香附、佛手舒肝解郁,且川楝子、佛手清热止痛,当归、丹参养血活血,白术健脾益气以资化源。并以本方加减治疗慢性肝炎、胆囊炎、慢性胃炎、胆结石等。
对于病毒性心脏病气阴两虚血瘀者,张师制定了四参安心汤,以西洋参、炙甘草益心气、养心阴,玄参、麦冬养心阴,丹参、生山楂活血化瘀,苦参清热解毒,炒酸枣仁养心安神,桂枝温振心阳、通经脉。临床应用时,胸闷加全瓜蒌宣通胸阳,气短、汗出加黄芪、五味子益气敛汗,胸痛加赤芍、桃仁、三七活血化瘀止痛,身微热加白薇或地骨皮清虚热,浮肿加茯苓、益母草活血利水以消肿。
2.活血
活血是通过促进血液运行,消除血液凝滞。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血得热而行,遇寒则凝;故活血常需配伍行气、益气、温经药。
(1)理气活血:
本法适用于气机郁结,脉络瘀滞的瘀血证。“血随气行”,“气为血帅”,故血瘀多先有气郁,“疏其气血,令其调达”为治疗法则。常用活血化瘀兼有理气作用的药物,如川芎、郁金、延胡索、姜黄、刘寄奴、泽兰、降香、香附、月季花、玫瑰花、紫荆皮、夏天无等。同时佐以理气的药物,如柴胡、木香、乌药、青皮、枳壳、枳实、川楝子、沉香等,以宣通气机,破除结滞,推动血液运行。代表方有血府逐瘀汤,本方由桃红四物汤合四逆散加桔梗、牛膝而成,以桃红四物汤活血化瘀而养血,防纯化瘀之伤正;四逆散疏理肝气,使气行则血行;加桔梗引药上行达于胸中(血府);牛膝引瘀血下行而通利血脉。诸药相合,不仅可行血分之瘀滞,又可解气分之郁结,活血化瘀而不伤正、疏肝理气而不耗气,是治疗瘀血内阻(偏于胸胁部),气机不畅而致胸痛、烦闷等证的主要方剂。张师临床运用本方稍事加减,用于治疗气滞血瘀所致的偏头痛、三叉神经痛、神经衰弱综合征、脑外伤后遗症、脑水肿、脑血管病、癫痫、脑囊虫、脑积水、脑动脉硬化、眩晕、麻痹震颤、精神分裂症、冠心病、心绞痛、肺源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无脉症、血栓性静脉炎、溃疡病、慢性肝炎、肝脾肿大、呕吐、呃逆、原发性痛经、流产后腰痛或出血、产后身痛、月经失调、不孕症、子宫肌瘤、慢性盆腔炎等。如治心血瘀滞所致失眠或夜睡不宁,加炒枣仁以养心安神;气虚加黄芪、党参补中益气,阳虚者去柴胡再加制附子、桂枝以温壮心阳;胁下有痞块加郁金、丹参、三棱活血祛瘀、消癥化积。治“胸痹”、“心痛”加丹参、降香、延胡索、三七等,以加强活血祛瘀作用。
对于肝郁血瘀,张师以柴胡疏肝散加减,制定了加减柴胡舒肝散,以柴胡、香附、郁金舒肝解郁,为君药;川芎、丹参、三棱、延胡索活血,且可行气止痛;白芍敛肝阴,枳壳理脾气,焦山楂、麦芽消导健胃,又疏肝活血;甘草调和诸药。本方主治肝气郁结、气滞血瘀或犯胃克脾之胸胁胀满不舒或胁痛、胃痛、乳房胀满,或走窜作痛,叹气或喜长出气,舌暗红,舌下脉络粗张,脉弦涩等,脾气虚加白术、茯苓,胃阴虚加沙参、玉竹、石斛,肝阴虚加女贞子、枸杞子,肝郁有热加黄芩、川楝子,肝气犯胃而寒热错杂加黄连、干姜,痞积加鳖甲、牡蛎。
(2)温经活血:
风寒外邪侵袭机体,肌表经脉受阻,气血凝滞而发生疼痛或瘀肿;或素体阳虚,久病体弱,寒从内生,导致气血受阳气温煦不够而寒凝。寒凝血瘀须温经化瘀,常用活血化瘀并有温经作用的药,如川芎、红花、鹿角霜、独活、威灵仙、穿山龙等,配以温经散寒之品,如桂枝、附子、细辛、干姜、川乌、吴萸等。代表方有少腹逐瘀汤、温经汤、当归四逆汤。
少腹逐瘀汤方中小茴香、肉桂、干姜味辛而性温热,入肝肾而归脾,理气活血,温通血脉;当归、赤芍入肝,行瘀活血;蒲黄、五灵脂、川芎、延胡索、没药入肝,活血理气,使气行则血活,通则不痛。本方适用于瘀血内阻位于少腹部见有下焦虚寒之证,张师多用于妇科病的月经不调、痛经、崩漏、不孕症,属于冲任虚寒而又瘀阻者。治疗崩漏是根据“瘀血不去,出血不止”理论,所治之证其实为瘀血阻络,使新血不能归经所致的崩漏,俟瘀血去,血络通,新血循经而行,其崩漏自止。但引起崩漏的原因很多,临证要详加辨析,必须确认是少腹有瘀血的才能使用本方。
当归四逆汤以桂枝汤去生姜,倍大枣,加当归、通草、细辛组成。方中当归甘温,养血活血;桂枝辛温,温经散寒,温通血脉,为君药。细辛温经散寒,助桂枝温通血脉;白芍养血和营,助当归补益营血,共为臣药。通草通经脉,以畅血行;大枣、甘草益气健脾养血,共为佐药。重用大枣,既合归、芍以补营血,又防桂枝、细辛燥烈大过,伤及阴血。甘草兼调药性而为使药。全方共奏温经散寒,养血通脉之效。本方温阳与散寒并用,养血与通脉兼施,温而不燥,补而不滞,主治血虚寒厥证,手足厥寒,或腰、股、腿、足、肩臂疼痛,口不渴,舌淡苔白,脉沉细或细而欲绝。临床常用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无脉症、雷诺病、小儿麻痹、冻疮、妇女痛经、肩周炎、风湿性关节炎、小儿睾丸鞘膜积液、偏头痛、新生儿硬肿症等属于血虚,阳气不足,寒侵经脉所致者。治腰、股、腿、足疼痛属血虚寒凝者,可酌加川断、牛膝、鸡血藤、木瓜等活血祛瘀之品;若加吴茱萸、生姜,又可治本方证内有久寒,兼有水饮呕逆者;若治妇女血虚寒凝之经期腹痛,及男子寒疝、睾丸掣痛、牵引少腹冷痛、肢冷脉弦者,可酌加乌药、茴香、良姜、香附等理气止痛。
温经汤以吴茱萸、生姜、桂枝温经暖宫,阿胶、当归、川芎、芍药、丹皮和营祛瘀,麦冬、半夏润燥降逆;甘草、人参补益中气,气足则行血有力。本方为妇科调经常用方剂,主要用于冲任虚寒而有瘀滞的月经不调,痛经,崩漏等证。临床常用于功能性子宫出血、慢性盆腔炎、不孕症等属冲任虚寒、瘀血阻滞证候者。
(3)补气活血:
本法用于病程日久,阳气不足,血行不畅,气虚血瘀,阻滞脉络,伴有头晕、气短、倦怠乏力者以及中风后遗症。常以活血通络药配合补气助阳药物,如黄芪、党参、白术、附片、桂枝、桑寄生等,代表方有补阳还五汤(黄芪、当归尾、赤芍、川芎、桃仁、红花、地龙)。张师临证常用于中风及后遗症、小儿麻痹后遗症,以及其他原因引起的单瘫、截瘫属于气虚血瘀者。张师认为本方祛瘀药不宜重,黄芪量不宜轻。黄芪量可用从30~60g开始,效果不显再加,此方往往初期效果明显,后来进展减慢,仍宜守方继续服用,此时不用增加黄芪用量。常据所兼夹之证化裁用药,肢体偏寒加熟附子以温阳散寒,脾胃虚弱加党参、白术以补气健脾,痰多加制半夏、天竺黄化痰,失音加石菖蒲、远志开窍化痰,瘀重加丹参、牛膝以增活血化瘀之力。并以此方为基础,加丹参、鸡血藤、桑寄生、川牛膝、路路通、生山楂,名通脉舒络汤,用于治疗中风气虚血瘀、肾亏络阻证;并制成中药复方静脉滴注剂,每日250ml静脉滴注,并配服辨证施治汤药,治疗急性脑血栓形成110例患者,按28天统计,有效率为98.2%。
(4)养血活血:
本法用于血虚所致血瘀证,常用补益气血和活血化瘀药配伍,如丹参、生地黄、熟地黄、当归、川芎、白芍、赤芍、何首乌、鸡血藤等。代表方有四物汤,方用当归补血养肝,活血调经为主;熟地黄滋阴补血为臣;白芍养血柔肝为佐;川芎活血行气,畅通气血为使。四味合用,动静结合,补血而不滞血,活血而不伤血。本方是治疗血虚血行不畅的常用方剂,用于血虚滞之惊惕头晕、目眩耳鸣、唇爪无华、妇人月经量少或经闭不行、脐腹作痛、舌质淡、脉弦细或细涩等症。许多活血化瘀方剂是以本方加味而成,如气虚血瘀加人参、黄芪,名圣愈汤(《兰室秘藏》);瘀血重加桃仁、红花,名桃红四物汤。
(5)通络活血:
本法用于血瘀脉络阻滞者,如中风、腹内癥瘕、半身不遂、关节僵硬等。常用活血化瘀兼具通络作用的虫类药,如地龙、蜈蚣、水蛭、穿山甲、白花蛇、乌梢蛇、僵蚕。本法现代常用于各种脑梗死、关节炎、肿瘤、脉管炎、血栓病等。
3.化瘀
化即分化、化解,毒邪、痰浊、膏浊、水湿、瘀血等常相互搏结,只有化解其胶结,破散血块,开通闭结,才能使血液正常运行。
(1)清解化瘀:
本法适用于热毒入血分,与血胶结,引起局部气血运行失畅致成疮疡、红肿、疼痛等,常用清热解毒药与具有活血化瘀作用而性味辛凉之品配伍,如丹参、丹皮、栀子、赤芍、凌霄花、落得打、地龙、紫草、白蔹、鱼腥草、鬼针草、败酱草、地耳草、人中白、山慈菇、七叶一枝花、漏芦、白花蛇舌草等,可配用生地、玄参、水牛角、银花、连翘、黄芩、黄连、大小蓟等。代表方有大黄牡丹皮汤(大黄、牡丹皮、桃仁、冬瓜仁、芒硝),以大黄泻肠中淤结之毒;芒硝软坚散结,助大黄促其速下;桃仁、丹皮凉血散血,破血祛瘀;冬瓜仁清肠中湿热,消痈排脓。主治热毒、粪毒与血搏结,壅滞肠道所致的肠痈尚未成脓者。张师临证使用时,如热毒重者,加金银花、蒲公英、败酱草;兼有恶寒者,加薄荷、荆芥穗;湿盛舌苔厚腻者可加藿香、佩兰。因本方用理气药少,本着气行则血行的原则,常加木香、川楝子、延胡索、枳壳等行气之品,按其脉证,有时反佐少量附片于苦寒药之中,每能起到相反相成之效。
(2)化痰活血:
本方适用于痰浊瘀阻脉络,以致血瘀痰浊互结者。痰瘀阻于肺络则喘逆唇青,流窜经络则痰核生成,留于脏腑则成癥积痞块,上蒙清窍则癫痫狂乱。常以活血化瘀配伍化痰散结之品,如半夏、南星、贝母、竹沥、昆布、海藻、远志、射干、黄药子等,代表方有千金苇茎汤、小金丹等。
苇茎汤(苇茎、薏苡仁、冬瓜仁、桃仁)清肺化痰、逐瘀排脓,主治肺痈,咳吐臭痰脓血,胸中隐隐作痛,肌肤甲错,发热或微热,脉滑数。本方是古代治疗肺痈的主方,用于肺痈初期可促使瘀血消散,防止化脓,若脓已成,可排脓于外。目前,临床上多加味使用,主要用于肺痈和某些肺热病。热毒盛加金银花、连翘、蒲公英、鱼腥草、黄芩、金荞麦、生甘草清热解毒,并可加入活血化瘀的赤芍、丹参等;痰湿热重加瓜蒌、贝母、桔梗宣肺化痰。若病程日久,气血不足者,加生黄芪、当归、沙参等益气补托药。
小金丹方化痰活血、通络散结,主治痰核、瘰疬、流注、贴骨疽等初起肿硬作痛、皮色不变者。
对于痰瘀胶结,痹阻胸阳者,张师制定了宽胸通痹汤,用瓜蒌、薤白宽胸理气、化痰散结,降香、丹参、三七、生山楂、川芎、赤芍、鹿衔草活血行气、祛瘀止痛,炒酸枣仁、麦冬养心阴,桂枝温心阳、通经脉。临床随证加减,用于治疗各种心脏病表现为胸闷、胸痛、心慌气短、疲乏无力、下肢水肿者。胸闷加檀香、枳壳理气散滞宽胸;胸前区刺痛加琥珀、桃仁、红花活血化瘀止痛;肝肾不足加杜仲、桑寄生补肝肾;痰湿重,苔厚腻加半夏、厚朴、陈皮燥湿化痰;阳虚怕冷、四肢不温,加制附子,重用桂枝,以温振心阳、通经脉;浮肿加益母草、茯苓活血利水消肿;眠差加夜交藤、五味子养心安神。
(3)渗湿活血:
血与水关系甚为密切,“血不利则为水”,血瘀往往导致水停,水湿停滞亦能引起血瘀,临床常见水肿兼有唇色青紫,面色晦暗,舌质胖大而有瘀斑、瘀点,舌下脉络淡紫粗张。此时,单用渗利药不易消肿,单用活血法亦难取效,必需渗湿药与活血药合用,方可收功。常用具有渗湿活血作用的药物,如益母草、川牛膝、王不留行、鼠妇虫、落得打、马鞭草、平地木、琥珀、滑石、商陆、泽兰、蒲黄、茯苓、龙葵、薏苡仁、木通、防己、赤小豆、冬葵子、路路通等,代表方有如调营饮、益肾汤等。
调营饮活血化瘀、行气利水,主治瘀水互结之腹大坚满、脉络怒张、胁腹刺痛、面色黯黑、面颈胸有血痣、手掌赤痕、舌质紫红或有瘀斑、脉细涩或芤等症。本方现代常用于治疗肝硬化、肝腹水之肝脾瘀血,临证如大便色黄加参三七、侧柏叶,瘀结明显加穿山甲、地鳖虫,苔腻加半夏、苍术、红花,但有出血倾向者慎用。
益肾汤(当归、赤芍、川芎、红花、丹参、益母草、白茅根、银花、板蓝根、紫花地丁)活血化瘀、清热解毒、利水消肿,主治水肿反复发作、腰痛,易感外邪,并见发热咳嗽,头痛咽痛,兼有唇色青紫,面色晦暗,或有出血倾向,苔腻,舌边有瘀斑、瘀点,舌下脉络淡紫略粗者。临证时据病情病势的不同情况,配合健脾益气、温阳利水等法。
对于肾虚血瘀水肿,张师制定了益肾化瘀利水汤,以五苓散化气利水,加川牛膝、桑寄生益肝肾、活血,丹参、山楂、益母草活血化瘀利水,白茅根清热利水。本方常用于各种肾炎、肾病综合征之水肿、小便不利、腰膝酸软、困乏无力、脸色暗、脘腹胀满、舌暗、脉沉涩者,阴虚加阿胶、女贞子,气虚加黄芪,气滞加大腹皮、槟榔。
(4)攻下化瘀:
本法适用于瘀血内结血室、腑实便闭病证。因六腑以通为用,如有形积滞与寒热相搏,气血壅遏,瘀热内阻,或寒瘀互结,闭塞不通,可致腑气通降失常而发病。在治疗时运用活血化瘀兼通里攻下之药,如大黄、芒硝、水蛭、虻虫等,代表方有桃仁承气汤、抵当汤、抵当丸、下瘀血汤。
桃仁承气汤于活血化瘀中加生大黄、芒硝以攻逐泻实,使腑气通而瘀结散,对急腹症在显著疗效。主治治邪热与血搏结的蓄血证,证见少腹坚满硬痛、小便自利、夜热早凉、大便闭结、烦躁谵语、甚则如狂、脉沉实者。
抵当汤与抵当丸均以水蛭、虻虫搜剔经络、逐蓄血,桃仁活血兼以润肠通腑,大黄攻下通腑兼以活血祛瘀,主治下焦蓄血所致的发狂或如狂、少腹硬满、小便自利、喜忘、大便色黑易解、脉沉结,及妇女经闭、少腹硬满拒按。
下瘀血汤主治血之干燥凝着者,以大黄攻下荡逐瘀血,桃仁活血兼以润燥,土鳖虫搜剔经络、逐瘀血,以蜂蜜补血润肠、缓大黄之急。主治产妇瘀阻腹痛及瘀血阻滞、经水不利、腹中癥块等。
目前,攻下化瘀法常用于治疗多种急腹症,如阑尾炎、胰腺炎、胆囊炎及胆石症、肠梗阻、宫外孕等,张师临证常用于温病、内科杂病以及外科急腹症等,寒证加附子、干姜,热证加黄连、丹皮、山栀子。
(5)祛瘀止血:
唐容川说:“凡吐衄,无论清凝鲜黑,总以祛瘀为先。”本法用于咳血、衄血或尿血崩漏等出血疾患,症见血色紫黯或夹有瘀块,胸脘部或少腹闷胀而痛,潮热心烦,舌质紫黯者。常用活血化瘀且有止血功能的药,如三七、血竭、蒲黄、大黄、茜草根、花蕊石、大蓟、小蓟、琥珀、刘寄奴、落得打、刺猬皮、花蕊石、鲜藕汁、白茅根、地榆、大蓟、小蓟、白及等。代表方有小蓟饮子、逐瘀止崩汤等。
逐瘀止崩汤(当归、五灵脂、丹皮、丹参、阿胶、川芎、艾叶炭、没药、三七、乌贼骨、龙骨、牡蛎)祛瘀止崩镇痛,主治瘀滞崩漏,血色紫黑而有瘀块、小腹疼痛拒按、血块排出后、疼痛减轻、舌质紫暗或有瘀点、脉沉涩。
小蓟饮子凉血止血、化瘀通淋,主治下焦热结、血淋。本方是治疗血淋的常用方剂,治淋以急证、实证为宜,若血淋日久正虚则宜辅以扶正之法。张师临证治疗血淋、血尿证,常加琥珀、牛膝、旱莲草等,多获良效。
(6)破血消癥:
本法用于血瘀所致癥瘕积聚、经闭及心腹疼痛及气滞、血瘀、食停、寒凝所致的痛证。常用活血化瘀作用较强兼具通络散结作用的药物,与软坚散结药配伍,以辛苦兼有咸味的活血化瘀药和虫类药居多,如三棱、莪术、水蛭、虻虫、土鳖虫、干漆、穿山甲、 虫、大黄、刘寄奴、皂角刺、桃仁、红花、鼠妇虫、鳖甲、昆布、海藻、牡蛎等。代表方有桂枝茯苓丸、鳖甲煎丸。
桂枝茯苓丸活血化瘀消癥,主治妇人宿有癥块或血瘀经闭、行经腹痛、产后恶露不尽,今人多用于治疗子宫肌瘤、宫外孕、卵巢肿瘤及腹部肿瘤。但破血消癥容易损伤人体的正气,不可久用和用量过大,以防止耗伤正气。
鳖甲煎丸消痞化积、活血化瘀、疏肝解郁,是消癥化结之名方,以胁下癖块、触之硬痛、推之不移、舌黯无华、脉弦细为证治要点。现代常用于治疗肝硬化、肝脾肿大、肝癌等病,但扶正之力不足,若癥结而正气虚甚者慎用。
(7)活血开窍法:
本法适用于瘀血闭阻脑窍者,尤其是瘀热互结窍闭神昏者,症见昏迷不语甲青唇黑,皮下瘀斑如紫茄,四肢厥冷,或自利酱粪,舌紫绛,脉伏等。俞根初说:“热陷包络神昏,非痰迷心窍,即瘀塞心孔。”本法常用活血化瘀药与芳香开窍药配伍,如桃仁、红花、郁金、麝香。代表方有通窍活血汤(赤芍、川芎、桃仁、红枣、红花、老葱、鲜姜、麝香、黄酒),本方活血化瘀、通窍活络,用于血瘀所致的头痛、斑秃、酒渣鼻、荨麻疹、白癜风、油风等,现代常用于乙脑、流脑、重型败血症、中毒性肝炎、急性脑血管病、颅脑损伤、尿毒症的昏迷期。因血不利则为水,故张师以通窍活血汤化裁,制定脑通窍方、通窍活血利水汤治疗中风、颅脑外伤、脑积水、顽固性头痛、脑肿瘤。脑通窍方以丹参、桃仁、川芎、赤芍活血化瘀,三七化瘀止血,麝香、石菖蒲开窍醒神,白茅根清热止血利水。通窍活血利水汤以丹参、红花、桃仁、川芎、赤芍、红花活血化瘀,水蛭化瘀通络,麝香、葱白通窍,黄酒通窍活血,茯苓、白茅根利水,牛膝活血且引血下行。
4.放血法
放血法是去除恶血及某些蓄血的重用方法,主要适用于离经之血停留于关节肌腠筋膜之间的证候。
(1)刺络放血:
刺络放血法即《内经》中的刺络法,古代医家对放血疗法非常重视。本法是以针具刺破经络,使恶血、蓄血外出,常用的针具为三棱针和粗毫针,常分为点刺法、丛刺法、散刺法、挑刺法。
(2)抽取放血:
抽取放血是以注射器抽出恶血、蓄血,主要用于关节内积血和疮疡肿毒有恶血者,也可用于脏腑疾病有脓肿恶血者。
总之,张师临证,常以活血化瘀法配伍其他治法,拓宽了活血化瘀法临床的应用范围,颇受中西医的重视。然而,活血化瘀法也有禁忌证,张师以古训“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告诫弟子,凡夺汗耗阴者不可活血,如果必须使用活血化瘀法治之者,则宜酌加敛阴生津润燥之品,以防阴血耗伤太过。